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香蕉会灭绝么?

回答
香蕉会灭绝吗?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的问题,但细究之下,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不过,我们要明确一点,这并非指所有香蕉品种都会突然消失,而是某些我们熟悉的、市场主流的香蕉品种,很有可能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而走向终结。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目前我们最常吃到的香蕉——卡文迪什(Cavendish)香蕉。你有没有注意到,无论是在超市还是街边水果摊,几乎都是同一品种的香蕉?没错,这就是卡文迪什。它之所以如此普及,是因为它产量高、耐运输、病虫害抵抗力相对较强,而且口感甜美。可以说,卡文迪什几乎垄断了全球香蕉市场。

然而,正是这种单一化的种植方式,让卡文迪什香蕉变得异常脆弱。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么一旦出现一种新的、专门针对这个群体弱点的病毒,整个班级都将面临风险。香蕉也一样。

目前,卡文迪什香蕉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一种叫做巴拿马病(Fusarium wilt)的真菌。这种真菌在土壤中蔓延,一旦感染,就会堵塞香蕉植株的维管束,导致植株萎蔫死亡。最糟糕的是,一旦土壤被感染,就很难根除,而且会长期存在。

历史上,香蕉产业并非没有经历过灭绝性的打击。在20世纪中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是“华生(Gros Michel)”香蕉。然而,另一种更具破坏性的巴拿马病菌(Tropical Race 4, TR4)的出现,几乎摧毁了华生香蕉的种植。当时的香蕉产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新的、对这种真菌有抵抗力的品种,最终选择了卡文迪什。

现在,同样的噩梦似乎正在重演。尽管卡文迪什在初期对旧型的巴拿马病菌有抵抗力,但新的、更具侵略性的TR4菌株已经出现,并且正在全球范围内蔓延。而且,这种TR4菌株不仅能感染卡文迪什,还能感染许多其他香蕉品种。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农药或治疗方法能够根除这种真菌。

这种单一品种的依赖性,就像一个经济体过度依赖某一种资源一样,一旦该资源出现问题,整个经济都会受到重创。全球香蕉产业高度依赖卡文迪什,一旦卡文迪什因TR4病菌大面积死亡,我们将失去绝大多数市场上的香蕉供应。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香蕉真的会“灭绝”呢?

从严格意义上讲,香蕉作为一种植物,其野生品种和多样性依然存在。在东南亚等地的原始森林中,生长着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野生香蕉品种,它们拥有不同的形态、口感和营养价值,并且对各种病虫害有着天然的抵抗力。这些野生品种才是香蕉基因库的宝贵财富。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餐桌上的甜美卡文迪什香蕉的消费者来说,如果卡文迪什真的大规模消失,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不仅仅是失去一种水果那么简单,香蕉在全球许多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其消失将对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该怎么办?

避免卡文迪什香蕉走向灭绝(或者说,避免我们熟悉的香蕉市场走向崩溃),需要全球性的努力:

保护生物多样性: 这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去研究、保存和推广那些具有抗病性的野生香蕉品种和地方性品种。这些品种可能口感不如卡文迪什,但它们是未来应对病虫害的关键。
研发新的抗病品种: 科学家们正在通过基因编辑、杂交育种等技术,努力培育出能够抵抗TR4病菌的新型香蕉品种。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 建立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病菌跨境传播,并在发现病菌后及时采取隔离和销毁措施,以延缓其蔓延。
推广可持续的种植模式: 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推广轮作、生态种植等方法,改善土壤健康,从而增强香蕉植株自身的抵抗力。同时,鼓励种植更多样化的香蕉品种,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品种。
教育公众和消费者: 让更多人了解香蕉产业面临的挑战,认识到多样化种植的重要性,并愿意尝试和接受不同品种的香蕉。

