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了三十多年都不懂事,还指望68天的宝宝懂?能给人气笑的问题!
我女儿2周岁了,如果有时候我没控制住吼她了,都会很心疼,自责半天,事实证明我感觉小孩子不用怎么管,我一直没怎么管她,她也很懂事
除非她骂人了,打人了,抢人家东西了等等这类需要管教,其他的,比如吃饭弄撒了,我刚收拾完的玩具她又弄乱了,到处翻箱倒柜,尿裤子了,我觉得都不用管,大了自然就好了
现在一天小嘴儿可甜了,早上吃饭的时候,她吃着吃着对我说:我爱你,我没听清她又说了一遍我爱你,我觉得小孩子真是太可爱了!吃什么都说给妈妈吃口!被人惦记的感觉太好了
女儿要宠着点养,你觉得怕女儿惯坏了可以她大了以后陪她体育运动,锻炼体力和意志力,但是感情上要宠,每个人都是从小的时候长大的,不懂事的时候是最无忧无虑的,为什么要剥夺这种幸福呢
你可能不知道,68天的婴儿
只能看清50cm左右的东西。
憋不住屎尿屁。
不会自己翻身。
喝奶都容易把自己呛死。
睡觉姿势不对都有可能把自己搞窒息。
挠痒痒能把自己的脸抠烂。
听不懂人话。
更不会讲话。
哭是他们唯一的语言。
而且,任何时候,吼叫式教育都是家长无能的表现,在他1岁以前,你们的任务都是伺候他,无条件的伺候他。
不管孩子多大,他要是哭了,唯一正确的做法是拥抱他,并且让他哭。而不是告诉他,不许哭!不然容易引起踢猫效应,你冲孩子吼了,负面情绪得到了释放,孩子以哭的方式释放负面情绪,却有人想要他停止哭泣,那么,他堆积的负面情绪该如何释放?将玩具,布偶拟人化并破坏他们,踢打小动物,或者欺负更小的孩子,这不是最糟的,最糟糕的是什么?他不哭了,也不发泄了。任凭情绪积累,会对性格产生永久的负面影响,突如其来的爆发势必会引起猛烈的暴风雨!
相信我,如果在他两个月大的时候你们就采取这种方式,当他第一个叛逆期两岁的时候,你们会炸掉。等到青春期的那个豪华版叛逆期来临时,就只能抱怨,这孩子从小就不听话,根本没法管,杨教授,你替我多电电他吧!
有时候你需要把幼崽当成人看待,试想一下,当你在哭的时候,你是否希望最亲近的人安慰你,还是冲你吼?当你工作中犯了错误时,你是希望领导骂你一顿,还是给予你一个改正的机会做的更好?以尊重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才是真正的为他好。
家长处理情绪的方式,就是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你一直这么吼着,你指望他长大可以理智的处理情绪和对待他人的情绪么?
任何时候,吼叫式的教育方式只会显示出无能!
家长偶尔控制不住情绪很正常,但如果意识不到这种方式的错误,并以此为育儿良方那才是灾难性的。
要多看书,不能把吼叫当做想当然的教育理念,育儿是门学问。
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他是新生的婴儿,在做人方面是空白,你们是新生的父母,在育儿方面也是空白。
他需要学习,父母更需要学习。
↓↓↓↓↓↓↓
上点干货吧,不然看起来像鸡汤,这是我带崽期间的经验。
关于新生婴儿哭闹的原因大致分两类:
1、生理方面(饥饿,疼痛,发烧等),他们是在用哭声来寻求帮助(哭泣的好处:缓解感官刺激,并帮幼崽减压)
2、心理方面,每天固定的烦躁期,不是因为饥饿,身体不适,疲倦,生病,就是单纯的感到烦躁,这时候你怎么哄他都不会安静,但哭完了很快会进入比平时更深沉的睡眠,这种哭闹可能是帮他消耗过剩体力,以便平静。带过孩子的可能都会发现,孩子大哭之后,很快就睡着了,那就是因为哭泣引起的体力消耗是他们疲倦。
婴儿的不同哭声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什么时候想要拥抱?
2、什么时候想要人哄?
3、什么时候需要人照料?
4、什么时候最好不要烦他?
