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龙骑兵为什么叫做龙骑兵,而不是XX枪骑兵?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龙骑兵”这个词背后一段颇具历史色彩的演变。简单来说,龙骑兵之所以叫“龙骑兵”,而不是更直观的“枪骑兵”或者“马枪兵”,是因为这个兵种的起源和发展,与一种叫做“龙”(Dragon)的武器密不可分。

首先,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也就是17世纪左右,欧洲的军事技术正在经历剧烈的变革。火器开始逐渐取代冷兵器,而骑兵作为战场上的重要力量,自然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那个时候,士兵们骑马作战,但他们的主要武器仍然是长矛、马刀等。然而,随着火器的发展,一种新的武器出现了,叫做“火绳枪”,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短而粗的火枪。这种火枪的威力比之前的弓箭要大,但射程相对较短,而且不像后来的滑膛枪那样便于装填。

关键在于,这种短火枪的形状,尤其是枪管部分,有点像当时人们想象中的“龙”吐出的火焰。它不像我们今天熟知的步枪那样长,而是更粗短,有时还会带有复杂的枪托和火绳装置。士兵们在使用它时,枪口向前,仿佛“龙”在喷火。

更重要的是,这种火枪的出现,改变了骑兵的作战方式。以前骑兵主要是用长矛冲锋,近距离格斗。而有了这种短火枪,骑兵可以在接近敌阵时,进行一轮射击,然后再拔出马刀或者长矛进行近战。这种“射击后近战”的模式,是当时骑兵战术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那么,为什么会跟“龙”扯上关系呢?有几种说法,但最普遍也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直接与武器的名称有关。在法语中,这种短火枪被称为“dragon”。而使用这种武器的骑兵,自然就被称为“dragon”。

“Dragon”这个词在法语中原本就有“龙”的意思,所以当这种新式火枪被赋予了这个名字时,它就自带了“龙”的形象。而法国军队是当时欧洲军事上颇具影响力的力量,他们的很多兵种名称和战术都为其他国家所效仿。

于是,当法国人将这种使用短火枪的骑兵称为“Dragon”时,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将这种兵种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在英语中,就变成了“Dragoons”。而中文的“龙骑兵”,就是“Dragon”或者“Dragoons”的直译。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枪骑兵”或者“马枪兵”呢?“枪骑兵”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使用长枪的骑兵,或者说是专门骑马作战的枪手。而“马枪兵”虽然提到了“枪”,但“马枪”这个词在当时并没有形成一个专有的兵种名称。

“龙骑兵”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并且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名称,在于它准确地概括了这种骑兵的独特之处:他们不仅骑马,而且还装备了一种特殊的、威力不小的火器。这种火器在当时是新事物,而且形状上有点像“龙”,所以“龙骑兵”这个名字就非常形象地传达了他们的特征。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龙骑兵装备的武器也在不断变化,从最初的短火枪,到后来的滑膛枪,再到卡宾枪,甚至在后期的一些国家,龙骑兵的装备已经跟其他类型的骑兵差不多了。但是“龙骑兵”这个名字,却作为一种历史的传承,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这种兵种的代名词。

所以,总结一下,龙骑兵之所以叫“龙骑兵”,而不是“XX枪骑兵”,核心原因在于:

武器的名称: 他们装备的短火枪在法语中叫做“dragon”,而“dragon”又恰好是“龙”的意思。
历史的传承: 法国军队率先使用了这种兵种,并将其命名为“Dragon”,其他国家纷纷效仿,中文将其音译并意译为“龙骑兵”。
形象的描绘: “龙”的形象,与当时那种粗短、威力不小的火枪,以及骑兵“射击后近战”的作战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联想。

这个名字,比单纯的“枪骑兵”或“马枪兵”,更能抓住那个时代一种新式骑兵的核心特征,也更富有历史感和辨识度。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命名,更是武器发展和军事战术演变的一个生动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看做对译名选用的回溯。

