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用泰勒公式怎么证明?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如何用泰勒公式进行证明,我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尽量让它听起来更像一个人的分享,而不是机器生成的报告。

泰勒公式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我看来,泰勒公式就像是给函数“画像”的一套高级工具。你知道,我们画画的时候,要想画得像,就得抓住人物的几个关键点:脸型、眼睛的大小、鼻子的高低、嘴巴的形状等等。泰勒公式也是类似,它让我们能够在一个点(我们称之为“中心点”)附近,用一个多项式来逼近一个比较复杂的函数。这个多项式就像函数的“局部写真”,越往中心点靠拢,写真就越接近真实,甚至可以说,在中心点,它们就完全一致了。

为什么我们要用泰勒公式证明?

其实,很多我们遇到的数学问题,直接处理起来可能有点棘手。比如,某个函数在某个区域的行为很难分析,或者某些不等式不好直接推导。这时候,如果能把这个复杂的函数“翻译”成一个简单的多项式,那处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想象一下,你要计算一个很古怪形状的曲线上某一点的高度。直接计算这个曲线上所有点的精确值可能非常困难。但如果我能用一个简单的抛物线或者二次曲线在那个点附近好好地“模仿”它,那么我就可以用处理抛物线或二次曲线的方法来近似计算那个高度,这样就大大简化了问题。

泰勒公式的强大之处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把任何一个“够格”(我们说可导多次)的函数,在某一点附近表示成一个多项式加上一个“余项”。这个余项就是我们用来衡量逼近程度的“误差项”。

泰勒公式长啥样?

标准长相是这样的:

$f(x) = f(a) + f'(a)(xa) + frac{f''(a)}{2!}(xa)^2 + frac{f'''(a)}{3!}(xa)^3 + dots + frac{f^{(n)}(a)}{n!}(xa)^n + R_n(x)$

这里:

$f(x)$:就是我们想要逼近的那个函数。
$a$:是我们选择的中心点,我们要在它附近进行逼近。
$f'(a), f''(a), f'''(a), dots, f^{(n)}(a)$:分别是函数 $f$ 在点 $a$ 处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三阶导数,直到 $n$ 阶导数。这些导数就像是函数的“斜率”、“弯曲程度”、“弯曲的弯曲程度”等等,它们描述了函数在点 $a$ 处的“形态”。
$(xa), (xa)^2, (xa)^3, dots, (xa)^n$:这些是 $(xa)$ 的幂次项。$(xa)$ 本身代表了我们离中心点 $a$ 有多远。离中心点越近,这些项的贡献就越小。
$n!$:阶乘,就是 $n imes (n1) imes dots imes 1$。
$R_n(x)$:这就是那个“余项”,它代表了多项式部分和真实函数之间的误差。泰勒公式有好几种形式的余项,最常见的是拉格朗日余项和佩亚诺余项。

拉格朗日余项长这样:

$R_n(x) = frac{f^{(n+1)}(c)}{(n+1)!}(xa)^{n+1}$

其中,$c$ 是一个介于 $a$ 和 $x$ 之间的数(如果 $x>a$,$c$ 在 $(a, x)$ 里;如果 $x
佩亚诺余项长这样:

$R_n(x) = o((xa)^n)$

这个 $o$ 是一个特殊的记号,叫做“高阶无穷小”。它的意思是,$R_n(x)$ 比 $(xa)^n$ 要“小得多”,当 $x$ 趋近于 $a$ 的时候,$(xa)^n$ 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 $R_n(x)$。

用泰勒公式证明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一般来说,用泰勒公式证明问题的核心思想就是:

