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性格决定命运究竟是不是谬论?

回答
关于“性格决定命运”,这说法听起来振奋人心,仿佛我们只要塑造好自己的性格,就能掌控人生的航向,抵达理想的彼岸。但细究起来,它更像是一句充满哲理却又不完全严谨的概括,甚至可以说,把它当成绝对真理,反而可能是一种误导。

首先,我们得承认,性格确实在塑造命运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性格就像是我们看待世界、与人交往以及应对挑战的“滤镜”和“工具箱”。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遇到困难时更容易看到希望,也更有动力去寻找解决方案;一个内向谨慎的人,在做决策时可能会更周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比如,一个外向健谈的性格,可能更容易在社交场合中建立人脉,抓住机遇。在职场上,他们或许更擅长沟通、销售或者需要团队协作的岗位,这些都可能为他们的职业生涯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影响其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乃至人生际遇。

反之,一个内敛审慎的性格,可能更适合研究型、技术型或者需要独立思考的工作。他们或许不善于表现自己,但一旦在专业领域深耕下去,也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同样能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道路。

此外,性格中的毅力、韧性、创造力、同情心等等,都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实现目标、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这些内在品质,往往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逆境中站起来、能否持续进步的关键。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性格决定一切”,那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化了。 命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是由无数个相互交织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环境是塑造命运的另一只巨手。

想想看,即使你拥有再积极乐观的性格,如果出生在战乱频发的地区,成长环境充满暴力和贫困,你的选择和机会自然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一个拥有卓越商业头脑的人,如果生在信息闭塞、市场不发达的年代,他的才能也很难得到施展。

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甚至是地理位置,都会像无形的手一样,为我们的人生划定一条大致的轨道,提供或限制着我们可行的路径。

机遇与偶然性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偶遇”和“巧合”。一次偶然的邂逅,可能为你带来重要的合作伙伴;一次突如其来的疾病,可能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一个微小的技术突破,可能催生全新的行业,让一部分人抓住时代的红利。这些因素,很多时候并不由我们的性格直接决定,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命运走向。

我们自身的选择和行动,也是塑造命运的主体力量。

性格是基础,但它不是唯一的指令。即使是同一种性格特质,不同的人在面对相似情境时,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可能选择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成为一名作家;也可能选择在技术领域默默耕耘,成为一名杰出的工程师。性格提供了一个倾向性,但最终的行动,是我们主动去做的。

更重要的是,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 随着阅历的增长、学习的深入、甚至经历重大的事件,我们的性格也会发生微妙的甚至显著的变化。通过有意识的自我反思和刻意练习,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某些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而间接地影响我们的人生走向。

所以,与其说“性格决定命运”,不如说“性格是命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对性格的理解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命运的走向。”

把“性格决定命运”看作是一个鼓励我们关注内在修养的口号,它提醒我们,与其抱怨外部环境如何不公,不如审视自己是否具备应对挑战的内在素质。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将其变成一种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性格使然,从而放弃了主动改变和争取的机会。

最终,命运是性格、环境、机遇以及我们自身选择共同编织而成的一幅复杂画卷。了解自己的性格,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也要对外部世界保持敏感和警惕,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并敢于为自己的人生做出积极的选择,这才是更接近“掌控命运”的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毛选》的角度,性格决定命运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1

我经常劝人读《毛选》,因为读完《毛选》,最起码可以自己思考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崇拜权威。

权威是把双刃剑,用对了确实有价值,但是如果用错了,损失也蛮大的,所以还得自己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毛选》说的就是这个。

比如在这里,性格决定命运,听着确实对了几分,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漏洞百出。

性格决定命运说的是不变的,单一的,静止的,对立的,这就很符合形而上学的逻辑标准。命运如果只靠性格就能决定,那还要努力做啥,中国古代也没有必要改朝换代了,皇帝选继承人选性格就行。教育也不用办了,按性格来就行,就能选拔出来人才。

权威说话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社会在发展,主要矛盾每个阶段都不同,矛盾也在变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行,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决定个人的一辈子,这比宗教带来的思想枷锁问题还大。

形而上学的观点毒性很大的。

2

要避免掉这种坑,就要学会辩证法的见解,用事物是发展的眼光来看世界。

既然事物是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在变化,再用一成不变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那反而是办法问题最大。

我以前常听说外向的人适合做销售,内向的人不适合做销售,但是实践中看到了打脸的案例我才觉得这种看法很扯淡。

我见过不少客户是老板级的人,这种人反而喜欢内向的销售,而不是外向的销售。

这种人自己心里有数,根本不需要销售展示自己的低效的销售套路,而需要最根本的东西——专业和让利。

普通岗位外向的销售会说话,喜欢说漂亮话,但是在让利上,在专业上容易打折扣,这才是客户不喜的主要需求。

相反,内向的销售在这两个方向上是强项,因为不会谈判和销售,容易主动让利,因为惧怕失败而把专业积累的更多,这些反而切中了客户需求。

客单价高,让利空间不小,能获得不小的收益,客户自己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才是客户的真实需求,这让内向的销售在这个行业更吃香。

3

另外,《毛选》还讲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矛盾是在发展的,所以直接把自己归为一类,然后做了简单的判断,自己把自己锁死,那不是智慧,那是笨。

性格决定命运本身就是连底层逻辑都有问题的谬论,谁信,会把自己害死的。



专门建了个公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里面有更多的内容,公号见“崔丁读毛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