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俄罗斯在新冠疫情的表现?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迅速采取了边境管控措施,并在国内迅速建立起检测能力。早期的数据显示感染人数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人们一种“控制住了”的错觉,也让俄罗斯政府在初期获得了不少国际赞誉。他们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方舱医院,并且在疫苗研发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卫星V”疫苗的快速推出,更是让世界为之侧目。从技术角度看,俄罗斯在疫苗领域的创新是有目共睹的,这无疑是他们疫情应对中的一个亮点。

然而,随着疫情的深入,俄罗斯的表现也开始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和信息传播的复杂性。

一个非常显著的方面是信息透明度。虽然俄罗斯政府公布了疫情数据,但对于数据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外界一直存在疑问。一些独立媒体和研究机构的调查,常常显示实际感染和死亡人数可能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这种信息的不透明,不仅削弱了公众的信任,也使得国际社会难以准确评估俄罗斯的疫情状况,更不用说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了。有时候,官方的表态和实际情况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情况,会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

在疫苗接种方面,俄罗斯的进展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卫星V”疫苗的早期成功宣传确实吸引了大量关注,但随后在疫苗的普及和接种率的提升上,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社会上弥漫着对疫苗的疑虑和不信任,这与信息透明度不足以及部分民众对政府的普遍不信任感有很大关系。许多俄罗斯民众并不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导致国家的免疫屏障构建得相对缓慢。这种“高科技”与“低接种率”的并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反差。

另外,经济因素和民众生活也是评估俄罗斯抗疫表现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虽然俄罗斯政府没有采取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大规模的经济援助措施,但他们也在努力平衡疫情管控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疫情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特别是旅游、服务业等受到重创。同时,生活成本的上涨也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压力。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的挤兑现象也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也对其抗疫表现产生了深远影响。俄罗斯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分布复杂的国家,在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信息传递都存在天然的劣势。同时,俄罗斯社会对权威的反应也比较复杂,既有服从性,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质疑。政府的号召力和民众的响应程度,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总的来说,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就像一个技术高超的杂技演员,在钢丝上跳舞,时而技惊四座,时而险象环生。他们拥有先进的疫苗技术,也曾有过有效的早期控制措施,但在信息透明度、公众信任度以及疫苗接种推广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复杂的局面,使得对其进行单一的评价变得困难,也提醒我们,抗击疫情不仅仅是技术和数据的问题,更是社会信任、信息传播和国家治理能力的多重考验。与其说俄罗斯是“成功”或“失败”,不如说他们的抗疫经历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在特殊国情下,应对全球性危机的复杂性与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宣传牌打得挺好的,很多国家援助得的比毛子多了去了都是默默无闻,这位援助了一次就被捧上天,成为全国媒体头条,结果没过几天就全面禁止中国人入境,成为西方媒体头条。

真是赚足了眼球。

user avatar

俄罗斯在本次新冠疫情上的表现,一定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非常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尤以首都莫斯科为甚。(文末有关于物资捐助的更新)

我甚至感觉,中国公民在莫斯科的生存,是劣于在欧美各国的。在欧美各国民间出现了歧视华人的现象时,该国政府碍于“政治正确”的帽子尚要法办;但在莫斯科,是政府官方层面出台各种各样的措施歧视和限制中国公民,可谓是族繁不及备载。

既然这么多人在乎我的匿名身份,那我就取匿好了。但我觉得,回答的内容比我是谁更重要吧。

注:本文首发于2020年3月18日,所列举的内容均为今年一月至三月的事情,如今四月份莫斯科疫情大暴发,专门针对中国公民的这些限制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莫斯科市政府应该也认识到并没有存在的必要。莫斯科疫情蔓延至如此地步,也证实了莫斯科方面这些只针对中国公民的措施是失败、荒诞、经不起检验的。

从几个角度谈谈在莫斯科的所见吧:

一、入境禁令问题

2020年2月18日晚,俄罗斯政府突然发文宣布2月20日0时起全面禁止中国公民因私入境,不论旅行史,只看国籍[1](仅少数几类签证除外)

这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入境限令是完全不同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入境禁令是禁止14天内到访过中国的任何外国公民入境美国[2],而俄罗斯是:只要是中国籍,就不可以入境(仅少数几类签证除外)。也就是说,就算一位久居海外其他国家的中国公民,哪怕几十年没有回过中国,也是无法入境俄罗斯的。

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俄方并未禁止台湾当局护照持有人入境

有的读者可能会说这是“合理的防控措施”,但我们来看一下俄罗斯对其他国家是采取的什么态度:在意大利疫情暴发后的2月26日,俄罗斯副总理塔季扬娜·戈利科娃在记者会上建议俄罗斯民众不要前往意大利,“因为意大利疫情严重”。但她同时表示,由于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因此不会对意大利采取边境管控,“采取任何措施都是相当困难的,监控俄意两国之间来往的人也是困难的”。[3]

只因为意大利是欧盟成员国,所以就不对意大利人采取限制,这也是合理的?对中国公民可以采取入境禁令,同样地,也直接禁止意大利公民入境不就得了?

