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弹性常数和杨氏模量有什么关系,可以换算吗?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弹性常数和杨氏模量。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弹性常数(Elastic Constants)是一个更广泛的说法,它包含了描述材料在弹性形变时,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各种参数。而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又称拉伸模量,是弹性常数中的一个具体体现,而且是最常用、最直观的一个。

可以把弹性常数想象成一个“家族”,而杨氏模量就是这个家族里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成员。

为什么会有“弹性常数”这个更广泛的概念?

材料的弹性行为,也就是在受力后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并不总是像拉伸一样简单。在实际情况中,材料会受到各种形式的力,比如:

拉伸或压缩:这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像把橡皮筋拉长或把海绵压扁。
剪切:就像你用剪刀剪纸,或者拧毛巾,物体在平行于受力面的方向发生变形。
体积变化:当一个物体受到均匀的压力时,它的体积会发生变化,比如潜水艇在深海里受到的压力。

不同的受力方式,会导致材料产生不同的应力(单位面积上的力)和应变(相对的形变)。弹性常数就是用来量化这些不同应力应变关系的参数。

杨氏模量是怎么来的?

杨氏模量专门描述的是材料在受拉或受压时的弹性行为。

想象一下,你拿一根金属杆,一头固定,另一头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

应力 (Stress):就是你施加的这个力,除以金属杆的横截面积(σ = F/A)。力越大,或者杆越细,应力就越大。
应变 (Strain):就是杆子被拉长了多少,除以它原来的长度(ε = ΔL/L₀)。拉得越长,或者原来越短,应变就越大。

胡克定律 (Hooke's Law) 是描述这种关系的基础。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杨氏模量就是这个比例系数:

σ = E ε

其中:

σ 是正应力(normal stress),单位通常是帕斯卡 (Pa) 或兆帕 (MPa)。
ε 是正应变(normal strain),是一个无量纲的量(长度变化量/原始长度)。
E 就是杨氏模量,单位和应力一样,也是帕斯卡 (Pa) 或兆帕 (MPa)。

所以,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抵抗变形能力的一个量。E 越大,材料越“硬”,越难被拉伸或压缩。

那么,其他弹性常数是什么?

除了杨氏模量,还有一些其他的弹性常数,它们描述的是不同形式的弹性行为:

1. 剪切模量 (Shear Modulus, G):
描述材料在剪切作用下的抵抗变形能力。
想象用一个力平行于物体的一个表面,让它相对于另一个表面滑动。
应力是剪应力 (τ),应变是剪应变 (γ)。
关系是:τ = G γ
G 的单位也是帕斯卡 (Pa)。

2. 泊松比 (Poisson's Ratio, ν):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常数,它描述的是材料在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横向尺寸变化与纵向尺寸变化之间的比例。
当你拉伸一根橡皮筋时,它不仅会变长,还会变细。当你压缩它时,它不仅会变短,还会变粗。
泊松比就是(横向应变 / 纵向应变)的负值(因为一个增大时,另一个通常减小)。
ν 是一个无量纲的量。

3. 体积模量 (Bulk Modulus, K):
描述材料在均匀压力作用下,抵抗体积变化的能力。
当一个物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时,它的体积会缩小。
应力是体积应力(压强 P),应变是体积应变 (ΔV/V₀)。
关系是:P = K (ΔV/V₀) (负号表示压强增大时,体积减小)
K 的单位也是帕斯卡 (Pa)。

弹性常数和杨氏模量可以换算吗?

答案是:可以,但前提是材料必须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同性材料 (Isotropic Materials):这类材料的弹性性质在所有方向上都相同。很多常见的金属(如铝、铜、铁)在宏观上都可以近似看作是各向同性的。

各向异性材料 (Anisotropic Materials):这类材料的弹性性质在不同方向上是不同的。比如木材(沿木纹方向和垂直木纹方向强度和弹性差异很大)、晶体(某些晶体结构)、复合材料等。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独立的弹性常数,就可以计算出其他的。

杨氏模量 (E)、剪切模量 (G) 和泊松比 (ν) 之间,以及它们与体积模量 (K) 之间,存在着以下相互关联的公式:

