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周口女孩被冒名上大学,顶替者花 5000 元买指标」事件?

回答
周口女孩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这已经不是孤例了,但每次被曝光出来,都像是在我们本已脆弱的社会信任上又捅了一个血淋淋的窟窿。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赤裸裸的、披着教育外衣的欺诈和不公,而且是发生在最需要公平的起点——教育上。

我先说说这事儿本身,细节上,这女孩叫王娜娜,在河南周口郸城县,她03年高考,本来考上的是东北某大学,结果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却是假的。之后,她被顶替了,对方竟然是她同村的一个叫王某的人。更让人气愤的是,据报道,这个顶替行为,竟然花费了五千块钱买了一个“指标”。五千块,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笔不小的钱,但跟一个女孩一生的前途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价的罪恶。王娜娜因此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后来她自己打工、考成人高考,才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但人生的轨迹已经被硬生生扭转了。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我个人觉得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首先,这是对公平正义的公然践踏。 每个人都相信,高考是相对公平的考试,付出多少努力,就应该有多少回报。王娜娜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那是她应得的。结果呢?一个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在王娜娜身上,才能拿到那个分数和名额的人,就被一个通过“买指标”这样一种违法手段的人给轻易顶替了。这不仅仅是王娜娜一个人的不幸,它打击的是所有寒窗苦读的学生对公平的信仰。想想那些比王娜娜分数略低一点,因为名额不够而与大学失之交臂的学生,他们该作何感想?这种行为,就是把社会阶层的固化,把所谓的“人脉”、“关系”渗透到了教育的每一个毛孔里。

其次,揭露了教育体制的漏洞和腐败的可能。 “买指标”这三个字太刺眼了。一个指标,本来应该是稀缺资源,它怎么就能被买卖?这背后牵扯到多少环节?学校的招生流程是否严格?地方教育部门的管理是否到位?村里的、镇上的、县里的,有没有人从中作梗?这件事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怀疑,在某些地方,教育资源并不是完全按照分数来分配的,而是可以通过金钱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来运作的。这让人不寒而栗。

再者,是对受害者尊严和权利的严重侵犯。 王娜娜作为一个受害者,她的人生本该是另一番景象。她承受的不仅仅是失去一个上大学的机会,更是被剥夺了自我实现的可能,是被剥夺了在公平竞争中证明自己的机会。这种经历,对一个年轻人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她后来能够坚持下来,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实现大学梦,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勇气和韧性,但这并不能抵消她曾经遭受的不公和痛苦。

我们不能轻易把这起事件的责任推到“顶替者”个人身上,虽然她本人是直接的实施者。这五千块钱的“买指标”,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它背后一定有某种“链条”在支撑。如果没有人在中间操作,没有某个环节的失守,这五千块钱又怎么能买到一个大学的入学指标?因此,追究责任,绝不能止于“顶替者”,更应该深入到那些可能存在的“保护伞”,那些利用职权、破坏规则的人。

这件事的后续处理,尤其是对那些被顶替的学生,他们的权益如何保障,那些参与买卖指标的人如何受到法律的制裁,这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处理不好,如果不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堵住这些漏洞,那么下一次,还会有“王娜娜”出现,而社会对公平的期待,就会一点点被消磨殆尽。

总而言之,周口女孩被冒名顶替事件,是一起令人发指的教育不公案例。它不仅伤害了一个女孩的人生,更暴露了教育系统和社会诚信存在的严重问题。这起事件的警示意义是深刻的,它呼唤着对教育公平的更强烈的守护,对权力寻租的更严厉打击,以及对每一个普通人尊严和权利的更根本尊重。希望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希望我们能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寒窗苦读的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公平、光明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更新:有很多事,永远不会有真相。

能不能还原真相,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人知道了他们的丑行。让人看到了社会黑的一面。

