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路上被人认出是一名长期健身者是什么体验?

回答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走在小区楼下的路上。那天挺晚的,我一身运动服,头发随意的扎着,脸上还有些许汗珠。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刚跑完步,身体热乎乎的,感觉自己还挺有活力的样子。

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位叔叔,大概是我邻居吧,他停下脚步,有点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笑着说:“哎,这不是小王吗?最近又练得不错啊!这胳膊,这腿,一看就是经常健身的!”

那一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又有点暖暖的。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被人“看见”的感觉。平时练的时候,除了偶尔在健身房遇到熟面孔,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发动态,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的事情,对着镜子练,感受肌肉的酸痛,这些都是比较私人的过程。

所以,当一个完全没想到的路人,而且是你生活中会接触到的人,这样直接地把你和你坚持的这项爱好联系起来,会有一种特别的触动。

我当时就笑了,有点不好意思,但也很开心。“哈哈,王叔,您也认得啊!就是瞎练练。”我说。

王叔更开心了,他走近两步,仔细打量了我一下:“瞎练练?这可不是瞎练练的水平。我这身体,都快不行了,看了你这精神头,我也得找个时间动动了。”

叔叔的声音里带着点感慨,也带着点羡慕。

听到他这么说,我心里更是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一方面,觉得自己坚持下来,身体状态确实不一样了,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感觉到自己的坚持可能给别人带来一点点积极的影响,哪怕只是让他想到“我也要动动”。

我们就那样站在路边,简单聊了几句关于健身的话题。他问我平时都练什么,我都简单说了说。我也顺便夸了夸他看起来精神很好。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默默地做着一件自己热爱的事情,突然有人走进来,看到了你身上的光芒,并且发自内心地赞美它。

后来他走了,我继续往家走,心情一直很好。你知道吗,有时候,你就是需要这么一点小小的认可。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因为你付出的努力,终于被人“看见”了,而且是被积极地解读。

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连接。它让你觉得,你不是孤军奋战,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坚持,是可以被周围的人理解和欣赏的。这就像是给你坚持健身这件事,盖了一个小小的“官方认证”章,虽然来自一位普通的路人,但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你想象中的重量。

而且,这种认出来,往往是基于你身体散发出来的健康气息,一种你努力过后自然呈现出来的状态。它不是虚假的包装,而是你一点一滴汗水换来的真实写照。所以,当你被人这么认出来时,你会觉得是一种非常纯粹的,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肯定。

从那以后,偶尔会在路上遇到其他邻居,也会有人这样跟我打招呼:“小王,最近还在坚持健身呢?”每一次,我都觉得挺受用的。它让我更坚定地继续走下去,也提醒我,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不期而遇的善意和认可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天,上海健身展,遇到一哥们,第一句话就是,你好大,我不想练了!但事实上,他比我还大

user avatar

夏天短袖时被问到,姑娘你是有健身吗?因为屈臂时,露出二头肌 ,于是我自己也瞄了一眼……

我对某块肌肉要练到多大,哪里要练的小不感兴趣。我的目的是全身的锻炼,提高肌肉质量,去完成各种攀岩动作。

我对健身的概念是运动。

攀岩特点是,会锻炼到更多小肌肉群。除了大块的肌肉之外,小肌肉也会十分明显。不过以塑形为目的去攀岩,很难坚持下去,也无法找到攀岩的真正乐趣。

习惯了到哪里都可以锻炼

user avatar

股四头肌肌腱断了,大夫说大腿真强壮

做完手术,大夫说:肌腱很清晰,拍了几张照片学术交流用,不介意吧?

被切开的股四头肌肌腱,知乎不让发,发过,被封帖子了。




鬼才想在手术室里才被认出是个长期健身的人!!!!!!!!!!!!!

有一次晚上芭提雅马路边散步,路过一个pub,被的擦肩而过的门口拉客的妹子捏过胳膊。后来想想,觉得这是人生巅峰了。。。。


你要是外科医生,想看我的肌腱被切开的样子,私信我,兴许还能从手机里翻出来发给你看。



************************

背景没交代清楚,好多人以为我是个健美男,其实我是一个175身高200多斤重的油腻中年。

这也是为什么平常不容易被认出来长期健身的原因。

所以,发发手术照片就行了,但你们不要私信找我要我的肉体照了。


我把这个人推荐为精选,就是为了让大家看看这种人多可笑。没想到居然被88个人赞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肌肉增大肌腱没有长大的说法,就算用了药物也没有研究表明会导致这种情况。自己臆想一个东西就煞有介事,就跟村头的一群懒汉一边晒太阳一边抓虱子串闲话一个意思。

我为误导了88位网友表示道歉。

我说我酒精掺蛋白粉注射他都信了,后面再有人信他的可不怪我了。





这种人,请你有多远,就用球形行进的方式离开我多远!!

