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元宇宙行业开始抢人大战,年薪开到百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元宇宙行业年薪百万的抢人大战,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叠加,共同催生出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层面进行详细的解读:

一、 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未来潜力:

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 元宇宙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演进形态,它将从二维的屏幕交互升级到三维的沉浸式体验。这种颠覆性的潜力意味着谁能掌握元宇宙的关键技术和生态,谁就能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全球科技巨头和资本都将元宇宙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巨大的市场规模预测: 许多研究机构和咨询公司都对元宇宙的未来市场规模进行了预测,普遍认为其潜力将达到万亿美元级别。这包括了游戏、社交、娱乐、教育、商业、甚至工业应用等多个领域。如此巨大的潜在回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
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 一些国家将发展元宇宙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其视为提升国家数字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这进一步加速了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二、 关键技术的稀缺性与复杂性:

元宇宙的构建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跨越多项前沿技术,而这些技术的顶尖人才恰恰是极其稀缺的。主要体现在:

图形渲染与3D引擎开发: 打造逼真、流畅的虚拟世界需要顶级的图形工程师和3D引擎开发者。他们需要精通C++、GPU编程、Shader编写等,并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这类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技术门槛高。
VR/AR/MR(XR)技术研发: 元宇宙的核心入口之一是XR设备。这涉及到光学设计、传感器技术、人机交互、空间计算、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等复杂技术。从事这些领域研究和开发的工程师,特别是那些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非常抢手。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AI在元宇宙中的应用无处不在,例如:智能NPC、虚拟化身驱动、内容生成(文本、图像、3D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用户行为分析等。能够将AI技术有效融入元宇宙生态的专家,拥有巨大的价值。
区块链与Web3技术: 为了实现去中心化、数字资产所有权、经济系统构建等,区块链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熟悉智能合约开发、加密技术、去中心化身份验证等人才,在元宇宙经济体系的搭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网络通信与分布式计算: 支撑大规模用户同时在线、低延迟的沉浸式体验,需要强大的网络架构和分布式计算能力。网络工程师、后端工程师等在优化传输效率、降低延迟方面至关重要。
内容创作与生态搭建: 除了技术人才,元宇宙也需要能够创作引人入胜的3D内容、设计虚拟场景、构建虚拟世界规则的艺术家、设计师、游戏策划等。他们的创造力是元宇宙吸引用户的关键。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如何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获得自然、愉悦的交互体验,是元宇宙成功的关键。熟悉VR/AR交互原理、用户心理、沉浸式体验设计的UX/UI设计师同样受到高度重视。

三、 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新兴行业,人才储备不足: 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所需的大部分技术和能力都是跨学科的,并且很多是前沿的。这意味着传统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快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技能高度复合化: 元宇宙项目往往需要人才具备多方面的技能,例如:既懂3D建模又懂游戏开发,或者既懂AI又懂后端架构。这种高度复合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早期竞争激烈,抢占先机: 科技公司和资本深知谁能最先构建出成功的元宇宙平台或应用,谁就能获得巨大的市场先发优势。为了争夺有限的顶尖人才,不得不大幅提高薪资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他们。
创业公司与大公司争夺: 既有资金雄厚的大科技公司在招聘,也有大量初创公司为了快速启动项目而积极招募人才。这种多方位的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的竞争。

四、 薪资的驱动因素:

高价值的稀缺性: 对于拥有稀缺技术能力和丰富项目经验的人才,他们的价值被极大地放大。公司愿意支付高薪来获得他们,因为这些人才能够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投资回报的预期: 元宇宙行业吸引了大量风险投资。投资人对项目的成功有着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也支持公司投入更高的成本去招募顶尖人才,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竞争性薪酬策略: 为了在人才争夺战中获胜,企业不得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包括高额年薪、股票期权、项目奖金等,以确保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
人才的议价能力: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顶尖人才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要求高薪。

五、 具体岗位举例(为何能开出百万年薪):

