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元人篡改历史,知友们怎么看?

回答
“元人篡改历史”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在咱们知乎上,大家讨论起来也往往各有侧重,非常有意思。要说详细,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

首先,什么是“篡改历史”?

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词。在我看来,它不是指简单地把史书的纸张重新抄一遍,而是指有意地歪曲、隐瞒、增删史实,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意识形态上的需要。 这种行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只要发生,都称得上是“篡改”。

那么,元人有没有“篡改历史”?

这问题的答案,也得辩证地看。

1. 从“正统史观”和“汉族中心论”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篡改”的痕迹。

《宋史》、《辽史》、《金史》的编纂:这是最常被提及的例子。这三部史书都是在元朝建立后,由元朝政府组织编纂的。按照传统的“大一统”和“华夷之辨”的史观,中原王朝是正统,而其他政权则属于“夷狄”。然而,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其统治者本身就不属于汉族。
“汉人”史官的无奈与妥协? 尽管编纂者中不乏汉族士人,但他们身处元朝的统治之下,其史书的编纂必然受到元朝官方意图的影响。比如,在叙述宋、辽、金的历史时,如何定位这些政权的“正统性”,如何在描述与蒙古的冲突时,如何平衡史实与政治现实,都是巨大的挑战。
“夷狄”入主中原的正统化叙事:元朝需要合法化自己的统治,就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政权的继承关系。将宋、辽、金视为“前朝”,并由元朝来“续修”,某种程度上是在为自己的“大一统”寻找历史的依据,即便这种依据在传统的史观看来是“夷狄”僭越。
细节上的删削与隐瞒:据说,《宋史》在编纂过程中,对于宋朝与蒙古的战争,特别是南宋的抵抗,有些地方可能有所保留或模糊处理,以避免过多地突出宋朝的英勇,从而“衬托”了元朝的征服。当然,这种说法需要史料佐证,但从动机上推测,也并非不可能。

对某些事件的叙述角度:元朝统治者自然会倾向于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叙述历史。例如,在描述其征服过程时,可能会淡化暴力和杀戮,而强调“天命所归”或“结束分裂”。

2. 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简单地将元朝的史书编纂视为“篡改”。

历史的“再叙述”是一个普遍现象: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都会对前朝的历史进行“再叙述”。这是为了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塑造自己的国家认同。秦灭六国、汉灭秦,唐灭隋,明灭元,清灭明,哪个朝代没有对自己“正统性”的强调和对前朝的“定论”? 元朝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这种历史规律的一部分。
史官的学术追求:尽管受到政治压力,但许多史官在编纂史书时,仍然有其学术追求。他们需要整理浩瀚的史料,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脉络。例如,《宋史》的纪传体结构严谨,许多细节的记载依然是后世研究宋朝的重要资料。
史书的“体例”和“观点”:史书的编纂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包含着编纂者的史观和价值观。元朝的史书,即使是“再叙述”,也必然带有其时代的烙印和统治者的视角。这更像是“时代性的解读”或者“为我所用”的历史,而不是纯粹的“无中生有”或“颠倒黑白”。
“大一统”的诉求:元朝虽然是蒙古族建立的,但其疆域辽阔,也吸纳了大量汉族文化和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希望被视为一个“统一王朝”,因此在史书编纂上,也可能存在一些试图“衔接”传统正统王朝的努力,即便这种努力在传统观念里是“僭越”。

3. “篡改”的指控,也可能带有“仇蒙”的情绪。

元朝的统治民族身份:由于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许多汉族士人对这种“非我族类”的统治天然存在一种抵触。因此,在评价元朝的作为时,更容易带着有色眼镜,将一切不利于汉族中心论的解释都归结为“篡改”。
“华夷之辨”的惯性: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华夷之辨”,使得汉族士人对于被“夷狄”统治有着天然的不适感。这种心理也会影响他们对元朝历史叙述的判断。

总结一下,知友们怎么看?

