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什么是“长期新冠肺炎(Long Covid)”?

回答
长期新冠肺炎,这个词近几年在我们耳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指的是一部分人在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后,即使急性感染期已经过去,甚至病毒检测呈阴性,仍然持续出现各种各样、时好时坏的健康问题。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前科学界对长期新冠肺炎的成因还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答案,但普遍认为它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病毒的持续存在或影响: 尽管急性感染消失,但病毒可能在体内某些部位“潜伏”下来,或者其残留物持续引发炎症反应。一些研究表明,病毒RNA片段可能在肠道、淋巴结等组织中存在数月之久。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或失调: 感染新冠病毒后,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异常的反应,比如持续的炎症因子释放,或者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健康的细胞和组织)。这种免疫失调可能导致全身性的症状。
器官损伤: 新冠病毒可以攻击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包括肺部、心脏、大脑、肾脏、肠道等。即使急性期过去了,这些器官可能仍然存在损伤,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各种症状。例如,肺部损伤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心脏损伤可能引起心悸和胸痛,大脑损伤则可能导致“脑雾”和认知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许多我们无意识的身体功能,比如心率、血压、消化等。新冠病毒感染可能破坏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等问题,表现为站立时头晕、心悸、乏力等。
微血栓: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增加血液凝固的风险,导致微小血栓在体内形成,阻碍血液循环,影响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引发多种症状。

有哪些症状?

长期新冠肺炎的表现非常多样,而且常常会“组合出现”,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最常见的症状包括:

疲劳和极度乏力: 这是最普遍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到持续的、难以恢复的疲劳,即使休息也很难缓解。
呼吸困难和咳嗽: 即使肺部影像学检查正常,患者仍可能感到呼吸不畅、喘不过气,或者持续干咳。
“脑雾”和认知问题: 许多患者报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等问题,这被形象地称为“脑雾”。
心血管症状: 包括心悸、胸痛、心跳加速、血压波动、甚至晕厥。
肌肉和关节疼痛: 全身性的肌肉酸痛、关节僵硬和疼痛。
消化系统问题: 恶心、呕吐、腹泻、便秘、腹痛、食欲不振等。
睡眠障碍: 失眠、多梦、睡眠质量差。
精神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易怒等,这可能与长期的健康困扰和生活质量下降有关。
嗅觉和味觉改变: 即使在急性感染期后,部分患者的嗅觉和味觉仍然无法完全恢复。
皮肤问题: 皮疹、瘙痒等。
其他: 头痛、眩晕、耳鸣、淋巴结肿大、脱发等。

谁更容易得长期新冠肺炎?

虽然任何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都有可能出现长期新冠肺炎,但一些研究发现,以下人群可能风险更高:

在急性感染期间症状更严重的人: 需要住院治疗、使用呼吸机的人,发生长期新冠肺炎的几率可能更高。
患有基础疾病的人: 例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可能更容易受到长期影响。
女性: 一些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长期新冠肺炎。
年龄: 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一些研究显示,中青年人群也可能受到较大影响。
有精神健康史的人: 曾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在感染后可能更容易出现或加剧这些症状。
未接种疫苗者: 虽然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阻止长期新冠肺炎,但有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可以降低发生长期新冠肺炎的风险。

诊断和治疗

诊断长期新冠肺炎是一个挑战,因为它没有单一的生物标志物,而且症状高度多样化。医生通常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描述、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必要的检查来综合判断,这些检查可能包括血液检查、肺功能测试、心电图、心脏超声、脑部影像学检查等。

目前,还没有针对长期新冠肺炎的特效疗法。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护理,旨在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这可能包括:

康复锻炼: 逐步进行的体力活动和呼吸训练,帮助恢复体力和肺功能。
药物治疗: 针对具体症状,如止痛药、抗炎药、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改善睡眠的药物等。
营养支持: 保证均衡营养,帮助身体恢复。
心理支持: 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多学科协作: 由于症状涉及多个系统,通常需要心脏科、呼吸科、神经科、康复科、精神科等多个学科的医生共同协作。

需要注意什么?