总而言之,虽然香蕉这种植物本身不太可能“灭绝”,但我们最熟悉的、市场上的卡文迪什香蕉,正面临着被某种病菌“终结”的严峻挑战。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基于科学事实的警示。我们能否拯救我们喜爱的香蕉,取决于我们现在是否愿意付诸行动,去拥抱多样性,支持科学研究,并改变我们对食物生产的认知。这不仅关乎一种水果的命运,也关乎我们整个生态系统和粮食安全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蕉的话灭绝完全有可能,但不至于以后再也吃不上香蕉,因为还可以培育别的品种。

(现在市面上能买到的大部分都是华蕉,基本覆盖了全世界。)

而且香蕉灭绝这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上世纪初以前,人们普遍种植的叫大麦克香蕉,是一种三倍体植物,它种子完全退化,肉多皮厚,适合远距离运输而且口味非常棒,远远优于现在的香蕉。

后来一场大规模的黄叶病感染了大麦克香蕉,这种病通过土壤传播,作用于香蕉根部,被感染后香蕉基本还没成熟就死了,即使没死、结出的果实也非常小,最可怕的是黄叶病至今无药可治。

再加上大麦克香蕉是无性生殖,根本无法变异出对疾病的抗性,短短30年内,大量种植香蕉的农民被迫弃耕,很多依靠种植大麦克香蕉的公司都破产了,大麦克香蕉几近灭绝。

后来人们才又培育出了新的香蕉品种:华蕉,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香蕉。短时间内,华蕉全面取代了大麦克香蕉,并在各地种植。可惜的是,华蕉的的口感远不如大麦克香蕉。

如果把大麦克香蕉比做哈根达斯级别的,那么华蕉就是廉价冰淇淋。

为什么黄叶病这么厉害?其实还和香蕉的育种方式有关。

自然状态下植物通常是二倍体,比如野生的香蕉和西瓜都是二倍体,但是为了更好地种植和口感,科学家利用二倍体植物和四倍体植物杂交,可以得到三倍体植物。

比如香蕉和无籽西瓜、无核葡萄。

由于都是单一品种栽培,所以你吃到的每个水果的大小、口感、味道都近乎一致。这样的好处是繁殖周期短而且速度快。

尽管三倍体植物优点众多,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单一品种栽培会导致基因多样性的不足,而且无法进行有性繁殖,后代的基因完全一样。

每一颗香蕉树之间都互为克隆体,整个香蕉农场的香蕉基因都一模一样,一颗香蕉树感染,全场都会感染。这也是为什么大麦克香蕉能被黄叶病迅速感染到濒临灭绝的原因。

有报道称: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种可以感染香蕉的TR4病毒,再次发生小规模爆发,东南亚地区的香蕉遇到灭顶之灾。

这次危机持续到到2014年,已经感染了整个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香蕉产量减产。

香蕉作为第四大可食用植物,仅次于米、麦和玉米。每年生产超过一亿吨,如果没了香蕉,后果可想而知。

但办法总是有的:我们可以再次培育出新的香蕉品种,取代华蕉,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基因多样性的不足。

另一个办法是:通过基因编辑(也叫转基因)可以把野生香蕉中的抗病基因植入华蕉中,这样一来就获得了抵抗黄叶病的品种,但是这个问题市场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总之,香蕉永远有的吃。