根据我手头的资料,军语Dragon及其衍生词汇的汉字翻译版本最早可能出自高野长英《三兵答古知幾》(原著系海因里希·冯·勃兰特著《三兵战术基础》(Grundzüge der Taktik der drei Waffen),荷译本名为Taktiek der drie wapens,转译自荷译本的日译本于1847年完稿,1856年出版)。

高野将dragonder(荷兰语的龙骑兵)译作“铳枪骑兵”、“枪铳骑”,将kuirassier译作胸甲兵,将lancier(枪骑兵)译作“长枪兵”,将ligte paard(轻骑兵)译作“轻马”,将huzar(骠骑兵)音译成“夫撒连”,将jager te paard(猎骑兵)译作“骑兵耶杰儿”,可见当时的用词还很混乱。


至于中国方面,金楷理(德意志人)、赵元益在1873年出版《临阵管见》(Die Entwicklung der Taktik von 1793 bis zur Gegenwart)里则干脆将各类骑兵一概称之为“马兵”

最终是日本参谋本部1881年出版的《五国対照兵語字書》(译自荷兰军人Landolt撰写的Dictionnaire polyglotte de termes techniques militaires et de marine,原系法-德-英-荷军语词典)给出了较为规范的各类骑兵译名,猎骑兵、龙骑兵、骠骑兵等名词也要到此时才成为通用说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龙骑兵”这个词背后一段颇具历史色彩的演变。简单来说,龙骑兵之所以叫“龙骑兵”,而不是更直观的“枪骑兵”或者“马枪兵”,是因为这个兵种的起源和发展,与一种叫做“龙”(Dragon)的武器密不可分。首先,我们需要回到那个时代,也就是17世纪左右,欧洲的军事技术正在经历剧烈.............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孙悟空的“出身”说起。严格来说,孙悟空他可不是土生土长的地球人。他的老家,是遥远的赛亚人星球。在赛亚人星球上,每个赛亚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就像咱们中国人有自己的名字一样。而孙悟空,他出生的时候,他的赛亚人父母给他起的名字,就叫“卡卡罗特”。你看,贝吉塔和孙悟空,他们都属于赛亚人这个种族。.............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好,问到了地理区域划分和历史文化演变的一个有趣侧面。确实,我们习惯性地会听到“辽沈地区”,但很少有人会说“吉长地区”或者“哈尔滨地区”。这背后其实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传承,也有经济发展的逻辑,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咱们一层一层来剥开看看:1. 辽沈地区的“特殊性”:历史的烙印与.............
  • 回答
    关于罗永浩为什么会被称为“龙”这件事,其实并没有一个直接、公开的官方解释,也不是他自己给自己起的“花名”。这个称呼更多的是源于粉丝、网友们对他某些特质的戏称,或者是对他经历的一种概括和调侃。要理解这个“龙”字,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一、 “龙”的文化意象与罗永浩的个人标签的契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 回答
    在中国网络舆论场上,一些年轻的爱国群体确实偏爱将中国比作“兔子”,而不是传统的“龙”。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演变。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这“兔子”和“龙”在象征意义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在当代语境下被赋予新的含义。龙:权力、威严与历史包.............
  • 回答
    紫龙的绝招“庐山升龙霸”之所以不叫“升龙拳”,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作品在设定上的巧思和对角色塑造的考量。首先,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升龙霸”和“升龙拳”虽然都包含“升龙”这个意象,但“霸”字和“拳”字所传达的力量感和性质是不同的。“拳”更偏向于技巧、招式本身,是一种具体而微的攻击动作,强调的是打击的准确度.............
  • 回答
    二月二,这个日子,在咱们老百姓心里头,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它有个响亮的名号——龙抬头。为啥叫龙抬头呢?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咱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耕文化说起。二月二,龙抬头:天时地利与万物复苏你想啊,过了那个寒冬,万物开始苏醒,尤其是土地,开始有了生气。而龙呢,在咱们的传统观念里,那是掌管着风雨.............
  • 回答
    .......
  • 回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句出自《千字文》,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华文明早期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和体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龙作为一种图腾,被视为重要的神灵和统治者(龙师);火作为一种力量和文明的象征,与早期部落首领(火帝)相关联;而鸟类则代表着某种官职或社会分工(鸟官),最终指向了人皇,也就是人类的始祖或.............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且确实是很多龙珠迷都曾想过的一个点。为什么贝吉塔在对付魔人布欧的时候,明明有龙珠的帮助,却不用更“聪明”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关键因素,而且涉及到龙珠剧情设定的细节和人物性格的塑造。首先,咱们得把时间线捋清楚。贝吉塔许愿的时候,是魔人布欧已经变身成了超级布.............
