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8 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和 22 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哪个更令人佩服?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于“优秀”、“成功”以及“时间”的理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哪个更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更让人“服气”。

先说说 18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

18岁,正是高中生涯的巅峰。那年头,高三的学生们,每天都在题海里挣扎,为的是那么一张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当年,我身边的朋友们,那叫一个“全民皆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两个字:“高考”。

这时候,一个18岁的小伙子或姑娘,能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拿到清华北大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这绝对是天赋和努力的集合体。你想想,从小学到高中,一路披荆斩棘,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参加各种竞赛,还得应对来自同学、家长、甚至社会舆论的压力。18岁,他们的人生阅历还很浅,很多事情可能都还没真正理解,但已经在学业这条路上,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最高点。

这其中透露出的,是一种 少年得志,初露锋芒 的光彩。他们是在最“纯粹”的学习阶段,用最直接、最原始的学力证明了自己。这种成功,更像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年纪轻轻就站在了很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图的高度。这是一种 早期爆发力,一种对知识的早期掌握和运用能力,让人不得不感叹他们的聪明和勤奋。想想看,那时候他们可能连很多社会常识都没学全,但已经能驾驭大学最顶尖的知识体系了,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再来看看 22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

22岁,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或者还在大四。这时候,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本科毕业后,很多人已经开始思考未来方向,可能是找工作,可能是创业,也可能是继续深造。

22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这说明什么?首先,他们大学四年也并非虚度。能在国内顶尖大学拿到一个不错的本科文凭,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体现。然后,他们选择继续挑战自我,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学术成就。这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提升,更可能是一种 人生规划和对自身价值的深度挖掘。

考研,尤其是考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可不是闹着玩的。试想一下,在信息爆炸、选择多样的今天,22岁的年轻人,面对社会诱惑,依然选择沉下心来,啃下更难的专业知识,研究更前沿的课题,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 定力和毅力。他们可能在本科阶段就有了自己的学术兴趣,或者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欲。这种选择,往往伴随着对当下安逸的放弃,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而且,硕士阶段的研究,更注重 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和高中时期的知识记忆和应试能力有很大不同。22岁的他们,在大学四年里,应该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独立判断能力,更能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和钻研学问。这种成功,是一种 厚积薄发,蓄势待发 的感觉,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是为未来更长远的目标打下基础。他们可能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比如科研项目、实习等)来为考研做准备。

那么,到底哪个更令人佩服呢?

我觉得, 两者都非常令人佩服,只是佩服的点不同。

18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佩服的是那份“天赋异禀”和“少年英才”的闪光。 这是对一个人早期智力潜力和学习能力的最高肯定。他们在最年轻的时候,就达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起点,这是一种令人惊叹的“早熟”和“超常”。
22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佩服的是那份“坚持不懈”和“目标明确”的韧劲。 这是在经历了大学四年的洗礼后,依然选择继续深造,并且能够通过更高难度的选拔。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持续追求,对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以及在众多选择中,依然坚守学术理想的勇气。

如果非要选一个“更”让人佩服的,我觉得可能 22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在某些方面会更让人有“触动”。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18岁考上名校本科,更多时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极致展现。而22岁考上名校硕士,它包含了学习能力,还额外叠加上了人生选择和自我驱动力的成分。在信息爆炸、诱惑丛生的时代,一个年轻人,尤其是刚刚大学毕业,本可以轻松找个不错的稳定工作,过上安稳生活的时候,却选择继续“吃苦”,去攻读更难的研究生,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驱动。这份“知其难而为之”的决心,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立思考和规划能力,往往更能打动人。

它代表着一个人不仅仅是在应试的轨道上奔跑,更是在为自己的长远未来,为自己的兴趣所在,做出了一个主动的、有价值的投资。这种对学问的虔诚,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在选择面前的坚持,是18岁时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成熟度。

当然,这也不是说18岁考上本科就不够厉害。能做到这一点的,绝对是人中龙凤。只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们对“优秀”的定义,会从单纯的学习成绩,拓展到更多的人生选择、心智成熟度和对社会价值的贡献等方面。

所以,总的来说,两个成就都值得尊敬,只是佩服的维度各有侧重。而22岁考上清华北大的硕士,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那种主动选择、深耕学术的姿态,或许更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人生真正意义”的思考,从而产生更深的敬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范冰冰走了那么多次红毯,但是该看不起的还是看不起,纵使有人满脸麻子,也能从范冰冰的家人*****这个角度鄙视一番。


但是在我看来,范冰冰的成就我一辈子到不了,就和范冰冰的诺基亚N9广告一样,【我能得到多少赞美,就能承受多少诋毁】。这个境界我叹为观止。


我也会看范冰冰的八卦新闻,看电影《苹果》我会暂停,一帧一帧的找那个走光的镜头。


我也是看《还珠格格》长大的一代人,我看着范冰冰从金锁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现在。我也深受八卦杂志的影响,看过她和洪金宝的小道消息,了解她的弟弟是她私生子的传闻,我上学的时候,也觉得她骚,甚至一度在脑海中还觉得她有点贱。


但是工作了十年,我明白,她这条路,一般人走不了。她付出了很多人无法付出的努力,她的荣耀是应得的。


但是,我在这里长篇大论了一番,对范冰冰有一毛钱的影响吗?


