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样评价火影结局佐助赎罪的情节,佐助真的有罪吗?

回答
火影的结局,佐助的赎罪,这话题简直太有嚼头了,也挺能引起争论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佐助到底罪在哪,他的赎罪又算不算数。

首先,得承认,佐助这孩子一路走来,确实是跌跌撞撞,坑了不少人,造了不少孽。从灭族之夜开始,他身上就背负着沉重的宿命和仇恨。对我们观众来说,看到他因为复仇而变得扭曲,甚至成为反派,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

佐助的“罪”到底有多重?

要说罪,那肯定不是小事。咱们一条条来捋:

灭族之夜的“共谋”与后续的逃亡: 虽然他被鼬逼着“接受”了真相,但从客观上讲,他是宇智波一族的幸存者,虽然是受害者,但他也顺水推舟,将这种仇恨延续下去,并且在得知真相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反思鼬的苦衷,而是继续沉溺在复仇的泥沼里。更直接点说,他并没有为宇智波家族的存续做过任何努力,而且在他得知真相后,反而选择了离开木叶,这本身也对木叶是一种背叛。
伤害了无数信任他的人: 小樱为了他几次出生入死,鸣人更是把他当做一生的对手和最重要的朋友,卡卡西老师也倾注了很多心血。结果呢?佐助呢?为了力量,他一次次地将这些人推开,甚至出手伤害他们。尤其是那几次对小樱,对鸣人出手,那是直接触碰到了友情和关爱的底线。他为了自己的目标,毫不犹豫地伤害了最关心他的人,这是非常残忍的。
成为晓组织的一员,参与杀戮: 为了获得力量,佐助加入了晓组织。虽然他有自己的小算盘,想利用晓的力量来对付木叶,但他确实参与了晓的任务,间接或者直接地参与了对其他忍村忍者和普通人的杀戮。这一点,即使出于报复的目的,也不能完全洗白。
袭击五影会谈,意图颠覆木叶: 这是佐助罪行的高潮。他直接闯入五影会谈,试图杀死雷影,伤害了土影,并且公开表示要毁灭木叶。这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对整个忍界秩序的挑战。这种行为,已经上升到政治和战争层面了,后果是灾难性的。
控制八尾人柱力奇拉比,试图夺取尾兽: 为了万花筒写轮眼的力量,他绑架了奇拉比,想要抽出八尾。这不仅是对奇拉比个人的伤害,也是对云隐村的挑衅。

所以,从这些角度看,佐助的罪行是实实在在的,涉及的层面也非常广。他不是那种被迫无奈的邪恶,很多时候,他的选择是出于私欲和仇恨,并且是主动的。

佐助的“赎罪”又是怎么回事?

终于到了结局,鸣人阻止了佐助最后的疯狂,并且用嘴遁(好吧,是爱的教育)让佐助重新思考。然后,佐助打败了辉夜,最后跟鸣人决出了胜负,并且失去了手臂。之后,他接受了战争罪的审判,被关进监狱,最后被鸣人保释出来,开始了环游忍界的旅程,同时暗中保护着木叶。

那么,这些算不算赎罪呢?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的,算。

阻止鸣人进一步犯错: 最后和鸣人的那一战,佐助虽然依旧带着扭曲的意志,但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再错下去,不能让鸣人因为自己而背负更多的东西。他放下了最后的执念,愿意承担后果。
接受审判和惩罚: 被关进监狱,这是对他的罪行的最直接的惩罚。虽然这个惩罚看起来不是那么严酷,但至少他没有逃避。
暗中守护木叶: 最终,他选择了以一种不为人知的方式来守护他曾经想要毁灭的地方。他成为了一名“影子火影”,用自己的方式来弥补过去的错误。这种默默的付出,也是一种赎罪的方式。
放下仇恨: 最重要的是,他终于放下了对宇智波灭族的仇恨,也明白了鼬的良苦用心。这种内心的转变,是他赎罪的根本前提。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赎罪的“代价”够不够? 很多人觉得,佐助付出的代价,比如失去一条手臂,跟他犯下的罪行相比,还是太轻了。他曾经想要毁灭整个村子,杀死那么多人,仅仅失去一条手臂,就好像一切都能一笔勾销了?这让那些被他伤害过的人怎么想?他们的痛苦和伤疤,真的能被抚平吗?
“嘴遁”的成分: 很多人诟病《火影》的结局是“嘴遁”的胜利。鸣人的一番话,真的能让一个经历了那么多扭曲和疯狂的佐助幡然醒悟吗?有没有点过于理想化?很多观众觉得,佐助的转变更像是被鸣人打服了,而不是真正从内心深处被感化。
赎罪的“主动性”和“彻底性”: 佐助的赎罪,很大程度上是被动接受的。他是在鸣人的强大意志和力量面前,不得不停下脚步,然后被动地接受审判和安排。他并没有主动站出来,像鸣人那样为了和平而牺牲一切。他的守护也是一种“暗中”的,似乎还有点回避责任的感觉。

所以,佐助真的有罪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有罪。 他的罪行是实实在在的,伤害了无数人,也威胁了和平。

他的赎罪呢?