2020年2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批评美国道:

“(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全面限制措施,不断制造和散播恐慌,带了一个很坏的头。……美政府对华采取的限制措施恰恰是世卫组织反对的,美方正在从过分自信转变到恐慌和过分应对。禁止过去14天内曾赴华旅行外国人入境等措施也有侵犯公民权利的嫌疑,而且并不能真正降低病毒扩散的风险。”[4]

如果我们谴责美国的入境禁令的话,我觉得更应该同样谴责的是俄罗斯的入境禁令。


二、俄罗斯总理表示将可能“驱逐感染者出境”

2020年2月3日,俄罗斯新任总理在会议上表示,将有可能将感染新冠病毒的外国公民驱逐出境。[5]彼时有且仅有两病患在俄罗斯秋明州、赤塔州被确诊,均为中国公民。

当晚早些时候,我驻俄使馆发文澄清,驱逐出境系“媒体的曲解”,“俄方将尽全力医治”。晚些时候,俄副总理也向媒体表示,驱逐出境“不属实”。

但吊诡的是,这会议内容的原文逐字稿刊载于俄罗斯联邦政府的网站上[6],怎么就成了“谣言”了呢?

对了,值得一提的是,赤塔州这位患者具有俄罗斯永久居留权。而且令人感动的是,我国的满洲里市政府告诉他,如果真的被俄罗斯驱逐出境,该市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接他回国诊治。

三、莫斯科市政府采取的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措施

1. 莫斯科警方对中国公民进行所谓的检查,不论何时入境、不论近期是否回过中国,几乎是地毯式的排查,且市长索比亚宁表示要利用人脸识别进行监控。

以我本人为例,我自2019年8月22日起至今未离开过莫斯科,但警察两次上门对我和我的证件进行检查,并拍照上传至他们的系统中。其中一次警察态度恶劣,毫无礼貌(但警察素质低这几乎是共感,无需赘言)。

2020年3月15号,莫斯科已经有了几十例感染者,但无一是中国公民,且入境禁令业已生效25天,也就是说,所有持学生签证的在俄中国公民都已经入境超过了14天,而莫斯科市警方还在对中国公民进行有目的性的证件检查。该日,在地铁Спортивная站我被警察拦下要求出示护照,见到是中国护照时即把我带进了警务室,并对里面的人说:“来了个coronavirus!”我也当即反驳:“莫斯科这些病患都是你的同胞(而不是我的)。”警察随后略有收敛,对我进行了约十分钟的检查,并对本人和护照分别拍照后,我方获准离开。

此外,有中国留学生反映警方半夜三点多到他们的宿舍突击检查,一如扫黄打非,并对他们进行拍照(未见后续报道)。

莫斯科警察所收到的操作指南中,明确写着:“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时警员的操作(指南)”,如果说这不是只针对中国公民,那什么样才叫“只针对中国公民”呢。

2. 莫斯科公共交通系统对中国公民的监控

2月19日有俄罗斯网民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则公交公司的内部邮件[7],内容是该公司要求司机监控车厢内的情况,如果出现中国面孔要及时通知调度,并由调度报警。莫斯科公交公司官推回复否认此事,并称之为假消息。但随后多名司机出面指认消息的可靠性,称均收到了相关通知,并将车载系统上的通知照片发了出来。稍晚些,莫斯科市公交公司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得不承认的确会“为了公共安全”而“采取相关措施”,但他拒绝透露是何措施。[8]

2月20日,莫斯科地铁通知地铁工作人员,要求对中国公民进行登记,填妥表格方可乘坐。[9]

但由于操作难度过大,实际并没有多少中国公民被要求填表。我所认识的中国学生中,只有几位在地铁站被要求填了这个表格。

对公共交通中存在的歧视,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2月24日向莫斯科市政府发出照会,希望府方不要采取歧视性和过度的举措,“即便是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这些情况(如在公交工具中监控中国公民)都是不存在的”。但2月26日被莫斯科市政府强硬回绝[10]

四、莫斯科高校对中国学生的要求

莫斯科一些高校宿舍在那一段时间每天集中对中国学生测量体温,不论近14天内是否回过中国。[11]