资深图形渲染工程师/引擎架构师: 负责构建元宇宙核心渲染引擎,直接影响视觉效果和性能。
XR(VR/AR/MR)算法工程师(SLAM、光学): 核心技术人员,决定了设备的精度和沉浸感。
AI研究员/高级AI工程师(专注于NPC、内容生成): 能够驱动元宇宙内的智能交互和内容生产。
区块链首席工程师/架构师(专注于经济系统、NFT): 负责元宇宙的经济底层构建和资产流通。
系统架构师(专注于分布式、实时系统): 确保元宇宙能够支撑海量用户的高并发和低延迟。
资深游戏策划/世界构建师(有成功大型MMO经验): 能够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元宇宙世界和玩法。

总结来说,元宇宙行业年薪百万的抢人大战,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巨大潜力、支撑其发展的多项复杂前沿技术的稀缺性、以及由此导致的人才供需严重失衡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公司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不得不不惜成本地吸引和留住那些能够驱动元宇宙发展的顶尖人才。这是一种典型的“为未来投资”的市场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和12-14年的O2O大战一样,那个时候只要你说你是搞O2O的,团队牛逼,搞个BP基本就融到钱了。

我个人赶上了这一波,那个时候除了工作之外就是招人和融资。

融到钱了,肯定不能放银行,那就开始抢地盘,扩份额,首先就是招人。

资本就是一个行业的加速器,资本入局通常有几个现象出来:

1、这个赛道的头部公司更爽了,因为资本只爱投前两名;

2、这个赛道的从业者爽了,第一是工资确实会拉高,第二个是跳槽很容易,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公司,跳槽是涨薪最快的方法;

3、伪需求出来了,泡沫来了。比如那个时候什么O2O按摩、O2O美甲,所以会有一批公司做炮灰。


为什么资本突然这么热衷元宇宙了?

1、隔岸现在搞的风声水起,元宇宙第一个股Roblox的股价都涨上天了,数据也非常喜人,能赚钱的能力也算印证了。

2、占赛道的需要,一个赛道出来总会产生1-2个龙头公司,资本现在真是跑步进场,都不想错过下一个拼多多、字节。

3、确实是有真需求。目前看需求比较大的就是游戏 和 虚拟人物。

虚拟人物这个对直播带货行业确实需求巨大,做过这行的都知道,主播那是一个难管理哈。现在随便找个1年经验的主播价格都要上天了,动不动还喜欢撂挑子。目前这个需求已经有创业公司在做了,如果未来硬件条件跟上,用虚拟主播以假乱真,或者替补一部分基础的主播是很有市场的。

user avatar

主要是中国文化开始发力了。

元宇宙啊,我很懂。研究很多年了。

元宇宙离不开元始天尊这个概念。

以前,西方的那些体系啊,经过要几千年的折腾,都不行。都无法解释、适应当下的人类发展情况。

而基于中国本土哲学、思想、文化的元宇宙呢,是能再定义目前的资源、分配、建构、人类行为等社会方方面面的世界观。

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解决人类危机,是中华民族当下,给世界一个很大的贡献。

所以,各个公司,都开始抢人啊。

元宇宙,我很懂。

user avatar

我不怀疑什么东西是元宇宙。


我现在的迷惑是,到底什么东西不是元宇宙?


我们都知道市场最爱干的事儿就是造概念吹牛X,兼职跟饭店一样一天不炒浑身刺挠,而且炒的还都是韭菜鸡蛋。

很多人都说看网文闹书荒,我建议你直接读券商研报,那个比小说好看多了,我坚定的认为中国最有想象力的科幻作家都在券商写研报,小说都没他们编的那么燥。


最近他们可能科幻写烦了,开始看玄幻了,于是元宇宙这个词就出来了。

好家伙,我第一时间还以为凡人修仙传破次元了。

随着元宇宙出世,很多妖魔鬼怪也都跑出来,说自己也是元宇宙,或者正在布局元宇宙。

新能源和区块链出来的时候,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元宇宙这个词一拿出来,其他概念格局都小了。

宇宙这个词本来就已经很恢弘了,还加一个“元”字。

下一个新概念想要压住它,只能是创造出超级赛亚人了,不对,是元超级赛亚人,果然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大家看元宇宙的几个标签和特征是:沉浸、虚拟世界、虚拟社交、用户自制共创内容。