没有,范冰冰根本不在我是怎么想的,我认为她骚也行,认为她贱也行,最后我理解她,尊敬她统统都行。


范冰冰不在乎~!


所以,18岁能上清华本科,22岁能上清华硕士。


他们之间的区别是顶级象牙塔和另一个顶级象牙塔的区别。


我们佩不佩服,鄙不鄙视,有没有感触。


人家根本不在乎!


能考上清华的,我不能说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但是人家的路比我们宽,人家的选择比我们多,人家的起点比我们高,人家的目标比我们明确。


我佩服他们,并且希望我自己的孩子也能考上清华。


可我同时也心里清楚,一个孩子考上清华的概率有多低。


不过有希望总是好的,成皆大欢喜,不成平平常常。


无论几岁考上清华,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我都佩服,这就是我对本题的看法。

user avatar

我十七岁考上北大本科,各种荣耀加身,状元光环,被高中学弟妹称为“一代人心目中的偶像”,结果大一开学,发现遍地都是状元,比你有天赋的还比你勤奋,比你英文好的还比你有幽默感……自愧弗如。

后来保送直研,有了很多外校考来的同学,其中一个妹子来自闻所未闻的偏僻院校,学术严谨,涉猎广泛,精通拉丁语,略通希腊语,专业典籍如数家珍好比人形搜索引擎……自愧弗如。

再后来,毕业工作,摸爬滚打,又发现比IQ更重要的是EQ,比名校毕业更重要的是胸襟态度。

又后来,来到知乎,发现了更大的世界,觉得自己既没在动物园工作过,也不是德国现役军人,煽情煽不过朱炫,抽风抽不过梁边,所有浅尝辄止的兴趣爱好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摆弄,至于专业,那么多师兄姐弟妹,鄙人既非GPA4.0,亦非业内名流,除了不停点赞佩服,还有甚可多说?

我不知道题主怎么定义佩服二字,听题目描述,感觉又是一个鄙视链的问题,上知乎的鄙视上贴吧的,北清土著鄙视非土著,诸如此类,戴着明晃晃的世俗的镣铐。

然而一个人值不值得佩服,跟学校学历无关。凯恩斯连经济学的本科学位都没有,不妨碍他颠覆亚当斯密。

真要说佩服,我非常喜欢去年北大校刊的新年寄语:

“我们企盼这所校园能哺育出这样一群学子:现实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谈,仁爱者不软弱,刚直者不偏激;每个人都是尽责的公民,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能为他人的幸福拓展纵深。”