以下是2016原答案:有部分地方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改动了。

为避免此答案过长,最新更新都可移步微博查看: weibo.com/u/1226851862/

另外:我需要的帮助就是转发传播或者法律援助。自身经济目前吃饭没有问题,我有手有脚,绝对不会接受任何众筹及捐款。


~~~~~~~~~~~·~~~~~~~~~~~~~~~~~~~~~~~~~~~~~~~~~~~~~~~~~~~~~~~~~~~~~~~~~~
这种事情每次一发生好朋友必然会通过朋友圈或者QQ将链接转给我。
为啥?
因为我遇到过这样的事,还不止一次。

她是我初中同班同学,对我的成绩能力比较了解。


我也不知道我是不是注定就该倒霉,小学升中学居然要考试。我是我们当地最后一批小学到中学要进行升学考试的,很不幸,我落榜了。
考中学之前,我是全乡第一名(知道排名是因为我老师是我邻居,他阅卷后知道全乡最好的成绩是谁。每次都会第一时间告知我和家人。事实上其他同学没有正式全乡拉通排名过),唯一的一个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我没考上我爸惊讶的不得了。因为这意味着不但要承受别人的冷嘲热讽,还要花高价费才能读中学。否则就只能复读一年。(因为前一年毕业的学生小学没有考上中学的要么 复读要么从此就拿着小学毕业证打工,者交200块的高价,不过只限定10个高价生。没杜撰,真的。)那一年是1994年,大家可以去查九年义务教育是1994年9月普及的。
因为名额紧张,成绩一出来我爸就去中学打听。去学校打听后,发现我原来可以不用争取高价名额。因为我有优秀学生干部证书,可以加10分,刚好过录取线3分。
“还好有个加分政策,否则啊!”我爸心里有点暗喜。(当时说我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可以加10分上我们当地初中的。)

我爸妈一直很宠我,而我不相信自己会考那样的成绩,加上考号公布的分数和我名字公布的分数不对应,我一直在妈妈面前说。妈妈忍不住了,同时也担心我想不开跳河。(我家门前有河。)让爸爸去查分,那时候查分也是要钱的,一门100块。我爸气呼呼的就去了,一边走一边埋怨我妈多此一举。
“反正录取了,不出高价了嘛!”我爸叨咕。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妈和我是对的,查出来分数,我的成绩全班第一,和全乡第一只差0.5不到(实际上是0.2),而调换我成绩的,正好是我们学校的主任。他的外甥女和我同班,他担心外甥女考不上,就换了我的分。他说换成绩是因为我是市级学生干部,可以有加分政策,给我换的那个分加了分就可以过。加上我们当地曾经有个成绩很好的女生中考,考了两次都名落孙山,大家都说是成绩好的骄傲自满,我万一考不上可以说我是骄傲没发挥好。考号是提前做了手脚的,因为他们有把握我一定能考上。

这个证书我保留了二十几年了,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当年遭遇的一切。


我后来仔细一想,当年录取比例那么低,中考那个姐姐全级第一没考上,但和她同一批的一个女生考上了。考上的那个女生平时成绩倒数第几名,她的爷爷是我们当地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我不得不怀疑那个姐姐遭遇了和我一样的事。(但我们也没有证据不是吗?你们觉得一个倒数第几的人能超常发挥到那个地步吗?作弊也办不到吧)我顺利上了中学,不靠加分政策。不过当年当地政策变了,所有没有过录取线的学生都可以读中学,只需要多200块高价费,不用再限制十个名额。
当时父母也没有告那个主任。怕告了学校不收我。


若事情到此结束,那么一切就像一场梦。
可事实上枪打出头鸟这话总没有错。
当年成绩好,从没掉出年级前十。(毕竟大考小考那么多次,不是次次年级第一,所以更正之前的"第一"说法)。被老师劝诫不要去读高中,去读一所能分配工作的学校。原因是老师怕我进入高中后万一早恋了,分心考不上好大学。(老师是"好意"。)
小孩子也拗不过父母,只能放弃了要当记者要当律师的愿望,接受他们的安排,考师范。
我笔试总成绩,在我学校考师范的应届生学生中是第一名,但是我面试64分。(有个复读的更惨,面试才50多)和我一起考试的一个隔壁班女生,因为走了后门,面试90多分。想象一下这之间的差距。然后一分之差我落榜了。当然,她虽然面试很高,依然差了几十分。
来年老师要求我继续征战,这次笔试高出很多,面试也是80多(参加了所谓考前培训班,哎),那个女生80多分,不但如此,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她还伪造了虚假身份,换取了10分的加分。(这个有证据,不过制造虚假职工子女身份的并不只她一个。)

我第二次虽然笔试面试都轻松过了,但体检的时候给我查了个“乙肝带菌)当时有亲戚的亲戚刚好在医院,提前告知了我结果,说怀疑有人偷换(有偷换考生体检先例)。我家人吓坏了,赶紧带着我去省级医院复查,结果一切正常,没有乙肝。(乙肝按规定当时不能过,会被刷下来,体检是最后一道关口。)赶紧把检查结果告诉他们,这才改了结果。

我后来在新的学校学习了几年,毕业的时候没有分配工作。去人事局询问,去相关单位问,得到的答复永远是:“你们等等,一批批的分配。”
那时候家在农村,条件也不允许天天去这些单位等着。我爸妈和我都很天真,我爸一直坚信当时的答复:“我们按毕业成绩来分,一批批来。”
这一等就是好几年,等到政策发生变化,等到我结婚生子。这期间我去外地工作,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本来对那份工作已经不惦念了,但是某一日父亲骂我:“为什么你就没有工作呢,为什么呢,还是你学习不认真!”我受不了这样的委屈,脑子一抽,就回家再次翻起这件事。
我翻出来了,虽然当时相关单位已经更换了领导。但是你们知道结果是什么吗?