它是一种互联网生活的全新版本,是下一代的互联网。

有一种对元宇宙的描述其实还挺形象的:全真互联网,但我觉得应该叫修真互联网。

只不过,上网的终端设备会从电脑/智能手机变成了VR设备。

发现这个概念的问题了吗?你不能说这个概念是错的,因为这一天迟早会来临,毕竟血肉苦弱嘛。

但这个概念最大的问题不是他们不正确,而是在于太正确了,一点错误都没有,并且几乎包含了所有与电子相关的领域,这就导致啥卵用都没有。

我上一次听到这么这么的论述还是上次,希望下次听到这么这么的论述是下次。

如果这东西都能炒,墓地概念股显然更骚,毕竟那个也是必然到来,而且每年都有需求,用户还没法给差评,是真正的时间的朋友。

考虑到互联网真正的广泛应用是在世纪之初的前几年,那么以此类推,这个时候炒元宇宙概念,相当于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炒互联网概念。

所以这个时候,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就显得十分可笑。

那个所谓的元宇宙第一股罗布乐思(roblox),给吹的天上地下的,这东西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儿?

一个破游戏外加NFT,QQ空间+Q币都比他有想象力,黄钻会员教你做人的能力。

这东西要是算元宇宙,那我赛尔号就是宇宙战舰,摩尔庄园就是宇宙起源,4399就是宇宙中心,腾讯就是银河联邦,我的世界就是多维空间。

很多东西就是很傻X,但换个词就能骗麻瓜。

虽然罗布乐思(roblox),但多少沾点边,别的元宇宙概念股更荒谬了,荒谬到只要你不要脸,啥都可以是元宇宙概念。

有一家游戏厂商只是宣布自己准备做一款元宇宙游戏就算是元宇宙概念股了,吓得他们自己都澄清。

以前P2P火的时候,有公司马上蹭热点,把公司名改成谐音P2P,谐音梗不但不扣钱反而还能坑钱;

区块链火的时候,也有公司宣称自己也是去中心化的,至少股价就挺去中心化的,一直单边跌,不对,这叫股价原子化。

还有的提供网吧企业服务的上市公司,做数字电视的上市公司,还有给手机做模组切割的,也纷纷被被列入元宇宙概念股。

还有一家社交软件说自己是年轻人的社交元宇宙,这我就蚌埠住了,这魔幻公司去竞对社区发涩图,结果蠢到连个IP池都不会用,直接被人顺着网线抓了。

后面上市前又被因为这事儿被人搞了一波。

现在上面各种擦边球以及酒托遍地走,这还元宇宙?

真是弱智宇宙。

这些沾一点点边的公司被贴上“元宇宙”的标签,其实都是凑要素。

如果真的要凑要素的话,那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被称为元宇宙。

万物皆可元宇宙,万物皆是元宇宙。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金庸小说构建的武侠世界和哈利波特的巫师世界当然算元宇宙,因为它为元宇宙提供了内容基建,提供了元宇宙的元世界架构。

毕竟如果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架构完全一致,也挺没有意思的。

爱优腾B快抖这些视频公司也是元宇宙,有内容,有弹幕互动,有社区,而且率先在元宇宙真正来临之前让你有非常沉浸的感觉,因为你很容易就“蚌埠住了”。

剧本杀当然也是元宇宙,它不仅仅提供了世界架构,还是现实人类在虚拟世界里扮演角色的一种提前演习。

那些贴脸发言、中途下车的玩家就可以被元宇宙提前拉黑,为元宇宙的社区和谐贡献了力量。

这些都是已经能蹭元宇宙核心概念的产业了,如果更不要脸,还能继续拓展。

元宇宙的用户都是人吧,人活着是不是得吃饭?所以与餐饮有关的都是元宇宙概念。

你别管用什么设备,总得耗电吧?

