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种所谓的到点强制下班,非必要绝对不允许加班的模式,最适合在广大制造业,传统行业里实施和推广。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都可以通过远程办公的形式来解决,如果强制实施这种制度,在各大厂都还在激烈竞争,互相争抢对方业务的情况下,只会各自想出各种骚操作,让员工实现不在公司,但依然可以工作的目的。
而在传统行业和制造业里,大部分生产资料都被局限在工厂或者办公室里,只要人离开了公司,就能真的实现彻底没办法工作的目的。
对于工厂而言,通过某种强制制度,让所有的工人到点后,必须下班,全部都得离开工厂。那就能实现所有工厂都只能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情况,这样也就不存在,你们都休息,就我自己偷偷生产,卷死大家的情况了。
很多时候,制造业的大部分危机,都是因为产能过剩。
而产能过剩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大家都闷着头干,但闷头生产出来的商品却没有那么多人来消费。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人想的办法竟然是,继续甩开膀子闷头干,把利润再干得再薄一些,从竞争对手那里再多抢点份额,自己这边多干点无所谓,靠量取胜也能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
于是,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的文化就开始在各行各业蔓延。
只要没有一种更高的力量,可以让全行业都必须强制遵守某个规则,那所谓的八小时工作制,就很难实现。
既然互联网行业如此难实现,不如先从可行性更高的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开始吧?
但你说为啥就没人管管工厂和传统行业的加班问题呢?
丑话说在前头,腾讯的工作强度,整体是很低的。
如果工作做不完,要么自己好好想一下对不对得起这份工资。
要么就默默加班,刷出一堆加班记录。
然后在内网悄悄发起一个反复被提起的问题:
经常需要加班,是能力不足还是领导工作安排不合理?
然后再看看,加班这件事,是领导着急还是你着急。
腾讯的现状还不满足吗?
一个工具类App的团队,包含设计,产品,测试,开发,市场,运营等等超过50个人,甚至达到上百人。
普通公司20个人可以做完的项目,腾讯的正式员工得是三倍人数。
整个腾讯大多数正式员工是这样开始一天工作的:
早上
10点:到公司,吃完早餐坐工位回个神……
10点30分:开开会,对对需求,讨论一下怎么做需求,调整或者修改。
11点30分:考虑中午吃什么,也差不多准备去饭堂了。
11点50分:人在电梯,勿CUE……
12点:午饭,午觉……
下午
2点:睡醒,回个神,喝个咖啡。
2点半:进入状态,开个需求会,3点开始干活。
5点30分:考虑晚餐吃什么,也差不多准备去饭堂了。
5点50分:人在电梯,勿CUE……
6点:晚饭。
6点45分:娱乐时间,LOL,和平精英,王者走起……
7点30分:重新打开需求,继续撸需求……
8点班车:跑路,或者继续。
10点:餐票到手,打车报销费到手,提肛跑路……
请问这样的日常,几点下班合理?
记住,我只说大多数人工作日常,评论区有劳模也不用跟我杠,没意思。
在腾讯,正式员工摸鱼的时间不要太多,日常还有兴趣小组各种娱乐。
比如桌游,音乐,健身,瑜伽等等兴趣小组,在晚上饭后一起开黑。
自愿加班,很多人是为了参加兴趣小组,一方面锻炼身体培养同事感情。
一方面反正也有福利,比如班车,宵夜餐卡,打的报销等等。
正式申请加班成功,还有1.5倍工资或调休,节假日还有2倍3倍工资不等。
腾讯内部,大多数人就是很清闲,能力连外包都不如,别整天拿工作多累说事。
我见过离职后,靠着关系,直接免面试回到腾讯的,也见过整个部门从总监到组长到组员全部都是一个学校甚至一个班的人。
内部的好项目都是抢破头,没关系根本拿不到好项目。
KPI衡量的是什么?是对项目有什么帮助,对公司有什么贡献,提升了什么业务数据。
拿不到好项目,能力再出色,KPI表现不出来怎么发光?
