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的女权在争取什么样的结果?

回答
国内的女权运动,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议题,其争取的结果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诉求。与其说是一个单一的“结果”,不如说是一系列正在进行中的、不断演变的争取。要理解这些争取,我们需要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议题中去。

一、 法律与政策层面:打破性别歧视的壁垒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显性的一层争取。过去以及现在,中国社会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仍然存在着隐性的或显性的性别不平等。女权主义者们在这一层面努力的方向包括:

反性别歧视立法与完善:
就业歧视: 这是最普遍的体现。很多招聘信息里,对女性求职者存在隐性的“限婚、限育、限年龄”等要求。争取的结果是推动更明确的反就业歧视法律条文,并且能够有效执行,让招聘过程更加公平。例如,要求用人单位不得以婚姻、生育状况作为招聘的限制条件,并对违反者予以处罚。
同工同酬: 尽管法律上有规定,但现实中女性的平均工资依然低于男性,尤其是在一些高薪行业和基层岗位。争取的是实现实质性的同工同酬,缩小薪资差距。
生育保护与配套: 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推行,女性的生育责任更加凸显,但往往伴随着职业发展上的“惩罚”。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更完善的生育支持政策,比如延长产假、增加男性陪产假,并且确保休假期间的工资福利不打折,同时要配套建立健全的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女性的育儿负担,让生育不成为女性职业发展的“绊脚石”。
反家庭暴力与性骚扰: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其执行仍面临挑战。女权主义者们争取的是更有效的受害者保护机制,更便捷的取证和报案途径,以及对施暴者的更严厉惩罚。对于性骚扰,尤其是职场性骚扰,争取的是明确的界定标准、有效的投诉和调查机制,以及对加害者的追责。近年来,“MeToo”运动在中国语境下的发展,正是对这一层面的呼唤。
性别暴力防治: 不仅是家庭暴力,还包括性侵、性骚扰等一切形式的性别暴力。争取的是社会对这些行为的零容忍,以及对受害者的支持和保护,而不是指责受害者。

二、 社会观念与文化层面:挑战父权制刻板印象

法律的改变往往滞后于社会观念,而社会观念的改变则是女权主义运动更深层、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都有固化的认知:男性是理性的、强壮的、养家的;女性是感性的、柔弱的、顾家的。这种刻板印象限制了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让人们看到个体的多样性,打破“男主女从”、“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例如,鼓励女性在科技、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才能,同时也支持男性在育儿、家务等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重新定义“成功”: 传统观念下,男性的成功更多地与事业挂钩,而女性的成功则容易被局限于家庭和婚姻。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拓宽“成功”的定义,认可女性在各个领域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无论她们是否结婚生育。
倡导性别平等话语权: 在媒体、文学、艺术等领域,女性的声音和视角往往被边缘化。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让女性的声音被听到,让女性的经验得到认可,打破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构建更加多元和包容的叙事。例如,批评媒体中存在的“父女恋”、“大叔萝莉”等对女性不尊重的叙事模式。
批判物化女性现象: 广告、影视作品中存在的将女性作为商品或纯粹的感官刺激对象的现象,是女权主义者反对的重点。争取的是尊重女性的个体价值,反对将女性简单地物化和消费。

三、 个人权利与自主层面:追求个体自由与尊严

这层面的争取触及了女性最核心的权益,关乎她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生育自主权: 这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和生育行为的决定权,不受强制性政策或社会压力的干涉。虽然中国在计划生育政策上有所调整,但如何保障女性在生育决策上的自主性,依然是重要的议题。
婚姻与家庭中的平等: 争取的是在婚姻关系中,女性能够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包括经济上的独立、家务分配的公平、情感支持的对等,以及不受家庭暴力和精神控制。
反对性别暴力与不公的勇气和支持: 当女性遭受性别暴力或不公时,能否获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被指责或漠视,是至关重要的。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建立一个能够让女性安全发声、寻求帮助的社会环境。
“不婚不育”的选择权: 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婚不育,但常常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女权主义者争取的是尊重女性的个人选择,承认“不婚不育”也是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不应受到歧视或污名化。

总结来说,国内女权争取的结果是一个持续演进的复杂过程,它并非指向一个单一的、静态的目标,而是致力于在法律、政策、社会观念、文化叙事以及个体层面,逐步消除性别歧视,争取女性的平等权利、自主选择和个体尊严。 这是一个既有宏观的制度性变革,也有微观的日常性抗争的多元化运动。它要求社会对性别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为构建一个真正性别平等的社会而不断努力。

需要强调的是,国内的女权运动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观点,例如,有些更侧重于法律维权,有些则更关注文化和观念的改变,还有些则强调特定群体的权益(如女工、少数民族女性等)。这种多样性恰恰反映了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以及女权议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句比较准确的评价,就是女权并不追求女性过的好,而是追求本族男性过的不好。