所以与能源有关的,都是元宇宙概念。

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只是使用脑、眼、手的简单冲浪,大家平均上网时长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个小时。

如果能够提供沉浸感更足的冲浪体验,那很多人就在里面不出来了,是不是身体就会出问题,是不是利好医药股,医药,毫无疑问是元宇宙概念股。

考虑到所有元宇宙都要用眼,搞眼科的简直是元宇宙概念上的明珠。

再考虑到你在虚拟世界太久,身体需要锻炼,健身房必然是元宇宙不可错失的一部分。

元宇宙说到底是把现实的物理世界迁移到线上去,本质不是沉浸、不是人机互动,而是人人互动,还是社交。

既然是社交,是不是就得喝酒,喝酒是不是得体现身份等级和尊卑,是不是得来点白的,那么是不是利好酱香。

而且酒精喝多了致幻,喝酒前我是山东的,喝酒后山东是我的,直接进入虚幻世界,这个元宇宙才正宗,而且非常个性化,反正都是虚幻世界,而且酒后还能直接和现实物理连接,那还需要VR干啥?白酒才是通往元宇宙的真正密码。

再考虑到北方酒文化,所有北方上市公司,应该都是元宇宙。

喝酒吃药恰饭发电算元宇宙,其他行业板块当然也可以算元宇宙。

元宇宙里也得有货币流通,也得有存款和贷款。

银行股是不是得涨?

元宇宙里不能空穴来风,是不是还得借已有的名山大川的名字,需要IP授权,那旅游景区股是不是得涨?

元宇宙里也会有诈骗,也会有财产损失,保险公司是不是得开发点新的产品,保险公司是不是得涨?

什么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电气设备,通通都是元宇宙。

为啥?

你生产元宇宙设备,得用人家。

我留个思考题给大家。

元宇宙这么带劲儿,真正的沉浸互动,是不是得多装几台空调去去火散散热,所以做家电的是不是元宇宙?

万机互通,这耗电量不得biubiubiu地往上冒啊,做能源的是不是元宇宙?

你这电机什么的是不是要运输啊,所以做物流的也是元宇宙。

都元宇宙了,注定了要波澜壮阔,注定了要囊空万物。

要有格局,毕竟人家是宇宙。

以后你喝酒吃肉蘸酱油的时候,记得不要剩饭,这是对元宇宙的不尊敬。

浪费粮食是不好的,元宇宙也不是法外之地。

只要不要脸,元宇宙随时就在我身边。


当然了,这些新概念和新题材的大热,离不开券商分析师的助力。

券商分析师是卖方,负责推荐股票给买方。

为了更好地推销,他们一直都是造词大户。

过去他们造词造出来骗骗散户,现在散户骗不动了,散户没钱了,就骗机构投资人。

国内的卖方分析师写的研究报告是只会吹多的,什么垃圾票都要吹,最牛X的一次是有个券商研究员吹某家上市公司,用的词是“人中龙凤”, “烧不死的鸟是凤凰,烧的死的鸟就是烧鸡”。

而这家上市公司后来被证明是一家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从被这个券商研究员吹过票之后,这家公司开始连续四年亏损,今年的时候直接摘牌。

所以这其实是烧鸡概念股。

写小说的人还是太没有想象力,他们应该研究券商研报。

雨果奖、星云奖其实只是科幻二流写手才拿的奖,真正的科幻大奖其实是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只不过他们科幻修炼到了极致,发明出了时光机,都是穿越过来的人,要保守秘密,不能让我们普通人太早知道命运的定数。

当然也不能让我们太晚知道,所以时不时就会从时空机器里随意拿出一个概念来告诉我们。

有时候券商研究员也很冤,唱空只能得罪人,还没有好处,所以只能用瞎吹来提醒散户。

如果没有没有吹的太用力,其实就是不太行。

资深股吧老哥们也早就悟了,如果上面写着“维持”,会自动把它翻译成唱空。

生活不容易啊。


如果信了这些研究报告,是我们韭菜没有领悟他们的良苦用心,券商研究员已经尽力了。

毕竟他们说得不明确,顶多不知道自己3年后在哪。

如果说的太明确的话,可能都不知道自己3天后在哪儿。

他们为了不让韭菜们发现自己的真实目的,往往伪装成社交牛X症重度患者,不断吹捧垃圾票,饱受韭菜们的无端嘲笑,其实是扛下了所有。

而元宇宙因他们而来,也会对他们投桃报李。

元宇宙的核心仍然是社交,是沉浸式的社交,注意啊,是沉浸式的社交。

这种仿真社交方式直接就把一些键盘社交牛X但实际社恐的人打回了原形。在

元宇宙的世界里,社交牛X症患者依然是很吃得开的。

那哪个群体里的社交牛X症患者的密度最高呢?