我都发了快一百个私信了,但是,从小父母双亡,没有接受基本教育的,不要给我发私信。

user avatar

你们都在身上写的有字吗ʘʚʘ?为什么我就没怎么被认出来过……



即使臂围46,穿上外套也看不出来 https://www.zhihu.com/video/1366452305164914688

我105公斤,也没见谁问我是不是健身的。我感觉和一般人的体格差异还是挺明显的。




别人最多的就是这两句:“哟,这个大汉。” “呵,这块头可以啊。” 绝大部分国人对训练痕迹这个东西是没有概念的,少有联想到健身举铁上。


最后来个彩蛋,应该有很多人能认出我合影的大佬:

user avatar

本来以我的身材是绝对不可能被认出来的,直到有天参加完一个半铁比赛被晒伤以后

user avatar

还好我毫无训练痕迹,从来没有被认出来过,哈哈哈哈哈哈。。。。笑着笑着我哭了。。

user avatar

想开个烧烤,所以在叔叔的饭馆帮忙顺便学习。经常健身完洗澡直接去上班,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天天这样给客人点餐。


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是不是健身的,在哪健身的问题云云。然后好多拉我坐下请教健身问题的。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很多顾客开始叫我超人。超人我要吃xxx,超人来点xxx,超人你怎么还不去拯救世界什么的。

