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董明珠建议允许企业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弹性放假可执行性如何?

回答
董明珠大姐关于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弹性放假的建议,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尤其是在咱们国家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感越来越重视的时候,这个提议就更值得说道说道了。

首先,咱们得明白董明珠提出的这个“弹性”是啥意思。她不是说国家取消法定节假日,也不是说公司想放就放想不放就不放。更倾向于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和员工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商量着来安排放假的时间。比如说,某个企业因为业务需求,可能某个时期特别忙,不愿意在那个时候放假,而是愿意把假期往后挪一挪,或者拆开来放。反之,如果公司业务相对清闲,或者是为了鼓励员工,也可以提前把一些法定假期拆开来用。

弹性放假的可行性,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1. 对企业的吸引力在哪里?

生产连续性与订单保障: 对于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像格力这样的大型制造业,生产线一旦停下来,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能通过弹性放假,避开生产旺季的高峰,在相对平缓的时期安排休假,就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不错失每一个订单。这对于提高整体产能和效益是很有帮助的。
人力资源优化: 有些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在节假日反而最忙。如果能允许他们在非旺季休假,既能让员工得到充分休息,又能抓住旅游淡季的机遇,为淡季带来更多活力。反过来,在旺季如果能有灵活的调休机制,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在一些特定时期,如果能避开节假日高峰期出差、运输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当员工能够自主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休假时间,可能会带来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效率。
企业文化与员工关怀: 提供弹性休假本身就是一种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能够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

2. 对员工来说,好处在哪里?

个性化需求满足: 谁不想在自己最想休息的时候休息呢?比如家里有特殊事情,或者想错峰出游,避开人山人海。弹性放假能让员工更自由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工作与生活的更好平衡。
避免“扎堆”休息的弊端: 咱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扎堆效应”。一旦放假,大家往哪儿去都是人挤人,出行受阻,体验感也会大打折扣。弹性放假可以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出行时间,享受更舒适的假期。
缓解工作压力: 如果公司能够灵活安排,员工在感觉特别疲惫的时候,或者家庭有紧急需求的时候,可以申请将部分法定假期提前支用,而不是一定要等到固定的日子,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的压力。

3. 执行层面,有哪些挑战和需要细化的?

“弹性”的度与界限: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国家法定节假日是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的休息权,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消费和文化传承。如果企业过度“弹性”,导致一些法定假期的社会意义被削弱,比如春节期间的家庭团聚效应,或者国庆的普天同庆氛围,这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如何界定“弹性”的范围,让它既符合企业需求,又不损害法定假期的基本属性,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协商机制的建立: 弹性放假必然需要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充分的协商。如何建立一个公平、透明的协商机制?是以集体合同形式,还是员工个人申请?如何保障弱势员工的权益,防止出现“被迫”放弃假期的情况?这些都需要明确的规则和监管。
行业差异性: 不同的行业,对节假日的需求和敏感度是不同的。比如服务业、零售业、旅游业可能更适合弹性,而一些公共服务部门,比如医院、交通、电力,可能需要更统一的安排来保证社会运转。因此,弹性放假可能需要根据行业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实施细则。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法定节假日也是拉动国内消费的重要时机。如果大部分人都选择了错峰休假,节假日期间的集中消费效应可能会减弱。虽然长期来看可能是一种更健康的消费模式,但在短期内如何平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需要考量。
监管与监督: 一旦有了弹性安排,就必须有相应的监管机制来确保政策的公平执行。如果企业滥用弹性政策,或者以弹性为借口变相延长工作时间,侵害员工权益,就需要有明确的监督和处罚措施。

总的来说,董明珠的这个建议非常有前瞻性,也切中了当前社会发展中大家关心的一个痛点。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放假”问题,而是涉及到如何更科学、更人性化地安排工作与休息,以适应新时代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可行性方面,我认为是有一定基础的,但绝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好细节,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弹性”真正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员工福祉,而不是成为企业逃避责任、压榨员工的工具。

如果要做,我认为可以先从一些特定行业或者特定类型的企业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再逐步推广。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工会以及普通劳动者,共同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把这个建议变成一个真正可执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方案。

这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董明珠提出来,是开启了一个重要的讨论。后续怎么让它落地,怎么让它“好用”,才是最考验智慧和细致工作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弹性工作制,我最早接触是在为微软服务的时候,那时候HR拿来的劳动合同,当然是打印好的,但是上有一段话要我们手动填写『我接受弹性工作制』,我们手工写,代表真的阅读而且认可这个安排,然后才是签字画押。

当时我们也被告知,『弹性工作制』就是一方面不规定上下班时间,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你一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能够获得加班费。

不过,微软的工作环境也还算可以,这种『弹性工作制』实施起来也不会给员工带来很大伤害,但是,这种『弹性工作制』能不能推广到所有行业所有公司呢?

