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中学美术真的很烧钱吗?

回答
高中学美术,这事儿嘛,说它“烧钱”吧,确实有点道理,但具体烧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你怎么学、学什么,以及你愿意花多少。不像数理化那些科目,背背书、做做题就能应付,美术这东西,它有点“实在”。

首先,就是绘画材料。 你以为就是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就够了?那可真是太天真了。素描、速写、色彩、油画、水彩、版画、雕塑……每一样都有一套专门的“装备”。

铅笔: 从2H到8B,软硬各不相同,你得备一套齐全的,不然画出来的层次感怎么出来?而且好一点的铅笔,比如辉柏嘉、马可等牌子,价格也不算便宜,用掉了还得买。
橡皮: 不光是普通橡皮,还有可塑橡皮,能吸附石墨粉,细节处理全靠它。
画纸/画布: 素描纸、水彩纸、油画布,不同种类、不同克数,价格也差很多。尤其油画布,一张大尺寸的就好几十甚至上百块,画坏了就直接扔,心疼啊。
颜料: 这是大头。水彩颜料,比如温莎牛顿、史明克这些,一套下来可能就要几百甚至上千。油画颜料更是,一管管的色彩,好的颜料颗粒细腻,色彩饱满,但价格也同样高昂。水粉颜料相对便宜些,但如果你要学写实,对色彩的细致要求会很高,也需要购入不少颜色。
画笔: 不同大小、不同毛质的画笔,水彩笔、油画笔、勾线笔、排笔,你得根据不同的绘画技法来搭配。一套好画笔也得几百块。
调色板、调色刀、画架、画箱、洗笔筒、松节油、媒介剂…… 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其次,是课外辅导和培训班。

高中阶段,美术专业的学生往往需要参加各种集训班,为艺考做准备。这些集训班通常是针对性强、强度大的,目的就是把你打造成一个合格的艺考生。

集训班的学费: 这可以说是美术培训的“重头戏”。按月计算的学费,加上食宿费,一年下来,几万块钱是常有的事。而且越是名师授课、管理严格的培训机构,价格往往也越高。
校外老师的指导: 有些学生为了在某个特定领域(比如人物头像、风景写生)获得更精进的指导,还会找校外有经验的老师一对一辅导,这个费用也不低。

还有,就是作品集的准备和展览。

如果你想报考好的美术院校,作品集非常重要。你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创作一系列高质量的作品,这意味着更多的材料消耗和潜在的创作成本。有时为了参加一些校外的作品展,你可能还需要支付参展费或者制作费。

当然,也有一些省钱的法子,但效果可能就差那么一点:

材料的选择: 不一定非要买最贵的牌子,很多国产的材料也很好用,而且价格亲民。可以先从一些基础款的材料入手,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对材料有了更深的了解后,再考虑升级。
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通常会有一些公共的画室和基础的绘画材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二手交易: 有些同学会出售用过的画具,价格会便宜不少,可以关注一下。
省着用: 画画不是一次性消费品,很多材料是可以重复利用的,比如颜料,只要保存得当,可以用很久。画纸也并不是每一张都必须用来创作“大作”,有些可以用来练习或打草稿。

所以,到底烧不烧钱?

如果你的目标是考上知名美术院校,并且想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和成果,那么“烧钱”是大概率事件。这笔钱主要花在了“硬性投入”上,也就是那些必不可少的绘画材料和专业培训。

但反过来说,如果只是学校的美术课,或者你只是把美术当成一种兴趣爱好,那么投入的金额就相对可控了。一支铅笔、一本速写本,也能让你开启美术的大门。

总的来说,高中学美术,确实比很多其他学科要“实在”地花钱,特别是对于有志于专业发展的同学来说,这笔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种对梦想的投资,也是对艺术的热爱,值不值,就看你自己的追求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艺考,烧钱,但是也有一个度。

我,09年艺考生,从艺考开始算起,艺考学费吃喝住宿一起,不到一万五。

我高二参加集训,加一起不超过六个月,一个月学费加住宿一千二,生活费六百到一千不等,时间有点久了,生活费比较模糊,高一暑假找老师学过一两个月,费用也不高,一节课五六十,一画就是半天,两个月也差不多一千五左右。