券商研究所的卖方分析师们。

毫无疑问,毋庸置疑,如果这个世界只能有一个元宇宙概念股,全场唯一真元宇宙预言家就是券商股。

那这时候问题来了,你肯定会问,死胖子你说了这么多,你到底啥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假的,然后装作自己不知道,看看能不能装一波赚点钱出来。

你不需要知道元宇宙,也不需要理解元宇宙,更不用相信元宇宙。

别人问你啥是元宇宙,你只需要轻飘飘地回一句:谁涨谁就是元宇宙。

一个智者的形象就出来了,如果没有几十年脑血栓或者十年的炒股经验都说不出来这样的话。

一个万物基于传销的博傻游戏,开始了。

祝大家,猎运亨通。

user avatar

韭菜长势太好了

user avatar

资本市场实在是太需要下一个风口了。从去年到今年放了这么多水,然后房子又被卡住了,你说这些钱该流向哪里呢?

二级市场上某宝搞个酿酒的游戏,股价都能涨,这种对于热门题材的炒作效应必然会从二级市场传导到一级市场的。无论你的公司上市还是没上市,在面向投资人的时候,只要套上一个源宇宙的壳,你就能讲故事。可你怎么套上源宇宙的壳呢?装装样子总是需要的吧,相关人员总是需要去搞一点的吧。实在不行也整个酿酒也好,种地也好的游戏总可以吧?线上种地,线下收割。种的还搞不好是韭菜。

其实抢人的人也知道靠他们抢了,这点人肯定做不成,所谓的演绎咒他们也知道,就靠现在的软硬件技术水平是远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源宇宙那个水平的。但这不重要,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他们要做的只是在下一轮面对投资人的时候能够讲出一个融资的故事。现在抢人只不过是为了给到时候讲那个故事,提供一些炮弹和素材。花几十万上百万挖一两个人,到时候融资的时候就能多拿一两个亿,这么合算的生意为啥不做呢?这可比辛辛苦苦做利润容易多了。

user avatar

深层次原因只有一个: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量红利殆尽,资本急需一条概念足够新、前景足够广、利润足够厚的赛道,变革式地创新,颠覆旧有秩序,诞生新需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了互联网经济,重塑了十几亿中国人发短信的文化习惯,原来使用超级APP微信交流更方便。重塑了打车要在大马路上等,等到后就招手的习惯,原来手机发送定位,司机按时来到指定地点也可以。

……

现在看普通地不能再普通的事,在1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时间的刀子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不知不觉,已是质的变化。

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是无止境的,过去十年是智能手机普及到十几亿民众的过程,移动互联网用户一直在增长。

但今天?网民增速几乎停滞!国内还不能用上移动互联网的民众比例已经很少,已经是存量时代。

互联网公司目前的重心已不再是增量用户,而是存量用户的博弈。

你可以看腾讯财报,微信月活用户数基本已经固定,很难再有大幅提升。

服务好存量用户,提高变现力,互联网公司依旧能赚钱,但要放弃高预期,高爆发式的增长已经很难再重现。

但资本永不眠!!

资本,永远都在跑的资本,如何能接受10%跑赢通胀的稳定复合增长?

资本,尤其大资本,求的是爆发性的增长奇迹,恨不能移动互联网浪潮再来一次。

来股新的浪潮,打破旧有秩序,以通讯举例,资本期待的,是人机交互的再一次变革,如果交互的载体不再是手机了,那么市场就大了,十几亿的中国人都是潜在新用户啊!

那是多大的市场?!多大的想象空间?!

