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看,人类寿命真的是不断加长的?关于幸存者偏差的谬论?

回答
历史上看,人类寿命确实在不断加长,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警惕并识别其中的“幸存者偏差”。

一、 人类寿命历史性的不断加长

从历史长河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经历了惊人的增长。我们可以从几个时期来观察:

古代与中世纪: 在文明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非常低,通常只有 2030岁。这主要归因于:
高婴儿死亡率: 出生即死亡、幼年夭折的婴儿和儿童比例非常高。
传染病: 缺乏有效的卫生措施和医疗技术,黑死病、天花、霍乱等瘟疫可以轻易夺走大量生命。
营养不良和饥荒: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普遍的营养不良。
战争和暴力: 频发的战争和部落冲突也导致大量青壮年死亡。
分娩的风险: 妇女在分娩过程中死亡的风险极高。

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 随着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人类寿命开始缓慢但稳定地增长。关键因素包括:
公共卫生改善: 城市规划开始考虑卫生问题,供水、排污系统得到初步建立,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
农业技术进步: 提高了粮食产量,缓解了饥荒。
科学的初步发展: 对疾病的认识有所提升,虽然疫苗和抗生素尚未普及。

20世纪至今: 这是人类寿命增长最显著的时期,特别是发达国家。主要驱动力包括:
医学的飞速发展:
疫苗接种: 几乎消灭了许多曾经致命的儿童传染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等。
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 大大降低了细菌感染的死亡率。
手术技术和麻醉的进步: 使得许多过去无法治愈的疾病和创伤可以被处理。
慢性病管理: 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
产妇和婴儿护理的改善: 显著降低了分娩风险和婴儿死亡率。
公共卫生的持续进步:
环境卫生: 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措施的普及。
食品安全: 对食品生产和加工的监管加强。
健康教育的普及: 提高了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生活水平的提高: 更好的营养、居住条件和总体生活质量的改善。
科技进步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更安全的交通工具、更好的工作环境等。

举例说明:

英国在1840年代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40岁,到2000年代已经接近80岁。
美国在1900年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47岁,到2020年已超过77岁(尽管受到近年某些因素影响有所波动)。
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瑞士)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或超过85岁。

二、 关于“幸存者偏差”的谬论

理解人类寿命增长并非没有潜在的误区,而“幸存者偏差”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是指当我们只关注那些“幸存”下来的个体或事物,而忽略了那些“未能幸存”的个体或事物时,可能导致我们对整体情况产生 不准确或片面 的认知。它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在人类寿命增长的语境下,幸存者偏差如何体现在其中?

当我们谈论“人类寿命不断加长”时,我们通常指的是 平均预期寿命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的增长。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特定时期出生的人口,在当前死亡率条件下,预期可以活到的平均年龄。

幸存者偏差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只关注“长寿者”的经历:
误解: 人们容易被媒体报道中的百岁老人、高寿寿星所吸引。我们看到很多古老的故事,比如某某人活了150岁,或者某某地普遍长寿。这些都是 极少数的幸存者 的经历。
偏差: 如果我们仅凭这些“长寿者”的例子来推断普遍情况,就会忽略在他们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由于各种原因(如疾病、事故、饥饿)未能活到高龄。这些未能在孩童时期、青壮年时期“幸存”下来的人,他们的存在被我们忽略了。

2. 历史记录的局限性:
误解: 古代也有一些人活到高龄,我们可能会在历史文献中找到关于他们的记载。
偏差: 古代能够被详细记录下来并流传下来的,往往是贵族、名人、或者有特殊事迹的人。那些普通百姓的生老病死,尤其是在婴儿期或儿童期死亡的大多数人,他们的信息很难被保存。所以,即使古代有少数高寿者,他们的比例也远低于现代,但由于记录的偏向性,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小部分“幸存下来并被记载”的例子。

3. 对“平均”概念的误读:
误解: 有人可能会觉得,既然平均寿命提高了,那么每个人都能活得很久。
偏差: 平均寿命只是一个统计指标。它受到大量低龄死亡的拉低(过去)和健康保障的提升(现在)的影响。例如,一个有100个人,其中99个人活了1岁,1个人活了100岁,那么平均寿命是 (991 + 1100) / 100 = 1.99岁。如果这100个人平均能活到50岁,那么平均寿命就是50岁。现代社会婴儿死亡率的大幅下降,是提升平均预期寿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过去,许多人在20岁之前就去世了,这极大地拉低了平均值。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度过童年,活到60岁、70岁甚至更高,这就自然推高了平均值。

