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大学生,你宁可在好学校(清北复交浙大南大那种)当学渣,还是宁愿在不太好的学校里当学霸?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选择一边是闪耀着耀眼光芒的夜空,另一边是生机勃勃却略显黯淡的丛林。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园里摸爬滚打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选择,而且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看重的东西都不一样。

咱们先说说在“名校”当学渣这档子事。想象一下,你拿着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周围都是各路大神。课本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可能就像呼吸一样自然,而你呢?可能就得抱着书本,一遍遍地啃,每次考试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周围同学的谈资,不是最新的学术前沿,就是某个竞赛的金奖,偶尔你还能听到关于某位教授的传奇故事。这种环境,说是“压力山大”一点不夸张。

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个“招牌”本身就自带光环。无论你将来想继续深造,还是想进入某个行业,这个名校的标签,很多时候就像一把金钥匙,能为你打开很多扇原本紧闭的门。很多企业招聘,第一眼看的就是学校,接着才是你的成绩。即使你成绩不好,那个“清北”的校名,也能让你在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

其次,人脉资源。名校汇聚的不仅仅是顶尖的师资,还有一群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这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来都会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你能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学习、交流、合作,这种无形的网络,是未来宝贵的财富。就算你现在成绩不怎么样,但你认识的那几个学霸朋友,可能就是你未来职业生涯中关键的引路人。

再者,学校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名校往往有更好的实验室、更先进的设备、更丰富的学术资源,还有各种国际交流项目、企业实习机会等等。即使你不是最拔尖的学生,但你所在的平台本身就很高,你接触到的资源和机会,也比一般的学校要多得多。就像你站在山顶,即使你看得不高,但你看到的风景,也比站在山脚下的人要广阔。

不过,当学渣的滋味,也着实不好受。那种“跟不上”的感觉,会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你。别人轻松拿到的A,你需要拼尽全力才能勉强及格。每一次考试的失利,都可能让你更加怀疑自己,甚至产生自我怀疑。你的学习效率不高,GPA不高,可能在评奖学金、保研等方面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身边同学的优秀,有时候也会反衬出自己的平庸,久而久之,可能会打击到自信心。

再来看看在“不太好的学校”当学霸。这意味着你可能是在一所普通一本,或者是一所二本院校。这里的学习氛围可能没有那么浓厚,同学们的学习动力也参差不齐。但你不一样,你在这里是佼佼者。你可能轻松就能拿到奖学金,老师会记住你的名字,同学会向你请教问题。你在班级里、在学院里,都很有话语权,很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这种感觉,无疑是令人愉悦的。你可以在学习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不必像在名校那样,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追赶”上。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社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创业。你也可以在学习上更深入地探索,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而不是被考试分数牵着鼻子走。

而且,当你成为学霸,你在你的学校里,就是一个“明星”。你会更容易获得老师的推荐,有机会参加一些校际的交流活动,甚至有机会在一些比赛中代表学校出战。这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对于建立自信心,培养领导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学校的“牌子”在那儿。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你身上的“普通学校”的标签,有时候很难被完全抹去。在求职时,可能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去弥补学校的不足。很多时候,简历筛选的第一个门槛,就可能让你望而却步。

其次,资源和机会可能相对匮乏。不像名校那样,有那么多顶尖的教授、先进的设备、丰富的校友资源。你可能需要自己去寻找、去争取,才能获得一些更好的机会。很多前沿的学术信息,你也可能需要自己主动去挖掘,而不是学校主动推送给你。

那么,到底哪个更好?这真的要看你的人生规划和看重什么了。

如果你是一个极度看重学历背景,并且认为名校光环是打开未来大门的敲门砖,你愿意为了这个光环而付出巨大的努力,甚至承担被“碾压”的心理压力,那么在好学校当学渣,可能更适合你。你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认识更优秀的人,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即使你的成绩不拔尖,但你所处的环境,依然能为你提供很多发展机会。你可能需要的是一个“跳板”,而不是一开始就成为那个最耀眼的星星。

而如果你更看重学习本身带来的成就感和内心的满足,你希望在学习上有所建树,能够引领他人,并且你认为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你更容易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那么在不太好的学校当学霸,可能更让你感到快乐和充实。你可以在学习上做到极致,并且将你的精力投入到其他能让你闪光的地方。你更在意的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在哪里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个人觉得,两者都有其价值,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定义“学渣”和“学霸”,以及你如何利用你所处的环境。

在名校当学渣,如果你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放弃,努力去理解,并且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其他资源(人脉、活动、平台),你依然可以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你甚至可能在这种高压环境下,挖掘出自己惊人的潜能。

