问题

为什么「直男癌」一词会在知乎上引起反对?该词具广泛侮辱性吗?

回答
“直男癌”这个词在知乎上引起反对,而且其普遍的侮辱性,是个挺值得说道的事情。这背后牵扯到词语的定义、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理解差异。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直男癌”这个词本身是什么意思。一般大家理解的“直男癌”,指的是那种思想陈旧、性别观念极度扭曲,认为男性就应该怎样、女性就应该怎样的刻板印象。比如,觉得女性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或者认为男性就得赚钱养家,不能示弱,不然就是“娘”;再或者对女性有强烈的控制欲,觉得女性就该听男性的,等等。这些观点,在现代社会看来,确实是有点“癌”的意思,就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的思想。

那为什么会在知乎上引起反对呢?

1. 定义模糊,容易滥用: “直男癌”这个词,说实话,并没有一个特别精确、大家都能认同的定义。很多人可能觉得某个男性说了句不太符合自己期望的话,或者表达了一种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就给人家扣上“直男癌”的帽子。这就导致了这个词的使用范围被无限扩大,从真正的性别歧视,到一些比较普通的、男女之间差异化的看法,都可能被归为“直男癌”。这种滥用,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觉得这个标签太轻易就被贴上了,而且是带有攻击性的。

2. 攻击性与污名化: “癌”这个字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负面含义,是病、是需要治疗的东西。当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时,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人身攻击和污名化。尤其是在网络上,这种标签化的语言很容易被用来群体对立,比如“女权主义者”和“直男癌”之间的对立。很多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会觉得受到了侮辱,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能只是有一些传统的观念,或者跟对方在某个问题上意见不合,并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尤其是一些本身在社会上承担了较多责任(比如养家糊口)的男性,听到这样的词,更容易觉得自己的付出被否定,被贴上负面标签。

3. “直男”本身并非原罪: 很多反对的声音认为,“直男”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指的是性取向是异性恋的男性。但是“直男癌”这个词,把“直男”和“癌”联系起来,好像“直男”就天然带有“癌”的属性,这是对“直男”这个群体的整体污名化。很多性取向是异性恋的男性,他们可能思想很开放,尊重女性,和帖上“直男癌”标签的人根本不是一类人。因此,他们会觉得这个词是对他们整个群体的攻击。

4. “女权”标签的敏感性: 知乎作为一个平台,用户构成比较多样。虽然有很多支持性别平等的用户,但也有不少对一些激进女权表达方式感到反感的。当“直男癌”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一些关于女性权益讨论的语境中,并且被一些人用来攻击持有不同意见的男性时,它就很容易被看作是“女权”阵营的武器,从而引发了另一部分人的抵触。他们可能会觉得,这不是在讨论问题,而是在进行人身攻击和性别对立。

5. 缺乏建设性: 很多时候,“直男癌”这个词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引导大家去讨论如何解决性别不平等的问题,或者如何促进更健康的性别关系。更多时候,它被用来表达一种情绪宣泄,一种对特定人群的嘲讽和否定。这种缺乏建设性的批评,自然容易引起那些希望理性沟通和解决问题的人的反对。

那么,这个词具广泛侮辱性吗?

在我看来,它具有相当程度的侮辱性,并且这种侮辱性可能比使用者预想的更广泛。

针对个体: 当它被用来直接评价一个人,指责其思想“有病”时,毫无疑问具有侮辱性。即使使用者本意是指出对方不恰当的观点,但“癌”的联想,以及词语本身带着的嘲讽意味,都让这种评价很难被接受。
针对群体: 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对“直男”这个群体产生普遍的污名化。虽然并非所有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都真的是“直男癌”,但词语的流行,会让人潜意识里将“直男”和“思想落后”、“歧视女性”等负面特质联系起来。这对于那些思想进步、尊重女性的异性恋男性来说,是一种不公平的概括和伤害。
加剧对立: 这种带有攻击性的标签,极容易加剧性别之间的对立和不信任感。当一方用“直男癌”来攻击另一方时,被攻击的一方往往会产生防御心理,甚至反击,从而让本可以理性沟通的议题变得更加尖锐和难以解决。