上文中提到,我半年多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过俄罗斯,但我校自2月1日起每天早上七点都要来对我进行体温测量,直至3月8日,足足测量了一月有余。期间我向学校外办主任发邮件表达了抗议,外办主任认真谨慎地回复我说这是政府的要求,校方也是不得已。过了两天,外办请副校长出面和我面谈,副校长表示学校的确是很无奈,希望可以不要把这个问题看作是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我相信校方也不是决策者,事实也的确如此,于是对校方表示可以理解,但无法认同。

译文如下:

尊敬的XXX,您好!
这项措施是迫不得已的,我校每天(即便是假期)都要上报几项关于在我校就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健康状况的统计表:无论他们假期是否离开过,也无论是不是来了新学生。强烈请求您不要将宿管的这项行为视作是对您权利的侵犯,这并不是歧视!这是我们对您和您健康的关心,我们十分爱您并希望一切都好!
致以敬意

此外,驻俄使馆[12]、驻俄使馆教育处[13]也多次提醒所有在俄留学人员均应尽快办理健康检查证明。

我有一个问题有些困惑,对护照和入境移民卡进行检查就可以看出来外国人是什么时候入境俄罗斯的,足以证明近期没有回过中国,那又为什么需要这个健康证明呢?

五、察里津诺隔离所事件

二月末,网传被强制收容在莫斯科察里津诺隔离所的中国公民遭受“非人的”待遇:隔离条件差、有交叉感染风险、饮食条件极差,甚至很多人自称是被非法收容的。对此,凤凰卫视进行了采访,并在2月26日的节目中对此进行了报道[14],此外便无中文媒体报道。直至使馆发了一篇辟谣文之后[15],国内媒体一夕之间铺天盖地转发通稿“辟谣”。需要指出的是,我对使馆的相关举措表示充分的理解和赞扬,使馆方面向莫斯科市政府递交照会、对被强制收容隔离的中国公民加以慰问并送去物资、协调俄方改善饮食条件,已经难能可贵,均足以称赞。

对于察里津诺的事事,既然使馆方面定性为谣言,我也就不评论了。这些中国公民被远程判决驱逐出境,五年内不得入境,并科5000卢布罚锾。其后上诉请求被驳回。所幸后经多方奔走协调,终获机会申诉,得以撤销驱逐出境的处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一下相关的内容看一下。

实质性问题上我不想做过多的解释和纠缠,但俄罗斯媒体的报道指出,这次事件的审理中,程序正义似乎没有得到保障。在判决作出十多天后的2020年3月6日,俄罗斯自由派媒体MBK-NEWS突然发文爆料称,他们手中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此前俄罗斯宣称打算驱逐的80名中国公民中,有不少人是被警察陷害的[16](该文章有中文翻译[17],译者刘鹏)。报道称:

法院对中国人进行的审判,也是非常荒唐的。马利克律师透露,所有关于驱逐出境的法院裁决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中国公民在察里津诺通过视频连线网上出庭。法官走进会议室待上一分钟,然后走出来,读上三页纸,完全侵犯了嫌疑人的辩护权和申请翻译的权利。庭审时的所有材料几乎都是伪造的,所谓签名,要么是诱骗中国公民签的,要么是他们自己改了姓氏、名字。律师说:“所谓庭审,基本上是一场闹剧。”

总之,目前对于这八十余位中国公民的事情的争议已经偃旗息鼓。其实察里津诺的这些事情是不是谣言都不是很重要,即便这件事是谣言,也无法否认莫斯科存在包括但不限于上文所列举的对中国公民的歧视措施,且这种歧视是来自官方的,而不是来自民间。而我们当时所担心的是,在官方这样的歧视性措施无形中的引导下,俄罗斯内部民粹抬头,导致民间做出伤害中国公民的事情来。

有人表示莫斯科政府这些措施是针对所有外国人的,而不只针对中国公民。我只想说:

“你自己信吗?”


以下为更新,但由于和本文不太相关,所以放在了文末:

很多朋友评论问我为什么没有提俄罗斯用运输机向捐赠中国183立方米物资的事情。在这里解释一下,我本来只是想谈一下莫斯科政府的事情,无意讨论中俄两国关系,但既然大家觉得这一批物资捐助的事情很必要,我就补充一下。

首先,作为中国人,我肯定是对世界各国在我国的紧要关头捐赠物资一事表达感谢。不过网友截图告诉我说,有一位答主 @么瑞 在他的回答中指责我“只字不提”俄罗斯一军机的物资捐助,那我必须得回应一下了。

这位答主张口就来,说俄罗斯这一军机物资具体捐赠了多少没有数字。但可惜事实非如此。

根据环球网的报道,俄方向中国提供的这批物资约23吨,其中包括超过200万只口罩在内的医疗防护用品,这批物资已于2月9日运抵武汉。[18]另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报道,这批物资价值3645万卢布(约400万元人民币)。[19] 不过我还很好奇,如果真如他所说“具体多少也没数”,这位答主又是怎么得出“是日本的几十上百倍”这个结论的呢?“张口就来”从来不是知乎的风格,如果想反驳我,不能只靠自己的主观猜测吧?

