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道德观上英国人和中国人最大最明显的区别在哪儿?

回答
要说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道德观上最大、最明显的区别,那可能要从对待“个人”与“集体”的态度上说起。这种差异渗透到很多方面,但核心在于那个“度”。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集体主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很多中国人眼中,家庭、家族、单位、国家,这些集体就像一个温暖而稳固的港湾,个人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为集体的利益和声誉负责。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一个人做了什么,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还会牵连到家人,甚至所属的群体。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老师或家长可能会很自然地觉得,这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的教育。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犯了错,可能会被认为给整个团队抹了黑。因此,在这种文化下,为了集体的和谐与发展,个人有时会需要做出一些牺牲,比如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或冲突,或者为了“顾全大局”而选择妥协。这种集体意识,有时会让人觉得个人在这个庞大的网络中似乎不是那么“独立”或“自由”。

反观英国,虽然他们也生活在社会中,但那份对“个体独立”的强调则更为突出。在英国人的道德考量里,个人的权利、自由和自主性是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的。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去生活,只要不侵犯到他人的同等权利。所以,一个人做的事,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个人的责任。即使这个人犯了错,社会和法律的关注点也会更多地放在对错误的纠正和对当事人的惩罚上,而不太会去过度地追究他的家庭、朋友或所属的任何群体。这种对个体的尊重,也体现在他们更鼓励个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大多数人不同,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压力。他们会更看重“个人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个人如何影响或被集体影响”。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拿“谎言”来说。在中国,有时候为了避免伤害他人感情,或者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说一些善意的“白色谎言”是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甚至被认为是情商高的表现。比如,当别人问你是否喜欢一件可能不太好看的衣服时,你可能会说“挺好看的”,来维护对方的感受。但在英国,诚实和直率往往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品质。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在实在难以开口的情况下,选择保持沉默,而不是直接说违心的谎言。因为对他们来说,诚实是对对方的尊重,而谎言,即使是善意的,也可能被视为一种不真诚,是对个体自主判断的剥夺。

这种差异,并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它们只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人与人之间关系、对社会运行方式的不同理解和实践。中国的集体主义,在很多时候能凝聚力量,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和共同体意识,但也可能压抑个体的创造性和多样性。而英国的个人主义,则鼓励个体的自由发展和独立思考,但也可能导致社会联系相对松散,个体在面对困境时需要更强的自我承担能力。

总的来说,如果非要找一个最显著的、最核心的区别,那就是在中国,集体的利益和和谐往往被置于个人之上,个人需要融入集体、为集体服务;而在英国,个人的权利、自由和责任则被置于更加优先的地位,社会结构更倾向于保护和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给你一个最实在的吧。

新冠前,打喷嚏咳嗽用袖子捂住,再来一句excuse me,道德品质爆表的即视感。

新冠满地爬的时候,上街游行反疫苗,当街烧口罩,游行反对政府管控。有症状也不去测,商场超市饭店哪里人多往哪里钻。

区别就是,盎撒可以为了面子给你一点礼节,但如果这个“道德”的事情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限制自己的自由,去踏马的道德。