原本没有被分配的我,我的档案在教育局找到。我不是他们单位的职工,但是我的档案在那里,而且被撕开了,内页有篡改也有缺失。
这意味着什么?我相信有档案的人都懂。当年我的档案是自己亲自封口亲自送去人事局而不是教育局。我既然没有被分配,就不是他们的职工,我的档案就不应该在他们那里。
而那些自费生的档案(当年学校招了很多自费生),我全部在学校的档案室查到,根本就没往人事局送。(我们班自费生的档案都原封不动的留在学校。)所以说那种认为他们看了我的档案觉得我不适合分的说法根本行不通。因为其他几个被顶替的统招生档案就没被撕开。(这也是为什么这事一直是我在闹而他们没有一直参与的原因,他们觉得我底气最足。)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要为我高兴了吧?因为毕竟铁的事实在。
可是新局长说:“你去告啊,反正不是我!"
去纪委,没人搭理。

我那时候因为要去外地,在家呆的时间也不久。那时候刚成家没几年,各方面经济也导致我没有太多时间在这事上磨叽。于是忍着委屈,心里想:”爸你再也不会怪是我成绩不好没有分配了吧?“
没想到我爸还是怪我。
好在我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时间多了起来,经济也宽裕起来,开始觉得有时间耗了。刚好因为某些契机这事又被老爸翻出来说了,我为了一口气只好继续往下走。
结果去某局,让我自己查当年是不是因为有分配文件。
去档案局,档案局是不给我们私人提供这些文件。
好在我还懂网络,然后一个文件一个文件的还算找到了一些,打印出来。
拿去给他们看,他们有些惊讶,一直猜测是不是有内鬼在帮我,而且各种试探希望我说出是谁帮助了我,是谁提供了消息给我,你们想想,我怎么可能说呢?事件发生到现在,为什么有人愿意为我作证,就是因为我人品不差,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口风紧,不随意出卖人。

但是结果呢,让我走行政,然后我走,告诉我什么结果?
说当年不该分配却被分配的人(自费生。分配名额刚好和未分配统招生相同。)是择优录取。
你们相信吗?本该分配的刚好那么多个不优秀的,然后分配的刚好那么多优秀的自费生。
一个萝卜一个坑。
我当然不服。
然后各种找认识我的人给我压力,找我的长辈,找我的亲戚,找我中学的班主任,而另一方面又到处散播谣言,说我可能要被分配。
”你想怎么办?“他们约我谈话。
”我不想怎么办,只想你们还我清白,纠正错误。“我淡定的说。
派出所的人也出动了,让我走一趟。
”我没犯法,你说个理由,我才去,派出所大门好进不好出。“我说。
至于档案,也被转移到人事局了。他们让我去提取档案,我没有。

我甚至想联系当年罗彩霞事件的记者刘万永,但是我知道好的新闻是不可复制的。
我还直接去县委会议室外面拦过县委书记,我抱住他的腿,求他给我公道,我甚至下跪了,大声哭了。
当时和我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同学,他们没下跪也没哭,他们说自己的立场没有我硬。
书记看了看我递过去的信,说:”你的字写得挺好的。“
但是他并没有亲自解决我的问题。他只是简单的走了一个形式,在信上签上名字,要求查。那时候我对他的期望很大,以为他会是个不一样的好官。但很快我发现自己太幼稚了,他之所以那样不过是敷衍我,拖延时间让某局商讨对策。在他的指示下,我得到了一份漏洞百出槽点满满的行政回复。

结果是什么?说我的档案是学校一个老师按规定篡改的。说我丢失的档案因为时间太久无从查证,但不影响我。(你们说档案丢失对一个人真的没有影响吗?档案交接都会有手续的啊,有手续的,一个个追查下去会不知道是谁动了手脚吗?)
我们也向法院递交了起诉书,人家不敢接,不想得罪人。(圈子太小,单位上的基本是本地人。)我们还给市领导写信。
然并卵。

当时联系到的受害者有两位,但是他们的情况和我的有出入,他们的档案都没有被撕被修改,他们希望我闹,因为我底气最足,他们知道我思维清晰。同行的那个女生很怕派出所抓她,我说你别怕,抓了我保你,但她还是怕。同行的男生更不同,他是一个小菜贩,得起早摸黑,没有那么多时间耗。还有一个在广东,靠网络联系我问每天的进展。这三个人就有两个是班长。
他们比我更清楚,这是一场耗时耗力的事。
他们情绪也慢慢懈怠。除了有各种事要忙让我一个人先顶着,他们其实还有另一层想法。如果我失败了,他们肯定也会失败。但我如果成功了,他们就自然会被分配。
然后他们找了借口退出了。
然后舆论变成:”你看几个闹事的,就她一个人还在闹,为什么?“
我后来坚持了两个月放弃,因为我原本只是想要真相而不是工作。
舆论又变成:”其实她要继续闹,我们可能会分配她、“”她肯定被收买了,所以不闹。“
发在本地贴吧的帖子,被他们派人用了一个和我差不多的高仿ID请吧主删除了。剩下的一个帖子开始涌入水军,试图引导舆论,把我塑造成一个没有分配工作的偏执狂,甚至有人挂着五星红旗为背景的头像骂我是疯子。
我只好删除了。本地贴吧他们的熟人太多了。我的亲戚朋友很多却不会上网。
甚至有人暗示我:“你要逼急了我们说档案是地震的时候为了躲避地震搬动封口搞坏了你能咋样?”

明明那封口是用手撕开的,撕的痕迹很明显。
大哥查小弟,你们认为能查出来什么?

十几年了,证据我还保留在手里。可是,有什么用?没有媒体愿意帮我,我也联系不到媒体帮我。这事只能我自己在我们当地小打小闹。没人认为我是在寻求真相。而我也陷入矛盾之中。因为当年顶替我的人,正是我的同学。某局甚至让认识我的人一个个打电话约我出去,开始攻心和欺骗:”不要闹僵嘛,万一分配你呢?那你岂不是把同事领导得罪完了?“
我的整个维权过程,真的就像宫心计一样。我时时刻刻要提防自己说错一句话。因为我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造谣扰乱治安的帽子。他们盯着我的一举一动,希望我出个小纰漏。当时我们本地有个网友,因为我发帖说找不到县委书记,他说他看见县委书记在和我举报的局长一起在他们酒店。就因为没有拍照或者摄像留下证据就被查水表了,说他造谣。