那么这200万个口罩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俄罗斯毁家纾难来支援我们了呢?数字是会说话的:据塔斯社报道,俄罗斯的口罩日产量为150万个[20]而且,当时俄罗斯本国还没有出现大量口罩需求,没有出现小区感染,俄罗斯政府也没有对民众是否应该戴口罩表达态度。就诚如各位所知道的那样,俄罗斯民众普遍不重视疫情,也不喜欢戴口罩。当时俄罗斯市面上的口罩都是在俄的华人华侨、留学生在采购,支援国内。

我想顺带感谢一下同在东欧的白俄罗斯共和国(白罗斯,Belarus)政府,白俄政府1月30日用军机运抵中国第一批医疗物资约20吨,2月6日又派军机运抵中国第二批医疗物资约20吨,包含外科医用大褂、口罩、手套、碘酒、防护服、消毒液及其他医疗用品,由军方派出一架伊尔-76专机运送。[21]很多国家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一样,捐了不少物资,但好像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为什么俄罗斯这23吨物资在国内网络舆论中却有这么高的“礼遇”呢?这就让我深感不解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不管各国捐的多少,我们也还是要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衷心感谢各国政府和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困难时刻所提供的帮助。


另一位在评论区火急火燎为俄罗斯“伸张正义”的答主@lazy 也比较有趣,在自己的回答里把日吹分析得头头是道:

到了俄罗斯这边就完全换了另一副面孔:

别的没有回应的必要,但是关于武汉撤侨后的隔离一事我来指正一下。

他所指的“把自己人赶到西伯利亚去”,我不知道他对“赶”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俄罗斯的确将从武汉撤侨回来的两批共144名俄罗斯公民送到西伯利亚的疗养院里进行了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但请注意:把这些人送到人迹罕至、远离城市的地方隔离,这是各国所采取的通行做法。例如,澳大利亚就将从武汉撤侨回去的本国公民送到了圣诞岛[22]、达尔文[23]等地的营地进行了为期14天的隔离。这算什么暴力执法么?


4月18日收到使馆寄来的健康包,感谢来自祖国的关怀。

参考

  1. ^ https://www.forbes.ru/newsroom/obshchestvo/393415-rossiya-vremenno-zapretila-vezd-grazhdan-kitaya
  2. ^ https://travel.state.gov/content/travel/en/traveladvisories/ea/covid-19-information.html
  3. ^ https://ria.ru/20200226/1565239988.html
  4. ^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739521.shtml
  5. ^ https://ria.ru/20200203/1564180128.html
  6. ^ http://government.ru/news/38906/
  7. ^ https://mobile.twitter.com/alex_radch/status/1230106511696965633?ref_src=twsrc%5Etfw%7Ctwcamp%5Etweetembed%7Ctwterm%5E1230111589191356417&ref_url=https%3A%2F%2Fria.ru%2F20200219%2F1564977522.html
  8. ^ https://www.newsru.com/russia/19feb2020/mosgortrans.html
  9. ^ https://mbk-news.appspot.com/news/simptomy-orvi/
  10. ^ https://www.rbc.ru/society/26/02/2020/5e56c8ba9a794750c67274b8
  11. ^ http://www.ng.ru/news/669484.html
  12. ^ https://mp.weixin.qq.com/s/ACUEvgoF-R-nZYGWZ9XYLA
  13. ^ https://mp.weixin.qq.com/s/8tBZsIjzg8R3hAa82bJPmA
  14. ^ https://youtu.be/tX1zEpnDP9g
  15. ^ http://ru.china-embassy.org/chn/fwzn/lsfws/zytz/t1750878.htm
  16. ^ https://mbk.news/suzhet/kak-moskovskie-pravoxrani/
  17. ^ https://mp.weixin.qq.com/s/P8SsOA9jaUDyUfUuYdEDWQ
  18. ^ https://3g.163.com/news/article/F51KIHP7000187R2.html#adaptation=pc
  19. ^ http://news.cri.cn/2020-02-14/3bfc383b-6aec-fb18-8c02-d7c66adb724a.html
  20. ^ https://tass.ru/obschestvo/8004751
  21. ^ https://news.ifeng.com/c/7tqvfrjDBpD
  22. ^ http://www.takungpao.com/news/232111/2020/0219/417448.html
  23. ^ 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20/02/23/693646.html
user avatar