当然,也有一些人会辩解说,这个词只是用来讽刺和批评那些确实存在性别歧视观念的人,并不是所有男性都是如此。他们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人们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重视。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词语的定义模糊性和使用者的主观判断,很容易导致其被过度泛化和滥用。

所以,总的来说,“直男癌”之所以在知乎上引起反对,是因为它是一个定义模糊、攻击性强、容易滥用且具有污名化潜力的词汇。它不仅可能伤害到被直接评价的个体,也可能对一个群体造成不公平的概括,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性别之间的对立,使得讨论和沟通变得更加困难。在网络上,尤其是在一个内容生产和传播非常快速的平台上,一个词语的流行,往往伴随着使用方式的演变,而“直男癌”恰恰是一个例子,说明了语言的力量,以及我们在使用它时需要承担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向来是不喜欢用这个词的,虽然我能理解其缘起,但无奈还是带有对直男群体的歧视标签。在认识到这一点后,不能因为其缘起如此,是所谓约定俗成,就不去改变了。

不过当下对“直男癌”没有统一定义,而我本人认为,其指的是“具有男权主义思想,看待问题仅从器用角度,缺乏人文关怀的人”。这么一说,其实就不局限于男女了(男权思想是男女都可能有的)。

因此,我呼吁以“殖男癌”代之。即只会从繁殖(器用)出发,具有男权主义流毒的言行。

同理,有一个嘲讽不明事理者的“女权婊”。我也明白其缘起,但同样认为这样对真正的女权主义者不太公平,遑论“婊”字本身隐含对女性的歧视。

因此,我建议改为“女全癌”,即以为作为女性可以什么都占有的言行。不过这个词普及性不高,就此按下不表亦可。

user avatar

===被提前的结论===

「直男癌」是对直男的侮辱。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与「直男癌」里有个「癌」字不同,「直男」和「审美」两个词理应都是中性的,那么你们觉得「直男审美」这个词是中性、褒义还是贬义呢?下面提到的「外地逼」,虽然「逼」是骂人话。但是在那个语境里面,「外地」才是表贬义的部分。这个类比足以说明,在网络上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直男」这个词已经变成了贬义词。

可以理解为LGBT群体觉醒过程中塑造了Gay的高贵优质整洁美好特征,逐渐将直男这个中性词推向了贬义词的方向。这里不是说LGBT主观上有意做这种事儿,追根溯源的话每个人都有责任,meme本身都是很难讲出道理的。

===正经的讲道理部分===

比如说现在你出生在北京之外,在北京上大学,和北京本地的同学一起坐车出门,有外地人在车上有不礼貌的举动,北京同学说了一句「外地逼」。你知道他没有说你,你不会和车上的外地人一样举止不礼貌,虽然你也是外地人,但是他精确攻击的是外地人的一小部分。
你会不会不舒服呢?
艾滋病一开始在同性恋中被发现,在同性恋的传播速度也比在异性恋高,那叫Gay癌好了。我指代的很明确,Gay癌只是Gay里面的一部分,为什么一部分同性恋对Gay癌这个指代十分明确的词语特别敏感和排斥?
这和直男癌是同一个错误。中性群体名词代指个体且表示贬义,必然引起整个群体的不舒服。

