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就是这样,哪有那种潇洒,商场如战场,我产品质量优秀有目共睹,为么在美国不赚钱?撕开伤口给大家看看,更多的是让美国人反思一下制造业为什么在美国没落。
几个细节:
一,开会的中低层管理直接说这要在国内,让他加班就加班,中间还有类似国骂。提到这样对美国人,会场众人直接笑出声。说明众人对美国的法律跟企业制度还是有点耳闻的,至少普及过的。说话的是班长之类的,底层管理,也说明车间底层管理简单粗暴,国内车间工人不容易。富士康谁加班都需要求着班长,都指望加班多赚钱,没有过多的个人权利,也更拼命。而美国人只是片面要求涨工资,涨福利,弄工会也是这样,挺好,符合工人利益,但是不符合公司利益,那肯定有冲突了,于是双方不停谈,不停妥协。底线就是工会成立了,我立马撤资撤企业,你的工作待遇最多享受一年,第二年我就撤了,当地就业就不是我考虑的了。只要成立工会,就是拖企业后腿,我是来赚钱的,不是献爱心的单纯给当地增加就业给我企业添堵的,胖乎乎的董事长还是很有想法的。太多的事迹表明一旦成立工会,那企业不是在破产,就是在破产的边缘。而工人欲望是无止境的,工资福利年年涨,时不时搞个停产罢工,我要我福利,你企业赚不赚钱能否按时供货跟我没关系。底特律就是这样作破产的。胖董事长就这点坚持,其他都可以谈,工会不能成立。
二,会展中心高层跟老总汇报要在墙上弄个万里长城,老总没同意,不搞这个,没必要。要融入当地。在美国设厂,就要融入当地。那高层认识还不够哦。
三,当地议员去看,看到带着劳保手套分拣玻璃的老人,直呼不可思议,怎么可以这样??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在中国太正常了。后来结尾看到改进了。
四,美国当地工人举牌子,串联工人搞工会,上班时间在车间里举着牌子要成立工会。企业就晚上跟工人开会,双方拉锯各出条件。迫于无奈,才投票,确实影响到正常生产了。大部分工人权衡利弊后,选择不成立工会,应该是明白就业机会难得(他们中大部分人真的是没有技术能力的普通人,没有机会去选择自己深造,或是技术培训,就是普通人。很多人熟练工都不是,国内调过去的底层管理人员因为完成不了任务而着急,一是语言沟通不畅,二是工人大多数是新手,流水线工人,也没有太多技术,只是出卖劳动力)。后来举着牌子要成立工会的女工人等几人被辞退了,依旧举着牌子在门口在路边争取成立工会的权力接受采访,但是真的是没工作了,企业合理合法的辞退你,你一点办法也没有,你能做的就是找另一份工作了,继续抨击中国企业没人权,没福利?美国记者一般会大做文章,估计当地报纸不会有正面报道。有知道当地报道的可以回复我,以正视听,我也是猜测,我是坏人(¬㉨¬)。我福耀直接把过程摆出来,给当地或是全球看看我的决心跟事情发展过程。要投票我搞投票,投票结果不是我想要的,好,我撤,第二年不跟你玩总可以吧,我选择在其他地方其他国家做。这也是福耀给以后要去美国建厂的其他企业做了个样板。中美文化碰撞??有,但是核心就是商业模式碰撞,别扯政治,我就是一个经商的。我认为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我不做,宁愿撤出条件便利的生产地,也不能内耗。你可以提你的权利,我也得保证我的权利我的利益。后来工会没成立,工人时薪却还是涨了点。我也怕我的几亿投资打水漂,所以我也妥协。搞事情的辞,认真干活的加工资。说到底就是工人还不是技术人才的时候没有太多条件可以谈判,还是要提高自身技能能力啊,流水线工人学不到技术不行啊。
五,结尾处提到了转接成品玻璃由工人换成了机械臂,高层高兴的跟董事长提,明年那边也换了,能减少四个工人。董事长面无表情,好深沉从容啊,好像笑了?看过去太久了,记不清了。我也纳闷省下四个人至于高兴成这样,高层也太不稳重了。估计是看到了趋势,用人工还不如用机械臂省钱更保险,还一个特写给机械臂。就是我就用你便宜的水和电,这也是我投资原因,简单工作相对昂贵的人工我不需要。
电影结尾提到之前议员惊呼不安全的安全措施改进了。安全生产用具增加了,配备了新的安全设备(劳保手套淘汰了?)。至于议员提出的有工会才有那啥那啥那啥啥,不落落你。就是接受对我有利的指正,对于不利于我的,我要合情合理合法的做斗争。
我是资本家(一份职业,无贬义),是做企业的,是来赚钱的。企业外派员工背井离乡不是来弘扬文化,不是来搞两国之间交流的,不是来送爱心的,是来赚钱的。又有哪家美国公司不是这样的???少做其他心思,安安心心赚钱。
电影最后提到:亏了两年,第三年盈利了。
MD,做企业太不容易了。
美国制造业企业难道不也是这样???!!老总特别高兴的给工人涨工资??涨幅利???