武汉封城后,俄罗斯不断推出针对中国的各种防疫措施,停飞大多数航班,关闭两国边界,禁止中国人入境。俄罗斯总理米舒斯金警告,要把携带病毒的外国人驱逐出境。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疫情期间把中国人挡在门外,但却允许到过中国的其他外国人入境的国家。因此,与别国相比,俄罗斯针对中国的防疫措施被认为最为严厉。

当中国疫情趋缓时,俄罗斯针对中国的防疫措施反而进一步收紧。俄罗斯媒体报道,从2月19日起,莫斯科地铁,公共交通系统都接到命令,专门重点检查中国人。官方还特别印制了中俄双语表格,让那些被抓到的中国人填写,内容包括住址,何时抵达俄罗斯,证件号码,联系电话等。

莫斯科警察同时在街上和其他公共场所拦截和检查中国人证件。一家当地媒体报道,警察会对中国人拍照。如果警察认为证件有问题,或是没带证件,中国人将被带到警察局。接下来,有人会被强行带到隔离中心,也可能会面临其他处罚。

为防控疫情,俄罗斯警察大举搜捕当地华人招致中国不满。

俄罗斯高官则表示没有歧视,中国应理解配合。有分析认为,在俄华人的遭遇就像当年纳粹法西斯对待犹太人。两国交往中的阴暗龌鹾这次浮出台面,中俄关系或受冲击。

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2月27日去信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针对许多中国人在莫斯科街头被警察搜捕引发中国不满一事辩护。索比亚宁说,俄罗斯不歧视中国人,请求中国理解配合,俄罗斯真心同情遭病毒感染的中国人。他说,从2月22日起,有80名中国人违反了防疫隔离方面的法规。

俄警满大街抓人 华人如惊弓之鸟

在地华人集中的社交网络上充满了人人自危和人心惶惶的气氛。有人因为出门倒垃圾,或是上学,甚至前往机场的途中被警察抓到隔离中心。警察有时还会半夜去中国人集中的宿舍敲门。警察和防疫官员还带上救护车前往有中国公司办公的写字楼搜捕中国人。但也有华人称,遇到检查时,警察态度较客气和蔼。

同时有华人抱怨隔离中心条件恶劣,上百人共用一个卫生间。所谓的隔离仅是每人睡床之间用帘布隔挡,而警察和工作人员也不戴口罩和手套。更有人指责他们被强迫签字画押,会被驱逐,5年之内被禁止入境俄罗斯,那将打击很多已交学费即将毕业的留学生,或是在俄罗斯投资经商的中国人。

一名刚从中国返回莫斯科的俄罗斯妇女在社交网络上撰文说,抵达莫斯科后,每人都被迫签署一纸自愿隔离命令。她回家休息第二天仔细阅读条文,内容十分荒唐,其中没有提到隔离期间如果需要出门购买食物,去买药时该如何处理。在莫斯科的一些华人认为,这纸隔离命令为警察搜捕中国人提供了合法依据。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为此在2月24日照会莫斯科市政府,提出俄罗斯应避免执法过度,不应歧视性仅针对中国人,更应照顾两国友好关系。

中国人所受遭遇在当地社会引起不同反应。有人赞赏支持,主张全部驱逐中国人。

也有人批评俄罗斯排外和种族歧视。还有人认为,当中国疫情减缓,世界其他地区疫情加剧时,俄罗斯不应仅搜捕中国人,更应关注俄罗斯本地人、意大利人、韩国人、伊朗人。

也有评论认为,警察过去检查中亚劳工移民证件成为一项收入手段,中国人相对富裕,警察索贿的收入会更高。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大使馆的照会信函由经常批评中国的俄罗斯“新报”,而不是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其他俄罗斯官媒发表。“新报”被认为是亲西方自由派媒体,所有人是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退役克格勃军官,财阀列别杰夫。

有俄罗斯中国问题学者认为,中国大使馆的那封照会信函语气激烈,反映中国不满,世界各地反感中国情绪高涨,这封信函是中国抵制这股浪潮努力的一部分,但两国未必会因此交恶。

俄罗斯是唯一一个官方下令,由国家推动专门针对中国人采取系列行动的国家。

时事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他知道警方曾动用莫斯科的人脸识别系统追踪,最后找到一名无辜的中国妇女。他说,俄罗斯社会很多人本来就对中国充满戒心,这股力量更会被推波助澜和火上浇油,两国关系可能会受到损害。