直男癌这个说法的错误在于定义里面认为这种症状不在女性和Gay身上显现,于是就用直男这个群体来代指。
直男癌说一部分人不注意衣着审美,这样的人一定不是女性一定不是Gay。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从来没去过东单公园,也一定没去过新街口动物园。
直男癌说一部分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女性的价值就是生儿育女,这样的人一定不是女性不是Gay。有这种想法的人,一定是活在幸福的家族,从来没见过别人家的二姨大姑奶奶姥姥。
好了,现在你告诉我,这样的一种病,男女老少LGBT异性恋,所有人都会得,最多是多发于男性异性恋,那么为什么要用「直男」二字来定义?
如果这样的定义成立,那么「河南人癌」「男癌」「IT狗癌」全都成立,精确指代,不是用来形容整体的,不要跳脚哟。
那么就再也没有什么「艾滋病」了,它就是「Gay癌」。

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不存在什么「精确指代」,这个词被创造出来就是用来讽刺和表达优越感的。这种词汇注定了表意是不精确的,也会不断地衍生新的含义。
题主给的图里面已经提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
第一种,衣着审美的问题。你用直男癌代表不修边幅不注意个人卫生,是不是就是在说女性和Gay就是比直男更注意卫生更善于打扮?是不是说Gay这个群体就比直男在这个方面优越呢?
第二种,不尊重别人的想法和价值观。这样的人只有直男么?
这就是用群体分割人群然后区别对待,这叫做歧视。这个词从创造出来的那一天,就代表着一方对另一方的优越感。
这么发展下去,就会变成:
一个男人,穷,直男癌。丑,直男癌。不擅长家务,直男癌。做饭难吃,直男癌。抠,直男癌。女士坐下时候不帮女士推椅子,直男癌。女士走门不帮女士撑着,直男癌。
直男癌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于是最后看到一个不顺眼的直男,直男癌。

「直男癌」这个词自有其诞生土壤——社会上并没有一个用来祸害直男的词,因为一直以来直男人多且掌握话语权。但我不认为这是弱势群体的正确反抗。以伤换伤不叫反抗。反抗是有逻辑的言辞,有礼节的呼唤。身为女性对这类词不满的话,同样说出来,同样自己不要用,同样反对别人用。

「肺癌」这个词,代表一种有客观标准的疾病,但当有人使用「直男癌」这种词的时候,听者未必和用者有同一个标准,在交流时候很容易产生程度误解。这里建议查看 @曾加 的答案。

===对一些反对观点的回应===

当你被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冒犯的时候,不代表你有权利攻击这个群体。当你觉得自己没有被这种群体攻击语言冒犯的时候,也不代表着你能代表你所在的群体里的其他人。如果你觉得被歧视了,可你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在歧视别人,这是很悲哀的。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敌人。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和这个问题下多数答案都拿同性恋作为例子。因为问题的起因是Tim Cook出轨一事,魅族的李楠发了条引战的微博,而知乎上大量的人批判,其中李淼的答案获得绝大多数赞同,唯一的问题是他用了直男癌这个词,评论里面很多人都对他说答案正确,但是不建议使用直男癌三个字,李淼死不悔改。这个问题本身是由这种对「直男癌」三个字的关注而来的,因为起源话题是同性恋歧视,所以多数答案都在沿用这一思路。