然后。元宇宙的概念来了。完美契合资本的深层次诉求啊,来吧!再来一次摧枯拉朽的变革,重构产业秩序,将旧的网络重构,重现移动互联网的经济奇迹。


如何定义元宇宙?我看过的最好答案,绝不是游戏、VR/AR、社交等赛道。

元宇宙本质是个时间点。未来会出现一个时间点,大部分人50%以上的注意力、消费力,时间等资源都投入在了虚拟数字经济。

这是一个你买了个数字皮肤,和你买了件喜欢的衣服,同样值得炫耀,受人认可的时代。

我相信这个时间点会来,但如何到达那个奇点,没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条路径上会填满失败企业的残骸。

但走到终点、踩着失败者残骸的大赢家,也将获得最丰厚的资本回报。

user avatar

我已经有师兄在Metavisa了,不得不说这个元宇宙发展的……其实比我想象的慢。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资本其实很迫切地想去继续增值、继续收割。

科技的瓶颈期并不足以支撑目前庞大的资本市场,所以元宇宙应运而生。

天下人都知道这是炒概念,但是无妨,因为能炒起来就是真金白银。

一如区块链。


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想先进去,只要热度足够,先进去的大概率是赚钱的。

赌徒就是这个心理,投资者和资本本身并不是不知道这个玩意屁都不是,他们比我们还清楚。

但是,他们知道:能赚到钱。


时至今天,我觉得再进去已经有点晚了…

当然了,肯定大量人以为自己是先驱者…


这就寄希望于这玩意可以吹得足够大吧,只要足够大,现在进去的人也能赚钱。

对这个的判断能力,就是所谓的投资眼光…


我长这么大最讨厌赌博,但是我知道很多人成功全是靠赌博,所以我不反对别人去赌。


唯一要清醒的是:这种东西并不产生钱,只是一个钱重新分配的过程。

user avatar

吹呗。谨防被各种元宇宙讲座和培训班骗钱。

user avatar

自打特斯拉的股价飞上天,所有美国科技巨头都意识到,吹未来科技才是割韭菜最好用的工具,所以元宇宙来了。

然而,马斯克展望了好几年的自动驾驶,如今实现了吗?那凭什么扎克伯格的元宇宙就能实现呢?

如此炒科技概念股,最终只会让资源空耗,导致整个市场崩溃,面临金融危机。

在你们为了自动化和元宇宙而疯狂的时候,回头看看巴菲特老爷子在干啥吧,他正握着现金等着抄底呢。

user avatar

p2p,ofo,币圈:大哥不笑二哥。

本质上来说是社会上有着天量的钱,但是他们不可能奔着贬值的地方去,那就只能找点这种东西割一刀。

user avatar

其实元宇宙之类,无非都是历史上那些宗教玩剩下来的东西。

首先,要构建看起来象征人类命运的“最终答案”。

比如神灵终将毁灭世界、死后能啪啪啪美女、下辈子当土豪……

有的可能是画美好大饼,有的则是恐吓说痛苦即将降临,还有的刺激人性潜在欲望,但无论如何最终目的都是:

让你去相信这种宗教,成为忠实信徒。

可即便信教,但究竟谁来解释“教义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那么大家又要各执一词。

总之如果仔细了解各种宗教的发展史,都会发现其中存在大量模糊、好像怎么说都有道理的内容,扯皮到最后要么就是宗教战争搞肉体毁灭,要么就是“累了,你觉得是啥就是啥”。

同时,作为信徒肯定不能白嫖教义,那是一定要交钱的,各种宗教仪式要花钱吧?想求个平台得给神灵烧香纳贡吧?要对付异教徒,军费总得你们交特别税吧?