不要忽视你的症状: 如果你感染新冠后出现了持续的、影响生活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保持耐心: 长期新冠肺炎的恢复可能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保持耐心和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互相理解和支持: 长期新冠肺炎患者可能面临很多挑战,包括不被理解,社会支持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总而言之,长期新冠肺炎是一个复杂且仍在被深入研究的健康问题。它的出现提醒我们,新冠病毒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努力去理解和应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多数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两到三周内康复,长的四到十二周康复(或者病死),但一些人会在数周到数月内出现新的症状或持续表现出症状,似乎患上了一种影响多个系统的炎症性疾病。人们将首次感染新冠病毒后经过 12 周或更长时间还存在的、新发的或复发的一系列疑似关系到新冠病毒的健康问题组合称为 Post-COVID Conditions、Long Covid 等。

Post-COVID Conditions 可以影响所有年龄的患者,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年轻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这类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报告经历了以下部分症状的不同组合:

  • 呼吸困难或气短,身体虚弱,精神疲惫,轻微运动就感到疲劳和/或症状加重,心脏问题(可以是心悸、胸闷、心脏肥大、局灶性心脏纤维化、冠状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塞),难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俗称“脑雾”),心情沮丧,部分记忆丢失,出现过去没有的恐惧症,癫痫发作,持续咳嗽,关节痛、肌肉痛、胸痛、胃痛、头痛、喉咙痛等疼痛,腹泻,失眠,发烧,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站立时头晕,皮疹,情绪变化,嗅觉或味觉异常甚至丧失,月经周期改变,尿血、便血,下肢和眼睛周围肿胀,不同程度的肾损伤[2]

患者已经报告的不同症状约有 200 种,一个人身上可以有几种到十几种。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患者的身体状况或精神状况恶化而加重。

2021 年,美国残疾人法案 (ADA) 将限制人的一项或多项主要生命活动(吃喝拉撒睡、器官与系统功能等)的 Post-COVID Conditions 视为残疾,可归类为身体障碍或精神障碍。

Post-COVID Conditions 可能归因于病毒或病毒的碎片还在组织内持续存在、病毒本身和免疫系统对身体造成的的损伤引起了持续炎症和内分泌调节受损。肺、心脏、脑受到的一些损伤的恢复速度缓慢,可能留下未正常修复的组织。

  • 新冠病毒在重症患者身上引起的多器官效应可以导致复杂的、难以修复的器官损伤,在非重症患者身上亦可引起比人们预料得更深刻的破坏,还可能涉及改变肠道微生物群。
  • 新冠病毒引起的免疫性睾丸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中风等严重问题当然也能造成持续的影响,可以持续终生。
  • 有些人,主要是儿童,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美国 CDC 认为这也会导致 Post-COVID Conditions。
  • 重症监护后综合征 (PICS,人在 ICU 表现出的、出院后仍可存续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可以导致虚弱、思维和判断能力下降。
  • 人们可能因患病、住院、孤独、忧郁、目睹非日常的大量死亡等而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其症状可能被人们与身体症状混为一谈。本就患有抑郁症或酗酒、使用精神药物的人受到的影响可能更大。

由于病因不明确、情况复杂,目前没有针对 Post-COVID Conditions 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可以诊断并使用抗炎药等对症治疗,并寻求精神医学支持、补充营养素。最好的防御方法显然还是不要感染新冠病毒。