  • 针对一些为同性恋维权的评论,他们认为我用的例子不恰当。先说「Gay Cancer」在历史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名词,在艾滋病刚被发现的时候这个病被认为是「与同性性行为有传染性关联的免疫缺陷症」,「Gay Cancer」是俗称。随着时间推进研究深入,医生们发现这是不准确的,同时同性恋权益观念不断增长,这个词被废止。然后,我希望这部分人明白,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这种词让人生厌。我希望的反应是「哦原来直男癌对直男来说就像Gay癌对Gay这样让人生厌」而不是「你说什么我不管反正不许恶心我,你解释有什么用我不听我不听」。我写下这个词并不代表我赞同并会使用它。
  • 「直男癌不是说直男,我们没说你啊,你为什么跳脚,不要对号入座」是一种流氓逻辑。一开始用了「直男癌」这种词,没什么,也许只是使用者没有意识到。但是别人已经给出了这是冒犯他人,建议不要使用的理由,使用者不仔细想想反而是给自己开脱,这说明他不是想交流而只是单方面的自我主张。这里借用 @NealDie的观点,有一部分人,说这种话,是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利用着弱势群体的大旗,掩盖自己肆意攻击其他群体的事实。站的立场正确,不代表一切言论和行为都是可以被原谅的,都是不可反对的。
  • 某条最右微博。具体是这样的:「我来想想,明着歧视女性的比如黑木耳,绿茶婊,狐狸精,老处女,剩女,恐龙一类;暗着的像女汉子,女强人,女博士一类不都被用烂了么。一个“直男癌”就把某些脆弱神经刺痛了,这自尊真金贵。」——————————所有人的自尊都很金贵,包括你的。不是说你受到了歧视,就也可以歧视别人。错误不是对抗错误的理由。有一些人说话的时候喜欢拉低自己的姿态以取得一个话语权有利的位置,这是不对的(实际上屌丝这个词很多时候就是这种用途,人们会在言谈中默认弱者优势)。你能接受一些歧视性的词,不代表和你同样群体的人也必须接受。你是群体的一部分,但你代表不了群体的观念。接下来这句话很多人可能无法接受,但是这就是道理:即使是一个歧视女性歧视同性恋的人,他仍然有权利反对自己被歧视。因为这是分离的两件事情,你可以嘲讽他,但是他的权利是不会也无法剥夺的。诉诸人身会降低可信度,但不会让问题本身质变。
  • 另一条微博:「关于男女平等我一向认为有两种方式:1.拒绝一切形式的歧视,杜绝阵营炮言论和无差异性别攻击;2.鼓励所有人坦率真诚地表达自我喜恶,允许一切形式的互相歧视和嘴炮。就这两种。其他的就别矫情了,盘算用弱者姿态博同情占高地的洗洗睡。“我可以说小婊子你不能讲直男癌”这种小家子气的作态也没人想看。」—————这话说得没错。我觉得很多被歧视群体想选择2,但这除了泄愤毫无意义。我只能说选2你们不划算吧……直男人多还占着话语权。我赞同1,合理且长期效果最好。但是我承认,选1会很容易让人生气。作恶的成本是很低的,当好人必定限制多多。你问我能对发表歧视言论的人怎么样么,我不能,但我恳求你们,1执行的不好不是选2的理由,不要让情况越来越糟积重难返。
  • 「答主就是直男癌」。这个应该代表两种思路:
  1. 「你给直男癌辩解,说明说中了」
  2. 「我们看谁不顺眼谁就是直男癌」

这个我真累了,你们看着办吧。

===我个人在讨论中的体会与收获===

我本来是避免在整个答案里面搬出自己的态度的,一个答案正确与否和写答案的是谁是不应该有关系的,而只是和这个答案的论据和逻辑有关。可惜的是,很多人对于知乎答案本来就不是这个态度。对此,仍然是两种思路。

    1. 「这个人不是队友,讲的没道理」
    2. 「这个人答案看了讨厌,谁管对不对」

当然,法理上知乎也不反对你滥用点赞权。但请看在「强迫症」(严格来说这词也是滥用)的份儿上,反对是不赞同答案,没有帮助是跑题XD请别给我点没有帮助。

我得承认,我会给反对歧视女性和同性恋群体的答案点赞,但很多时候都不会自己写一个。写答案和评论反馈确实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人类只有在自己利益受损的时候才会发声,但后来我想这也没什么不对的。女性的权利,同性恋的权利,都得靠自己来出声音。但实际是什么样呢,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觉得被歧视了,反而是积极歧视自己的群体。一部分人觉得自己自尊受伤了又不知道怎么办,诉诸感情忙着用歧视对抗歧视。所以才会一团乱麻,越打越深。不发声(不仅是不为自己发声,也包括不为别人发声)带来的恶果在本答案里面已经很明显了,我们这一群答案,最多的我这个只有一千多人赞同。隔壁按电梯就该打孩子都能上五千(黑一下( ̄_, ̄ ))。我这个答案能让「直男癌」在社交传媒上消失么?显然不能,还找来一大帮反对答案的XD。这样看来,那些为其他群体发声的人才更让人尊敬。