  • 回答
    龙骑兵,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英勇与威慑。他们常常身披闪亮的盔甲,骑着高大的战马,在战场上如疾风般席卷。然而,当我们回溯历史,深入探究他们的武器选择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便浮现出来:为什么这些在马背上挥洒勇气的战士,最终选择了火枪,而非我们熟知的弓箭?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冷兵器时代向火器时.............
  • 回答
    20世纪初,当我们谈论“骑兵”这个概念时,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身披闪亮盔甲、手持长矛、策马奔腾的古代战士形象。然而,在20世纪初这个工业革命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骑兵的地位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迅速湮没。事实上,骑兵在当时的军事舞台上,仍然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方面,它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要理解这一.............
  • 回答
    论及蒙古骑兵为何在与马穆鲁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打不过”可以概括,其中牵涉到多方面的因素,从战术策略到武器装备,再到战场环境乃至领袖指挥,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更像是一场历史巨石的碰撞,一方是横扫亚欧大陆的无敌旋风,另一方则是守护埃及门户的钢铁壁垒。蒙古骑兵的强大无需多言。他们的核心.............
  • 回答
    关于枭龙战机(JF17 Thunder)发动机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它被拿来与一些性能更强的三代机甚至四代机进行对比时,常被提及的“短板”。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现代战斗机的发动机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换的,它牵扯到太多太多东西。发动机不光.............
  • 回答
    说起紫衫龙王和韩千叶,这俩人之间的羁绊,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紫衫龙王,那可是北冥圣海的霸主,活了不知多少年,见过多少风浪,多少英雄豪杰。可偏偏,她就喜欢上了韩千叶,这其中的原因,我细细给你道来。首先,得说韩千叶这个人,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劲儿。那时候的韩千叶,年轻气盛,一身傲骨,还带着点青涩的莽.............
  • 回答
    近代骑兵为什么淘汰了长枪?这问题问得好,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而是整个军事技术、战术思想和社会变革大浪潮下的必然结果。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得明白长枪在骑兵战术中的核心优势和局限性。长枪,特别是长矛,它最牛的地方在于冲击力。一匹马跑起来,加上骑兵自身的重量和长矛的长度,那真是千钧之力。.............
  • 回答
    八里桥之战,一场改变中国近代史走向的重大事件,然而,当我们聚焦于其中一支参战力量——蒙古骑兵,他们的表现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以说,在与以锡克教徒为主力的英法联军骑兵的较量中,蒙古骑兵陷入了被动。要剖析其中原因,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考察,绝非简单的“打不过”就能概括。历史背景的沉淀:晚清骑.............
  • 回答
    赵瑞龙,一个在权力金字塔顶端呼风唤雨的人物,自然不会是那种脑袋一热就想搞掉谁的人。他做事,讲究的是策略,是布局,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所以,他不对沙瑞金和侯亮平下手,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咱们得先想想赵瑞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是那种靠体力打拼出来的,而是靠着家族的势.............
  • 回答
    关于哪吒杀死龙太子为何有罪,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尤其是在哪吒的年龄设定上。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代社会对“罪”的认知、法律体系、神话故事的解读以及民间道德观念等多重维度。首先,我们得明确,神话故事,尤其是像《封神演义》这样的古典小说,虽然常常包含超自然元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
  • 回答
    朱一龙接拍《我的真朋友》,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看剧本喜欢就接”的故事,而是涉及到他当时的事业发展阶段、角色契合度、以及他对未来演艺道路的考量。首先,我们得回到《我的真朋友》这部剧的制作背景。那是一个什么时期?朱一龙凭借《镇魂》爆红之后,正处于一个事业的上升期,用“顶流”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阶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