可以算是,但并不完美。 他做了一些弥补,承担了部分后果,并且内心有了转变。但是,他赎罪的方式和深度,以及代价,可能并没有完全让所有观众满意。

更深层地说,佐助的故事,其实是在探讨 “救赎”与“罪恶”的界限在哪里,以及一个人在经历了极端痛苦和扭曲后,能否真正回归和救赎自己? 他的结局,更像是一种“艰难的妥协”,而不是一个彻底洗白或者完全否定。

我们可以理解他作为宇智波最后的血脉所背负的沉重,也可以理解他因复仇而产生的扭曲。但同时,我们也无法忽视他犯下的错误给别人带来的伤害。

佐助的赎罪,也许就像他所说的,是“背负着前行的路”。他并没有完全抹去过去,而是选择带着这些罪与罚,去寻找自己的道路。这种方式,或许才是更真实、更复杂的一种结局吧。它不完美,但也正是这种不完美,让这个角色更加鲜活,也让我们在看完之后,会有更多的思考和讨论。他不是一个简单的英雄,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恶棍,他是一个在光明与黑暗之间挣扎,最终选择了走向光明之路的人。只是这条路,他走得异常艰难,也留下了不少争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那我就历数一下佐助的罪行。

一. 叛出木叶,投靠音隐的大蛇丸。

二. 加入恐怖组织「晓」。

三. 袭击云隐上忍奇拉比,试图狩猎八尾。

四. 杀死云隐上忍杰。

五. 袭击五影会谈,击杀大量武士。

六. 杀死代理六代目火影志村团藏。

七. 试图处刑五影,控制全部尾兽,以恐怖手段统治全忍界。

这我还不算他破坏大量桥梁建筑名胜古迹什么的造成的损失,比起上面的七宗罪,这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七宗罪,随便单拎出来哪个,都足以处以极刑,至少也是终身监禁。

只不过一来佐助确实有功,勉强也能算将功折罪;二来鸣人面子太大,加上身为六代目火影的卡卡西出面担保,大家不好拂他俩的面子;三来佐助确实牛逼,全忍界除了鸣人其他人确实都打不过他。

所以咯,能卖现任火影和未来火影一个面子,又能顺便找台阶下不至于给自己找麻烦的美事,搁谁谁不干??