我很怀疑。

首先,不是所有行业都适用于弹性工作制的,有些岗位必须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这不光是对工作的保证,也是对于劳动者的保障,在规定时间内工作就好,超时获得加班费,非常合理;只有对于那些可以弹性工作的,比如程序员,弹性工作制才有意义。

此外,就算对于适用于弹性工作制的行业,也不是这个行业里所有公司单位都应该用所谓弹性工作制,还是比如程序员,就问这两个问题:

  1. 弹性工作制真的能够提高整体劳动效率吗?
  2. 弹性工作制真的能够提高劳动者身心健康吗?

弹性嘛,就像弹簧,本来是减震用的,但是也可以被压成铁饼,也可以被拉成铁丝。

很有可能,某些公司企业,就是利用弹性工作制来给员工更高要求,给你超大的工作量安排,然后不给钱。。。

所以,这事啊,还是别抱太大希望。

user avatar

咱们先得知道硬性安排法定节假日是怎么来的。

其实早在刚刚出现各种长假的时候就有这种议论,那时候主要非议的是这样集中外出会导致各种旅游景点人满为患,各种交通设置不堪重负。

但议论的结果是,还是硬性规定假期吧。如果靠企业给员工放年假,这点儿休假基本上就没了。

而那些需要人们花时间消费的产业,也会随着弹性假期而萎靡。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硬性法定节假日,而是规定你每年有二十天年假。你怎么去主张你的年假?你去找老板请个年假试试,那张臭脸就让你望而却步了。

user avatar

这个所谓弹性的调休政策在我看来只是为有些居心叵测的企业侵犯员工权益打开了又一扇门。

有了弹性安排节假日之后,企业就可以名正言顺要求员工法定假也要正常到岗,至于3倍工资加班费更是无从保障;就算员工正常上班了想进行调休,公司也会以项目期为由一拖再拖,要相信现在有假不敢休的可大有人在。

至于董提到的企业制定约束措施和监督机制,员工每天8h的工作制也有明确约束机制、员工被裁拿到N+1补偿也有明确约束机制,现在整个的就业环境又有多少企业在按规执行呢?如果无法要求企业都做到,那凭什么又要员工这份多余的负担。

法定节假日也都一般是中国传统节日,对想要此刻回家团聚的员工来说 ,弹性没有什么意义...

user avatar

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长,全国落实了么?

每周40小时以外加班的工资,全国落实了么?

入职购买五险,全国落实了吗?

辞退员工给补偿,全国落实了吗?