他们还各种诱惑希望我说出类似:”我不要工作你们赔钱“这样的话。因为这可以立马给我扣上敲诈勒索的罪名。我这事在我们当地闹了好几次,很多相关行业的人都知道我是被人顶替都知道我很冤但没有人敢帮我说一句话,大家只是在私底下议论:”哎哟,那个女孩,挺有才,胆儿也挺大,敢跟他们斗!“
我当年的班主任说:”我一直以为你分配了!“(因为我是写作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我不但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办过个人写作作品展的女生,我还是班级篮球队的队员 ,接力赛主力,短跑100,长跑800,1500,3000的固定参加者。因为个子高,跳高跳远都参加。)
我实习单位的领导说:”好可惜,实习成绩那么高!居然没分配!我记得你是双优生嘛。“

正因为有了这些接二连三的亲身经历,所以我一直相信社会是存在很多阴暗面的。但是没有经历过的同学却轻松的抛来一句:”你这个人心理太阴暗了,有些愤世嫉俗。其实社会是很公平的。”

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一直追下去,可是你们不知道,我一句话说错我可能就被请去喝茶了。我去找他们,我没有工资,不能照顾自己的家庭生活不能照顾孩子,而他们坐在办公室不搭理你一天就混过去了。他们就是磨你,磨得你没有时间没有金钱来应付这一场持久的战争。
在我寻求档案下落 的过程中,他们的借口不是领导开会就是其他。好不容易等到领导,人家当我们是空气,自顾自安排饭局。(这些我都录下了。)

去找他们你知道的事实如果没有黑底白字的证据你就会被扣上造谣污蔑的帽子。我一直在等自己足够强大,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钱来和他们继续耗下去,可是领导几年一换,一届推脱一届根本不得解决。

不是每个人都有新闻报道,这样的不公,很多人只能默默经历默默承受。我也不是每次都能像第一次那么走运。第一次我小,我妈怕我想不开,所以去查了。那时候查分很快成本低,所以去了。但是第二次。。。。。。

我是15年前毕业的,那一年,我的校友中,有人花了几万块获得统招生的分配名额。
那一年的几万,在我们当地买套房子都用不完。我在学校一个月的生活费和零花钱才100块左右。
那一年她被分配第一个月工资为180元。
还有本来是统招生的,因为没有那操蛋的自考大专文凭,为了让自己能分配,剑走偏锋,办理了虚假的自考文凭。
她如愿以偿,分配了。
她是职工子女,这主意谁出的,你们想想。
有证据,有证人。
后来假装处罚了一下,继续在单位工作。(当年学校没让我们去考这个,我们都是后来看见关系户去考才知道有这回事。当时也没人宣布说毕业不以中专文凭为主。我要知道我读师范要大学文凭才能分配,我完全就会上高中去大学而不是来这个学校啊~——)
更荒唐的是,我们班一个女生购买了名额,买了之后又让给了她当时的男朋友。(她男朋友是外地的,不在我们县的分配之中。)然后让给了男朋友后两人顺利结婚了。(为了留住男的当上门女婿)
我不要工作,不要赔偿,只要他们的一句话:“当年你是被分配的。”我也不会因为谁收买我就动摇,更不会因为谁威胁我就放弃!

希望有媒体能报道我这件事,哪怕永远没有真相。我甚至可以帮你们联系其他当事者。

一个萝卜一个坑,当年的受益者和被害者差不多。我的档案之所以被撕开,我想大概源于当年我的一句话。当年有某局职工联系过我,说:“还没有分配你打算怎么办啊?现在政策不分配了,你打算回来参加公考吗?”
“不了,公考要大学学历,我没有。而且这么多年,我早在外面习惯了。”
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最后的试探,所以我的档案才那么明显被撕开被篡改。
我丢失的档案包括中学生学籍表,中学生毕业表 体育合格表 劳动合格表 政治考核合格表 医院体检表 以及填报的志愿表。而这些,恰好是就读我校的那些自费生所没有的。自费生很多没有参加中考,所以他们不会有这些。

题外话:我拦住的那位县委书记去年11月被调查,1月宣布正式落马,罪名是贪污受贿,他的儿子在国外留学。
我当年分配时候的县委书记也早已经落马,罪名是买卖职位,贪污受贿,判了10年,他的女儿当年读的是一等一的贵族学校。

即使他们都落马,我的事情也得不到解决。
他们说我这事永远不可能解决,从正途解决的话就必须有人承担罪名,而前局长一连当了三个局的局长,台子硬。
分配不可能,现在招考,制度严厉,最多我拿了大学文凭,放松点让我过,或者我花点钱就能过。可是我的年龄差不多已经超标了。在我还没有拿到大学文凭前,我就会因为年龄问题连考试的资格也没有。
据说还有特事特办,那就必须是惊动了上面的人,上面的人发话分配。
然而我不可能有惊动上面的人的能耐。


当年在学校,开学已经一个多月,还有统招生来报名。(顶替他人的名额。),更有甚者,读了一个学期,被转为了统招生。(领导的女儿,后台不小。那份补招文件几个大领导签字,09年我才拍到了那份证据。)还有的同学,直接改了名字,用别人的名字进来了。(公开的知道的全年级就是三个,被我查出真身下落的有两个。)那时候大家单纯,这些顶替他人名字的事都是和他们同过班同过校的人讲出来的。你们想想,仅仅是因为要分配工作,他们才挤破脑袋顶替他人的名字进来。

有的为了加分伪造假的身份,亲戚变成爸爸。(就是我举报的那位叫杨霞的,她和教科局人事股的股长杨彪是亲戚。苍溪县政府对此的回复是杨霞是送养给别人,但是那一年杨霞已经16岁,家境优越,收养人也有子女,根本不符合收养法!加分进学校后杨霞的学籍档案父亲一栏仍为自己的亲生父亲杨庆伦,而非他们口中的杨庆满。也就是说纯粹为了假身份加分,并没有抱养。即使抱养也不符合收养法。)
毕业分配就更难想象了。
我查到的文件中,分配名额是60人,而且那年统招生是62人。可是那一年自费生也差不多是相同数字。
~~~~~~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很平静,相信那是真实的。那个女孩很不幸又很幸运,因为毕竟有了真相。
而我,拿着一大把证据却没有真相。