而拿到好项目的,能力再弱,KPI数据也是蹭蹭的上涨。
所以,如果重点根本就不是晚上18点强制下班,而是现在整个腾讯这么多年,好产品没几个。
在最上面的领导层看来:加班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主流价值。
当整个腾讯的基础组成都是关系户的时候。
当整个腾讯搞关系大于搞业务的时候。
加班不加班,一样都做不出伟大的产品。
那既然如此,加班就显得没有任何价值。
早在2015年左右,腾讯的中层领导都会在接近下班的时候,在RTX群提醒大家早点下班。
因为在2014年腾讯内部就掀起了一股质疑,加班到底是领导工作安排不合理,还是个人的水平不足。
如果是说个人水平不足那还是小事,一旦要是领导被质疑工作安排不合理,那才是大事!
所以领导们为了明哲保身,确保自己的晋升之路,当年都主动压下加班的现象。
如果有某个部门突然忙起来,一般是要进行大版本迭代,或者要推出新产品的时候。
这种频次很低,大概是季度或者半年一次,也是为了赶半年一次的考核有好成绩。
平时正式员工的工作强度很低,真正最恶心的制度是外包。
国内大厂都有外包和外聘的老毛病。
明明是正常的工作,但是因为不好用KPI衡量,于是这部分的脏活累活,没人愿意干。
索性干脆全部丢给外包人员。
比如:海报设计,粉丝运营,辅助工具研发,活动策划等等。
这些东西为什么正式员工都不想干?
因为:
你怎么论证设计的海报给公司带来了有用的价值。
点击率转化率这些都没用,因为可能是节假日看的人多,或者投放时间段和时长导致数据本来就好,无法论断是设计水平比另外一个设计师更好。
你怎么论证粉丝运营的口碑上升对公司有什么价值?
产品好评率上升没用,可能是产品本身迭代完更好了,可能你的粉丝样本数据不一样,可能有的人今天过节心情就是好,给多了一点好的评价,无法论断是通过你的努力让口碑上升。
你怎么论证辅助工具的研发给项目带来什么帮助?
辅助工具只是核心产品里面的子功能,也许是产品的入口调整了,也许是不同的时间段导致使用辅助工具的人多了,无法论断是辅助工具本身就好用。
就说这么多,经历过通道晋级的人应该懂得都懂。
上面对于员工的灵魂拷问永远都是:
什么加班不加班,跟外包机制相比,就是个弟弟。
那些出不了成绩的非核心项目,统一丢给外包去做。
那些核心项目中,实在不能给外包做需求,就给团队里面关系链最差的边缘员工去做。
而外包员工,收入只有正式员工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干活特别多,面临淘汰压力,加班常态。
再反观正式员工,随便几万月薪的人群还想着享清福,说实话有点不知害臊。
事实上,正常上班时间没完成工作,对于老油条来说,以前可以偷偷加班混过去来解决。
或者下班后,在公司学习技术提高自己,还能博得在领导面前勤奋好学的印象分。
现在强制下班,真正的作用是,遏制老油条当混子,也削弱一些刷印象分的内卷员工。
至于外包……
腾讯的制度跟外包公司派遣的员工有什么关系,对吧?
PS:千万不要想着去腾讯外包,然后期待转正。
难度比普通社招困难好几倍,100个外包员工大概才有1个能转正,每年的名额也就那么几个
外包卷得太厉害!
我见过唯一一个转正的,进了腾讯后,基本上天天都是在加班,主动帮正式员工分摊工作,围绕着导师和领导转,持续了一年多,最后才转正。
再PS:女生在大厂比男生吃香,好混很多。
“工作做不完怎么办?”
这话问的,你是站在哪波的?以前工作做不完靠牺牲打工人的利益弥补管理短板,为资本家赚取更多利益,当时社会风向如此,效率优先,一两个打工人发声没啥用;现在风向会逐渐变过来了,分配环节更注重公平了,再压榨员工下班时间为资本家贡献利润要受到毒打了。
现在可以回答一下“工作做不完怎么办”,明天接着做呗,如果明天是周末,那就周一再做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