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真的是袁绍袁本初建议引入西凉董卓勤王的吗?

回答
关于袁绍袁本初是否建议引入西凉董卓勤王的说法,历史上确有此事,而且细节颇为复杂,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这件事的发生,是当时乱局下各方势力博弈和判断失误的产物,也成为了董卓专权乃至日后东汉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转折点。

要详细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公元189年。

背景:汉灵帝驾崩,少帝登基,大将军何进权力欲膨胀

汉灵帝刘宏死后,少帝刘辩即位。此时,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斗争已经白热化。大将军何进,作为少帝的舅舅,掌握着京城洛阳的军权,野心勃勃,意图彻底铲除宦官集团,以巩固自己的权势。

何进虽然掌握军权,但他在朝中根基尚浅,且缺乏足够的政治经验。他明白,要与盘踞宫中的十常侍等宦官集团抗衡,光靠京城的禁军是不够的,他需要更强大的外援。

何进的谋划与袁绍的角色

何进最初的想法是调集关东的诸侯军队入京,名义上是“勤王”,实际上是要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对付宦官。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当时最有声望的朝廷重臣之一——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身名门望族,被当时很多人看好,他也确实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种背景下,何进将自己的计划告知袁绍,并征求他的意见。

袁绍的建议:引入西凉董卓

袁绍听了何进的打算,经过一番思考,给出了他的“建议”。

根据史书记载,袁绍给出的具体建议是:

调集诸侯之兵入京: 这是核心。袁绍认为,要彻底解决宦官问题,必须集结足够的力量。
“发京东诸郡兵,并赴关东,使各路诸侯各率军到洛阳,以诛宫中}');”(《后汉书·何进传》)。 这里的“京东”指的是洛阳以东的地区。
为何要选董卓? 这里的关键在于,何进需要一支可靠且有实力进入洛阳的军队。当时,关东的许多军阀或诸侯,在中央权力衰弱的情况下,已经拥兵自重。而董卓,镇守边疆的西凉地区,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且在边疆地区久经战阵,其军事实力被认为是非常强大的。
袁绍的态度: 袁绍的建议,更多的是从“打击宦官”这个目标出发,认为董卓的军队能够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他也可能认为,董卓远在西凉,就算进入洛阳,其势力也相对孤立,易于控制。再者,袁绍也可能低估了董卓的野心和能力。

事情的发展:何进召董卓入京,却被宦官所杀

何进采纳了袁绍的建议,派人调集关东诸侯的军队。其中,他最看重的,就是董卓的军队。

然而,就在董卓奉命率军向洛阳进发的同时,何进的行动被宦官集团发现了。宦官们害怕何进得势后将他们赶尽杀绝,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公元189年,当董卓的军队还在路上时,何进在宫中就被宦官们设计杀死。

董卓的到来与专权

董卓接到命令前来勤王,但当他抵达洛阳时,却发现大将军何进已经被杀,京城陷入更大的混乱。宦官蹇硕等人控制了少帝,而另一派宦官则拥立陈留王刘协。

董卓凭借强大的军队,轻易地进入洛阳,并很快控制了局面。他以“稳定京师”为名,废黜了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自己则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启了董卓专权的历史。

袁绍为何会建议引入董卓?

回过头来看,袁绍的建议虽然从“打击宦官”的角度看似乎有道理,但他显然低估了董卓的野心。为何他会选择董卓?

1. 对董卓野心的低估: 当时,虽然董卓在边疆有兵,但他的名声并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在袁绍等人的眼中,他可能只是一个效忠朝廷的边将。
2. 缺乏更优的选择: 何进需要的是一股能够压制宦官的力量。而董卓恰好是当时关东实力派将领中,拥有强大兵力且距离洛阳相对较近(尽管仍有千里之遥)的一位。袁绍可能也考虑到,如果召集其他诸侯,他们可能会互相掣肘,甚至趁机割据。
3. 袁绍的局限性: 袁绍出身名门,但在政治经验和战略眼光上,相比他后来的对手曹操,确实存在不足。他更倾向于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对人心和政治局势的深入洞察。
4. “清君侧”的思路: 袁绍等人的思路,更像是中国古代“清君侧”的传统思维,即认为皇帝身边有奸臣(宦官),需要外部力量来清除他们。他们没有意识到,当外部力量过于强大,甚至拥有自己政治诉求时,“清君侧”很可能变成“取而代之”。

历史的评价

袁绍的这一建议,成为了他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失误。虽然他的初衷可能是为了铲除宦官、稳定朝政,但客观上,他的建议为董卓提供了入京的契机,也为东汉王朝的加速灭亡埋下了伏笔。