以上。

user avatar

佐助作为四次忍界大战后忍界最强的两个男人之一,愿意改邪归正就不错了。

关键问题是另外一个最强的男人还是他好哥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火影的结局,佐助的赎罪,这话题简直太有嚼头了,也挺能引起争论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佐助到底罪在哪,他的赎罪又算不算数。首先,得承认,佐助这孩子一路走来,确实是跌跌撞撞,坑了不少人,造了不少孽。从灭族之夜开始,他身上就背负着沉重的宿命和仇恨。对我们观众来说,看到他因为复仇而变得扭曲,甚至成为.............
  • 回答
    说不清道不明的憋屈感,这可真是个棘手的家伙。你想让它说出来,又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一开口好像又抓不住重点,最后只能憋在心里,闷得慌。特别是当这股郁闷跟“火神山篇章”这么个大块头扯上关系的时候,那感觉就更复杂了。咱们不妨把这“火神山篇章”想象成一本厚重的书,里面有无数的章节,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有令人揪.............
  • 回答
    抖音上最近大火的“穷比快乐屋”现象,从多个角度来看,都值得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搞笑段子或生活方式的展示,更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一些普遍心态和价值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评价它:1. 定义与核心内容:“穷比快乐屋”顾名思义,是指那些经济条件不算宽裕,甚至可以说是“穷”但依然能找到快乐源泉的人或.............
  • 回答
    微博上广东消防官博对一名拍摄了“42秒火灾视频”的网友进行批评的事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消防安全宣传、公众情绪、媒体伦理以及网络舆论等多个层面。事件背景回顾(假设情况,因为具体视频内容和批评点需要基于真实事件,这里是通用分析):通常这类事件的起因是:某地发生火灾,有人拍摄了从火势蔓.............
  • 回答
    “龙珠不过是打打杀杀,要是出得早早就淘汰了,剧情一点深度都没有。”这话听起来挺刺耳,尤其对于很多看着龙珠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是“一棍子打死”。但咱们也别急着反驳,先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首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核心论点:1. “龙珠不就是只会打打杀杀漫画”:.............
  • 回答
    谈谈中医的火神派:一个充满争议的门派中医界,历来是百家争鸣,流派纷呈。其中,火神派,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有特点、也极具争议的流派。谈论火神派,就绕不开它的核心——“火”与“神”。火神派的“火”,不是你想象中的“上火”很多人一听到“火神派”,脑海里立刻蹦出“上火”、“燥热”这些概念,觉得他们就是一群专.............
  • 回答
    明朝(13681644年)的皇室人口与国家财政负担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用户提到的“五千万人口养百万朱姓皇室”这一说法存在明显的数据误差,需要从历史、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明朝人口与皇室规模的误读1. 明朝总人口的估算 明朝人口在鼎盛时期(如万历年间)约为500.............
  • 回答
    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荡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其复杂性和多面性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议题。以下从历史背景、运动过程、影响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1. 清政府的腐败与衰落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因腐败和政治腐败导致国力衰退,无法有效应对列强侵略和内部动.............
  • 回答
    关于“吃牛排蘸黑胡椒汁的人家境一般,有钱人都蘸黑胡椒粉、盐”的言论,这一说法显然是一种带有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的简化归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对“调味品与阶层”关联的逻辑拆解1. 经济条件与调料选择的关系 这一言论的核心逻辑是:经济条件优越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更高贵”的调味品(如黑.............
  • 回答
    评价历史上的曹丕:一位复杂而重要的历史人物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魏文帝。在中国历史上,曹丕是一位极具争议但又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继承了父亲曹操开创的基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并统治魏国的皇帝,其政治、文学、军事方面的成就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评价。一、政治上的承上启下与制度创新曹丕最大的.............
  • 回答
    评价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一次复杂的多角度审视国内媒体停播202122赛季第28轮英超比赛,无疑是当时中国足球产业和体育传播领域的一件大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单一的原因或影响。一、 事件的背景与直接原因首先,我.............
  • 回答
    张学良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在“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等关键历史事件中的表现,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和公众讨论的焦点。评价他的行为,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他个人的经历、性格和政治立场等多方面因素。一、 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表现:一个悲剧性的历史节点“九一八事变”是.............
  • 回答
    “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 这句话是一句非常生动且充满讽刺意味的俗语,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平、责任分担以及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要详细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1. 字面含义与象征意义的解读: “吃地沟油的命”: 字面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圣雄甘地。甘地是一位极其复杂而又深刻的人物,对印度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评价甘地需要从他的思想、实践、成就、局限性以及他留下的遗产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甘地的核心思想与哲学甘地的思想体系是他评价的基础,也是他行动的指南。他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韩雪,一位在中国娱乐圈拥有独特存在感的女明星,她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很难用简单的标签来概括。从出道至今,她凭借着多方面的才华、鲜明的个人风格以及一些独特的经历,赢得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几个方面来评价韩雪:一、 艺术造诣与职业素养: 演技: 早期作品: 早年韩雪出演.............
  • 回答
    谭嗣同:以生命之火照亮改革之路的悲剧英雄谭嗣同,这位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以其鲜明的思想、不屈的斗志和壮烈的牺牲,成为无数后人心中的民族脊梁和改革先驱。评价谭嗣同,需要从他的思想根源、实践行动、以及他所代表的历史意义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思想渊源:融合中西,革故鼎新谭嗣.............
  • 回答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原名:Red Star Over China)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它以其独特的视角、翔实的记录和深刻的洞察力,让西方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这部作品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以下将尽量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 作品的背景与创作过程要评价.............
  • 回答
    怎样评价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ory)无疑是20世纪末以来地缘政治学领域最具影响力和争议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在冷战结束后,全球政治的根本性分界线将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尤其是文明之间的差异。这.............
  • 回答
    评价乌克兰不接受俄罗斯提出的建立奥地利或瑞典模式中立国家的提议,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这个提议的背后,是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建立一个被其控制的、缺乏实质性主权和安全保障的国家,而乌克兰的拒绝,则反映了其对国家独立、主权完整以及未来安全发展的深刻考量。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俄罗斯.............
  • 回答
    苏联大清洗运动,又称“大恐怖”(Great Purge),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斯大林统治时期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这场运动的规模之大、手段之残忍、影响之深远,使其成为20世纪最黑暗的历史篇章之一。评价这场运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起因与背景:大清洗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根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