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电价比中国低?!答案:美国高,而且高很多!
那么问题变为: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工业电价比中国低呢?
首先,中国电价就是一口价:不管你电价由那些组成,反正我交的电费除以用电量,就是我们心目中认定的电价。
但美国不是这样的:你要交的电费由:发电、输电、配电以及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服务费和损失费组成。
具体来说1发电电费;2、输电线路费、输电损失费、输电服务费;3、配电费、配电服务费等等,如果单独看发电费很低,只有一毛的样子(美元),但是将其他费用加起来,价格就翻了倍,高于我们的电价,在美国人心中,输配电及服务费不算电费,收费发票上也是分开列明了的,(我不知道这样在财务核算上是不是有什么优惠)。所以,国内很多看到发票上写着电费:一毛,好低啊!而忽视了其他费用,所以,觉得美帝的电费很低!
公知们这次真没偷换概念,但那些与用电相关的的费用,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由于没有工业电费单,参考一下这里有个知友@弄潮儿1991的民用电费单:
首先是电费单子的第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她上个月用了145千瓦时,也就是145度电。每度电7.8276美分,加上一些税,总共是12.47美元。 你看到这是不是觉得 美国的电多便宜啊!这个就是美国电费具有欺骗性的地方,看起来明面上的电价确实便宜,很多人也喜欢拿这个数字跟中国的电价比!但是谁要是拿着这个价格说事儿,那不是无知就是故意挑事儿。因为美国电费的大头都在电费单子的第二部分
接着第二张
这是服务费和输配电费
这部分也是很多人在比较中美电价时避而不谈的部分。美国除了基础电价,还要在此基础上收各项服务费。比如下面这些,基础服务费 16.75美元,这个价格已经超过了我的基础电费了,相当于电价翻倍了。再加上电力输送费 17.84美元,相当于电价翻三倍了。加上杂七杂八的费用,电力输送服务这部分就收了我37.10美元。最后再次基础上还要再加销售税2.23美元
全部加起来,她这个月的电费是51.80美元。除以145度电,差不多是0.36美元一度电,合人民币2.5元一度电。这个价格怎么着也不能算是便宜吧!所以大家比较的时候,不要看账面上的单价,要看实际上的支出。
当然美国工业用电费用(我这里称用电费用,不用电价来表述)没有民用那么高,但明目都差不多,只是部分服务费率低一点而已。
这涉及到国人的一个思维盲点。说出来可能让我们觉得很魔幻,美国的工业电价是比中国的低,但是,美国工业用电的成本却比中国的高。
是不是觉得很魔幻的?是不是觉得我在逗你玩?先别急着跳起来打人,请听我解释。
这里有两个概念:电价,和用电成本。在我们的概念里,电价=用电成本。这个等式成立得益于我们优异的基建水平和制度。在我们这里是理所当然的道理,其实在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成立,比如美国。
首先,美国没有国有企业这个概念,也就是说美国供电系统都是私企,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价格标准。
同样是工业用电,我用的电和你用的电不一定是一个价钱,而是要看你我的议价能力。
你的厂子是个耗能大户,昼夜不停的耗掉电厂一半的电力,你就是电厂的爸爸,价钱好商量;
我的厂子是个小作坊,一个月也用不了多少电,那电厂就是我爸爸,爸爸心情不好就不稀罕搭理我,直接叫我出门左拐去接居民用电得了。
其次,美国没有高压输电技术,也没有国家电网,各地的用电是各地自产自销的。
这意味着每个地方的电力供给必须适配本地需求,电发多了卖不到别的地方去,发少了也没法调其他地方的电力来。
所以即使各地的电力市场千差万别,但是在市场调节下,最终会达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供需平衡状态。
一个成熟稳定的市场大概率会对后来者有较高的门槛。
比如我去A地建厂子。
如果我的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订单不稳定的话,可能要开工半年停工半年,或者一天的时间里只开工8小时。那我这种间歇性的负荷会对A地供电稳定造成冲击,电厂爸爸就会有点蛋疼,所以八成也会让我屁股疼。
如果我规模大,耗电大且稳定,那么电厂的老客户就会有点蛋疼。因为供需平衡被打破了,我多吃一口别人就得少吃一口。本地老客户跟电力系统合作多年,往往在A地根基深厚,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明里暗里就会给后来者施加庞大的阻力。
其实后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现实情况是工业供电系统本身往往就是本地用电大户的私有资产,或者被大量持股。如果没有事先在本地搞好关系,大概率我的厂子连A地电网都接入不了。
所以说,美国工业电价确实便宜,但那是垄断资本的电价,不是你我一般玩家的电价。相反,对于没能力自建电厂的一般玩家而言,美国的工业用电成本可能会更高。
也许会有精神资本家觉得美国这种模式也挺好,大厂子自建电厂确实比国营统一供电的价格便宜,他们的产品也就更有竞争力。我们的国营电价其实是在劫富济贫,牺牲用电大玩家的议价能力而赋予小玩家生存的机会。小玩家多了,细分市场才会发展,因为大玩家不屑于搞细分市场,瞧不起那点钱。而越细分的市场才会催生越丰富的产品和技术,进而带动就业和消费。这也就是出国的人体会非常深的一点,就是相比国内,国外的产品多样性非常贫乏,同时全世界的小商品几乎都来自中国。
确实有人投资国外,自建电厂用上了便宜的工业电,但是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啊,毕竟电厂的建设是很大的先期投资,如果需要融资的话,日后用的便宜电省下钱可能还不够借款利息的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