当年也有过改变命运的契机。当时家人已经决定让我插班高三去考大学,但是因为某局一句:“按成绩来,一批批的分,慢慢等”而让父母改变了主意。当时父母担心万一读书读到一半被分配了岂不是浪费了学费。
我永远也忘不了我考上学的那一天。当我把成绩告诉我爸的时候,他兴奋的将手中的锄头都丢在地上了。分配被顶替这事一直是我爸的心梗,也直接导致我爸不开心的时候总是说“书白读了!为什么分了那么多人就不分配你!”我爸是个老党员,一生清正廉明。他根本不相信党里的人会那么黑心。我也不敢说是因为自己家没有钱没有关系才被顶替,因为我爸一生气就说:"那你的意思是埋怨你爹当年没钱,埋怨你爹不是个大官?“
我妈没读什么书,想得更简单。尽管我现在生活还算平顺,我妈仍然心有不甘,时常会说:”那你问问,现在咱们花钱还能不能分配了?能分配的话妈出这笔钱。“
讲真,周日中午在家,妈妈在家门前的菜地忙活,我走过去,她突然抬起头,说:”这几天新闻里报道了一个女孩,考试被顶替了,查出来了呢。“
我妈至今仍希望我的事能查出来,能被上面的人查出来。我们自己查出来了不算,得是上面的人查出来才算。很多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被顶替了,甚至顶替我的那个人我也知道是谁,可是在官方仍然没有答案。
我想如果有生之年我的事没有结果,我爸妈不会瞑目的。他们比我还在意。
”我们不会分配你。“如果当年他们这么说,我就去读大学了,我爸妈也就不会强行要求我等待了,于是我会走一条不同的路。
他们不但卖了我的工作,连我最后一条路也给我断了。