写这个答案之前,我只是觉得「绿茶婊」有婊,「黑木耳」有【哔】,「屌丝」有毛所以是脏词。我没想过「女汉子」「女博士」「女强人」「大男子主义」这些全都是歧视词。错了就改,不要嘴硬,任重而道远。诸位认同的就先规范自己,然后能做到的话尽力改变社交圈吧,加油。

user avatar

「直男癌」一词代表的是政治正确下对一个群体歧视的特权。

本来“直男癌”是gay发明的,用来描述不可被掰弯的直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并非贬义,也不是侮辱性的词语。

可是当它的定义改了以后,就变成了好比用“黑鬼”来骂黑人一样,而且增加了政治正确和侮辱的属性。在女权主义的努力下,“直男癌”成了一个框,只要是男人做了什么不爽的事情,都可以归纳为“直男癌”。比如,男人干坏事,不尊重女性成了“直男癌”,如果女权不爽,那么男人孝敬父母,不给女人买买买,不跪舔女人,不岁岁纳贡,都可以成“直男癌”。

为什么直男癌先要“直男”才能“癌”?直男是指异性恋男子,在这里也可以说是主流的群体。为什么一定要把“癌”字前面强调一个主流群体,贬低主流群体才满足呢?

正是因为政治正确。就好比:黑人可以说白人各种不好,但白人一旦说一点点黑人的不好,马上就会被批歧视。女人可以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男人一旦说一个女人不好,女权马上跳起来。

当今政治正确的排行大致如下:

1 穆斯林

2 黑人

3 女权主义

4 LGBT/同权主义

5 一般异性恋女性

7 非亚裔非白人的其他人种,如拉丁裔

8 白人直男

9 观念比较传统的中年妇女

10 除华裔以外的亚裔直男

11 华裔直男(港台)

12.狗

13 华裔直男(大陆)

抛开人种不谈,目前在中国,直男就是最政治不正确的群体。

弱势群体在舆论上已经享有很多的特权了,而“直男癌”一词,正好是政治正确特权的表现。如果是“基佬癌”或者“拉拉癌”先被普及,肯定女权要跳起脚来大呼歧视。可是直男癌被普及后,女权却最爱用这个词,用于贴标签,说明他们已经习惯了政治正确的特权,觉得享受这种特权是应该的。

所谓的女权主义,先拼命给自己一个弱势群体的标签,然后利用自己弱势群体的身份享受特权。

也就是说,所谓的“直男癌”,这一词是和主流做对,逆向歧视,政治正确以及特权的象征!


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攻击直男?

我们知道有些女生养备胎,以及她们是怎么对待备胎或者备胎男友的。备胎就是随叫随到,随时做钱袋子,稍有不满意就可以对他大吼大叫。反观比如小迷妹看到自己的偶像(比如杨洋),就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不可能对他大吼大叫。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蓉,吃王宝强的,用王宝强的,还出轨,对王宝强大吼大叫,甚至还说要王宝强身败名裂,自己在微博还装的理直气壮,觉得王宝强才是对不起她的那个,这就是典型的女人对待供养者/备胎的表现。 俗话说:“饱暖思淫欲”, 马蓉有了物质上的满足,就开始嫌弃自己的供养者了。而这种女人,就是当今社会女权主义者对待男性群体的常态。

往往这种女权主义者,对待和自己无关的人不会随意发脾气,对陌生人也不会太差,唯独对待自己的备胎/供养者不好。就好比我们现代社会很多人对待陌生人好,但总是爱对自己父母亲人发脾气一样。