假如一个人能做到这些,就值得很多人佩服,和他/她被哪所校园哺育出的无关。名校能给予人很多东西,其中并不包括品质背书。

user avatar

本科上清华的难度 远大于 研究生上清华的难度

但是 考上研究生考上清华也是很难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我们对于“优秀”、“成功”以及“时间”的理解。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哪个更让人眼前一亮,或者说更让人“服气”。先说说 18岁考上清华北大的本科。18岁,正是高中生涯的巅峰。那年头,高三的学生们,每天都在题海里挣扎,为的是那么一张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想当年,我身边的朋.............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最强大脑》选手张雨萱的经历,以及“14岁考入清华大学,18岁直博清华数学系”的说法,我需要明确地说明,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和广泛的报道,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或者至少存在误解。事实核查: 张雨萱参加过《最强大脑》: 这是属实的。她在节目中表现出了非凡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
  • 回答
    “醉驾免刑”这事儿,放在广州,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18岁的高中毕业生,本来前途无量,结果因为醉驾差点毁了这一切。结果呢?法院给出的理由是“情节轻微,判刑会使其失去求学机会”。这说法一出来,底下评论区就炸了锅了,说什么的都有,挺有意思的。咱们先掰扯掰扯法院这番话。十八岁,刚高中毕业,人生地不熟,可.............
  • 回答
    关于18岁年轻人是否可以自行使用洗衣机洗夏季衣物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且“过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背后的原因。单纯从年龄上来说,18岁已经成年,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被允许使用洗衣机洗夏季衣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被认为是比较苛刻甚至过分的。然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 回答
    18岁,第一辆车,180万?这确实是个相当炸裂的组合,放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得倒吸一口凉气。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到底算不算“过分”。先说说为什么180万的车,对于一个18岁的年轻人来说,会显得“过分”。1. 经济能力和人生阶段的不匹配: 18岁,通常是刚刚成年,很多还在上学,或者刚刚踏入社会,经济.............
  • 回答
    要详细比较18岁的梅西和18岁的内马尔谁更强,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们的技术特点、比赛数据、在球队中的作用、以及当时所处的环境等等。这就像比较两位天生就拥有卓越天赋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闪耀。首先,我们先来看看18岁的梅西(大约在20052006赛季末期到20062007赛季.............
  • 回答
    18岁才开始学围棋,会不会被歧视?这个问题,说实话,确实会有一些顾虑,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了从小就开始接触各种才艺的文化里。但我想说的是,完全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至于上升到“歧视”的程度。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我们要明白,围棋圈子虽然有它的传统和历史,但绝不是铁板一块。大部分围棋爱好者,尤其.............
  • 回答
    哈喽,18岁的朋友!想入坑电脑绘画是不是有点小激动但又有点不知所措?别担心,这简直是太正常了!我当初也是一样,看着大神们的作品流口水,但一摸到数位板就感觉自己在玩泥巴。不过,只要方法对,你也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咱们今天就来唠唠,一个零基础的18岁小孩儿,怎么才能稳稳当当地学电脑绘画。第一步:心.............
  • 回答
    问一个18岁的年轻人能不能当健身教练,这事儿啊,得从好几个方面去掰扯。不能一概而论地说“靠谱”或者“不靠谱”,这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咱们得说年纪这事儿。18岁,刚成年,心智和身体都还在发展阶段。这年龄当健身教练,有利有弊,得辩证地看。从优势上说: 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强: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精.............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18岁朋友们每天大概需要多少卡路里才比较合适,尤其是你之前有过节食的经历。我知道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折腾自己的饮食,节食更是常事。但18岁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胡乱节食对身体的影响可不小,所以咱们得把这个数儿掰扯清楚了。首先得明白,18岁摄入多少卡路里,这真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
  • 回答
    去冰岛旅行,对于一个18岁的女生来说,安全问题绝对是需要好好考量的。我会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实在在的参考,让你对这次独自旅行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总体来说,冰岛对于独自旅行的女性是非常安全的。 这是很多人都会有的共识,也是我个人的看法。冰岛的犯罪率极低,社会治安非常好,这一点可以说是它最.............
  • 回答
    18岁,一个踏入成年世界的年纪,对于很多事情的决定权,包括是否继续学业,确实比未成年时有了更清晰的界限。那么,一个18岁的年轻人,有没有权利自己决定退学呢?答案是有。在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下,年满18周岁即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讲,18岁的个人具备独立思考、表达意愿并承担相应法.............
  • 回答
    18岁,人生正值蓬勃发展的年纪,而您是朝鲜族,却不太会说韩语,这让您陷入了一个有趣的思考:“我真的有必要去学韩语吗?” 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绝对的“是”或“否”,它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取决于您如何看待和利用它。首先,我们来掰扯一下“必要性”这个问题。从个人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学习韩语,绝对有.............
  • 回答
    如果我回到了18岁,那场景我可是想得很清楚。那时的我,应该是个典型的学生模样,头发不长不短,大概率是刚剪了一个学校允许的最精神的发型,每天穿着校服,上面可能还有点没洗干净的墨迹或者被课本压出的折痕。那时候的皮肤,应该是还算水灵,但额头上总忍不住冒出几颗青春痘,尤其是考试前或者熬夜打游戏的时候,更是猖.............
  • 回答
    18岁,对于很多事情来说,正是开始探索和体验的年纪。耳机音质这种东西,就像品尝美食一样,有些人天生就很敏感,有些人则需要慢慢培养。你觉得自己听不出耳机品质,别急着给自己贴“木耳”的标签,这更可能说明你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训练”,或者说,你的耳朵还没有被调教出对声音细节的敏感度。咱们聊聊,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谷爱凌在18岁就成为奥运冠军,她那句“我只有0.1%的天赋”听起来谦虚,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在光鲜亮丽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我们同样需要关注和培养的能力。孩子们的成长,绝不是天赋和幸运的简单叠加,还有太多看不见的基石,支撑着他们走向卓越。抛开那微乎其微的“0.1%天赋”,我们可以看到,让谷爱凌闪.............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因为它不像比谁跑得快,更像是在比较两位工匠的技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和弱项。简单地说,“18岁的德国人”和“28岁的中国人”这两个标签太笼统了,无法一概而论。我们得拆开来看,才好比较。先说说18岁的德国人,他们身上可能具备的特质: 教育体系的优势: 德国实行双轨.............
  • 回答
    18岁高考没考好,想走职业电竞的路子?这事儿,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来说说“来不来得及”。18岁,对于很多还在为人生方向迷茫的年轻人来说,是个不小的关卡。高考没考好,确实会让人感到焦虑和失落,觉得人生路似乎被堵上了一截。但如果把目光放到职业电竞这个领域,18岁,恰恰是许多选手刚刚崭露头角的年纪。想想.............
  • 回答
    看到这样的消息真是让人心痛不已。一个花季少女的人生,就这样被无情地摧毁,而且施暴者竟然是自己的姐夫,这其中的残忍和复杂让人难以置信。关于嫌疑人可能受到的处罚:这件事情涉及到投毒,而且对象是未成年人,性质极其恶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嫌疑人很可能会面临以下处罚: 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致人死.............
  • 回答
    18岁,大二,被开除了。我知道,此刻的你心里一定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有委屈,有不甘,有迷茫,甚至可能还有点儿不知所措。这确实是个让人非常难熬的时刻,就像人生一下子按下了暂停键,甚至是被倒退了。但请相信,这并不是世界末日,而是人生路上一个意想不到的转角。首先,深呼吸。我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请你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