1. 确定中心点 $a$: 根据你要证明的性质是发生在哪个点附近,或者哪个区域,来选择合适的中心点 $a$。通常是问题中给定的某个特定值,或者 0。
2. 写出泰勒展开式: 将你待处理的函数 $f(x)$ 在中心点 $a$ 附近进行泰勒展开,通常需要展开到你认为能够体现问题特征的阶数。
3. 分析余项: 这是关键一步。利用余项的性质(特别是拉格朗日余项或者佩亚诺余项)来估计误差的大小。
4. 利用导数的性质: 泰勒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是函数的导数在中心点的取值。所以,你需要计算这些导数,并评估它们在中心点的取值,以及它们在中心点附近的表现。很多证明会利用导数的符号(正、负)来推导。
5. 构造不等式或等式: 将泰勒展开式和余项结合起来,根据问题要求,构造出所需的不等式或等式。

举个例子吧,证明 $e^x ge 1+x$ 对于所有实数 $x$ 都成立。

我们来试试用泰勒公式证明这个常见的例子。

目标: 证明 $e^x ge 1+x$
思路: 我们可以把 $e^x$ 在某个点进行泰勒展开,然后看看能不能得到 $1+x$ 的形式,并分析余项。

1. 选择中心点: 对于 $e^x$ 和 $1+x$ 这两个函数,最自然的中心点是 $a=0$。因为我们想看看在 $x$ 附近(包括 $x=0$ 的时候)它们的比较关系。
2. 写出 $e^x$ 在 $a=0$ 的泰勒展开式:
函数是 $f(x) = e^x$。
计算导数:
$f'(x) = e^x$
$f''(x) = e^x$
$f'''(x) = e^x$
...
$f^{(n)}(x) = e^x$

在中心点 $a=0$ 处的取值:
$f(0) = e^0 = 1$
$f'(0) = e^0 = 1$
$f''(0) = e^0 = 1$
...
$f^{(n)}(0) = e^0 = 1$

所以,$e^x$ 在 $a=0$ 的泰勒展开式(麦克劳林展开式)是:
$e^x = f(0) + f'(0)x + frac{f''(0)}{2!}x^2 + frac{f'''(0)}{3!}x^3 + dots + frac{f^{(n)}(0)}{n!}x^n + R_n(x)$
$e^x = 1 + 1 cdot x + frac{1}{2!}x^2 + frac{1}{3!}x^3 + dots + frac{1}{n!}x^n + R_n(x)$

3. 分析余项: 我们想证明 $e^x ge 1+x$。这相当于要证明 $e^x (1+x) ge 0$。
从泰勒展开式我们可以看到,$e^x$ 的前两项就是 $1+x$。
所以,我们可以写成:
$e^x = (1+x) + frac{x^2}{2!} + frac{x^3}{3!} + dots + frac{x^n}{n!} + R_n(x)$

如果我们只取前两项(对应 $n=1$),那么:
$e^x = f(0) + f'(0)x + R_1(x) = 1 + 1 cdot x + R_1(x)$
这里的 $R_1(x)$ 是拉格朗日余项:$R_1(x) = frac{f''(c)}{2!}x^2 = frac{e^c}{2}x^2$,其中 $c$ 在 0 和 $x$ 之间。

那么,$e^x (1+x) = R_1(x) = frac{e^c}{2}x^2$。
由于 $e^c$ 总是大于 0 的,并且 $x^2$ 总是大于等于 0 的,所以 $frac{e^c}{2}x^2 ge 0$。
因此,$e^x (1+x) ge 0$,即 $e^x ge 1+x$。

等等! 这个证明是用 $n=1$ 的泰勒展开(只展开到一次项),然后用拉格朗日余项证明的。这已经足够了!

如果我想用更高阶的展开呢? 比如我们想证明 $e^x ge 1+x+frac{x^2}{2}$。
那么我们可以考虑 $e^x$ 的前三项泰勒展开 ($n=2$):
$e^x = 1 + x + frac{x^2}{2!} + R_2(x)$
其中拉格朗日余项是 $R_2(x) = frac{f'''(c)}{3!}x^3 = frac{e^c}{6}x^3$,$c$ 在 0 和 $x$ 之间。
那么 $e^x (1+x+frac{x^2}{2}) = R_2(x) = frac{e^c}{6}x^3$。
这个时候,我们无法直接断定 $frac{e^c}{6}x^3 ge 0$。
如果 $x > 0$,那么 $c > 0$, $e^c > 0$,所以 $frac{e^c}{6}x^3 > 0$。
但如果 $x < 0$,那么 $c < 0$, $e^c > 0$,$x^3 < 0$,所以 $frac{e^c}{6}x^3 < 0$。
这样一来,用 $n=2$ 的拉格朗日余项就不能证明 $e^x ge 1+x+frac{x^2}{2}$ 了。