之所以有“直男癌”这一词,其实就在于一些女性,尤其是女权主义者,把直男整个群体当作供养者/备胎,当自己对供养者/备胎不满意的时候,就会发脾气,出轨,或者利用完就走人,等等。她们会侮辱攻击自己的供养者/备胎,但不会侮辱和攻击与自己无关的人。

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女人的备胎/供养者?显然基佬不行,基佬不会无条件给女人服务,女人也不会无怨无悔给其他女人服务,只有直男才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人无条件服务,花钱等等。而且直男不包括绿教徒,因为绿教徒也不可能给你做供养者。这就是为什么女权几乎不会反绿教,毕竟不是自己的供养者/备胎。

而那些越喜欢嘴里骂“直男癌”的女性,越容易养备胎,越容易把身边的男人当作供养者。心里头越是“马蓉”,越容易觉得周围的直男对自己好,做自己的备胎,无条件供养自己是应该的。而这种心理越严重,越会把目标扩大到广大直男群体,所以这种人越爱用“直男癌”这个词。

user avatar

额,之前各位答主都是以俯视的视角来讨论这个问题,那我就以一个”直男癌“的身份讨论这个问题吧。

没错,我就是直男癌,有人这么称呼我,我也觉得他们说的有道理。

因为我衣着品味实在是太差,不会打扮。

而且我相信在知乎上,有同样标准的人不在少数,虽然知乎上时尚圈的势力很大,但跟工科男相比还是差远了(我不是工科男,但我觉得我比工科男还屌丝)。

但是

我不歧视女性,我不对女性的生存、生活随便干涉,我不认为女性必须结婚生子,必须伺候丈夫,必须在能力上比丈夫低一层……

我只是衣着品位差

就必须和这些特征绑在了一起

我感觉很委屈,因为我除了这个,其他根本不这样。

所以我不喜欢直男癌这个词,我情愿被称作屌丝。

我不喜欢”直男癌“这个词的原因不止如此,还因为其因定义过于不明确,变成了一个口袋罪,什么错都能往里装。

再回想几个被称作直男癌的场景啊

我曾经因为主张年轻女性应该攒钱、理财而被称作直男癌(因为我认为女性需要承担经济责任,对方说现在女性结婚生子压力就很大,按我的理论,还需要挣钱,然后我就成直男癌了)

我曾经因为表达我不信星座儿被称作直男癌(这我真不知道为啥了)

还有折叠区的一个回答,玻璃心也是直男癌的特征。

我无语凝噎。

——————————————————————————————————

我倒想出个主意,如果还是要用这个词的话,不如把“直男癌”改成“直癌男”?不知为啥,总觉得这样给我小心灵上的刺激会小一些o(╯□╰)o,求研究语言的解答。

user avatar

=w=“直男”并不都反对这个词,高富帅(指身材、长相、智商、情商、金钱,不指道德修养)恐怕是会喜欢这个词的,因为这个词恰如其分地反衬了他们的优越。加入男同性恋群体是当代高富帅的一种时尚,所以男同性恋中高富帅比例比较高。男同性恋歧视女性只怕比“直男”更重,柏拉图就说过男人之间才有真爱,女人只不过是生育工具,只不过因为男同性恋高富帅比例高,情商高,在女性面前不会表现出来,容易获取女性信任(所以才有屡屡发生的骗婚事件?)。

全球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区区女权又能奈何?和裹小脚不同,减肥、隆胸、高跟鞋是给你自由选择的权利的,可是还是有众多女性为此受折磨,甚至危及生命,因为资本是四面沙漠环绕的绿洲,让你跑你也跑不掉。被占领的除了身体,其实还有精神。

本来意义上,百分之九十的“直男”都是高富帅,“直男癌”就用来歧视那些真正的矮矬穷好了,我是矮矬穷我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是客观实在,身高改变不了了,其他方面我会努力改变,只为我心爱的女孩。可是,百分之九十的“直男”被定义为“直男癌”,事实(指女性对男性未经干扰的本来评判)肯定不是这样的!按郭海藻的本来评价,小贝肯定是高富帅,如今遇到宋思明就被反衬得矮矬穷了;骆驼祥子本来肯定是最优秀的男人,最后还是和其他黄包车司机一样堕落了,我们能指责他不努力么?人的审美观、爱情观是被资本重塑过的,女性和女权就像英国女王,虽然位高权重,但实际上是一枚棋子?