尼科里斯基说,中国人在俄罗斯的遭遇让人联想到当年德国纳粹法西斯对待犹太人。但犹太人那时没有国家,而中国现在则宣传自己是强国。

尼科里斯基:“给人的印象是,如果持续下去,他们很快会要求在俄罗斯的中国人都得像当年犹太人那样佩戴特殊标记,标明自己是无害的中国人,或是把中国人与日本人、韩国人区别开来,因为俄罗斯人无法分清这些亚洲人的面孔。”

与此同时,俄罗斯官方表示,终于获得了能够开发疫苗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株,但不是来自中国。

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防疫官员和病毒专家2月初曾访问中国试图获得疫情的第一手资料。但中国不让他们参观医院和接触病人,也拒绝提供病毒株,中国仅用一些华而不实,歌唱两国友谊的空话打发他们,让俄罗斯非常不满和失望。

有俄罗斯病毒学家透露,2003年SARS疫情期间,俄罗斯同样无法从中国,而是从德国和美国及时获得了病毒株。有人怀疑,俄罗斯获得病毒株后,可能会抢先研制疫苗,占领市场,会让中国被动。

user avatar

作为没有回国,坐标莫斯科的留学生来分享一下我所观察到的俄罗斯在面对新冠疫情时的表现。

最直观的感受,一个字,

既看不懂大方向的防疫政策,也看不懂基层的防疫操作。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的80公民被遣返的事件,就可以很好的证明。首先就是这个拍脑子想出来的针对中国公民的限制入境的政策。(只要不是中国人去过中国都没关系)


还有就是遣返这事,俄方在事先告知这个环节明显是不到位的,入境大部分人都仅仅是签字而已,对隔离以及不隔离的后果没有足够的认识。从侧面说明了在防疫工作上,俄罗斯明显的形式大于内容,他们并不在意是否对防疫工作真正有用,要不然弄一份中文翻译又有何难呢?


再后来明显针对中国人的超规格检查。本人亲身经历了凌晨三点在学校寝室被警察叫起来检查护照并且拍照,呵呵。当然期间并没有哪个警察戴口罩,再次呵呵。被警察查护照和拍照,基本上持续到了上周,事实证明这些举动没有卵用,除了最开始疫情不明确时期输入的两例以外,就再没有一个中国人感染新冠病毒。而真正导致疫情在俄罗斯传播的是从意大利回国的俄罗斯人。


不过从昨天开始,大部分莫斯科的学校已经停课了。俄罗斯人也已经开始在超市囤货,大米和面条还有卫生纸被买的干干净净。街上戴口罩的比例大概有个百分之五。

而且俄罗斯已经开始了真正的闭关锁国,禁止了所有外国人入境。

所以说对于俄罗斯能否控制疫情,我还是保持乐观的态度的。应该不会发展到欧洲那种程度。


4月19日更新

看到了这条新闻让我改变了对俄罗斯疫情的认识

要知道俄罗斯主要是对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查验,所以说一定还存在着不少未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患者。加上莫斯科实行通行证制度,不少人去上班了,然而还有很多人没有或者没有正确佩戴口罩。

在此提一个悲观的预测,最终俄罗斯确诊人数会超过十万。

user avatar

俄罗斯媒体在称“中国病毒”。

经常看俄罗斯电视节目的就知道一家叫РБК的电视台,РБК是俄罗斯最大的一家非国营的媒体集团,有自己的电视台、通讯社、报纸和杂志。




现在只需要Yandex(俄罗斯的百度)一下 搜索РБК,就会出现大版面的“中国病毒”专栏。在油管上也是,搜一下关键字,就会出现“中国病毒”的每日报道(不管是中国或是国外的疫情,都是“中国病毒”每日专题),而且在油管上这些视频播放量巨大,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播放量,可见影响力。




user avatar

一直忘了更新一个点:俄罗斯为什么控制不住的原因之一。

2020年国内疫情控制住,国外疫情起来的时候,当时有过这么一场小风波,就是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想回来,但是国内建议就地自卫,不愿意大批量地回来。

到后来才慢慢放开,陆续放回来,并且分批在不同中转站强制隔离。(隔离日期也是说加就加。)

但是在那个时间,至少到6月,俄罗斯一直在从拉美等同样疫情严重的地方包机撤侨。然后,很多人撤回来就口头告诉居家隔离,实际上也没有人管。所以………………一直有新鲜的病毒来源。


=========================================


再更新一下:普京改口了,不大乐观。

不乐观的原因前面讲了两方面:1.没防住欧洲。


——————————————————

更一个新的:

fen ge xian ---------- fen ge xian ----------- fen ge xian ----------

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俄罗斯确诊病例为114例。从昨天开始,增加速度有些快。我同事们居住的社区超市刚刚开始出现居民囤粮食,供不上货问题。