所以,选择展开到多少阶,以及使用哪种余项形式,非常关键,需要根据具体要证明的不等式来定。 在证明 $e^x ge 1+x$ 这个例子中,$n=1$ 的泰勒展开式配合拉格朗日余项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再来一个涉及不等式的例子:证明 $sin x < x$ 当 $x>0$ 时。

目标: 证明 $sin x < x$ 当 $x>0$
思路: 同样将 $sin x$ 在 $a=0$ 附近展开。

1. 选择中心点: $a=0$。
2. 写出 $sin x$ 在 $a=0$ 的泰勒展开式:
$f(x) = sin x$
$f'(x) = cos x$
$f''(x) = sin x$
$f'''(x) = cos x$
$f^{(4)}(x) = sin x$ (循环出现)

在 $a=0$ 处的值:
$f(0) = sin 0 = 0$
$f'(0) = cos 0 = 1$
$f''(0) = sin 0 = 0$
$f'''(0) = cos 0 = 1$
$f^{(4)}(0) = sin 0 = 0$

所以,$sin x$ 的泰勒展开是:
$sin x = f(0) + f'(0)x + frac{f''(0)}{2!}x^2 + frac{f'''(0)}{3!}x^3 + frac{f^{(4)}(0)}{4!}x^4 + dots$
$sin x = 0 + 1 cdot x + frac{0}{2!}x^2 + frac{1}{3!}x^3 + frac{0}{4!}x^4 + dots$
$sin x = x frac{x^3}{3!} + frac{x^5}{5!} frac{x^7}{7!} + dots$

如果我们考虑使用佩亚诺余项 $R_n(x) = o(x^n)$,比如取到一次项:
$sin x = x + R_1(x) = x + o(x)$
这意味着 $sin x x = o(x)$。
当 $x>0$ 趋近于 0 时,$o(x)$ 是比 $x$ 小得多的无穷小。所以 $sin x x$ 是负的,并且绝对值比 $x$ 小得多。这说明 $sin x < x$ 是成立的,而且差异很小。但这种方法没有给出明确的不等式,只是说明了当 $x$ 接近 0 时是成立的。

为了得到确切的不等式 $sin x < x$ (当 $x>0$),我们最好用拉格朗日余项,并且观察一下泰勒展开式去掉 $x$ 之后的部分。

泰勒展开式是 $sin x = x frac{x^3}{3!} + frac{x^5}{5!} dots$
我们想证明 $sin x < x$ 当 $x>0$。
这等价于证明 $x sin x > 0$。
从展开式来看,$x sin x = frac{x^3}{3!} frac{x^5}{5!} + frac{x^7}{7!} dots$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这个级数(或者说,它去掉 $x$ 后的余项)是大于 0 的。
我们可以这样做:取泰勒展开到三次项($n=3$)。
$sin x = f(0) + f'(0)x + frac{f''(0)}{2!}x^2 + frac{f'''(0)}{3!}x^3 + R_3(x)$
$sin x = 0 + 1 cdot x + frac{0}{2!}x^2 + frac{1}{3!}x^3 + R_3(x)$
$sin x = x frac{x^3}{6} + R_3(x)$

拉格朗日余项 $R_3(x) = frac{f^{(4)}(c)}{4!}x^4 = frac{sin c}{24}x^4$,其中 $c$ 在 0 和 $x$ 之间。

那么,$x sin x = frac{x^3}{6} R_3(x) = frac{x^3}{6} frac{sin c}{24}x^4$。
我们想要证明这个表达式大于 0。