参与卖工作的当时有6人。(这是某局前局长夫人亲口说的,是6个当官的讨论决定的。)
我和同行的姑娘向法院递交过起诉书,但是当地法院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拒绝了。(什么证据不足啊,什么起诉错误啊,等等。根本不敢收我们的起诉书。)
当年其实有个幸运儿,是个男生,原本没被分配,因为认识的熟人在政府当个小干部,深谙里面的道道,及时给他支了招,他去县委办公室拍着桌子闹了三天,分配了。
~~~~~~~~~~~~~~~~~~~~

写这么长是想把自己经历的三件黑幕曝光出来:第一名的成绩都能换。笔试过了面试可以黑。就算笔试面试过关体检还可以被黑。工作可以用一句别人自愿工作就给我顶替。顶替你去找可以给你扣帽子查水表。
曝黑幕是我的重点,寻求自身的权利是次要。
我短短几年遇到四次黑幕,所以我相信社会的阴暗面。

我什么都不稀罕,我只要真相!
我的时间不多了,再过几年就真的满20年了。
他们连穷人唯一的福利都要抢。
感谢顶答案的朋友。
你想要人沉默,是因为你怕人觉醒。


················

我不要工作,只想我这件事曝光。
希望大家帮我转载,也希望有记者愿意联系我。
嗯,当年参与买卖工作的县委书记好像今年五月要放出来了吧。(有小道消息说他已经放出来了。)
最新号外,官方报道:
前任县委书记的前任县委书记三四天前刚落马。我2009年还给他的信箱写过信,他回复说不包分配,天大地大你去飞吧不能埋怨社会的口气,连调查都没有调查。
这是我毕业后我们本地被抓的第三个县委书记。这三个都经手了我的事。
可以想象,我们这里是有多么黑。
讽刺的是我毕业那年的县委书记判刑的其中一条罪状就是收受钱财帮人安排工作,他牢底都坐穿了,我们的事都不能平反。