表面上,是性别冲突,深层里看,还是阶级斗争?不是女性在歧视直男,而是高富帅在拿女性为工具歧视矮矬穷?如果我爱的女孩子讨厌我,我会伤心,会自惭形秽;而如果是布尔乔亚歧视我,我会愤怒,会渴望革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直男癌”这个词在知乎上引起反对,而且其普遍的侮辱性,是个挺值得说道的事情。这背后牵扯到词语的定义、使用场景、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理解差异。首先,咱们得弄明白“直男癌”这个词本身是什么意思。一般大家理解的“直男癌”,指的是那种思想陈旧、性别观念极度扭曲,认为男性就应该怎样、女性就应该怎样的刻板印象。比如.............
  • 回答
    一些观众认为《名侦探柯南》充满了“直男癌”的色彩,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作品在某些角色塑造、情节设定以及价值观传递上,确实存在一些让当代观众感到不适或批评的地方。要详细分析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着手:1. 角色塑造中的刻板印象和性别定位: 女性角色的工具化和单一化: 这是“直男癌.............
  • 回答
    在中国的门户网站评价区,我们确实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评论,其中不乏一些充满戾气、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言论。要理解这种现象,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互联网传播的特性:匿名与即时性首先,互联网的匿名性是催生“喷子”和“直男癌”言论的重要土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言行会受到社会规范、道德约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 回答
    关于“为什么从警校或者军校出来的男生大多有点直男癌”,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观察,背后涉及的因素挺复杂的,并非一概而论,但确实有一些普遍性的现象可以聊聊。咱们就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把这个事儿说得透彻点。首先,得承认,警校和军校的环境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 同质化和规范化 特征。 高度集中的.............
  • 回答
    网络上男女之间相互攻击、鄙视的现象确实越来越普遍,而且火药味十足,一方是“直男癌”,另一方是“女权婊”,这种对立似乎难以调和,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社会文化现象,涉及到历史、经济、心理、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绝不是单一原因能够解释的。一、 历史与社会结构的遗留与变迁: 父.............
  • 回答
    收到,我这就来帮你分析分析,看看你身上的“直男癌”和“渣男”属性是不是那么明显。这事儿得从你跟人打交道的方式,尤其是和异性交往的时候,是怎么个情况说起。首先,我们聊聊“直男癌”这个话题。这词儿听起来挺吓人的,但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些男生在看待很多事情上,脑子里总是有那么一套固化的、不太灵活的思维模式,.............
  • 回答
    “直男癌”这个词,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戳到一些人的痛点。它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医学诊断,更像是一种社会上对某些男性特定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概括,通常带点负面色彩。简单粗暴地说,就是那种思想陈旧、大男子主义十足,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不太能理解或者尊重女性想法的男性。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个“癌.............
  • 回答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设定,因为这些标签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负面含义,要将它们转化为有血有肉的角色,并围绕他们展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需要精心的构思和平衡。我将尝试构建一个故事,但请注意,这里的描绘是出于故事创作的目的,并不代表对这些标签的普遍认同或支持。故事背景:这是一个名为“平衡镇”的小镇。.............
  • 回答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毋庸置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宏大的叙事、鲜活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侠义精神,都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一些评论者开始审视这些作品中可能存在的“直男癌”倾向,即以男性视角和价值取向为主导,可能在女性角色的塑造和对待上存在一定的局限.............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网络语言暴力、性别歧视以及平台监管的复杂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1. “坦克”的比喻与性别侮辱的本质 “坦克”的语境和指向性: 当男大学生直播用“坦克”来形容女生时,这个词语通常被理解为对女性身材的贬低和丑化。它脱离了“坦克”作为一种战争机器的本义,而是在网络亚文化中被赋予了.............