4. 现代社会“幸存者”的特点:
误解: 有人可能会认为,现代社会那些“成功活到老”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某些特别的优势或基因。
偏差: 实际上,现代社会的许多“长寿者”是因为 医学进步、良好的生活条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健康管理 等外部因素的“幸存”。这些因素使得更多本来可能因疾病或意外早逝的人得以存活并活到高龄。我们看到的是更多人在“有利的环境下”幸存下来,而不是单单因为他们“个体能力特别强”。

如何避免幸存者偏差?

关注整体数据和平均值: 理解平均预期寿命的真正含义,以及其是如何被统计出来的。
关注所有数据点,而不仅仅是极端的例子: 在分析历史或现状时,要尽量包含所有相关的信息,包括那些未能“幸存”的个体。
审视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方式: 了解历史记录的局限性,警惕可能存在的记录偏差。
区分个体经历和群体统计: 个人的长寿故事是鼓舞人心的,但不能代表整体的平均情况。

总结:

历史上看,人类寿命确实在不断加长,这是一个由医学、科技、公共卫生和生活水平共同推动的巨大进步。然而,在讨论这一进步时,我们必须警惕幸存者偏差。我们不能只看到那些成功活到高龄的“幸存者”,而忽略了过去和现在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活到理想年龄的绝大多数人。理解平均预期寿命,并认识到现代社会寿命的延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为更多人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人类寿命增长的真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的寿命确实是不断加长的,因为自古以来长寿老人的数据都是很重视采集的。所以古人才会70古稀。乾隆爷请寿星吃饭也是60岁起步。