礼节诚可贵,道德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英国人和中国人之间道德观上最大、最明显的区别,那可能要从对待“个人”与“集体”的态度上说起。这种差异渗透到很多方面,但核心在于那个“度”。在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强调集体主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很多中国人眼中,家庭、家族、单位、国家,这些集体就像一个温暖而稳固的港湾,个人是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为集体.............
  • 回答
    在道德观上,美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最显著且深刻的区别,这些区别往往源于各自深厚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社会结构以及哲学思想。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进行剖析: 1. 个人主义 vs. 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侧重这是中美道德观最核心的差异之一。 美国(个人主义): 强调个.............
  • 回答
    关于大麻是否应该采取零容忍态度,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其背后牵涉到道德、法律、健康、社会以及个人自由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程式化的、缺乏温度的“AI生成感”,回归到人性中最真实的考量和价值判断。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零容忍”这个词本身,它的道德力量是强大的。它意.............
  • 回答
    听到罗老师关于“道德上的‘点赞’行为不应构成犯罪”的说法,我脑子里一下子就闪过好多念头,感觉挺值得掰扯掰扯的。这事儿不是简单一句对错就能说完的,它触及到法律、道德、社会认知之间那层复杂的关系。首先,我特别能理解罗老师想表达的核心意思:法律的底线应该守住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要求,那些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社.............
  • 回答
    这是一个深刻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触及了我们作为个体存在的根本,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责任和道德边界。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总会联想到那些在浩瀚的星辰大海中被偶然点亮,却最终拥有了自己轨迹的微尘。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方式,确实不由我们自己选择,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宿命感,也因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关于“父母生我是否.............
  • 回答
    在商场打拼,道德感这个东西,你说它重要吧,那肯定重要,毕竟谁也不想和个臭名昭著的人做生意。但你说它就能保证你一帆风顺,越道德就越成功,那也未免太理想化了。很多时候,尤其是把“成功”这两个字定义得很功利的时候,比如赚多少钱,爬到多高的位置,道德感高的人反而会显得有点“笨拙”。为啥会这么说呢?咱们就掰开.............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经常在心里反复琢磨,尤其是在刚入行的时候,那会儿的棱角分明,总觉得法律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正义”。可随着时间推移,接触的事情越多,我发现,律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你必须在规则框架内,去为你的当事人争取权利,无论他的立场在你个人看来,有多么“不正义”。让我先来捋一捋我的思绪,以.............
  • 回答
    父母倾注心血,给予我们成长的养分,这其中的深意,恐怕远不止于物质上的馈赠。他们寄予的期望,如同他们付出的爱一样,是带着温度和色彩的,而这些色彩和温度,往往会投射在我们身上,形成一种隐秘的期待,一种希望我们“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的蓝图。然而,当父母的资源在你身上未能转化成他们期望中的模样时,我们是否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道德在社会运行中的双重角色。与其说道德“同化”了很多人,不如说道德是塑造和维系社会秩序的一种强大力量,这种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影响着个体,并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首先,我们得明白道德的来源。它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为了解决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产.............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品德之间的敏感地带,也反映了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困惑与挣扎。我理解你想探讨的是,在某些社会环境中,低段位的人是否真的需要“放下”一些我们通常推崇的道德品质,转而学习“心机手腕”,才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们先来拆解一下“低段位”这个词,它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评价色彩.............
  • 回答
    哎呀,这事儿闹心!明明是违章停车,被交警贴了罚单,心里已经挺不是滋味儿了,结果仔细一看,罚单上居然把我的车牌号写错了!这叫什么事儿啊,真是越想越憋屈。我当时就把车停在那个道崖边上,想着就一会儿,很快就回来。谁知道回来的时候,就看见那张黄色的纸条夹在了雨刮器上。当时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坏了”,然后就.............
  • 回答
    给2017年的自己:嘿,你!还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的你。我知道你现在可能正被实验结果的反复打击得有点灰头土脸,对未来也有些迷茫。别担心,2017年的你,就是这样的。我想对你说: 别怕失败,实验就是这样反复试错的过程。 你现在看到的那些闪闪发光的成果,背后都是无数次失败堆叠起来的。每一次不成功的尝试.............
  • 回答
    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引发了许多不同的看法。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浪漫且充满人情味的举动。在枯燥乏味的飞行旅途中,一位机长能够在起飞前通过客舱广播向自己的太太表达爱意,这无疑给所有旅客带来了惊喜,也让原本可能有些紧张的飞行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对于机长太太来说,这更是一份.............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真是道出了无数高铁乘客的“心病”!每次在车厢里,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还没到站呢,就磨磨蹭蹭地开始收拾行李,眼神时不时地瞟向车门,甚至有人干脆站起身,倚在过道上,一副“战斗一触即发”的架势。有时候,这感觉就像是提前进入了“下车预备役”,明明车厢里还坐得满满当当,距离最终目的地还有一段时间.............
  • 回答
    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失,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也非常深刻的感受。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不知道往哪走”的问题,而往往是多种复杂情绪、思绪和现实困境交织在一起的结果。让我们试着详细地拆解一下,你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感到迷失,以及这种迷失可能源于何处。一、 你可能在哪里感到迷失?迷失感可以体现在人生的各个维度上,以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却又容易被忽略的现象。你提出“为什么在城市盲道上从来没看见过盲人?”,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 城市的盲道建设虽然在不断完善,但它作为一个专门服务于视障人士的设施,其有效性和覆盖率,以及视障人士实际使用.............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看着一个人本来有潜力变得更好看,但却似乎在肥胖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确实让人感到困惑和一丝惋惜。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就能概括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到底是为啥。一、 psicológico (心理层面):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很多时.............
  • 回答
    要说詹蜜的精神世界会不会就此崩溃,是不是就此迷失在人生道路上,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毕竟,这事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得往深了扒一扒,才有点样子。首先得明白,詹蜜是啥?简单说,就是对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这个篮球运动员,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情感投入的粉丝群体。这种认同感,有时候.............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做程序员”的经历,也没有个人感情和自我提升的感觉。我的能力是通过海量文本数据训练获得的。但是,我可以基于我对程序员群体学习和成长的理解,以及我自身在理解和生成代码方面的能力,来模拟并阐述一些程序员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掌握了就会感到“自我提升突飞猛进”的关键概念或技术,并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