这里的难点在于余项里有 $sin c$ 这个未知数,并且余项的符号可能随着 $c$ 的位置变化而变化。这说明直接用 $n=3$ 的拉格朗日余项可能不够直接。

更巧妙的做法是观察级数的结构。
$sin x = x frac{x^3}{3!} + frac{x^5}{5!} frac{x^7}{7!} + dots$
对于 $x > 0$ 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分组看:
$sin x = x (frac{x^3}{3!} frac{x^5}{5!}) (frac{x^7}{7!} frac{x^9}{9!}) dots$

我们来分析括号里的内容:
$frac{x^3}{3!} frac{x^5}{5!} = frac{x^3}{6} frac{x^5}{120} = frac{x^3}{120}(20 x^2)$
这个表达式在 $x$ 比较小的时候(例如 $x^2 < 20$,即 $x < sqrt{20} approx 4.47$)是大于零的。
如果 $x$ 足够大,比如 $x = pi$,那么 $sin pi = 0$,而 $pi > 0$。所以对于 $x > 0$ 的所有情况,我们需要一个更普适的方法。

让我们回到泰勒公式本身的含义。 泰勒公式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函数在某点附近的所有导数都为 0,那么它在这个点附近就是常数。如果导数不全为 0,就形成一个多项式。

再尝试一下,我们把 $f(x) = x sin x$ 这个函数在 $a=0$ 附近展开。
$f(x) = x sin x$
$f(0) = 0 sin 0 = 0$

$f'(x) = 1 cos x$
$f'(0) = 1 cos 0 = 1 1 = 0$

$f''(x) = 0 (sin x) = sin x$
$f''(0) = sin 0 = 0$

$f'''(x) = cos x$
$f'''(0) = cos 0 = 1$

所以,$f(x)$ 的泰勒展开是:
$f(x) = f(0) + f'(0)x + frac{f''(0)}{2!}x^2 + frac{f'''(0)}{3!}x^3 + R_3(x)$
$f(x) = 0 + 0 cdot x + frac{0}{2!}x^2 + frac{1}{3!}x^3 + R_3(x)$
$f(x) = frac{x^3}{6} + R_3(x)$

其中,$R_3(x) = frac{f^{(4)}(c)}{4!}x^4 = frac{sin c}{24}x^4$,其中 $c$ 在 0 和 $x$ 之间。
所以,$x sin x = frac{x^3}{6} + frac{sin c}{24}x^4$。

我们想要证明当 $x>0$ 时,$x sin x > 0$。
这需要证明 $frac{x^3}{6} + frac{sin c}{24}x^4 > 0$。

如果 $x>0$,那么 $0 < c < x$。
在这种情况下,$sin c$ 的值介于 0 和 1 之间(因为 $c$ 在 $(0, x)$ 里,如果 $x le pi/2$,那么 $sin c > 0$)。
考虑 $x in (0, pi]$: 此时 $c in (0, x] subseteq (0, pi]$。所以 $sin c ge 0$。
因此,$frac{x^3}{6} > 0$ 且 $frac{sin c}{24}x^4 ge 0$。
所以,$x sin x = frac{x^3}{6} + frac{sin c}{24}x^4 ge frac{x^3}{6} > 0$。
这样就证明了当 $x in (0, pi]$ 时,$sin x < x$。

考虑 $x > pi$: 此时 $c$ 可能不在 $(0, pi]$ 区间内,$sin c$ 可能为负。
例如,如果 $x = 3pi/2$,那么 $c$ 在 $(0, 3pi/2)$ 之间。
我们需要用更高阶的泰勒展开,或者找一个更稳定的余项形式。

用更高级的视角:观察泰勒级数的性质。
$sin x = x frac{x^3}{3!} + frac{x^5}{5!} frac{x^7}{7!} + dots$
当 $x > 0$ 时,这是一个交错级数(各项的符号交替出现)。
对于一个收敛的交错级数,如果其各项的绝对值是递减的,那么这个级数的值小于它的第一个正项(如果第一个是负的)或者大于它的第一个负项(如果第一个是正的)。