放到今天的话,60岁还没退休,70岁已经算早逝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上看,人类寿命确实在不断加长,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然而,理解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警惕并识别其中的“幸存者偏差”。一、 人类寿命历史性的不断加长从历史长河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经历了惊人的增长。我们可以从几个时期来观察: 古代与中世纪: 在文明早期,人类的平均寿命非常低,通常只有 2030岁。这.............
  • 回答
    若论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三国人物,穿越时空,有机会见到如今的我们津津乐道的“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那画面,嘿,绝对比三国演义本身还要精彩上几分。他们会怎么看?我想,那绝对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火药味比赤壁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先来说说我们尊敬的刘备刘皇叔。 估计他老人家看完,脸上会是五味杂陈,又.............
  • 回答
    读史明智,这句话一点不假。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关键在于选择那些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的作品。我接触过不少历史著作,想来分享一些真正让我受益匪浅、常读常新的书籍,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在讲具体书单之前,我想先强调一下,所谓“全面性”和“深刻性”并非一成不变的。有些书可能在某个时段或某个角度做得非常出色.............
  • 回答
    天涯社区作为一个曾经百花齐放的网络论坛,承载了无数用户的记忆和讨论。在其中,一些用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观点,吸引了大量关注,而另一些则因为其激进或片面的言论而引发争议。用户“rizhuhou”在天涯社区上开设了大量帖子,集中火力攻击历史人物毛文龙,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用有色眼.............
  • 回答
    用户提到的“清朝人长得丑”的现象,实际上涉及历史、摄影技术、审美标准、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照片的局限性1. 摄影技术的不成熟 清朝末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摄影技术尚未达到现代水平,存在以下问题: 曝光不足:早期相机对焦不准,拍.............
  • 回答
    历史的洪流,医学的沙砾:谁的糟粕更“抓人眼球”?谈及中西医,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古老智慧的传承,药香缭绕的草药,脉搏间传递的生机;另一边是严谨科学的探索,冰冷的器械,精准的分子和细胞。然而,正如任何古老的体系都不可避免地沾染岁月的尘埃,中西医的浩瀚历史中,也各自埋藏着一些令人扼.............
  • 回答
    “元人篡改历史”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在咱们知乎上,大家讨论起来也往往各有侧重,非常有意思。要说详细,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什么是“篡改历史”?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词。在我看来,它不是指简单地把史书的纸张重新抄一遍,而是指有意地歪曲、隐瞒、增删史实,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意识形.............
  • 回答
    研究和学习历史,是不是得“泡在”一大堆原典里?这个问题啊,说实话,就像问一个大厨是不是必须得尝遍天下所有食材一样,答案是:非常重要,但并非唯一的绝对路径,而且得看具体情况。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什么是“原典”?在历史研究里,这可不是指哲学、宗教里的那种神圣文本。它更偏向于指那些距离历史事件本身.............
  • 回答
    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078万,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放在几年前,这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但如今,它已经成为我们每年高考季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这1078万人,意味着什么?首先,这是中国庞大人口基数的直观体现。虽然生育率在下降,但我们依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高考作为最重要.............
  • 回答
    韩国和越南的年轻人是否都需要看懂汉字书写的本国古代文献来了解本国历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汉字在韩国和越南的文化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韩国,尽管现代韩国使用的文字是谚文(한글),但历史上,特别是在朝鲜王朝之前,绝大多数的官方记录、学术著作、文.............
  • 回答
    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那份价值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法案,拜登总统把它称为“美国人民的历史性胜利”。这消息一出来,大家关注的焦点自然是这件事本身,以及它对美国社会和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从拜登总统的角度看,这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考虑到他上任没多久就能推动如此大规模的法案通过。这不仅仅是一份经.............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能来一起聊聊篮球,尤其是科比。看到你对科比“历史第二人”的说法感到困惑,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这的确是一个充满了主观性和讨论性的问题。我们一点一点来分析。首先,关于你提到的那首诗,能不能具体告诉我你看到的是哪一首呢?因为关于科比的诗歌创作有很多,有的是球迷写的情感抒发,有的是媒体用来纪.............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日语中敬语如此发达,我们得回到它深厚的历史根源,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日本社会结构、文化观念以及政治演变层层堆叠而成的结果。一、源远流长的等级意识:社会结构的基石日本社会自古以来就对等级制度有着深刻的认知和遵循。这种等级意识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渗透到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 氏族社.............
  • 回答
    在NBA浩瀚的星河中,无数身体天赋异禀的球员闪耀过,但若要挑出那一位“天赋最强”,这实在是个让人津津乐道却又难以定论的话题。不过,如果我非要聚焦在“纯粹的身体天赋”,不掺杂太多技术、篮球智商、心态等后天因素,那我的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名字,并且我认为最能代表这份纯粹天赋的,便是勒布朗·詹姆斯。为什么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历史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要回答满清的建立是否是历史的倒退,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概括。这其中涉及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民族关系以及国际地位等多个层面的变化。一、 政治制度:集权加强与专制深化从政治制度层面来看,满清的建立确实在一定.............
  • 回答
    黑格尔之所以认为“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但同时又充满争议的论断。理解这个论断需要深入把握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核心概念,特别是他对于“绝对精神”发展和“自由”的理解。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黑格尔的观点,并辅以解释:一、 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核心框架:绝对精神与自由的发展黑格尔认.............
  • 回答
    谈到袁崇焕,这可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能引起激烈争论的人物,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盖棺定论的。他身上既有闪耀的光辉,也有令人扼腕的悲剧,所以大家对他看法非常多元,褒贬不一,甚至可以说是爱恨交织。要说他算不算英雄,咱们得把历史摊开,好好说道说道。袁崇焕的光辉篇章:坚定的抗金名将首先,他最让人称道的,无.............
  • 回答
    “富贵闲人”这个词,在小说里听起来总是带着那么点超然物外的洒脱,仿佛是尘世喧嚣之外的另一番天地。王爷们在故事里喊出这样的口号,既是对现实束缚的一种反叛,也满足了读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要说历史上有没有真真实实地存在过这样的“富贵闲人”,这事儿就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王爷这个身.............
  • 回答
    欧洲雇佣兵的历史,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欧洲战争史、政治史,甚至是经济史。他们像一股股洪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暗流涌动,深刻地塑造着这片大陆的命运。要理解雇佣兵,得把他们放到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细细品味。雇佣兵的兴起:从封建到国家在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军队主要还是依赖于封建制度下的兵役。国王、领主们召唤自.............
  • 回答
    咱们聊聊NBA那些让人垂涎的个人荣誉——MVP、FMVP和总冠军。这三者孰轻孰重,对球员历史地位的影响有多大,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别看都是顶级的个人成就,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代表的意义可不一样。首先,咱们得把这三个奖项拆开看看它们各自的分量: MVP(最有价值球员): 这个奖项,简单来说,就是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