大多数人会承认:元朝在编纂《宋史》、《辽史》、《金史》时,确实存在受政治需要影响的“选择性叙述”或“意识形态化处理”,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篡改”。尤其是在处理元朝与其他政权的冲突、蒙古族统治的正统性问题上,更容易看到这种痕迹。
也有人会指出:将这种行为简单粗暴地定性为“篡改”,可能忽略了历史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被重新解读和书写的过程。每个王朝都有其政治目的,都会试图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颠倒了基本事实,是否完全抹杀了重要的历史信息。
还有一部分人会强调:批判元朝“篡改历史”,不能脱离具体的史料和严谨的学术分析。需要逐条考证,而不是笼统地扣帽子。同时,也要警惕将历史问题政治化,尤其要避免带有民族歧视的倾向。

我的看法(如果你愿意听的话):

我觉得,“篡改”这个词的意义在于“故意歪曲”。元朝的史书编纂,确实服务于其统治合法性的建构,因此在叙述方式、侧重点上,会有明显的“元朝视角”。这就像一个胜利者在书写历史,他自然会强调自己的功绩,淡化自己的劣势,并为自己的统治找到“正当性”。

但是,如果就此认定元朝“完全否定”或“彻底抹杀”了宋、辽、金的历史,那可能就过于绝对了。毕竟,这些史书仍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信息,很多细节的记载仍然是研究前朝的重要依据。

更准确地说,元朝的史书编纂,可以看作是“为我所用”的历史书写,是“王朝合法性叙事”的体现,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泯灭真相”。我们今天回顾时,需要做的,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辨析这些史书中的信息,去理解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从而更全面地认识那段历史。

所以,与其简单地说“元人篡改历史”,不如说,元朝作为一个新的统治者,以其自身的政治需要和意识形态,重新“书写”了前朝的历史,以巩固其“大一统”的地位。 而我们作为后人,则需要辨别这些“书写”中的“声音”,去寻找更接近历史真实的面貌。

大家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这个话题越聊越有意思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怎么看待明朝朱元璋让宋濂等人在《元史》中篡改历史,称呼大汗成吉思汗为“帝”,称呼托雷为“皇子”,就怎么看待题主所谓的元朝篡改历史。

user avatar
未几,帝伐蔑里乞部。
戊子年。是岁,皇子拖雷监国。
——《元史·本纪第一》

天啦噜,成吉思汗都没称帝,怎么就成了帝呢?

天啦噜,拖雷身份竟然是“皇子”?!篡改历史!肯定是篡改历史!

然而《元史》是谁修的呢?