联考后回校学习文化课,就找美术老师教了几节设计课,她还没收我钱。校考只报了武汉几个比较有名的大学,报名费加一起不到一千,湖美报一门就两百,嫌贵,只报了一门。我就住在武昌小姨家,汉口大姑家,没有在外住宿,交通以公交为主,但也打过几次的士。吃喝比较随意,偶尔有一起考试的同学一起下馆子,也是AA。

就粗算一下,不到一万五,应届上的湖美。

但是与我同年,我就看到有学画画艺考花了十几万的报道。

哪怕我现在从事这一行了,后来也在一些大一点的艺考画室呆过,对这一行有一定了解了,我也觉得,艺考的费用,是个谜。

就拿我们那边的高中来说,武汉育美高中,三年十万打底,学费啥的七七八八的一年三万基础费用,还有课后要在老师那培优画画,在加上写生,画材(我个人觉得,相比起学费和各种杂费,画材真的是小头),还有校考啥的,跨省考试,打飞的的。

要是身边没个认识懂行的指点一下,碰上一些个不正规的画室忽悠,三四十万都打不住,把学生往北京一忽悠,一个月一两万跟玩似的烧,学得怎么样不一定知道,但是钱一定不会少要。

所以,高中学美术,烧不烧钱,真不好回答,集训费用是大头,最少也要三五万,但是我认识的有很多小学生,一年杂七杂八各种培优兴趣班,三五万的也属于正常开销。

如果真的想了解,就找一个懂行的,考察一下当地的各种画室,然后让人给你报价,估一下。集训是必不可少的,这属于大头,把集训费用乘以二,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艺考从开始到结束的费用了。