以上都没有落实的前提下,讲什么弹性放假,就是典型的没有学会走就想飞。

user avatar

弹性安排假期我支持,但是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呵呵。

某些参与立法的人员想要收回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一定要予以警惕。

user avatar

台湾省的民进党,形左实右。搞了个一例一休,那些打工的人给害苦了。资本家可以充分利用专门设立的法律漏洞,让员工连续工作最多天数后再休息,不会是正常的工作几天和休息几天交替进行。当然民进党群众基础好,会忽悠老百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董明珠大姐关于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弹性放假的建议,这绝对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话题。尤其是在咱们国家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感越来越重视的时候,这个提议就更值得说道说道了。首先,咱们得明白董明珠提出的这个“弹性”是啥意思。她不是说国家取消法定节假日,也不是说公司想放就放想不放就不放。更.............
  • 回答
    董明珠建议提高工薪阶层税收起征点,富人多交税,这是一个关于税收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要理解我是否认同她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让我们来理解董明珠观点的核心和潜在意图: 提高工薪阶层税收起征点: 这意味着将免税的收入门槛提高。其直接目的是减轻中低.............
  • 回答
    董明珠的这个提议,我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触及到了当前很多企业管理中一个挺现实的问题。简单来说,领导只盯着“产出”,却忽视了支撑这个产出的“投入”,尤其是员工的收入和发展,这就像只盯着收成,却忘了施肥浇水一样,迟早会出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多干活”和“多关注收入”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
  • 回答
    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提出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至1万元的建议,这无疑触及了中国税收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即如何更好地平衡国家财政收入、居民税负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个建议具有相当大的讨论价值,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董明珠的出发点和建议的合理性: 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刺激消.............
  • 回答
    董明珠女士连续六年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这背后反映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议题:税负公平和居民收入的实际购买力。 那么,当前的个税起征点是否需要提高,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理解“个税起征点”的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在中国通常称为“起征点”或“基本减除费用”)的功能。.............
  • 回答
    董明珠女士关于“将高薪人群税负加到55%”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首先,咱们得明白董明珠女士提出这个建议的初衷和背景。她作为一个企业家,长期处于经济活动的第一线,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民生问题肯定有着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她提到这个建.............
  • 回答
    关于袁绍袁本初是否建议引入西凉董卓勤王的说法,历史上确有此事,而且细节颇为复杂,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这件事的发生,是当时乱局下各方势力博弈和判断失误的产物,也成为了董卓专权乃至日后东汉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转折点。要详细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公元189年。背景:汉.............
  • 回答
    何进这人,说起来,算是个不得志的官宦子弟。他本身是个屠户出身,能做到大将军,很大程度上是靠他妹妹——那位深受汉灵帝宠爱的何皇后。灵帝一死,他妹妹成了皇太后,何进自然就水涨船高,权倾朝野。这时候,宫里有个叫“十常侍”的宦官集团,势力那是相当庞大。他们把持朝政,收刮民脂民膏,搅得朝廷乌烟瘴气的。何进身为.............
  • 回答
    关于房产专家董藩提出的“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并列举了“增加贷款年限”、“降低首付”等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董藩教授观点的核心理解:首先,理解董藩教授的观点,他似乎是从“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调整金融工具和政策,可以显著提高年轻人当前可负担的购房门槛。他的核心逻.............
  • 回答
    董藩教授的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作为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观点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这样一句带有颠覆性意味的论断。抛开“很容易”这种表述可能带来的争议,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他提出的具体建议,并深入分析其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董藩教授的核心建议:延长贷.............
  • 回答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的这番言论,释放出的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信号,直接指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宏观经济层面的信号:告别“房地产拉动增长”的模式 增长模式的转变: “买房能升值的时代已经过去”这句话,直接点明了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增长.............
  • 回答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先生关于“未来 510 年内可以化学合成任何生命,进展可能比人工智能还快”的论断,无疑是一颗投向科学界和公众视野的重磅炸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要理解这句话的深意及其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汪建先生所说的“化学合成任何生命”究竟指的是什么。这并不.............
  • 回答
    周建灿,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金盾股份董事长,其生命的终点却是令人震惊的“坠楼身亡”。这一事件,无疑给中国资本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也引发了人们对企业经营、高管压力以及潜在风险的广泛关注。事件的突然与震惊2016年12月16日,就在圣诞节前夕,金盾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建灿因意外.............
  • 回答
    要说清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扯掰扯这两位特首和他们的住房计划,以及当时香港的社会背景。麦理浩的十年建屋计划:背景、内容与成功原因先说说爵士麦理浩,他在1970年代执政,那时候的香港,虽然经济开始起飞,但住房问题是压在老百姓心头上的一块巨石。战后人口激增,但建屋速度远远跟不上,大量的居民住在寮屋、徙置区.............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在美国建设工厂成本远超预期并可能延期投产的表态,在半导体行业乃至国际政治经济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层面的,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1. 成本远超预期的具体原因分析: 劳动力成本: 熟练技工稀缺: 美国在先进半导体制造领域,特别是对于.............
  • 回答
    董明珠女士的这番话,触动了当下许多人关于“就业观”和“职业规划”的神经。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她从她独特的视角和经验出发,对当前年轻人在找工作时过分看重薪资的现象表达了担忧,认为这可能影响他们对未来的长远规划。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拆解:1. 为什么董明珠会这么说? 经验的沉淀: 董.............
  • 回答
    董明珠选择亲自为格力代言,这可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背后有太多故事和考量,绝不是简单的“想出名”或者“没别人可用”。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谋划的“人机合一”营销战,而董明珠本人,就是这场战役里最核心、最鲜活的“产品”。你想啊,格力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家生产空调的公司,它更是一种“品质”、“耐用”.............
  • 回答
    董明珠和雷军的“十亿赌约”,这事儿说起来,绝对是商业圈里的一场大戏,很多人都盯着呢。五年过去,董明珠公开确认赢了,这消息出来,不少人是松了口气,也有人觉得意料之中,毕竟当年的赌约声势浩大,结果总要有个说法。符合预期吗?从我的角度来看,这结果算不上完全超出预期,但确实印证了不少人对格力电器实力和董明珠.............
  • 回答
    董明珠拒绝哥哥走后门被踢出族谱的故事,其实说到底,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但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在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里,如何处理“找关系”这回事?尤其是在职场,这个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团队的公平。这事儿放在董明珠身上,无疑是带着一层传奇色彩。一个是叱咤风云的女企业家,一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家族恩.............
  • 回答
    董明珠大姐这番话,我倒是挺有体会的。她作为一个在商界打拼了几十年、见过大风大浪的企业家,她的视角和我们这些小年轻肯定不一样。她看到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开口闭口就是薪资、福利、补贴,好像工资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倒也不能完全怪年轻人,毕竟谁不想过得好一点呢?但是,董大姐说得也有道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