数字不算乐观,但是和欧洲比还强些。

回答得晚,在获赞方面是劣势。但是我对扫地的兴趣远远大于获赞。首先,最开始只有三个答案的时候,有个答案说,感觉看了之前的两个答案,感觉两个答主生活在不同宇宙。中国网络上对于俄罗斯问题的观点一直都是比较割裂的,强烈的粉和强烈的黑(数量更多)都在拿旧事说事,这容易说一大堆,其实根本没怎么说到眼前的事儿。好在,目前随着两国民间交流的增多,能客观、中肯讲现在的事情的人变多了。

为什么不让拿旧事说事呢——如果咱们现在想讨论武汉垃圾车运猪肉的问题,我开头说“从鸦片战争时候起,中国就是很差劲的”,这样一件件列到文革也没有任何意义啊。

至于其他答案,2月4日外交部发布会感谢21个国家那事情,俄罗斯援助是5日到的。另外,你以为后来那么多“硬核援助”的文是自动出现的?然后,总理米舒斯京本人的讲话录音我专门去听了,是没有用“中国病毒”表述的。用这个表述的是一些一直不太亲华的市场媒体。

然后进入回答。

这次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我用这么一个词形容:割裂的。

不管是因为近水楼台还是因为关系密切程度不同,俄罗斯高层在非常早的情况下就注意到了新冠病毒的严重性。在其他国家还只是当新闻看,捐东西凑份子的时候,俄罗斯已经在讨论具体的防范。而且采取了非常重的手段来防范病毒。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在3月初的时候,世卫组织曾经表扬过俄罗斯采取的措施防范得力。俄罗斯要里子不要面子的做法在那个阶段,从他们本国角度来看,是奏效的。

另外,只有俄罗斯以国家名义向中国派来了专家组,或者说是中国也只放进来了俄罗斯的专家组。这里具体开展了什么合作是涉密的,从公开报道中只能知道,两国会开展一些合作,但是中国不是什么他们想要的都给了。

俄罗斯在前期曾经取得了先机,比其他国家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动手更早。但是呢,割裂了。把中国方向防住了,背后中了刀——对和欧洲的人员往来防范得太晚。(由此也可以看到,即使是政治对峙经济制裁,还是和那边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多。)

另外一个割裂的表现是,俄罗斯高层的注意力到了,但是基层、地方的执行能力达不到。

执行人员各自解读标准、机械应对是老毛病。(还有莫斯科市市长下令这段时间不办5000人以上活动,而商家怕赔钱还是偷偷把活动办了的事情。)民间也是什么谣都有,医疗资源和医疗器械产能也跟不上。目前这114例还能处理得了,有一万多人在隔离。还没暴露出来的情况也许很严峻。