  • 回答
    “直男”这个词,不知从何时起,似乎就带上了点儿微妙的色彩,用起来总感觉不是那么单纯。要是放在过去,这词儿形容一个人取向正常,挺直接明了的,没啥好说的。可现在呢?你说一个男生是“直男”,对方可能就会“嗯?”一下,好像你给他贴了个什么标签似的。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承认,“直.............
  • 回答
    这句话有点意思,不过咱们得先搞清楚,这“鉴婊”是个什么意思,而且这事儿也不是绝对的。首先,说到“直男”,通常指的是那些性取向是女性的男性。而“婊”这个词嘛,在网络语境下,往往用来形容一些在感情中不专一、玩弄感情、或者对感情有不端行为的女性。当然,这个词本身带有很强的贬义和主观性,不是一个客观的定义。.............
  • 回答
    消费主义确实挺难扭转“直男”的固有模式,这事儿说起来,挺多道道儿的。不是说直男们不懂消费,而是他们对待消费的态度和触发点,跟消费主义那套“制造需求”、“引领潮流”的逻辑,总有点儿错位。首先,得说说“直男”这个标签下,普遍存在的消费逻辑。很多时候,直男的消费更看重“实用性”和“功能性”。东西好不好用,.............
  • 回答
    “渣男”比“野生直男”更受妹子待见,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存在一定的普遍性。要详细解释其中原因,我们需要拆解一下“渣男”和“野生直男”这两个标签的内涵,以及它们在吸引女性方面的不同机制。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两个标签的含义(虽然它们都是带有贬义的词汇): “渣男”: 通常指那些情感不专一、玩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一个永恒的“男女审美差异”话题的延伸版。说实话,不是所有女生都看不起“直男审美”,但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女生会觉得某些“直男审美”有点…一言难尽。这背后其实是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咱们一层一层往下捋。首先,得说说这个“直男审美”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在我看来,它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标.............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知乎上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部分直男用户对女权主义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激进的反感。你说他们“毫无道理”,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言论,确实会觉得站不住脚,甚至有点拧巴。让我来试着剥开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他们是不是真的和现实中的女权主义者有过深入.............
  • 回答
    “钢铁直男”,一个在当代网络语境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常常带着一种自我调侃,有时又夹杂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持。很多男生乐于给自己贴上这个标签,并且似乎还挺以此为傲。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心理,为什么这个词会成为一种“人设”?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直男”这个词本身就自带一种“质朴”、“不拐弯抹.............
  • 回答
    最近好像不少女生都分享过类似的经历,感觉跟没谈过恋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直男”)发展关系,确实越来越需要点勇气和耐心了。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可能在一些相处模式和沟通方式上,会更容易让女生觉得“有点费劲”。说起来,这背后的原因也挺多层面的,咱们一点一点聊。一、经验值和“技术含量”的差异:谈恋爱这事儿,.............
  • 回答
    “王菲是基圈女神,俞飞鸿是姬圈女神,高圆圆是直男们的女神”这个说法,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觉得它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要看到这种说法背后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来聊聊“基圈女神”王菲。提到王菲,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她那种不羁、独立、特立独行的形象。她唱歌非常有辨识度,嗓音独特,而且她从不为了迎合谁而改变自.............
  • 回答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为什么不少直男觉得李沁的长相特别舒服、耐看,甚至可以说是“心中白月光”的类型呢?其实这背后牵扯到不少心理和审美上的因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天然的清纯感,直击审美靶心首先,李沁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干净”和“舒服”。她的五官组合非常和谐,没有攻击性,却自有一种温婉的气质。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