都是献爱心的?????!!!
看某些高赞答案笑惨了。
“有利有弊”,指中国虽然工人因劳保防护不足加班时间过长极易发生工伤,但是中国医院断指再植技术世界第一。
弊都是工人的,利是谁的都行反正不能是该死的工人的,毕竟海量专,精确算,比你懂,比我懂。这账算得可以,相对客观克制。
资本家们得意洋洋的展示他们是如何把无产阶级按着往死里打还能被说成是“自揭伤疤的勇气,开放的精神令人赞叹”可还行。
第一,曹德旺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理直气壮,光明正大,不怕别人来拍;第二,曹德旺想表明自己是爱国分子,在争取中国人的脸面,我们敢于与美帝做斗争,深入虎穴,猛龙过江;第三,纪录片一般没有剧本,导演和摄像师,心里有一杆秤,知道自己怎么捕捉有价值的镜头,但是,没有看到成片之前,曹德旺并不知道出来的片子,是什么效果。而且拍摄的很多镜头,并没有涉及商业机密,就是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普通采访和跟拍,把拍摄的原始素材给曹德旺审查,也会觉得很正常,拍的东西不过分。但是,曹德旺不知道,后期剪辑师的厉害之处,同样的素材,不同的立场、认知和思想,可以剪辑出截然相反的片子。成片客观、真实,没有一句话是假的,没有一个镜头是假的,导演也没有做评价,看起来很公正。但是每个镜头,每句话,都有深意,有对比。观众可以看到很多讽刺和批评。第四,曹德旺,得意过了头,吃了哑巴亏。还得对外说自己很大度,还得祝贺导演获奖,其实心里难受得很!如果,再给他选择,他肯定会拒绝拍这个纪录片的。这就是隔行如隔山了。曹德旺对影视,一窍不通!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是做影视传媒的!
福耀和拍摄方显然都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对的,所以才一拍即合,互相揭对方老底。
福耀方:给员工高福利就是为工厂自掘坟墓,企业领导在运营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十足的话语权。
拍摄方:自由民主就完了。
实际上两方也都不干净。拍摄方的普世价值就不必多言,拿福耀来说,管理的过程中不保证工人的健康安全,对工伤员工和不服从决定的变着法开除。实在是太冷血了。
总的来说这个纪录片很经典,至少它真的是一部纪录片,双方的立场得以完整展示,而不是披着纪录片外皮的宣传片。
曹德旺就是瞧不起工会,怎么了?
工会就是会阻碍发展,承认这点很难么?
观点和立场,你们是不是分不清?
这个影片不需要立场,但是有很多观点,很难理解吗?