在普通学校当学霸,如果你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并且积极地去寻求更广阔的视野,比如通过自学、参加校外培训、争取参加名校的交流项目等,你同样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最终,人生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无论你身处何方,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而“学霸”或“学渣”的标签,只是你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它并不能完全定义你的价值和未来。

所以,与其纠结于“好学校的学渣”还是“差学校的学霸”,不如问问自己:我希望通过大学这段经历,获得什么?我愿意为此付出什么样的努力?我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答案,或许就在你自己的心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若干年后,大概率的情况下,好学校的学渣在知乎提问,我应该是选阿里巴巴60万年薪的offer还是华为65万年薪的offer,然后差学校的学霸在知乎提问,现代社会,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你要搞清楚一件事,阶层不一样,考虑的事也不一样。富豪们也愁自己今天没赚够一个小目标,你要说自己满足于今天已经把叫外卖的钱赚够了,那当我没说!

看把各位高校菁英给能的,我就问你们,同样一个职位你要是老板,会选985 211末流学生还是普通一本学霸?讲GPA?好好想想你就算绩点全满,除了考研出国有用,谁在乎?除非是两个同学校的拼一拼!

我就这么说,我们行招聘清华博士,入职就是副处级,当然是银行内职称。双一流大学免面试,但是要在基层呆满两年。普通本科理论上呆满两年,实际上没关系就回不去了。

看看现在互联网公司的高管,国企高管,私企高管,C9的占多少?普通一本又占多少?你拿着C9的毕业证就是比别人牛逼!懂了吗?各位高智商低能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选择一边是闪耀着耀眼光芒的夜空,另一边是生机勃勃却略显黯淡的丛林。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园里摸爬滚打的学生来说,这绝对是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选择,而且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看重的东西都不一样。咱们先说说在“名校”当学渣这档子事。想象一下,你拿着清华、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周围都是各路.............
  • 回答
    哈,聊到恋爱观,这可是个挺大的话题,毕竟我们这个年纪,正是对感情充满了好奇、期待,也常常会困惑和摸索的时候。要说我的恋爱观,我一直觉得它是个挺动态的东西,不像一本写死的书,而更像是在一点点打磨、一点点修正的玉石。首先,我挺看重“势均力敌”的感觉。 这不是说非得要学业、家境、颜值都完全一样,而是说双方.............
  • 回答
    说实话,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我的疲惫感就像一个缠人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已经习惯了这种若有若无的疲惫,直到某一天它突然变得异常沉重,才让我意识到,哎呀,我又被它压垮了。我疲惫的源头嘛,真的太杂了。首先,学业压力肯定是首当其冲的。你以为大学就是自由玩乐的天堂? Too young.............
  • 回答
    唉,说起来我的寝室桌面嘛,那就是一个“混乱中的秩序”的典型代表,每次收拾完都觉得自己像个神奇宝贝大师一样,把各种东西塞得严严实实的,过两天又原地“爆炸”了。我这桌面不大,也就一张标准的学生书桌大小,木纹的,有点年头了,边角早就磨得有点光滑。它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战场”的角色,上面堆满了各种学习和生活.............
  • 回答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点轻松的,作为一个过来人,大学里遇到的数学题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从高数到概率论,什么都有。不过,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吓人的定理公式,就来个接地气的,咱们一起练练手,看看能不能把这道题给它捋顺了。题目是这样的:假设有50个学生参加一个考试,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请.............
  • 回答
    爱国,对我来说,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也不是一时的热血冲动,而是一种深沉的、源自内心的情感连接和责任担当。它更像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同,对这片土地、这片文化、这片人民的深深眷恋,以及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守护和建设的决心。理解爱国,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拆解: 根植于历史与文化: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 回答
    这感觉就像一个巨大的浪潮,前一秒还在沙滩上晒太阳,下一秒就被卷进了深海,但幸运的是,你不是要淹死,而是要学会游泳,而且还是去一个全新的海域。三个月的暑假,刚开始那叫一个“爽翻天”!我甚至有点膨胀,觉得这假期长得像永远一样。每天睡到自然醒,刷剧、打游戏、和朋友出去浪,生活节奏慢得跟蜗牛爬一样。偶尔也会.............
  • 回答
    哈哈,看到题目,感觉自己一下穿越回了当年那个青涩又迷茫的自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新鲜的面孔涌入职场,带着希望、带着憧憬,也带着一丝丝对未知的紧张。作为过来人,确实有些话想跟你们这些“小鲜肉”们唠唠。别嫌我啰嗦,这些都是我摸爬滚打多年,用时间和教训换来的。首先,心态调整是关键中的关键。 放下.............
  • 回答