目前已经彻底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了,应该不至于发展到意大利的程度。

另外,向中国求援的塞尔维亚总统也没有忘记传统大哥,也向俄罗斯求援了,人家很务实,哪儿都不得罪。

还有,给意大利派了9个专家组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可以说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其中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要评价它,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俄罗斯在疫情初期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抗疫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病毒刚刚开始在全球蔓延时,俄罗斯就.............
  • 回答
    关于匈牙利政府公布的四国新冠疫苗效果对比以及其宣称的“美国辉瑞最差,俄罗斯卫星最好”的结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首先,需要明确信息来源和背景。 匈牙利政府公布此类信息通常会引发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到不同国家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疫情早期。评价这类信息时,我们需要关注: 数据来源的.............
  • 回答
    俄罗斯50名新间谍晒集体照?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但也得辩证地看。首先,从“晒”的角度来看,这本身就挺出人意料的。 咱们通常印象里的间谍,那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低调得不能再低调,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份。结果现在倒好,不仅公开了身份(哪怕是“新间谍”这个标签,本身就有点暧昧),还来一张集体照?这跟传统认知.............
  • 回答
    俄罗斯勒热夫的新雕塑?啊,说到这个,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个人觉得,这个雕塑嘛,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它牵扯到太多东西了。首先,我们得说说这雕塑的出现本身。勒热夫战役,那可是二战东线最血腥、最惨烈的一仗之一,苏联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才艰难地拿下。这片土地埋葬了太多年轻的生命,也见证了.............
  • 回答
    关于“俄罗斯4.7平方千米土地划入中国,立5处新碑界”的说法,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关键点:这则消息并非属实。 没有任何官方记录或可靠的新闻报道证实俄罗斯将如此大片土地划归中国,更不用说在中国境内设立五处新的界碑。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或传播?这种说法的出现,可能源于对历史事件的扭曲、对区域划分的误读,亦.............
  • 回答
    俄罗斯在2016年圣诞节(实际上是12月25日)从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将首批4架苏35战斗机正式移交给中国,这标志着中国空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对地区乃至全球军事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评价:一、 事件背景与意义: 打破技术壁垒: 苏35是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第四代++.............
  • 回答
    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ISS)极有可能退役的背景下发射“科学号”(Nauka)实验舱,这一举动无疑在国际航天界引起了多方关注和解读。要评价此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分析:首先,从俄罗斯的航天战略和国家利益来看: 维系航天能力和声誉的努力: ISS作为人类在近地轨道上最重要的科学平台,俄罗斯曾是其主要.............
  • 回答
    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作战表现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它深刻地影响了叙利亚战争的进程、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国际关系。要评价俄罗斯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军事行动、战略目标、政治影响、人道主义代价以及长远后果。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俄罗斯在叙利亚内战中的作战表现:一、 军事行动.............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安东诺夫机场,这个位于基辅郊区的关键战略节点,在冲突初期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俄罗斯空降兵在安东诺夫机场的行动,以及俄军为支持这支部队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一场复杂而代价高昂的军事行动的缩影,其评价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俄军空降兵在安东诺夫机场的行动:一次大胆却代价高昂的突袭首先,从军事战略角度.............
  • 回答
    这事儿,真叫人心里不是滋味。一个大男人,当着女朋友的面不敢丢狗,等她一走开就立刻故技重施,把狗塞给熊这种明摆着要命的事儿,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多方面都令人无法接受。首先,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看,这事儿已经触碰到了底线。动物也是生命,它们有感知,也有痛苦。把一只狗,哪怕是它自己不想要的狗,就这样毫无顾忌地丢.............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非常恼火,而且这种“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局面,实在让人难以接受。首先,这件事的发生,暴露了在装备交接检查过程中,责任心和专业素养的严重缺失。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专业技能的不足,或者说是“粗暴”的处理方式。 装备的检查,尤其是对我们这样先进、精密、甚至可能包含高科技成分的装备.............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冰球运动员在平昌冬奥会夺冠后,不顾国际奥委会(IOC)的禁令,高唱俄罗斯国歌一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胜利,更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和情感的表达,其中夹杂着民族自豪感、运动员的权利、以及奥林匹克精神的碰撞。背景:沉重的“俄罗斯”标签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个特殊背景。201.............
  • 回答
    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安德烈·卡尔洛夫在安卡拉的一次艺术展开幕式上遇刺身亡,这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悲剧事件。这次袭击不仅是对一位外交官的直接攻击,更是对两国关系乃至地区稳定的一次严重冲击。事件本身:卡尔洛夫大使的遇刺发生在2016年12月19日,地点是安卡拉市中心的一家美术馆。当时,他正在为一场名为“土.............
  • 回答
    好的,我来帮你梳理一下“俄罗斯一架安26运输机在叙利亚赫梅米姆空军基地进场降落时坠毁”(2018年3月6日)这件事情,并尝试用更自然、更贴近人类叙事的方式来讲述,去除那些AI写作的痕迹。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一些情况:首先,这件事发生在2018年的3月6日,地点是俄罗斯在叙利亚最重要的军事据点——赫梅米.............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有可能在北京会面,这一消息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领域中最具爆炸性的传闻之一。如果此事成真,其影响之深远,远非一句“重要”所能概括。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剖析其可能性、潜在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结果。首先,我们来探讨“可能性”:坦白讲,到目前为止,这更像是一.............
  • 回答
    评价俄罗斯当前的军事实力:一个多维度的审视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国家,其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关注的焦点。然而,要评价其当前的军事水平,绝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勾勒出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1. 战略核力量:依然是全球顶尖水平,但面临更新换代压力.............
  • 回答
    俄罗斯重返G7的可能性以及普京“希望在莫斯科相见”的表态,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先回顾历史,理解G7的性质,以及当前国际政治的格局。一、回顾历史:俄罗斯曾是G8的一部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俄罗斯与这个俱乐部曾经的关系。这个俱乐部最初是G6(法国、德.............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方面宣称的4月13日美军发射的约100枚导弹在叙利亚被拦截超过70枚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比较,更涉及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武器系统的性能、战术博弈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首先,信息来源与叙事的构建。俄罗斯的官方声明,特别是通过其国防部发布的战报,一直是其对.............
  • 回答
    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确实对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项目进行了暂停和审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从背景、原因、影响及评价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乌冲突的国际影响 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发西方国家对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