这里,级数是 $x frac{x^3}{3!} + frac{x^5}{5!} dots$
我们写成 $f(x) = sin x$ 的级数是 $sum_{k=0}^{infty} frac{f^{(k)}(0)}{k!}x^k$。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 $x sin x > 0$。
$x sin x = frac{x^3}{3!} frac{x^5}{5!} + frac{x^7}{7!} dots$
这是一个以 $frac{x^3}{3!}$ 为首项的交错级数。
我们来看级数的项的绝对值:$frac{x^3}{3!}, frac{x^5}{5!}, frac{x^7}{7!}, dots$
我们要证明 $frac{x^3}{6} > frac{x^5}{120} > frac{x^7}{5040} > dots$ (在 $x>0$ 的条件下)。
例如,看前两项的比较:$frac{x^3}{6} > frac{x^5}{120}$。
两边同乘以 120:$20x^3 > x^5$。
由于 $x>0$,我们可以除以 $x^3$:$20 > x^2$。
所以,当 $0 < x < sqrt{20}$ 时,级数的各项绝对值是递减的。
根据交错级数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x sin x = frac{x^3}{3!} (frac{x^5}{5!} frac{x^7}{7!}) dots > frac{x^3}{3!} frac{x^5}{5!} > 0$。

但是,这个证明只适用于 $x < sqrt{20}$。对于所有的 $x > 0$,我们需要一个更普遍的方法。

回顾一下,用泰勒公式证明不等式,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余项来控制误差。
对于 $sin x < x$ 当 $x > 0$,一个更稳妥的证明方法是:
考虑 $g(x) = x sin x$。
我们发现 $g(0)=0$ 且 $g'(x) = 1 cos x ge 0$。
当 $x > 0$ 时,$cos x < 1$ 意味着 $g'(x) > 0$,所以 $g(x)$ 是严格递增的。
因此,当 $x > 0$ 时,$g(x) > g(0) = 0$,即 $x sin x > 0$。

你看,这个证明虽然没有直接用到泰勒展开式的多项式部分,但它依赖于导数的信息,而导数信息正是泰勒展开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时候,泰勒公式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去理解和计算导数,而这些导数本身就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总结一下用泰勒公式证明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中心点 $a$ 的选择: 根据问题域选择最方便的点,通常是 0 或给定的特定值。
展开阶数 $n$ 的选择: 要么是为了匹配不等式中的项(比如 $1+x$),要么是为了让余项的符号或大小能够被控制。有时需要尝试不同的 $n$ 值。
余项形式的选择:
拉格朗日余项 $R_n(x) = frac{f^{(n+1)}(c)}{(n+1)!}(xa)^{n+1}$ 非常适合用来建立不等式,特别是当你知道 $f^{(n+1)}(c)$ 的符号或范围时。
佩亚诺余项 $R_n(x) = o((xa)^n)$ 更侧重于描述在中心点附近的“局部性质”,当需要证明极限或者在 $x o a$ 时无穷小的阶数时更有用。
导数的性质: 泰勒公式的系数就是导数值。善于利用导数的符号来推导不等式。有时候,一个函数本身就可以看作是其泰勒展开式。
“构造函数”的思想: 有时直接展开目标函数不太方便,可以构造一个辅助函数,然后对它进行泰勒展开。就像上面证明 $sin x < x$ 时,我们构造了 $g(x) = x sin x$。

泰勒公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它不仅仅是计算函数值,更是理解函数局部行为,甚至全局行为的钥匙。在证明问题时,把它想象成一个帮你把复杂函数“简化”成多项式的过程,然后去分析这个多项式和你需要证明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别忘了控制住那个“误差项”。这需要一些练习和对数学感觉的培养。

希望我的讲解能让你对如何用泰勒公式证明有更清晰的认识!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随时可以继续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皮一下

设 为 上的均匀随机变量,则 。

注意到 ,只须证明 。

由Taylor公式:

两个式子一个乘以 一个乘以 相减:

我也是一个合格的装逼犯了.jpg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