当然还有更加直白——赎罪券。

哪怕到了地理大发现、人类都能探索宇宙的今天,宗教照样能拥有一大批信徒,这就基本可以确认为人性的精神需求了。

哪怕无神论者痛斥“智商税”,教徒们也会说,你可以不信,但一定要敬畏的。

至于敬畏的是个啥,到底存不存在,教徒是肯定拿不出证据的。

但没有关系,总之只要有足够多的人还相信这种教义,那它就可以继续收割人间财富。

元宇宙亦如此。从很多宣传的话语而言,这就像是在勾勒人类未来必然发展方向。

并且很多专家还乐此不疲地告诉公众,如果你现在不了解元宇宙,那么今后就会被淘汰,以此来制造恐慌(前两年,他们在说未来只有20%的人能有工作)。

然后就如题目里描述的,“有人因为信了元宇宙,所以拿了百万年薪”——你看,这就是封圣的案例,愚蠢的人类还不赶紧效仿。

但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呢?大家又各执一词,反正没人能给出绝对准确的定义。

你可以说虚拟现实是元宇宙,也可以说脑补公交车上的妹子跟自己结婚生孩子共度晚年、这种脑洞也是元宇宙。

定义都无所谓啦,只要你愿意相信存在这么个玩意儿,并且(更重要)愿意花钱就好了。

就如那些能够从历史长河中存活下来的宗教,其本身灵不灵无所谓,关键是把持宗教解释权的那波人,不仅赚到盆满钵满,还把无辜的小孩子灌得盆满钵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元宇宙行业年薪百万的抢人大战,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叠加,共同催生出的现象。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层面进行详细的解读:一、 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与未来潜力: 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 元宇宙被普遍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演进形态,它将从二维的屏幕交互升级到三维的沉浸式体验。这种颠覆性的潜力意味着谁能掌握元宇宙的.............
  • 回答
    “元宇宙”概念下 AR、VR 行业的新发展机遇:深度解析“元宇宙”(Metaverse)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愿景,其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持久化、互联互通、沉浸式的虚拟世界。在这个宏大的概念框架下,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作为实现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的关键技术,无疑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下将从多.............
  • 回答
    元宇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既可能代表着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可能被投机者利用成为一场巨大的骗局。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元宇宙的各个层面。什么是元宇宙?首先,我们先来界定一下“元宇宙”。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统一定义,但普遍认为元宇宙是一个持久化的、在线的、3D虚拟空间集合,用户.............
  • 回答
    元宇宙和虚拟货币,这两个词最近真是火得不行,走到哪儿都能听到。很多人听着听着就糊涂了,觉得它们是同一个东西,或者干脆就是个炒作的概念。其实不然,它们之间既有关联,又有本质的区别。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概念理清楚:元宇宙(Metaverse):一个“平行世界”,一个.............
  • 回答
    元宇宙网课 10 天卖 160 万:这背后是智慧变现,还是“割韭菜”的套路?最近,一则关于“元宇宙网课 10 天卖 160 万”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刷屏,瞬间点燃了人们对元宇宙的好奇心,也引发了一场关于“网课变现”与“割韭菜”的激烈讨论。10天160万,这个数字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形势.............
  • 回答
    在“元宇宙”这个概念下,关于“意识决定物质”的讨论,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本质、虚拟世界和人类意识的理解。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概念:1. 元宇宙的定义与性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我们所谈论的“元宇宙”是什么。目前,元宇宙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和确定的定义,但.............
  • 回答
    元宇宙(Metaverse)的火爆毋庸置疑,从科技巨头如Meta(原Facebook)、微软、腾讯、字节跳动,到游戏公司如Epic Games(堡垒之夜)、Roblox,再到奢侈品牌和内容创作者,都在积极布局和探索。那么,元宇宙真的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吗?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我们可以从.............
  • 回答
    说起元宇宙,再聊到5G,这俩词儿现在可是炙手可热。它们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是不是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灵魂伴侣”?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关系还挺微妙,挺重要的。咱们得先捋清楚元宇宙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元宇宙就是一个虚拟的、沉浸式的、持续存在的数字世界,你可以用自己的虚拟化身在里面社交、工作、娱乐.............