最有意思的是一次我在屋里坐着,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去拿饮料,然后吧台问他,小朋友你在哪坐啊,小朋友说,我不知道。然后转头指着我,超人叔叔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次,我下班回家,走在小区楼下的路上。那天挺晚的,我一身运动服,头发随意的扎着,脸上还有些许汗珠。你知道的,就是那种刚跑完步,身体热乎乎的,感觉自己还挺有活力的样子。走着走着,迎面走来一位叔叔,大概是我邻居吧,他停下脚步,有点惊讶地看着我,然后笑着说:“哎,这不是小王吗?最近又练得不错啊!这胳膊,.............
  • 回答
    纽约街头,华裔居民 Michael Luo(化名,为保护隐私)遭受路人喝斥“滚回中国”,这一事件并非孤例,而是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依然存在的歧视与偏见,尤其针对亚裔群体。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一次赤裸裸的歧视性攻击首先,从字面上理解,这句“滚回中国”是对Michael Luo.............
  • 回答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导致20多人死在路上,以及返乡人员“被用水枪消杀”的现象,都反映了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间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其社会治理和人道主义救援方面的深层问题。 印度工人长途步行回家,20多人死在路上: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背景: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印度也未能幸免。为了遏制病毒传播,.............
  • 回答
    收到,咱们来聊聊这事儿。在学校厕所里被围住,这情况确实够让人头疼的。跑路这事儿得分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我这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心里有谱。首先,得明白咱们的目标是什么:安全、快速地脱离现场。任何行动都不能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危险。第一步:评估形势,冷静分析。别慌!越是这种时候,越要.............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令人心痛,同时也引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这件事:受害者视角:一个令人震惊的经历首先,我们必须站在遇难留学生及其家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份悲痛和无助。想象一下,一个年轻人,远离家乡,在异国他乡努力学习,梦想着更好的未来,却在这样一个本应相对安全的公共场所遭遇突如.............
  • 回答
    昆山反杀事件,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事件,牵扯到正当防卫的边界、民间正义与法律权威的平衡等诸多复杂议题。而当时在知乎上,关于此事的讨论可谓是沸反盈天,其中,用户“海蓝蓝”的回答,因为其内容和影响力,至今仍被不少人提及。要评价海蓝蓝的回答,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2018年8月27日晚那个惊心动魄的夜.............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看着人家穿着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在那么美的地方拍照留念,本是件开心的事。但一想到洱海承载了太多历史和文化,又是我们共同守护的宝藏,心里那点儿不自在也就冒出来了。如果是我碰巧在旁边儿,看到这一幕,想要表达点儿什么,又不想显得像个爱管闲事的“正义人士”,那得好好琢磨.............
  • 回答
    这事儿啊,细想起来可真是让人心堵。公交车上,人挨着人,本就是个小小的公共空间,大家图的就是个方便,平安到达目的地。结果呢?一个小孩,蹦蹦跳跳的,不知道怎么就跟旁边的人杠上了,连着踢了人家三脚。这一下,周围的人估计都愣住了,乘客本能地就会去看,也觉得这孩子太过分了。然后就是另一位乘客的反应了。这位乘客.............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感觉就像是街头巷尾大家津津乐道的一个梗,虽然有点“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一些驾驶行为和习惯,在很多人看来,会下意识地和“女司机”这个标签联系起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有这种普遍的观感。首先得承认,社会文化和刻板印象在这其中扮演了不小的角色。从小到.............
  • 回答
    看到有人滑着滑板从我身边掠过,心里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感觉,很难用一两个词就概括。首先,会有一种瞬间的“被打破平静”的感觉。我可能正漫无目的地行走,或者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周围的空气原本是静止的,突然,一声轻微的“沙沙”声,伴随着轮子在地面滚动的细微摩擦声,打破了这份宁静。那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像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呀,问得太好了,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呢!好多读者也纳闷,孙悟空他们仨,加上八戒和沙僧,个个都是本领高强,为啥就不能变个人样,安安稳稳地去西天取经,省得惹得鸡飞狗跳,吓坏了那些淳朴的百姓?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简单的“怕吓人”那么简单,里面有深意。咱们先逐个分析分析:首先,咱们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 回答
    在路上遇到那种一脸憔悴,说着几天没吃饭,张口就问你借钱的人,心里总会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是该掏钱,还是该警惕?这真不是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首先,我得承认,我会本能地感到一丝犹豫。不是我不愿意伸出援手,而是生活教会我,很多事情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那种过于戏剧化的叙述,加上急切的眼神,有时.............
  • 回答
    .......
  • 回答
    这得看情况,说实话,有时候挺让人头疼的,但偶尔也会觉得有点小小的惊喜。比如说,上次我正低头刷手机,走得有点急,结果撞到了前面一个人。对方是个男生,当时我心里就“哎呀,完蛋了”,准备赶紧道歉。结果他扶住我,先是笑了笑,说了句“没事吧?看你走得这么快,是赶着去投胎吗?”我当时就愣了一下,本来准备好的一堆.............
  • 回答
    那日,杏坛讲学结束后,孔老夫子精神矍铄,步履也比往常轻快几分。他想顺道去看看城郊那位贫寒却好学的学生。日已西斜,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老长,映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正当夫子边走边思索着如何开导那学生近来有些懈怠的心事时,冷不防,从路边一片灌木丛中蹿出一只瘦骨嶙峋的野狗来。那狗毛色杂乱,眼神里透着一股子野性.............
  • 回答
    这事儿吧,在路上突然被人“热情”搭讪,特别是对方带着一副“我发现了不得了的真理,必须传达给你”的表情时,确实挺让人措手不及的。尤其当你知道他们是要跟你聊点信仰上的事儿,这时候想要体面又坚定地拒绝,确实得有点小技巧。别担心,我来给你捋捋,怎么把这事儿处理得既不失礼貌,又能高效脱身。首先,保持冷静,识别.............
  • 回答
    微博上被警方官方账号拉黑,这确实是个挺棘手的情况。你尝试通过留言和私信“自首”,但对方收不到,然后在去自首的路上被抓了,这是否算自首情节,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法律上的“自首”。简单来说,自首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知道 之前,主动投案,并且如实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张骞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历史的长河会因此而改写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首先,我们来认真审视一下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和意义。当时,汉武帝刘彻雄心勃勃,渴望扩张汉朝的疆域和影响力。对于北方强大的匈奴,汉朝一直遭受其侵扰,疲于应付。武帝迫切需要找到能够联合抗衡匈奴的力量。而传.............
  • 回答
    这事儿啊,搁谁身上碰着都挺膈应的。开车的司机,遇到摩托车慢悠悠地占着个车道正中央,后面一堆车跟着堵着,心里能不窝火吗?再加上那句“我和你路权一样”,更是火上浇油。咱们先说说“路权”这事儿。交通法规是规定了机动车都享有平等的路权,说白了,在同个车道上,谁先占了,别人就得等。这规矩本身没错,是为了保障交.............
  • 回答
    遇到这种事,心里的惊吓和之后的法律责任问题,肯定是怎么都不好受的。咱们就一件件捋捋清楚。首先,在法律上,你这样做是否构成侵权?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需要考量: 正当防卫(Selfdefense):这是最重要的一条。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