婴儿哭泣方式对应的特殊需求:
1、饥饿:短促而低沉,声音时高时低
2、生气:哭声激烈
3、疼痛或难受:突然大哭,声音尖锐,先是长长的尖叫一声,然后长时间停顿,接着是平缓的悲鸣
4、烦躁,可能和饥饿很像
每个孩子反应还是有区别,这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想要分辨哭声的含义,就要在他哭的时候让自己平静,并在寻找原因的时候多留意,熟悉自己的孩子的行为特征。
在优先解决了生理问题之后,他还是啼哭不止,可以这么做:
1、抱在怀里轻轻的走动(注意,不是抖动,不是颠,轻轻的,不然会脑震荡)
2、拍打他的后背,和你心跳的频率差不多,并让他听见你的呼吸,婴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母亲心跳、肠道蠕动、呼吸声等传到婴儿耳朵里的声音大概80分贝左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有些幼崽一上车就睡觉的原因,车内的晃动和噪声和子宫内的声音有点相似。
3、哼段小曲或者放点轻柔的音乐。
4、放在小推车里来回推。
5、开车出去带他溜一圈(稍大一点)
6、把他抱到窗前看看外面,告诉他这都是朕给你打下的江山(我儿子现在两岁多,每次哭闹时抱在阳台看风景他都会稍微平静一些)
7、用夸张的面部表情分散注意力
8、找条毛巾或者双手什么的把自己的脸蒙起来几秒钟,然后再露出来,婴儿对于“消失”“出现”这种事情是非常着迷的。
很多时候生理需求之外的哭泣不是一下子就能哄好的,但一定要耐心,让他哭,但不能置之不理。
技术层面的讲了这么多,做的不好没关系,下面3点重中之重
1、不要把婴儿的哭泣看的如临大敌,他这个年纪就只会这个,你可能最开始会烦躁,会无奈,会崩溃,甚至你也会哭,你心里面祈祷过了满天神佛,可他依然哭,一定要不断的告诉自己,没关系我迟早就会习惯的。
2、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只要哭,你就应该立刻做出反应,他不会被宠坏的。
3、当你拖着疲惫的身子跟他说话时,他突然双臂猛张一下(拥抱反射),然后冲你一笑,这个时候告诉自己,一切都值得
以上就是我带崽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摘要(正经人也写写日记的),作为新手父母,这一切的磨练都是为了面对两年之后的大BOSS,如果婴儿时期的幼崽让人身心疲惫,那么两岁的幼崽,会让人神魂俱灭似渡天劫,祝各位道友好运。附赠一张自己整理的儿童行为背后的错误信息表,以备战两岁的大boss
我也吼过,也打过手,事后回想起来,这么做真的有用么?制止了他一时的行为,他真的知道了这个事情不能做(内因),还是仅仅因为我的暴力行为让他不敢做(外因)?原因肯定是后者,吼叫与惩罚看似有效,却是一种很懒惰的做法,你喝止住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很有效,可是长期效果呢?他遇到错误之后,学会交流了么?学会处理了么?我教给他的是什么?他做了与我意愿相悖的事情时,我发脾气,施加暴力,那么他以后面对别人做了与他意愿相悖的事情时,会怎么处理呢?他会去尝试沟通么?一连串的反问,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育儿中的问题,还是那句话,对待孩子有时候需要像对待成人一样,给与尊重。
附加一篇2021年10月我23日的日记,与其说日记,不如说是检讨,大概原因是他把儿童牙线撒了一地,我和他一起捡,我捡,他撒,我捡,他撒,我们形成了一种默契,于是我很艹蛋的把他推倒在了床上,引发的一系列对话。
类似的日记,几天写一次,我也会吼他,也会忍不住打他(用力弹手背,捏屁股),400多页的日记里,多半都是我对他粗暴行为的道歉,有什么不能改正的呢?崽出生两年,我当父亲两年,谁能大过谁呢?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这本书会告诉你幼崽的基本需求及处理方法,从饮食,穿着,健康,发育等等多方面答疑解惑,面面俱到,新手父母的得力助手。
《儿童教育心理学》战略级指导手册,里面没有太多关于如何做的细节,更多的是从心理层面分析儿童性格形成的原因。
先看这两本。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