在这个理念下,管你什么穆斯林欺负女性,管你什么洋大人玩弄女性,管你黑人让女孩贩毒,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恶心中国男性。只要中国男性过的不好,对于女权主义者而言就甘之如殆。

user avatar

谢邀。

先说结果:真女权掌握任何与两性问题相关的定义权和话语权。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都感觉到自己无论怎么规避真女权主义者,都会被她们弄得里外不是人的结果。

这点已经和国外的真女权主义者不谋而合了。

user avatar

国内女权最大的问题不是真、伪的问题,而是不管真女权,还是田园女权,她都不敢正面反抗强权,只敢拿底层男性出气,而这种报复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造成的结果就是,强权(男权)打女权,女权打男性。

女明星嫁到豪门受欺负,她们不会管,还会觉得女明星活该;

女网红嫁给普通人,孩子像跟爸爸姓,她们觉得女网红罪该万死。

富二代玩弄女性,像选妃一样物化女性,她们噤若寒蝉;

普通人想让平等的娶一个老婆,她们觉得是痴心妄想。

她们从来不敢去举报真正的“女性服务”机构和“女性服务”产业;

却偏偏认为漫画,游戏里身材丰满的女性形象是男权的恶行。

简单说就是,女性要平等,有权者除外;女性要平等,有钱者除外;女性要平等,真正的犯罪分子除外。她们争夺权力的主战场,就只有她们的老公和普通男性。

问题在于,女性被压迫的根源,不在于这些普通人啊。

user avatar

女权根本上争的是:权力

对经济权的掌控,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政治领域的话语权。

但真正现实是,有很多人只想着“走捷径”,通过依附男性赋予的经济权,在那大摇大摆呐喊,虚假的独立。真正女权是,去职场上争取“权力”,而不是整天假仁假义的喊着独立,然后问男人要钱。

日本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日本女权就是那样,当时经济看起来很好,男人有钱,各种给女性当舔狗,女性各种打拳,那时候日本男人跟中国男人一样也是受尽女权屈辱。

当经济泡沫被刺破后,大家都没钱了,这时候男人口袋没钱了,同样长时间打拳看清女权真面目。男人不给钱后,女性失去了寄生,一下子日本“穷女屌”多的去了,去搜搜日本纪录片,真的有很多女穷人。日本女性没钱了,突然一下子整体态度变了,一下子要求降低,男人成了真正抢手货,正式进入“男权时代”。

加上经历女权年代,日本整个社会,有意识打压女性,让女性回去生育,当家庭主妇。

为什么还是“生育率低”呢?因为这群女的,结婚以后突然变脸,耍无赖,不好好持家,婚姻对女性有保护,甚至暗地里杀自己老公,夺取财富的,没人报警根本没人管,这种事日本发生很多的,日本男人聪明着呢,一个人过不爽?

