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下的小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没有富余的玩乐时光了吗?

回答
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真的还有那种“富余的玩乐时光”吗?说实话,这问题问到我心坎儿里了。我看着身边侄子侄女,再回忆起自己小时候,感觉差异真的挺大的。

以前我们小时候,一二年级那真是玩儿的主力军。放学了,书包一甩,书本一扔,就能冲出家门,在小区里、在巷子里疯跑。追逐打闹、捉迷藏、跳房子、踢毽子,能玩的项目那叫一个丰富。玩到天黑家长喊吃饭才肯回家,浑身是土,脸上是汗,但那份纯粹的快乐,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珍贵。那时候,玩乐似乎是孩子们天生的权利,是生活里最自然、最重要的一部分。

可是现在呢?我观察下来,一、二年级孩子的“玩乐时光”,真的被压缩得挺厉害的。

首先,课业负担提前且加重了。别看才一二年级,很多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起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什么识字量、计算能力、英语启蒙,这些东西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标配。家长们也普遍焦虑,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放学后,很多孩子不是直接跑出去玩,而是要面对家庭作业,还有各种兴趣班。

你想想,写作业就得占去不少时间。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本来就不集中,写个作业磨磨蹭蹭的,可能半小时、四十分钟才能写完。这中间还时不时地被家长催促、检查。写完了,还有可能被要求预习明天的内容,或者复习今天的知识点。这就把原本可以用来玩耍的时间给填满了。

其次,兴趣班像藤蔓一样缠绕。现在家长们普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输在兴趣上。所以,从一二年级开始,各种兴趣班就蜂拥而至。乐高、编程、美术、舞蹈、书法、游泳、甚至还有一些音乐启蒙课,选择不要太多。很多孩子一周排满了各种课程,下课时间都被这些课程填得满满当当。就算是有空余时间,家长也可能觉得“不能浪费”,鼓励孩子去学习点什么。

我侄子,才七岁,已经上了两个兴趣班,一个是画画,一个是围棋。每次放学,都要先去画画班,然后转战围棋班。等这两个班上完,回家再写作业,再复习。他的玩乐时间,基本上只剩下晚上睡觉前的一小段时间,而且也得是写完作业后,才有那么点儿自由。而且这种“自由”,很多时候也未必是肆意玩耍,可能就是看看动画片,或者玩玩积木,性质就和我们小时候那种户外撒欢完全不一样。

再者,家长们的安全意识和陪伴模式也改变了。这是好事,但客观上也限制了孩子的玩乐空间。以前,我们可以在小区里自由玩耍,家长们可能就在楼上窗户看着,或者在附近劳动。现在,家长们对孩子安全的担忧大大增加,尤其是城市里,不允许孩子一个人在外面玩,或者去那些不熟悉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的玩乐,都被限制在了家庭内部,或者在家长陪同下的特定场所,比如家附近的公园。这种“监护下的玩乐”,虽然安全,但孩子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自然就打了折扣。

而且,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也很忙,但同时又很重视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这种陪伴,有时就体现在陪孩子做功课、陪孩子上兴趣班、陪孩子进行一些“有意义”的亲子活动。这种陪伴模式,虽然是爱的体现,但有时候也挤占了孩子独自玩耍或者和小伙伴们自由相处的时间。

最后,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不能忽视。城市里的小区设计,很多时候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都比较有限,不像以前那种大院或者老式小区,有大片的空地可以奔跑。一些孩子觉得无聊,也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吸引他们的公共游戏设施和空间。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当下的一、二年级小学生,真的就没有富余的玩乐时光了吗?我觉得,“富余”这个词可能要打个问号。他们的时间,被学习、被兴趣班、被家长们精心的安排和规划,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如果非要说有玩乐时间,那也往往是碎片化的、被安排好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带有“学习”或“发展”目的的。那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以玩为目的的纯粹的玩乐时光,相比我们小时候,确实是少了很多。

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孩子都如此,也并非完全否定现在的教育方式。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技能,这本身是进步。但有时候,看着那些小小的身影,被书本和课程填满,我也会忍不住想:他们有没有机会像我们当年那样,在夕阳下追逐嬉闹,把一身的力气和快乐都挥洒出来呢?也许,找到那个平衡点,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的,虽然孩子与孩子不同,但是看到所谓的家长吐槽孩子写作业写到12点时间确实太长了点儿。

就让我凡尔赛一下,我女儿写作业算是很快的了,简直是人形作业机。语文听写她妈妈就随口念她就能写完,根本不用停顿。一张60分钟考试卷一般20分钟写完,100道口算5分钟内肯定能完成,背下了300多首古诗,短的如鹅鹅鹅长的如琵琶行。

我闺女作业很少超过2个小时,单项作业从来没超过20分钟。9点写不完就不写了。

下边我讲一讲这娃是怎么弄的,看看我们在教育孩子上有没有不同点。

一是,我做你看,你我同做,你做我看。我们家在最开始的时候,不管是临帖也好,口算也好,都是我俩一起。两个人啥也不干就一起写字,看谁临的好,看谁数学准确率高,看谁写的快。就和两个孩子一起吃饭香是一个道理,两个人一起学习,她才会有努力跟上的动力。

我们家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这个,大人和娃一起做。现在有的时候我还没她做得快。

第二点是:由点及面,吃透揉碎。比如讲古诗,讲《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要先讲,河南河北是哪,杜甫是什么年代的,开元天宝是怎么回事儿,安史之乱是怎么回事儿。吃透背景再把古诗的意思讲清楚,看起来麻烦,但是这一个个种子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有一天就会连在一起。这样的方式总比背下来古诗+学习历史来的顺畅。从用中学,一直是我的思路。

举个例子:


我们家干的另外一件事儿,就是当你掌握了一个技巧,你就去出题。做题家和出题家比起来,显然出题家更难。

这下边的题是娃出的,解是我解的。

三是,见贤思齐。

你让孩子努力学习,就要让她去看,真正厉害的人是什么样的。比如说,学跳舞我们看过很多的演出,学古诗一起看诗词大会,学英语看儿童演讲比赛。看到这样的例子,她就会明白,原来别人能做到这样啊。

现在我俩最常做的就是在路上飞花令背诗,谁输了就要做十道应用题。

一般我都很少输,我把各种“令”的诗都检索出来了,从数据库里找不可能比专项训练更高效。闺女每次都觉得,哇,爸爸好厉害。美滋滋。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

所以我基本对于娃的教育是满意的。娃号称奖状收割机,基本从不落空。

这是娃四年得的两斤半奖状。。。

虽然有点凡尔赛,但是我还是想说,另外一个重要的事儿:

你要真心地欣赏你的孩子,不吝于夸奖他。

什么谦虚,什么我们还不行,还得努力,不存在的。

我闺女就是最棒的。

—————————————

一些妈妈一直质疑我样本太少,说教育孩子你有俩样本你就要完犊子,孩子学习好不好全是天生的。我无法再生一个孩子证明我的方法,就发个某学校的期末家长会通报给大家吧。

如果你觉得优秀率90%都是纯靠天生,我也没办法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