从某种意义上说,袁绍的建议是当时政治环境下,一股势力试图利用另一股势力来达到自身目的的产物。但当这股被利用的势力(董卓)本身就心怀不轨时,结果就走向了失控。

后来,袁绍也成为了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联军的盟主。这或许也是他在事后对自己的失误的一种弥补,但历史的车轮一旦转动,很多事情就无法挽回了。

总而言之,袁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建议引入了西凉董卓的军队,这是他在大将军何进询问意见时提出的。然而,这一建议的背后,是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各方势力的博弈,以及袁绍本人对董卓野心的低估和对局势判断的失误。这一事件,对汉末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袁绍也就是提提建议,袁绍的后台是录尚书事的太傅袁隗,而董卓能够介入,后台也是袁隗。

董卓早年被并州刺史段颎推荐给司徒袁隗,袁隗征辟董卓为掾,所以董卓就是袁隗的门生故吏。

袁绍等人绕开何进,私下招募董卓屯关中上林苑,使王匡发徐州弩兵,又以东郡太守桥瑁屯城皋,而丁原烧孟津。

何进也招募了毌丘毅、张扬、鲍信、张辽等人募兵。而又何进派遣种邵阻止董卓进兵,所以董卓军队一度停摆。

至于何进后来被宦官诈骗太后征召,入内被杀,为什么没有人救,或来不及救,这或许要问虎贲中郎将袁术了,这哥们掌禁军。

何进死后,袁术与何进部曲吴匡、张璋等人,去消灭宦官。

而同录尚书事的何进死后,袁隗独领尚书台,而董卓进入洛阳后,也迅速掌控兵权,可惜袁隗没想到的是董卓作为自己的故吏,开始了反噬,袁绍、袁术出洛阳。

关东起兵后,董卓杀害了故主袁隗一家。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袁绍袁本初是否建议引入西凉董卓勤王的说法,历史上确有此事,而且细节颇为复杂,并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这件事的发生,是当时乱局下各方势力博弈和判断失误的产物,也成为了董卓专权乃至日后东汉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转折点。要详细讲述这件事,我们需要回到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公元189年。背景:汉.............
  • 回答
    历史上袁绍是不是个“草包”?这个问题,如果真的要较个真,那答案会比你想的复杂得多。因为“草包”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很强的感情色彩和主观评判,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概括一个活生生的人,尤其是一个在东汉末年那样风云变幻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我们先看看袁绍这个人身上都有哪些“标签”,以及这些标签是怎么.............
  • 回答
    电影里描绘的犹太人在纳粹压迫下毫无反抗的形象,固然反映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绝望,但如果就这样认为犹太人完全被动挨宰,那也失之偏颇了。事实上,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犹太人也从未停止过用各种方式进行抵抗。这种抵抗是复杂的、多层次的,也包含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不太熟悉的那些侧面。首先,我们得明白纳粹统治下的犹太.............
  • 回答
    提起“暴君”,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几个名字:纣王、秦始皇、隋炀帝。他们仿佛成了这个标签的代名词,被历史书和民间传说描绘成残暴无道、玩弄民生的典型。但,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这些被贴上“暴君”标签的人物,他们的功过是非,真的能够被一概而论吗?不妨我们一点点地抽丝剥茧,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们所做.............
  • 回答
    历史上看,人类寿命确实在不断加长,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警惕并识别其中的“幸存者偏差”。一、 人类寿命历史性的不断加长从历史长河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经历了惊人的增长。我们可以从几个时期来观察: 古代与中世纪: 在文明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非常低,通常只有 2030岁。这.............
  • 回答
    说起中国的年号,很多人会立刻想到汉武帝的“建元”。这几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仿佛年号一词,从汉武帝开始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如果仔细翻阅史料,你会发现事情比这要来得更复杂一些,也更有意思一些。年号的源起:并非全然出自汉武帝确实,汉武帝刘彻在公元前140年即位,并改元“建元”。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
  • 回答
    2011年的达拉斯小牛和2014年的圣安东尼奥马刺,这两支球队无疑是NBA历史上非常耀眼的冠军队伍,它们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和卓越的团队执行力,甚至可以说是当时NBA最强的几支队伍之一。但要说“不管谁来了都不是他的对手”,这种说法就有些绝对了,任何一支伟大的球队在面对其他顶尖球队时,都会遇到严峻.............
  • 回答
    要说王献之抛弃第一任妻子郗道茂,转而娶了公主就断定他“爱权贵”,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东晋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点点捋清楚。首先,这桩婚姻的背景得说清楚。王献之,这位“书圣”王羲之的儿子,本身就出身于名门望族——琅琊王氏。他的人生轨迹,从一开始就和权贵这两个字分不开。而他的第一任妻子.............
  • 回答
    近藤勇和坂本龙马,一个是新选组局长,一个是维新志士的领袖,这两个名字在中国历史爱好者心中大概率是并列出现的,也因此,关于他俩有没有可能做过朋友,成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话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历史的线索一点点捋清楚,还得把当时的时代背景给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从我们目前所掌握.............