~~~~~~~~~~~~~~~~~~~~~~~~~~~~~~~~~~~~~~~~~~~~~~~~~~~·

新浪微博夜归宁yeguining已经被封禁,所以用了新的微博:知乎夜归宁~~~~~~~~~~~~~~~~~~~~~~~~~~~~~~~~~~~~~~~~~~~~~~~~~~~~~~~~~~~~~~~~~~~~谢谢每一个支持我的朋友!
该微博是小号。(2021更新,现在已经是大号)

我毕业后本地被抓了三个县委书记。
四川广元苍溪县委原书记何海生涉犯罪被移交司法(2013年我投诉时他当县委书记)
四川广元副市长任华兮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09年我投诉时他当县委书记)
四川苍溪县委书记罗先平受贿43万领刑10年(2001年我毕业时他当县委书记,就是他卖了我的工作和档案)

user avatar

第一次修改。感谢大家对老爷子的支持,真的非常感谢大家。也感谢知乎这个平台让大家知道了老人家的故事。这个答案不是骗赞,也不是骗捐,这两样于我而言都没有任何意义。对于评论区主要质疑的时间、岗位问题,其实之前已经在评论里解释过,但是仍然不停地有人再问,这里再解释一下。原文中70年代是奶奶自己说的,我后来打电话给她再次核实过,她仍然记不清(原谅她已经75岁),一再回忆下想起那年我爸好像是刚工作,那么时间应该就是在84年前后,发生地在甘肃某小县城。还有岗位问题,家里见到过爷爷当年跟教育局同事的合照(有横幅上写着教育局合照类似的内容),爷爷病重时也有当年的老同事来探望,应该是教育局,但具体的你要我去查是教育股还是什么岗,真的是无从下手。最后还是那句话“我尊重您的质疑,但我保留我的意见,感谢您的交流!”