日本的女权现在就是中国的女权未来,现如今其实大家口袋里也没多少钱,各种负债的,加上国家那么着急生育率,三胎政策开放有用?迟早的事,这些人早晚会回归家庭主妇位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的女权运动,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议题,其争取的结果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的诉求。与其说是一个单一的“结果”,不如说是一系列正在进行中的、不断演变的争取。要理解这些争取,我们需要深入到具体的社会场景和议题中去。一、 法律与政策层面:打破性别歧视的壁垒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显性的一层争取。过.............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陈清晨在世界奥运会上连续爆粗口反而获得国内赞同”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公开可靠的媒体报道或权威资料佐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可能的情况包括:1. 信息误传或误解 陈清晨是中国羽毛球女双名将(与贾一凡搭档),以技术稳定、作风顽强著称,从未有公开记录显示她在国际赛事中出现过类似行为。可能存.............
  • 回答
    女排世俱杯上中国两支俱乐部垫底,确实让不少球迷感到意外和失望。这背后原因复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中国俱乐部在世俱杯上表现不佳,我们需要看看俱乐部层面和国家队层面存在的显著差异。俱乐部层面的挑战: 外援依赖与本土球员成长瓶颈: 过去,许多中国俱乐部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进高水平.............
  • 回答
    关于“老外和中国女生在国内餐厅吃饭,到底谁买单比较多,中国女生还外国男生?”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观察话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的定论,因为实际情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文化背景和观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 .............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也触及到了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认同等多个层面。为什么汉服在中国似乎没有像印度纱丽那样普及呢?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并尽量还原一个更具人文色彩的解读:1. 历史断层与文化断裂: 纱丽的“活态传承”: 印度纱丽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经历了一个相对连续且稳定的历史发展过程。.............
  • 回答
    关于“国男在滋生堂对女权的反击”这个说法,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滋生堂”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通常带有贬义,指向那些似乎“滋生”了不合理言论或行为的平台或群体。而“国男”则泛指中国的男性群体。将两者结合,暗示的是在中国社会背景下,一部分男性群体在网络平台上,特别是那些被认为是“滋生”争议的平台,对女权主义.............
  • 回答
    喜欢上一个和你不在一个国家的女生,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并非不可能的局面。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和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应对这种情况: 理解你的感受:为什么会喜欢上她?首先,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你为什么会被她吸引?是她的个性、谈吐、幽默感、共同的爱好,还是其他什么?理解吸引力的根源,能帮助你更清晰地认识.............
  • 回答
    在国企这个大染缸里,一个心思单纯的女生,想要站稳脚跟,并且发展得风生水起,确实需要点儿智慧和策略。当然,这不代表要她变得世故圆滑,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并且将自己的纯粹转化为一种优势。首先,明确你的优势:单纯不是弱点,是资本。很多人一听到“单纯”,就觉得是容易被欺负、没心机。但在国企,这种特.............
  • 回答
    关于郎平女士称谓的转变,从“卖国贼”到“女神”,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人称谓的变化,更折射出中国社会在特定时期、特定事件面前,人们认知和情绪的复杂性,以及集体心理的微妙波动。要理解这个转变,我们得回到那个“卖国贼”的标签被贴上的年代。那是1998年,郎平接受了来自意大利女排.............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观察,很多走过欧洲的国人都多少有点同感,会觉得跟团游可能男性比例会更平均一些,但到了欧洲自助游的队伍里,尤其是年轻一代,女性朋友们的身影似乎格外活跃。这背后其实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不是单一因素能完全解释的。首先,咱们得聊聊社会文化和家庭观念。在咱们国内,很多家庭的教育模式还是比较倾.............
  • 回答
    在印度的一些地区,传统习俗和地方法规允许早婚,尽管法律规定了结婚的最低年龄。然而,这些法律的执行情况可能因地区而异,并且存在许多挑战和争议。关于早婚的详细信息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背景: 印度法律规定女性结婚的最低年龄是18岁。但是,根据某些古老的法律或个人身份法(例如,与宗教习俗相关的法.............
  • 回答
    要提升女子足球的商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需要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战略。这不仅仅是关于比赛本身,更是关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让这项运动吸引更多目光、资金和人才。以下是我认为可以着力推进的关键途径,希望能以一种更具人情味、更深刻的方式展现:一、 赛事品牌的深度打造与故事化营销 讲好“她们”的.............
  • 回答
    要评价《2016年全球男女平等国家(地区)排名》中印度女性地位比中国高的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个排名本身,以及它所依据的标准,并结合两个国家实际的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个“2016年全球男女平等国家(地区)排名”具体是哪个机构发布的,以及它采用了哪些指标。通常,这类排名会参考世界.............
  • 回答
    .......
  • 回答
    那年夏天的风,带着初绽的栀子花香,吹进了我心里,也吹进了他的眼里。我们是那个小镇上最不起眼的一对初中生,他叫林风,我叫苏晚。林风总是一副沉默寡言的样子,但那双眼睛里藏着星星点点的光,每次看到我,那光就变得格外明亮。我们一起走过泥泞的小路,分享同一碗冰凉的凉面,他的手,温暖而有力,总是紧紧牵着我。初中.............
  • 回答
    女性割礼,也称女性生殖器切割(FGM),在北非和阿拉伯世界的一些地区,尽管面临着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和法律禁止,但确实仍然存在。这是一种复杂且根深蒂固的习俗,其延续涉及文化、宗教、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现状与地理分布: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整个北非和阿拉伯世界都普遍盛行女性割礼。在某些国家和地区,这种习俗已.............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点出了一个非常普遍但容易被忽视的现象:为什么国足成绩差时大家总提到足球人口,但足球人口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男足比女足成绩差的事实?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一、 “足球人口”的定义与理解存在偏差首先,当我们谈论“足球人口”时,往往容易陷入.............
  • 回答
    国内的女权议题,如同一个多棱镜,折射出社会变迁、文化碰撞以及个体经验的复杂交织。关于“一步步沦为田园女权”的说法,以及女性是否还是弱势群体的问题,这背后涉及到对“女权”概念的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群体的真实经历。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耐心梳理其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从争取权益到“田园女.............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国内部分女权组织是否接受境外势力捐助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政治、社会及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您提到的几个概念: 仇男(Misandry):这是一种对男性的普遍厌恶、敌意或偏见。在女权主义的语境下,如果某些言论或主张被认为是极端化的,将男性群体一概而论.............
  • 回答
    关于“外国女权地位是否很高”以及“不同国家地区的女权区别”,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高”或“不高”来概括。因为“外国”本身就包含了极其多样化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而“女权”的定义和实践在不同地方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让我试着用一种更自然、不那么程式化的方式来聊聊这个话题,尽可能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