工会的运作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工业发展,但工会的人文关怀也必不可少,过分压制同样影响发展。中美之间的差别令人震撼。但不需要有个站在哪一方的立场。
不站队就浑身难受的人,不必看这个纪录片。因为你看了脑袋疼,它不适合你。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工会固然有他的优点,甚至他不可或缺,可他也有缺点,而且缺点全埋没在政治正确下不让说了。然而这个政治正确是非常微妙的。
比起西方社会的人,有时候我们中国某些圈层的人反而更不敢否定工会,奇妙的是,这件事竟然是公知和官方少有的共同点之一。
可西方反而不这么盲目崇拜它。比如撒切尔夫人对英国的改革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削弱工会,西方社会内部可没真的神话它的存在,到处都有政府警惕工会的权力过大和变质。而他们只是更喜欢对外宣传那些外人没有的东西。
这tm就和皿煮制度一样,美国宪法只字不提皿煮,且大力度限制可能产生民粹倾向,但是对外宣传都什么B样了不用我多说了吧。而中国等被输出国的某些圈层,不仅全盘接受奉为经典,甚至官方还不敢明着反对。这就是他们输出意识形态的成果,一边诱惑,另一边施压,逼得别国公知和官方都说一样的话,而自己却不吃那套。
工会也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文化被输出国和一切不曾拥有它的国家中,有莫名其妙的神圣光环。我们的企业家在国外反对工会,就像是踏入圣域却反对了这神圣的光环,如同亵渎了神。
事实上工会和世界上任何一种制度一样,不可能是完美的。它和任何事物的存在一样具有两面性。它既会阻碍企业发展,甚至失控后会产生b社会性质的行为,甚至裹挟政治。同时它也是底层劳动人民的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反哺于行业发展,工人阶级也需要它社会也需要它。
接受它的两面性,是改善它的第一步。第二部就是抽丝剥茧看看他到底怎么好,到底怎么坏。
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西方,你很难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真实得评价它。因此在这种诡异氛围下,想去抽丝剥茧得进行这“第二步”,发出理性的声音,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实例找对比,让例子自己说话。立场是政客的事,纪录片负责纪录,它没有立场也没有解决方案,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片儿。
可当我把纪录片的解读责任推出去的时候,比较令我糟心的是:
很多的时候不是作品叙事有问题,而是解读者自己就有问题。
比如那个影片里被辞退的女人得举着抗议的牌子,她被辞退后,在家乡找不到另一份工作了。这时如果工会介入就太好了,她会拿回工作,住着这个城市的房子,享受着家乡的依赖和稳定的朝九晚五,可惜曹德旺排除了工会势力,让她在冰冷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变得可怜。
这事我们的解读是,曹德旺丢人丢到国外去了,他竟然反对西方那受人尊敬的工会。
解读肤浅成这样?枉你在中国活了20多年。
你想想看,这女人就必须在家乡找工作?
我们中国多少人背井离乡,多少人异地工作生活,多少留守儿童等待着父母回家,这些都不是付出吗。春运是世界上每年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返乡人口返工人口,这一来一回几个亿的客流量,堪称这个星球上之最,这些人都是干嘛的?我们中国人一过节就要讲团圆,思乡至极,家族观念极重,你还能比我们中国人恋家吗?
可我们就是离开了故土去外地奋斗了。因为我们不能到处建立军事基地,全世界印钞票吸血去补贴国民。只能用改革开放的窗口,以勤劳和智慧,去发达国家手里硬抢工作,别管你今天多么不愿意接受,我们就是这么硬抢到了还培养了产业升级的基础。它是已经发生的现实。
而且只能让劳动力人口流动去配置产业,不可能每个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各有一套所有工种职业的所有类型企业,那不现实,连美国也没有做到。
乡愁是我们付出的成本,这可以算作从美国抢来制造业繁荣的本钱之一。我有百般不愿,我想有更体面的优势,可这都是已经发生的现实。我们就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而你们这些发达国家的老爷没付出这些东西,就想什么都要,什么便宜都占着,于是找到了工会要求他们伸张正义,工会能怎么办?给你变出来一套米奇妙妙屋吗?当然是对企业施压,企业被施压怎么办?自己苦读马列著作然后就地分钱吗?这世界上恩格斯太少了,比雷锋还少。他们当然是去发展中国家开厂,当然是要抛下本国那些大爷一样国民,去追寻廉价高效的劳动力。
所以美国制造业跑了,且很难回流,八抬大轿都不回去。这就是现在美国要求制造业回流的大背景。
所以我们在夹缝中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制造业大国,甚至带着自己的人来美国开厂。因为勤劳和智慧带来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本事。
要变成发达国家要步一步一来,先开放获取,再锻炼本事,再进行竞争。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改革。改革不是学着别人吃什么你吃什么,而是先把蛋糕做大再公平的分下去。
当初连劳动法的完善,都立刻让一大批企业流血。不是所有人企业所有人都承受的住变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付出进步的代价。不是我们才发现要写个健全的劳动法,而是时机到了。
你只看见最赚钱的那几个资本家守财奴一样得守着那些本可以给工人利益,那都是资本的“头部”。你看不见今天开工明天倒闭的小破厂子,他们也在养活吃饭的人口,而他们就出去改革敏感的边缘。贸然让待遇和美国接轨,结果就是没有待遇,而这一点正在美国上演,在纪录片中上演。允许工会入驻的通用被逼的关门搬走了,现在只剩下不让工会染指的福耀了。
推动劳动法企业流血过多就无法保障就业,推动太慢就无法保障工人生活。总是要尽可能在最恰当的时候做出判断。大部分待遇方面的改革都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这世上没有双全法,社会都是在两难中抉择,然后步履蹒跚得往前走,才是我们所说的进步真相。能靠几次变革就一步到位吃香喝辣,那么我们不可能今天还是发展中国家。
就因为我们的企业不让工会进入,我们就很丢人吗?