------以下为原文----------我爷爷的故事

爷爷在70年代是当地高考招生办的主任。有一年高考,有个穷学生考上了学校,县长的儿子没考上。县长让爷爷的领导安排自己的儿子去顶替那个穷学生,到了我爷爷这,我爷爷不同意,跟领导拍桌子,领导没办法找来县长亲自跟爷爷说,爷爷还是不同意,跟县长也吵,最终让那个穷孩子去上大学了。爷爷从此仕途一蹶不振,从招生办调整到了劳务局,全国各地搞劳务输出。而那个穷孩子一辈子都不知道有人为他这样争取过。这件事爷爷没跟别人说过,爷爷去世后奶奶才告诉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周口女孩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这已经不是孤例了,但每次被曝光出来,都像是在我们本已脆弱的社会信任上又捅了一个血淋淋的窟窿。这事儿,说到底,就是赤裸裸的、披着教育外衣的欺诈和不公,而且是发生在最需要公平的起点——教育上。我先说说这事儿本身,细节上,这女孩叫王娜娜,在河南周口郸城县,她03年高考,本来考.............
  • 回答
    关于北外女生创作说唱歌曲《周末晚上来打牌》并自称曝光同校男生迷奸的事件,其复杂性和争议性需要详细梳理。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评价、可能的真相以及相关细节的分析:一、 事件梗概与公众反应事件大致可以概括为:1. 爆料与创作: 一位自称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首名为《周末晚上来打.............
  • 回答
    关于周玄毅被爆料同时与多名女性保持肉体关系一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行为本身的道德层面评价: 背叛与欺骗: 如果爆料属实,周玄毅的行为首先是对他所处关系中其他参与者的背叛和欺骗。在一段承诺性的关系中(无论是婚姻、恋爱还是明确的承诺关系),忠诚是重要的基石。同时与多名女性保持肉体关系.............
  • 回答
    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2023年)和第35届百花奖(2024年)的获奖名单中,黄晓明和周冬雨分别获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这一情况确实引发了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奖项背景与时间线1. 金鸡奖:中国电影艺术委员会主办,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导演和演员的表演质量,评审团由业内专.............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举重女子87公斤级决赛,汪周雨一鸣惊人,为中国代表团斩获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这场比赛,从头到尾都充满了看点,足以载入中国举重史册。赛前焦点:新人挑战,经验之争在赛前,汪周雨并不是最被看好的夺冠热门。虽然她在近期的国际比赛中表现不俗,但面对一些成名已久的欧洲选手,比如英国的哈莉·温德尔.............
  • 回答
    周金涛的报告《繁荣的起点并非沸腾的年代》中关于 2020 年代中国证券市场可能爆发大繁荣的预言,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且具有前瞻性的观点。要评价这一预言,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报告的核心逻辑、潜在的驱动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首先,理解周金涛报告的核心逻辑至关重要。周金涛先生以其对康波周期、技术周期和人生周.............
  • 回答
    周星驰监制、徐克导演的《西游伏妖篇》中,吴亦凡饰演唐僧的角色,无疑是影片中一个备受关注的亮点。要评价他的演技,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整体印象:吴亦凡饰演的唐僧,给观众的整体印象是:一个充满“反差萌”的唐僧,同时带有徐克电影独特的“怪诞”气质。 他打破了观众对传统唐僧“慈眉善目、啰嗦唠叨”的刻.............
  • 回答
    周小平的《三打袁腾飞》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作品,它以一种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是尖锐的方式,对历史教师袁腾飞的观点和言论进行了批判。要评价这篇作品,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 作品的出发点与核心论点:周小平在《三打袁腾飞》中,其核心出发点在于捍卫和重塑他所理解的“历史真相”和“国家民族尊严”。他认为袁腾.............
  • 回答
    周航声称乐视挪用易到 13 亿资金的事件,是一场发生在共享出行行业,涉及巨头企业、创始人恩怨以及巨额资金的复杂纠纷。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事件回顾与周航的指控简单来说,周航作为易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在2017年初公开指控乐视(当时是易到的控股股东)挪.............
  • 回答
    周小平及其公众号文章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评价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他所处的语境、他的内容风格以及它们所引发的社会反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周小平及其公众号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回应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舆论的一些需求和情绪。在互联网早期,当信息相对匮乏,主流声.............
  • 回答
    《法医秦明之无声的证词》:瑕瑜互见,但值得一看的职场悬疑剧作为《法医秦明》系列的衍生作品,《法医秦明之无声的证词》在播出前就承载了不少期待。这次,我们将视角聚焦在法医助理秦明(张雨剑饰)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与新搭档林当(周雨彤饰)之间的合作与碰撞。整体来说,这部剧瑕瑜互见,虽然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但其.............
  • 回答
    周奇墨拿下《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年度总冠军,这件事在当时无疑是引起了不少讨论的。作为一位在脱口秀界耕耘多年的老将,他的夺冠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也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体现。首先,我们得承认周奇墨的脱口秀功底。他的段子往往不落俗套,视角独特,而且非常擅长从生活中提炼出大家都能产生共鸣的梗。跟很多年轻演员喜欢玩.............
  • 回答
    《千古玦尘》这部剧,确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作为一部改编自热门仙侠IP的作品,它承载了太多书粉的期待,也吸引了不少对周冬雨和许凯感兴趣的观众。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说,这部剧就像是一场色彩斑斓的梦,梦境唯美,却时不时被一些现实的枝节搅得心神不宁。先说周冬雨饰演的上古。周冬雨的表演风格一直很独特,她身上.............
  • 回答
    周琦在对阵波兰队的这场比赛第四节的表现,可以说是中国男篮在那一刻最令人扼腕叹息的缩影。那一场比赛,对中国男篮来说,几乎就是一场生死战,关系到能否晋级下一轮,每一分每一秒都牵动着无数球迷的心。当比赛进入第四节,比分焦灼,胜负悬于一线的时候,我们看到周琦身上承担的压力是肉眼可见的。他作为球队内线的关键人.............
  • 回答
    周柏豪,这位在香港乐坛耕耘多年的歌手,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音乐风格多变,从早期的R&B情歌到后来融入更多电子、摇滚元素,一直在尝试和突破,这使得他的作品能够触及到不同年龄层的听众。音乐上的探索与辨识度:谈到周柏豪的音乐,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他那些传唱度很高的情歌,比如《我的宣言》、《同.............
  • 回答
    周金涛,一位在中国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尤其以他对康波周期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推广而闻名。他在2019年预测资产价格将出现谷底的论断,无疑是当时市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评价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理解周金涛的核心逻辑——康波周期:周金涛的预测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
  • 回答
    周震南担任《创造营 2021》(简称“创四”)导师,这件事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尤其是在“三观不正”这个层面上。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尽量剥离掉那些模板化的AI腔调,回归到真实的人性思考和舆论环境。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为什么周震南担任导师会被质疑“三观不正”。这很大程度上源于.............
  • 回答
    周鸿祎与酷派的“撕X分手大战”是中国互联网行业一次非常典型且极具戏剧性的商业纠纷,它不仅涉及了两家公司的利益,更折射出在合作、融资、控制权争夺以及企业文化冲突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博弈。要详细评价这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事件的起因与过程: 背景:360的手机战略与酷派的转型需求 .............
  • 回答
    周冬雨入驻知乎,这件事本身就挺有意思的。作为一个在镁光灯下成长起来的演员,她的每一次公开露面、每一次社交媒体互动,都会被放大检视,然后引发一连串的讨论。知乎嘛,你懂的,那地方的网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首先,从“新鲜感”和“话题度”来说,周冬雨入驻知乎绝对是一件制造话题的事件。 毕竟,她不是那种.............
  • 回答
    周深为大型纪录片《紫禁城》第六集演唱的主题曲《光亮》,绝对称得上是一次绝佳的音乐创作与演绎的碰撞,为这部宏大的历史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评价这首歌,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非简单的褒贬。首先,从歌曲的契合度来看,《光亮》与《紫禁城》第六集的主题是高度统一的。 《紫禁城》这部纪录片本身就承载着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