  • 回答
    想立刻冲进元宇宙玩游戏?没问题!不过,得跟你说句实话,现在市面上所谓的“元宇宙游戏”很多都还在探索阶段,或者说,大家对“元宇宙”的定义本身就还在不断演变。所以,今天我给你介绍的,都是目前在元宇宙概念下比较热门、玩法也比较丰富的一些游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一、 体验真实社交与建造的乐园:《R.............
  • 回答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最近真的是火得不行,但如果让你用自己的话说清楚它到底是个啥,估计不少人会有点懵。别急,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明白白,让你觉得就像是身边朋友在跟你聊天一样。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其实挺分裂的,一方面是真实的物理世界,我们上班、吃饭、睡觉,摸得着看得见;另一方面.............
  • 回答
    元宇宙,这个听起来有些缥缈的概念,如今却让全球的奢侈品牌们趋之若鹜,仿佛找到了新的“财富密码”。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代表着品牌们对未来商业模式、消费者关系乃至品牌文化演进的深度思考。1. 触达“更年轻、更数字化的核心消费者”:这是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原因。随着数字原生一代(Z世代.............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元宇宙和数字孪生这两个听起来有些科幻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很多人容易把它们混淆,觉得它们就是一回事,但其实它们各有侧重,也有一些重要的交叉点。元宇宙 (Metaverse):一个沉浸式的、共享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把元宇宙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持久的、相互连.............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正站在一个数字世界的入口。这个入口不是你熟悉的网站或手机应用,而是一个更广阔、更沉浸的数字空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宇宙”。元宇宙并非一个单一的公司创造的产品,它更像是一个概念,一个关于互联网下一阶段的愿景。如果说今天的互联网是二维的,我们通过屏幕浏览信息、与人交流,那么元宇宙则试图将.............
  • 回答
    元宇宙的兴起,确实像一股强劲的东风,吹起了数字房地产市场的巨浪。这股浪潮来势汹汹,让不少人既兴奋又迷茫。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虚拟世界里花大价钱买地盖楼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未免太疯狂了。毕竟,在现实世界里,房产交易已经是门大学问,而如今,我们还要在这个虚无缥缈的数字空间里,复制甚至超越这一切.............
  • 回答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听起来既科幻又有点抽象,对吧?其实,要理解它,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更广阔、更沉浸、更互联的数字世界,一个我们不仅能在里面“看”,更能“参与”和“创造”的虚拟空间。别把元宇宙想成就是个游戏。虽然很多游戏比如《堡垒之夜》或者《Roblox》已经展现了元宇宙的一些.............
  • 回答
    元宇宙的浪潮,会不会让VR迎来它的“第二春”?这个问题,想必是当下许多从业者、爱好者乃至普通人都十分关注的。老实说,VR这玩意儿,从最早的概念雏形到现在,可谓是经历了几番起伏,每一次都让人抱有巨大的期望,但也伴随着不少的争议和瓶颈。那么,在元宇宙这个全新的语境下,VR的命运究竟会走向何方?我认为,答.............
  • 回答
    元宇宙,这个融合了现实与虚拟的数字新大陆,正以惊人的速度吸引着全球目光。它不仅仅是简单的VR/AR应用集合,而是一个持久化、互联互通的虚拟世界,我们可以在其中社交、工作、娱乐、创作,甚至创造全新的经济体系。然而,构建这样一个宏伟的未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系列棘手的技术难题,同时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 回答
    “元宇宙”这个词,现在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科幻小说里的概念?但它正在一点点走进现实,而且很多人在谈论元宇宙的时候,总是绕不开“区块链”这个东西。那么,为什么元宇宙一定要“长”在区块链这块地基上呢?这可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元宇宙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它就.............
  • 回答
    元宇宙对于盲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技术概念,更可能是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交和学习方式的开启,甚至是一种赋权和解放。虽然视觉在目前大众对元宇宙的想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元宇宙所提供的沉浸式、多感官的体验,以及它打破物理界限的能力,都能为盲人群体带来深刻的改变。1. 打破信息获取的.............
  • 回答
    元宇宙:不只是游戏,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普通人如何在这里乘风破浪?“元宇宙”这个词,这两年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一提起它,很多人脑海里冒出的可能是虚拟现实眼镜、酷炫的游戏场景,甚至是某个科幻电影里的奇幻世界。没错,这些都是元宇宙的一部分,但如果仅仅把元宇宙理解成一个高级点的游戏,那未免有些狭隘了。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