都是资本家,没有任何一个资本家真的希望工会入驻的。只不过我们在美国政治背景下,中国制造一个公众都好奇的例子被排出来,适合深入发掘并对比。中国制造和美国制造业岗位被那些政治家对立起来之后,那美国社会难免总有人好奇其中缘由,于是聚光灯自然就打进来了,这只是迟或早的问题,深或浅的问题。作为剧中玻璃工厂前身,通用公司的厂子都被工会弄跑了,难道没有可深挖的么?那种故事本国人看腻了而已。
这个纪录片的其中某一个观点表达,委婉而明显,那就是工会把工人养废了这个观点,这个观点的表达甚至是全剧的脉络主线。
你们看不到这一点,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过度自卑,二是观点和立场分不清。
你只看到了他们在演中国人是怎么抢走工作的这件事,没注意到中国人也实实在在有技术和效率。于是只有立场没有观点的你用取舍的方式去观看,你认为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藏在不想说的废话之间,其实他们就是在抱怨工作被抢了。。。。
我的天,你不仅小瞧了曹德旺的胸襟,还小瞧了剧组的智商。仔细想想看,工作被抢走+技术的此消彼长,二者结合着看是制造业重心在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变迁。
中国的年会那老外哭成狗,感叹世界是如此分裂,背后是集体主义。
抗议的女士孤零零在厂外举着牌子,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背后是个人主义。
这是一次对比,而不是取舍。
这种对比,是想借着影片告诉美国人甚至整个西方社会,这个世界是怎么运行的。这对我国很有好处,至少能让他们看清楚在这种此消彼长之间,我们付出了什么(背井离乡),我们凭什么拿走美国人的岗位(工人技术实力),我们信奉什么(集体主义)。
这一切的表现力,必须在实事深挖的基础上。
其实在看这片之前,连我都不知道中国企业的年会还能这么热闹,我都不知道咱的工人们居然都能在年会上跳出穿LED的街舞。那个老外被深深震撼,连我也是。
曹德旺怼工会的言论,是中国人整厚黑学的时候,绝对不能让人看见的一环。那些话刺耳,阴损,令人恶心,但你绝对不要装作很陌生的样子。那个场面,我们逃不开的。可放在纪录片里播出来,我真的很佩服剧组了,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都做不到的事,他们歪打正着了。
挖的真的够深了。曹德旺不管处于什么状态答应的剧组,被骗了无法挽回也好,或是懒得审查也罢。他能答应这些播出,他的心理建设和心里准备,绝对是超过我们的想象。他自信这片子中能被人看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价值,要大于他所失去的。
不要对那些高高在上肥头大耳的人产生太多刻板印象。以为那些人不会公关,一道公共场合就只会讲套话,被人揭老底就和要了自己亲命一样。那些人通常是只会搞些腐败的人。
曹德旺很可能是另一种。他是真的做了取舍。
我不觉得他丢人,有事盖着捂着最丢人。
当然也没觉得他挣脸,本剧中挣脸的中国人都是底层的劳工。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一切理由。本篇没有展现出企业家太多过人之处,中国劳工是真的牛批。你可以觉得集体主义老土,但我觉得个人主义一点也不Cool。
而此纪录片真正令我赞叹的是,你我的“觉得”都没什么用,很多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制造业就是那样此消彼长了,工人就是那样权益受损了。
而你我的“觉得”,又是必要的,因为这个尽量不去讲立场的作品,需要你我为它赋予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