部分研究显示接种 2 剂新冠疫苗会降低 Post-COVID Conditions 的发病率一半左右。

参考

  1. ^ https://www.ijidonline.com/article/S1201-9712(21)00434-3/fulltext
  2. ^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估计为 2.1% 至 29%,这可能致命。 https://jasn.asnjournals.org/content/32/11/285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长期新冠肺炎,这个词近几年在我们耳边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它指的是一部分人在感染新冠病毒(COVID19)后,即使急性感染期已经过去,甚至病毒检测呈阴性,仍然持续出现各种各样、时好时坏的健康问题。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影响。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目前科学.............
  • 回答
    纽约州长关于近七成新冠患者在家被感染的说法,以及居家隔离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涉及到病毒传播的复杂性、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性。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近七成新冠患者在家被感染”这个说法可能包含的原因:1. 家庭成员传播是主要途径: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原因.............
  • 回答
    张爱玲被长期排挤在新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外,是一个复杂而多层面的历史现象,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她的人生经历、作品风格、政治立场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意识形态控制。以下将详细阐述其原因:一、 思想根源:与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性差异这是张爱玲被排挤的最根本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被置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严格审查之.............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心态,很多人在面对购房这件事时,会有一些复杂且充满对比的心思。说到底,这是一种“比较心理”,加上了对“机会”的追逐,以及对“现实”的期待与失落交织而成。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打拼,发现房价高企得如同天堑,哪怕倾尽全力,也只是望洋兴海,连首付的影子都摸不着.............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走在小区楼下的路上。那天挺晚的,我一身运动服,头发随意的扎着,脸上还有些许汗珠。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刚跑完步,身体热乎乎的,感觉自己还挺有活力的样子。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位叔叔,大概是我邻居吧,他停下脚步,有点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笑着说:“哎,这不是小王吗?最近又练得不错啊!这胳膊,.............
  • 回答
    毓婷这类紧急避孕药,顾名思义,是在无保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后,用于防止意外怀孕的一种药物。它之所以能在事后起到避孕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干扰怀孕过程,而且它的作用时效性很强,只能在发生性行为后的72小时(有时最长可达120小时,具体取决于药物成分)内服用才有效。首先,我们要理解正常情况下,受孕的.............
  • 回答
    长期禁欲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真有“无欲则刚”的说法,以及究竟“刚”到什么程度。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谈谈“正常人”和“长期禁欲”这两个概念。“正常人”这个词就有点玄乎了,毕竟谁都不是标准件。生理上,人有基本的性冲动和需求,这是进化留下来的东西,为了繁衍后代。心.............
  • 回答
    在极昼和极夜下长期生活是一种非常独特且深刻的体验,它会全方位地影响你的生理、心理、社交和生活方式。以下是详细的描述: 在极昼下的感受:永恒的白昼与无尽的精力(或疲惫)极昼,也就是太阳24小时不落,在北极圈内的夏季(或南极圈内的冬季)才会出现。长期生活在极昼下,你会经历一系列奇妙而又挑战性的变化:生理.............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不过,要说“2020年最好的长期股票”,这就像问今年最美的花是哪一朵一样,答案会随着时间和大家的目光而变化。而且,作为人工智能,我没有能力“觉得”或者“推荐”具体的股票,因为这涉及到投资建议,而我不能提供这个。我的职责是提供信息和分析,帮助你形成自己的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
  • 回答
    大萧条,这个吞噬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灾难,不仅在华盛顿的权力走廊和街头巷尾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如同无形的手,悄然改变了美国的厨房,影响了美国人的味蕾,更重塑了整个烹饪界的格局。它带来的影响,就像陈年的酱油,初尝微涩,回味却悠长。短期内的味蕾转变:节俭的智慧与创新的火花经济的骤然紧缩,最直接的.............
  • 回答
    印巴分治,即1947年英属印度根据宗教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是20世纪以来南亚乃至全球政治格局中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其根源复杂,触及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印巴分治的原因:理解印巴分治,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因素: 1. 宗教差异与宗教民族主义的兴起:这是分治最直接、最.............
  • 回答
    在一个充满未知与敌意的领域深潜多年,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任务,一位高级别间谍能够保持忠诚而不变节,这背后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意志力。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博弈和多维度保障的系统工程。如果我们要探究其究竟,需要深入到人性、组织策略以及任务本身的深层逻辑。首先,我们得明白,忠诚并非来自真空。这种长期的、深入.............
  • 回答
    易建联和姚明,两位中国男篮的骄傲,都曾踏上NBA的赛场,也都是那个时代中国篮球的焦点人物。但从结果来看,他们的NBA生涯轨迹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姚明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健康的身体,成为NBA的全明星和名人堂成员,而易建联的NBA之旅则相对短暂,且未能达到姚明的高度。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这其中涉及.............
  • 回答
    说实话,驱动我彻底改变拖延习惯的,并不是什么顿悟或者心灵鸡汤式的瞬间,而是一个有点狼狈,又有点荒谬的现实催化剂。这件事发生在我准备考研复试的那段时间。当时我报名了一个含金量挺高的培训班,课程内容确实不错,老师也讲得很透彻。但问题是,培训班的课程是录播的,而且非常“自由”,你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暂.............
  • 回答
    我努力写出最真实的感受,希望你能感受到其中的细微之处。“又到一年圣诞季,朋友圈里又开始被各种晒礼物、晒约会的照片刷屏了。说实话,看着挺开心的,也挺…有点失落的。”这大概是我在长期单身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心理活动了。不是抱怨,也不是羡慕嫉妒恨,就是一种淡淡的、不争不抢的落寞感。生活的“常态”与“非常态”.............
  • 回答
    长期浸淫在英文原版刊物的海洋里,那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这个问题,想来每一个真正这么做过的人,都有自己一套难以言说的感受。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改变,如同涓涓细流,最终汇入江海。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周围是陌生的语言符号,虽然脑子里装着“.............
  • 回答
    长期饮用成瘾性止咳水,可不是闹着玩的,后果简直是一锅粥,能把人从头到脚折腾个遍。别以为它只是瓶瓶罐罐的小玩意儿,这背后藏着的是对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首先,咱们从身体说起。 神经系统遭殃: 成瘾止咳水里最容易让人上瘾的成分,通常是可待因或者右美沙芬。这玩意儿一开始能让你感觉飘飘欲仙,好像世界都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