E = 2G(1 + ν) (杨氏模量与剪切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
E = 3K(1 2ν) (杨氏模量与体积模量和泊松比的关系)
G = E / [2(1 + ν)] (剪切模量可以通过 E 和 ν 计算)
K = E / [3(1 2ν)] (体积模量可以通过 E 和 ν 计算)
ν = (E / 2G) 1 (泊松比可以通过 E 和 G 计算)

举个例子:

假设你知道某种金属的杨氏模量 E = 200 GPa (吉帕斯卡),泊松比 ν = 0.3。

那么,你可以计算出:

剪切模量 G = 200 GPa / [2(1 + 0.3)] = 200 GPa / 2.6 ≈ 76.9 GPa
体积模量 K = 200 GPa / [3(1 20.3)] = 200 GPa / [3(0.4)] = 200 GPa / 1.2 ≈ 166.7 GPa

所以,总结一下:

弹性常数 是一个总称,用来描述材料在弹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包含杨氏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体积模量等。
杨氏模量 是一个具体的弹性常数,专门描述材料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刚度。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换算。知道其中两个独立的常数,就能算出其他的。
对于各向异性材料,情况要复杂得多,需要更多的独立弹性常数才能完全描述其弹性行为,而且它们之间的直接简单换算关系就不适用了。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杨氏模量是最常被提及和使用的,因为它直接关联了我们最容易感受到的“拉伸/压缩强度”。但如果涉及到剪切、扭转或高压体积变化等情况,我们就需要用到剪切模量、泊松比或体积模量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期推文所讲述内容,在一本叫做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YSTALS的书中被详细说明,该书可以说是做晶体物理性质计算的圣经。该书在1990年由西安交大的孟中岩教授组织翻译过中文版,并于1994年出版,名为《晶体的物理性质》,很可惜该书没有再版,很多高校也没有藏书,网上也难寻中文版的踪影。我们特意将该书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作为本期的附件内容,希望能够对做计算的你有所帮助

弹性常数

弹性常数描述了晶体对外加应变的响应的刚度。在材料的线性变形范围内(应变较小的情况下),体系的应力与应变满足胡克定律。也就是说,对于足够的小的变形,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即应力分量(S)是应变分量(E)的线性函数,三维材料的弹性刚度常数矩阵是6×6的:

公式中Cij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弹性常数。因为刚度矩阵是对称矩阵,因此,弹性常数的独立张量元数目至多只有21个。对不同的晶系的晶体,因为对称性的关系,其独立的弹性常数是确定的。因此,晶系的对称性越高,独立的张量元数目越少


注意:弹性常数的数量只和晶系有关,和晶系中具体的对称类型无关。


VASP5.2以上版本计算弹性常数:


在INCAR中添加IBRION=6,NFREE=4,ISIF=3。计算结束后会产生刚度矩阵,即得到了弹性常数(Cij)。FCC结构的刚度矩阵如下图所示:

FCC结构只有3个独立矩阵,得到弹性常数C11,C12,C44。

下面具体展示了不同晶系的刚度矩阵:


01立方晶系——只有3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44)

02六角晶系——有5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33,C44)

03三角晶系


a) 32,3m,-32/m——有6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14,C33,C44)

b) 3,-3,——有8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14,C15,C33,C44,C45)


04四方晶系


a) 422,4mm,-42m,4/mmm——有6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33,C44,C66)

b) 4,-4,4/m——有7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16,C33,C44,C66)

05正交晶系——有9个独立矩阵元(C11,C12,C13,C22,C23,C33,C44,C55,C66)


06单斜晶系——有13个独立矩阵元

07三斜晶系——有21个独立矩阵元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


以上VASP计算得到弹性常数,根据Voigt-Reuss-Hill [1-3]近似模型,可以得到剪切模量(G)和体模量(B)。以立方晶系为例:

Voigt average:



Reuss average:

Hill average:

由G和B,可以得到杨氏模量(E)和泊松比(v):


参考文献:

[1] D. W. Voigt, Lehrbuch der Kristallphysik, Taubner, Leipzig, 1928.

[2] A. Reuss, Z. Angew, Math. Mech 9 (1929) 55.

[3] R. Hill, Proc. Phys. Soc. London A 65 (1952) 349.


资源获取关注公众号:科学指南针一模拟计算联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