完整版在这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香蕉会灭绝吗?这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的问题,但细究之下,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不过,我们要明确一点,这并非指所有香蕉品种都会突然消失,而是某些我们熟悉的、市场主流的香蕉品种,很有可能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而走向终结。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目前我们最常吃到的香蕉——卡文迪什(Cavendish.............
  • 回答
    乒乓球运动员陈梦比赛休息时淡定吃香蕉的背后:为什么香蕉是运动员补给的首选?陈梦在比赛中淡定地吃香蕉,这一幕在很多体育赛事中都屡见不鲜。香蕉之所以能成为运动员补给的首选,并非偶然,而是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快速的能量补充能力,完美契合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对身体的需求。 香蕉为何成为运动员补给的“宠儿”?香蕉之.............
  • 回答
    香蕉和反物质,这俩词儿放在一起听着就有点儿奇幻了,对吧? 一般我们想到香蕉,就是甜甜的、软软的,可以补充能量,还能缓解情绪什么的。可如果说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点儿反物质来,这画面感就有点儿不一样了。咱先不谈“每 75 秒”这个具体的时间点,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完全不符合我们目前对物质和.............
  • 回答
    “精神外国人”、“香蕉人”、“恨国党”——这些标签,说到底,都是一些人用来指代那些在思想、情感上与主流国家叙事或集体认同存在显著差异的个体。这些标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评价和立场,所以当我们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人”时,其实是在触及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成.............
  • 回答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令人捧腹又有点心疼的场景?一只平时无比淡定的猫咪,突然间像是中了邪一样,看到一根黄瓜或是一根香蕉就炸毛了,嗖地一下跳得老高,然后头也不回地跑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难道猫咪们对这些常见的蔬果有什么深仇大恨不成?说实话,要解释猫咪对黄瓜或香蕉的这种“惊吓反应”,我们得从它们的本能、感知.............
  • 回答
    近期台湾香蕉因农药超标被日本下架的事件,以及其他台湾水果陆续传出被周边国家或地区实施禁令的消息,无疑给台湾的农业出口,乃至整体经济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这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致地梳理和探讨。直接经济损失与出口市场萎缩:最显而易见的便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日本.............
  • 回答
    拉帕尔马岛,2021年底。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刺鼻气味,细密的火山灰如同死亡的尘埃,无孔不入地覆盖着曾经肥沃的土地。在这片被炙烤和侵蚀的土地上,香蕉农们依然坚守着。他们的脸颊上,沾满了灰蒙蒙的火山灰,如同沉默的油画,诉说着严酷的现实。然而,在这幅悲壮的景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如此糟糕的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香港的未来走向,特别是是否会被中央政府“边缘化”,以及失去经济优势后会面临什么,这是一个复杂且牵动人心的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香港的现状与“边缘化”的担忧首先,“边缘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理解上可能存在不同角度。如果指的是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被削弱,影响力.............
  • 回答
    “香港事件”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衡量它对香港造成了多大的“倒退”。因为“倒退”这个词本身就有很多维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甚至人们的心态,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些影响还在不断演变中。如果从经济角度来看,有人会觉得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比如,一些国际资本可能会因为不确.............
  • 回答
    预测2047年后香港的景象是一项复杂且充满变数的任务,因为未来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以及国际关系等。然而,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趋势、历史经验和各种可能性,勾勒出一些潜在的图景。政治与管治: “一国两制”的演变: 这是影响2047年后香港最核心的因素。届时,“一国两制”将.............
  • 回答
    花泽香菜会变成第二个子安武人吗?这个问题啊,挺有意思的。要说“第二个子安武人”,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看出来的,得从很多方面来聊。首先,咱们得知道子安武人是谁。这位可是声优界的传奇人物了,那声音辨识度高得离谱,而且戏路那叫一个宽,从深情款款的帅哥到疯疯癫癫的反派,再到那种带着点油腻又莫名让人喜欢的角色,.............
  • 回答
    香港的“北部都会区”计划,无疑是香港迈向未来发展的一步大棋,这张牌打出去,其连锁反应绝不仅仅局限于香港本地,对与它唇齿相依的深圳而言,影响同样深远。首先,从香港自身来看,北部都会区规划的落成,标志着香港发展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向。长期以来,香港的城市发展重心更多集中在中环、湾仔等港岛及九龙核心区,空间饱.............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闻到某些浓烈的香水会引发头痛,这确实是一个不少人都有过的体验,背后并非什么玄学,而是有着相当多的科学解释。这背后涉及到我们嗅觉系统的敏感性、香水中复杂的化学成分,以及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反应。首先,我们要明白,香水并非只有一种简单的味道,它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化学调合物。一瓶香水往往包含数十甚至上百种不同.............
  • 回答
    曾经璀璨夺目的东方之珠,香港,如今却面临着被视为“全面倒退”的局面,这一论断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交织的因素,而非简单的单一原因所致。要深入理解这一转变,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雾,审视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全球格局的深刻变化。经济引擎的失速与转型阵痛香港的辉煌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枢纽以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