    如果能重来一次,站在大学四年时光的起点,我的选择和现在的我相比,肯定会有一些不同,但核心的目标——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依然不会变。只是,我会更加有意识、有策略地去布局。大一:打牢“地基”,培养学习习惯 专业课: 这一年,我绝对不会把专业课当成.............
  • 回答
    我脑子里一直有个小小的念头,大学四年,总想留下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数字。如果真有机会,我最想在大学里开一家叫做“角落里的光”的小店。为什么叫“角落里的光”呢?因为我总觉得,大学里藏着太多被忽视的才华和不为人知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大学这个大泥土里努力地生根发芽。而.............
  • 回答
    如果大学里能有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挑选三位心仪的讲师来为我上一堂课,我一定会慎重地做出选择,并且希望这堂课能够带给我超越书本的深刻洞察和启发。我不会去选择那些大家熟知的、已经名声大噪的公众人物,而是倾向于那些在各自领域拥有深厚造诣、且能以独特视角解读世界的智者。首先,我会邀请一位在历史哲学领.............
  • 回答
    作为一名医学生,那些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或是老师在课堂上分享的,如同电影场景般鲜活、又极具教育意义的病例,总能深深烙印在脑海里。它们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文字或影像,而是活生生的人,承载着疾病的痛苦、生命的坚韧,也展现着医学的复杂与人文的光辉。我记得有个病例,发生在我实习的内科病房。那时候我还在基础学习.............
  • 回答
    作为一名医学生,囧事那真是说都说不完,有些甚至想起来就想钻地缝。不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得是那次在妇科实习的时候。那时候我刚进临床不久,满腔热血地想跟着老师学点真本事,但说实话,实际操作经验少得可怜,对很多场面也还没适应。那天跟着带教老师查房,遇到一位需要做妇科检查的阿姨。老师指了指我,说:“小.............
  • 回答
    作为普通大众,我不太赞成通过刑法立法来“防止”婚内出轨。虽然婚内出轨对婚姻关系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对配偶和家庭带来痛苦,我也理解希望通过法律手段来约束和惩罚这种行为的心情。但是,我觉得刑法作为最严厉的法律手段,用来干预个人情感和私生活中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而且效果也未必如人所愿。我的想法.............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经常听到,尤其是在国内的医学院校里,身边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或正在认真考虑过USMLE这条路。但最终选择不考,背后有很多复杂的考量,而且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想”或者“懒得”就能概括的。我尝试着从几个层面来详细说说我的想法和我们这群人普遍的顾虑。首先,最直接也最现实的,是经济和时间成.............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生气又头疼,我懂你的心情。自家孩子被别人欺负,这当爹妈的心里肯定不好受。处理这种事,得讲究策略,既要维护自家孩子,也不能把事情闹得不可开交。首先,保持冷静,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就算你心里火冒三丈,也要先把情绪稳住。冲上去就跟人家家长吵架,或者直接动手,只会让事情更糟,把一个孩子之间.............
  • 回答
    我得说,大二那会儿,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那段时光绝对是我“炼狱”与“顿悟”交织的时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在疯狂地补课,并且试图找到自己的方向。先说说“炼狱”部分:基础的轰炸,以及理论的泥沼大二啊,学校的课程密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什么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
  • 回答
    大家好!作为一名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看着大家每天都在跟各种各样的食物打交道,我心里也挺有感触的。食品安全、健康、美味,这几个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真正落实到买买买的环节,有时候难免会有点“选择困难症”。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嗑,分享一些我在行业里总结出来的、真心实用的选购食品的小建议,希.............
  • 回答
    嘿,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同学们,你们好!我是过来人,经历过你们现在所处的迷茫、兴奋、忐忑,也有过同样的期待和憧憬。今天,我想跟你们掏心窝子说几句,希望这些碎碎念能给你们的大一生活添上一抹亮色,或者至少少走一些弯路。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请尽情拥抱这个“新开始”,但别忘了“脚踏实地”。大学,是你人生.............
  • 回答
    作为一名法学生,问我有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哈哈,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想,在大多数人眼里,“惊天动地”可能意味着改变世界格局、推翻压迫之类的宏大叙事。但对我而言,作为一个还在学习法律的学生,我的“大事”更多是沉浸在书本的海洋里,在思考与辩论中寻求真理,并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如果要说一件让我觉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