当然,特殊情况不算在内,比如巨额生活费啥的,或者某些开后门找关系这类费用,不算在里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高中学美术,这事儿嘛,说它“烧钱”吧,确实有点道理,但具体烧到什么程度,还得看你怎么学、学什么,以及你愿意花多少。不像数理化那些科目,背背书、做做题就能应付,美术这东西,它有点“实在”。首先,就是绘画材料。 你以为就是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就够了?那可真是太天真了。素描、速写、色彩、油画、水彩、版画、雕.............
  • 回答
    中考临近,考前的紧张感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是不是让你有些不知所措?别担心,这很正常,毕竟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至于高中是否真的美好,这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以及你如何去经历它。首先,让我们来聊聊如何在考试当天保持平静,顺利发挥。中考当天,如何“稳住”自己?要做到完全不紧张,也许有些困难,但我们可以.............
  • 回答
    说到80年代的高中生活,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纯真”,然后是“美好”。现在想起来,那段日子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也带着点儿让人怀念的青涩。当时不像现在,信息爆炸得厉害。娱乐方式没那么多花样,甚至可以说有点单调。学校就是生活的中心,课本、黑板、粉笔灰,还有那朗朗的读书声,构成了我们.............
  • 回答
    美国和欧洲的房地产占GDP总额的比例确实普遍高于中国,而且在很多地区,房屋的绝对价格也明显更贵。这背后涉及一系列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 房地产占GDP比例的差异:先说占比高低。为什么美国和欧洲的房地产“块头”更大? 历史积累与发展阶段: 美国和欧洲的房地产市场经历.............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现实中一个挺微妙的话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事情。先说结论吧,家境优渥、品行良好、对感情专一的“优质”男士(无论是富二代还是真潜力股),对于那些同样条件优越的女生来说,想要找到合适的,确实比例上来说,门槛会高一些,能最终牵手成功的,自然不会像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那么普遍。咱们来掰扯掰扯.............
  • 回答
    高中,这个承载着无数青春梦想的词汇,在无数小说里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有阳光透过洒满尘埃的教室窗户,照在认真翻阅课本的侧脸上;有操场上挥洒汗水的少年身影,在奔跑中绽放着蓬勃的生命力;有放学后一起走在落日余晖下的身影,轻声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偶尔的小烦恼。那些情节里,友谊纯粹得可以穿透一切阴霾,爱情朦胧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关于青春、梦想与现实的交织。答案是:高中生活既有小说中描绘的美好,也有现实中不可避免的复杂与挑战,而且两者往往同时存在,互相影响。我们先来聊聊小说里常常描绘的那些美好,以及它们在现实高中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影子:小说中经常出现的“美好”元素及现实映照: 纯粹的友谊与初恋的.............
  • 回答
    高中,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特别的滤镜,不是吗?尤其是当我们离开它很久之后,回忆起来,总会觉得那时候的日子好像都洒满了阳光,烦恼也显得那么遥不可及。网上那些“高中生活真美好”的声音此起彼伏,有时候看着,我也会忍不住问自己:真的有那么美好吗?仔细想想,我觉得“美好”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纯粹”和“可能性.............
  • 回答
    提起高中生活,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青春洋溢的画面:阳光穿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同学们伏案苦读,又或是课间休息时,走廊里回荡着爽朗的笑声。网上流传的关于高中的描述,常常会放大这些美好的瞬间,把高中描绘成一个充满诗意、理想和无忧无虑的年纪。但真实的高中,真的像网上说的那样美好吗?我想,答案一定.............
  • 回答
    问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一千个人吃饺子,有没有人和你吃的味道完全一样。美国电影对“真实的美国人”的还原度,这是一个既迷人又复杂的议题。简单地说,它有高有低,而且“真实”本身就有很多层次。首先,咱们得承认,电影,尤其是美国大片,它终究是要讲故事,要娱乐观众的。它不会是你家隔壁老王坐在沙发上,穿着旧T恤,.............
  • 回答
    动画中的高达(Gundam)造型在机器人/机甲美学中确实具有极高的代表性,但是否为“最优解”需从多个维度分析,涉及设计哲学、技术逻辑、文化符号、视觉表现力等。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高达的美学特点与核心优势1. 简洁与象征性 高达的造型以“简洁的线条”和“模块化结构”著称,例如早.............
  • 回答
    .......
  • 回答
    老实说,这个问题我认真想了很久。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在这里长大的人,如果真的要我选择在“高堡奇人”里描绘的德日世界里生存,这实在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两个选择都充满了压抑、恐惧和失去,但若非要选,我内心深处的天平会稍微倾向于日属美国,但这背后有着非常沉重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无论是在德属美国还是日属.............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人均GDP高于中国的问题,以及媒体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来谈谈人均GDP。1.15万美元这个数字,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不低的水平。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产出的平均水平。在2018年,这个数字让俄罗斯在一些榜单上看起来比.............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科技发展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矛盾:一方面,我们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术论文的引用量已经逼近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美国;另一方面,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上却屡屡受制于人,存在大量的“卡脖子”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科研成果与产业.............
  • 回答
    中国和美国在军事保密上的差异,并非简单的“高”或“低”的二元划分,而是两国在国家战略、科技发展路径、信息公开文化以及安全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表面数字,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首先,要明白的是,没有哪国军队会完全不进行军备保密。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其核心军事技术、作战计划.............
  • 回答
    要详细分析为什么美国的工业电价比中国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这并非单一因素能简单解释。这是一个交织着经济结构、能源政策、市场机制、环境成本乃至国际政治的复杂命题。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的工业用电成本确实普遍高于中国。但“高”是一个相对概念,具体的差额会因州、区域、行业以及时间点的不同而有很大差.............
  • 回答
    在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群体中,印度裔的确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比例,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等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与此相比,华裔在高管层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商业界将“逐渐被印度把控”,则是一个更复杂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印度裔在美国企业高管层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原因。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人均储蓄水平普遍高于美国居民,这背后原因复杂,绝非仅仅是生活成本高低可以解释的。如果将两国居民的储蓄习惯、社会保障体系、消费观念、金融市场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都考虑进去,我们会发现一个更立体的图景。首先,让我们深入探讨“生活成本”这个看似简单的因素。生活成本的差异并非决定性因素,但确实有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