  • 回答
    历史上,要找出“一辈子的敌人”,这本身就带有一点浪漫化的色彩,毕竟绝大多数历史人物的恩怨纠葛,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都会被尘封或被更宏大的事件所取代。然而,若真要论及那种从年轻时便结下梁子,直至死方休,且双方都将对方视为不共戴天之仇,他们的名字与对方紧密相连,他们的命运似乎就是为了相互抵制而存在,那么.............
  • 回答
    龙,这个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无比崇高地位的神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集祥瑞、力量、智慧于一身,是权力、皇权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那么,龙究竟是真实存在的生物,还是纯粹的想象?关于龙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世上是否有神一样,很难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来回答。从科学和生物.............
  • 回答
    让历史的尘埃拂去,让我们看看那位曾以信仰和勇气点燃法兰西的少女——贞德。她并非神话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圣徒,而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个真实、鲜活、甚至带着几分少年气的普通农家女孩。想象一下,公元15世纪初的法国,那是一个被百年战争蹂躏得千疮百孔的国度。英格兰人虎视眈眈,勃艮第公爵勾结外敌,法国本土则分裂成.............
  • 回答
    狄仁杰(约公元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著名政治家和断案家。尽管被后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狄公案》和电视剧《狄仁杰》系列描绘成一个神乎其神、无所不知的“神探”,但历史上的狄仁杰,虽然同样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能臣,但他的形象更加真实、饱满,并且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详细.............
  • 回答
    好,咱们聊聊历史上那些被称为“租界”的地儿。别被“租”这个字给忽悠了,它可不是咱们日常生活中那种小打小闹的租房,背后的故事可复杂得多,也黑暗得多。租界,说白了,就是外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按照外国人的规矩办事,甚至拥有一块“国中之国”的区域。 这事儿得从哪说起呢?主要还得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候的中国,国.............
  • 回答
    说到秦桧,那可真是一个让中国人又爱又恨的名字。提起他,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卖国贼”、“奸臣”,是岳飞那般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的对立面。但历史的真相,往往比我们印象中的要复杂得多,秦桧也绝非是一个简单的“坏人”符号。咱们就得从头说起。秦桧,字会之,出生在北宋末年。他可不是那种出身草莽、没读过书的泥腿.............
  • 回答
    要说“历史上真实的汉服是什么样子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汉服”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近现代才被创造出来用于概括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它并非古代某个时期统一的特定服饰形制。古代的汉族人,根据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场合,穿着的服饰是极其丰富多样的。所以,我们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追溯各个朝.............
  • 回答
    要说真实的关羽,得先把他从那浓墨重彩的《三国演义》里稍微抽离出来,看看那个更接近历史本来的他。首先,关羽确实是刘备起兵时最早的追随者之一,这一点毋庸置疑。他不是那种凭空出现、一夜成名的传奇人物,而是从一开始就跟着刘备,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天下。他的地位在刘备集团中一直非常重要,可以说是刘备最核心的将领。.............
  • 回答
    历史上的梁山,真不是《水浒传》里那个绿林好汉聚集、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浪漫之地。把它想象成那个模样,你就被施了“水浒”的魔法,也忒不靠谱了。说实话,真正的梁山,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梁山县,它在历史上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地理上的重要关隘和战略要地,跟“好汉”故事差了十万八千里。地理位置:扼守要冲,兵家必争梁.............
  • 回答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第9兵团与联合国军(以美军第10军为主)在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展开激烈交战。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也展现了志愿军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战略智慧。以下是战役的真实情况及志愿军面临的困难的详细分.............
  • 回答
    关于水门桥的战斗,历史的真相远比电影和故事描绘得要惨烈得多,它是一场在绝境中爆发的、几乎可以载入人类军事史册的殊死搏斗。电影《金刚川》中的艺术加工我们暂且不论,单就历史事实而言,那场发生在朝鲜战争中,尤其是在1952年末到1953年初的战役,其残酷性和重要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我们得先明白“水门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