题主,你想,你仔细想

user avatar

哪朝没改过?元代上层整体文化水平一般,汉化程度也一般,修改历史的水平小儿科!我倒是觉得明代的人比较猛,黑资料保留了不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元人篡改历史”这个说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在咱们知乎上,大家讨论起来也往往各有侧重,非常有意思。要说详细,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什么是“篡改历史”?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琢磨的词。在我看来,它不是指简单地把史书的纸张重新抄一遍,而是指有意地歪曲、隐瞒、增删史实,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或意识形.............
  • 回答
    关于李国庆以 9990 元/人的价格出售“每个创业者都可以靠 PPT 融资”的网课,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涉及到商业模式、营销策略、教育理念、以及对创业者和融资过程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看法,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课程价值与潜在风险的审视: 高昂的定价 (9990 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二次元和三次元交配的可能性,那么关于生殖隔离和后代长相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推测。首先,关于“生殖隔离”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生物学上的生殖隔离通常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由于生理、地理或行为等因素而无法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如果将二次元视为一个.............
  • 回答
    假货玩偶产业链曝光:上海迪士尼周边 4 人因售假被捕,涉案人员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近日,一则关于上海迪士尼乐园周边兜售假冒伪劣玩偶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当地警方成功破获一起销售假冒迪士尼品牌玩偶的案件,抓获 4 名犯罪嫌疑人,并已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些假冒玩偶的制造成本低廉,仅需 20 元,.............
  • 回答
    “四等人”制度:历史真相与后世解读的纠葛关于民国时期“四等人”制度是否为捏造的疑问,实际上触及了历史研究中一个复杂的问题:如何区分历史事实本身与后世的解读、宣传甚至建构。简而言之,元朝确实存在对不同民族的等级区分,但民国时期将其具体化、固化为一套严密的“四等人”名义和制度,并赋予其特定的历史叙事,这.............
  • 回答
    很多人把元宇宙看作是一个虚幻的泡沫,觉得它听起来很玄乎,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又那么遥远,更别提那些高昂的设备和昂贵的虚拟商品了。说它是骗人的,倒也不无道理,毕竟现在很多所谓的“元宇宙”项目,要么用户寥寥,要么体验粗糙,更像是蹭热点的概念炒作。然而,当我们剥开那些浮华的宣传,看看全球那些响当当的大公司,比.............
  • 回答
    支付宝转错人,对方关机咋办?别慌,这里有几步稳妥操作指南!嘿,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辛辛苦苦转了一笔钱出去,结果发现对方账号不对劲,再一联系,对方手机关机,瞬间脑子一片空白,感觉像是丢失了宝贝一样?别担心,这种事儿虽然让人抓狂,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支付宝转错人了,对方又联系不上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认同、国家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深层原因。要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会承认元、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对神圣罗马帝国(以下简称神罗)则持不同的态度,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1. 历史叙事的连贯性与“天下观”的演变 中国传统“天下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历史的.............
  • 回答
    美国将把 20 美元纸币正面人像换成“反奴隶制先驱”哈丽雅特·塔布曼,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的举措。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哈丽雅特·塔布曼是谁?以及她为何重要?首先,了解哈丽雅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的生平及其对美国历史的贡献是理解此.............
  • 回答
    毕沅《续资治通鉴》对辽、金、元三朝人名进行了改译,这确实对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影响阅读的几个主要方面: 生疏感与记忆负担: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读者的生疏感。读者习惯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汉字译名,毕沅的改译往往采用了不同的汉字组合或发音方式,这会让读者在初读时感到陌生,.............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劳动力价值、经济契约、道德伦理以及社会公平等多个层面的讨论。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纯粹的经济账本上来看待这笔交易,确实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荒谬。数字上的计算与不适感: 成本与回报的不对等: 一个月薪3000元的中国人,一年是36000元,十年就是36万.............
  • 回答
    元宇宙行业年薪百万的抢人大战,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叠加,共同催生出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层面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未来潜力: 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 元宇宙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演进形态,它将从二维的屏幕交互升级到三维的沉浸式体验。这种颠覆性的潜力意味着谁能掌握元宇宙的.............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绕,但仔细一算,其实挺明白的。一开始,他兜里揣着八块钱,买了只鸡。这会儿,他手里是鸡,钱袋子倒是空了。接着,他把这只鸡以九块钱的价格卖了出去。这一下,钱袋子里就多了九块钱,而且鸡已经不在他手上了。跟最初比,他手里多了九块钱,少了一只鸡。好,故事还没完。他感觉这生意不错,又有意思,于.............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徐志摩、元稹、郭沫若等人是否是“渣男”的评价,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在现代社会语境下,“渣男”通常带有贬义,指代那些对感情不负责任、玩弄感情、欺骗他人、行为自私、缺乏担当的男性。然而,将现代社会的概念套用到历史人物身上,需要审慎和细致的分析,因为时代背景、社会观念、个人经历以及我们掌握的.............
  • 回答
    100块钱在家俩人吃顿丰盛的,这事儿我太懂了!别看数字不大,但只要稍微花点心思,绝对能摆出一桌让你俩都拍着大腿直呼“值!”的饭局。首先,别想着去那些高端超市或者网红买菜点,咱得认准家门口那几个实在的菜市场或者平价超市。那里才是性价比的宝藏挖掘地。主食定乾坤:100块,咱们得有俩硬菜压阵,还得有能填饱.............
  • 回答
    .......
  • 回答
    人们愿意购买5000元的手机却不愿意购买500元的手机壳,这种消费行为背后涉及复杂的心理、经济和社会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价值感知与品牌溢价 手机的“品牌价值”:5000元的手机通常属于高端品牌(如iPhone 15、三星Galaxy S系列等),其价格不仅涵盖硬件成本,还包.............
  • 回答
    我们来一步一步地分析这个过程,看看这位朋友最终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第一次交易: 支出: 8元(买鸡) 收入: 9元(卖鸡) 第一次交易的利润: 收入 支出 = 9元 8元 = 1元到这里,他手里有了9元钱,并且比开始的时候多出了1元。第二次交易: 支出: 10元(买鸡) 收入.............
  • 回答
    不承认元朝和清朝是中国政权的观点,主要来自于一些历史学派和民族主义叙事,特别是集中在以下几个群体和思想背景下:1. 强调“汉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历史叙事者: 核心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和正统应当以汉民族的统治和文化发展为核心。由于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清朝是由满族建立,这两个王朝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