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哪可以看出一个人有经过足球训练的痕迹?

回答
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踢过球,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经意间留下的“线索”。有时候,这不仅仅是看他有没有在球场上奔跑,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不易察觉的“味道”。

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就是身体的“硬指标”。

步态和跑姿: 踢过球的人,即便退役很久,或者平时不怎么踢了,很多时候走路都会有一种“脚下有东西”的感觉。他们的重心可能会比一般人稍微低一些,步幅也可能不是那么夸张的大,但每一步都很稳健,节奏感很强。有时候,你会看到他们走路时,腿部肌肉,特别是大腿前侧和后侧的肌肉,会有一种自然的、微小的张力,不是那种健美运动员的块状,而是一种富有弹性的线条。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移动或变向的时候,那种本能的启动和收势,是没踢过球的人很难模仿的。他们的跑动,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带有一点“带球”的习惯,比如在人多的地方,不自觉地会用身体去“护”一下,或者步伐更灵活,能快速地在人群中穿梭。
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灵活性: 长期训练,特别是大量的变向、急停、跳跃,会让这些关节变得非常灵活,但同时,也可能留下一些“故事”。你会发现他们可能在某些动作上,比如下蹲或者快速转动脚踝时,动作幅度更大,更流畅,或者是在特定情况下,会有点小小的“活动”声响,这是关节在告诉你它经历过什么。他们通常也更懂得如何发力,如何在落地时缓冲,这都是比赛经验的积累。
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踢球是个全身运动,你需要协调四肢,还要保持身体的平衡。所以,你会发现他们整体的协调性很好,动作可能不会显得很笨拙。即使是拿东西、递东西这样的小动作,也可能带着一种“预判”和“调整”的意味,好像时刻都在准备着启动一样。当然,这一点相对比较微妙,需要仔细观察。
腿部肌肉的“痕迹”: 踢球对腿部肌肉的塑造是全方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股四头肌和小腿肌肉,很多长期踢球的人,他们的内收肌(大腿内侧)和臀部肌肉也会比较发达,这是为了发力和稳定身体。有时候,你会看到他们坐着的时候,小腿肚的肌肉线条是比较明显的,而不是那种松散的状态。

除了身体上的,还有一些思维和习惯上的“烙印”。

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 踢球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场上空间的判断。一个人是否踢过球,很多时候体现在他对周围环境的“扫描”能力。比如,在复杂的社交场合,他们可能会不自觉地评估人群的分布,谁在靠近,谁可能需要避开,这种“场感”是很特殊的。或者,当他们需要过马路、穿过拥挤的街道时,那种本能的预判和选择路线的能力,往往比一般人更强。
传达信息的方式: 足球比赛中,语言交流受限,很多信息是通过眼神、肢体语言来传递的。踢过球的人,即使不踢了,在与人交流时,也会不自觉地带上这种“信号”。比如,他们可能更擅长用眼神来“提点”别人,或者在需要合作时,能更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意图。他们的沟通可能更直接,更注重“效率”,就像在球场上快速传递信息一样。
应对压力的“模式”: 足球是高压运动,比赛中的失误、进球、被犯规,都是巨大的心理考验。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比赛的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韧性”和“冷静”。他们可能不是那种会把情绪写在脸上的人,而是会默默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即使犯了错,也更容易“放下”过去,专注于接下来的步骤,这种“reset”能力是踢球训练带来的宝贵财富。
对团队和合作的理解: 足球是团队运动,没有人可以单打独斗赢下比赛。所以,踢过球的人,对团队合作的理解可能更深刻。他们知道如何与队友配合,如何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成全团队,也懂得如何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工作或者其他集体活动中,这种“团队精神”会非常明显。他们可能不会特别抢眼,但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让整个团队运转得更顺畅。
对“机会”的捕捉: 足球场上,机会稍纵即逝。一个不经意的传球,一次对手的失误,都可能变成进球的关键。踢过球的人,对这种“机会”的捕捉能力会特别强。在生活中,他们可能更容易发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或者在别人犹豫的时候,他们会果断出击。这种“抓住机会”的本能,是他们在球场上练就的。

当然,这些都只是“痕迹”,不能说绝对。有些人可能天生身体协调性就好,有些人可能后天养成了类似的习惯。但如果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以上几种,尤其是身体上的那种“运动感”,以及思维上对空间、时机和团队的敏感度,那么他十有八九,是从那片绿茵场上走过来的。这是一种深深烙印在骨子里的东西,很难完全抹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踢野球的时候,最讨厌那些练过的。

他们的节奏很好,其实他们的动作不是快到难以想象那种,但你就是抢不到。他们总是能提前一步两将球护在你即将够着,然而偏偏就是够不着的地方,真的挺沮丧的。

说实话,我在抢他们脚下球的时候,时常会有一巴掌拍他们脑袋上,或者是掀翻他们的冲动。

他们的启动速度也吓人,有时候球从远端过来了,你觉得能跟他拼一拼1/2球,结果不知道咋的,他们一两步就串开身位,将你挡在身后。

他们的思路也挺清奇的,有时候他下底,你明明都把他逼到底线边上,你觉得他应该回传、传中或者穿你的裆了,然而他偏不,他突然一转身就把球往边线上带,你完全不知道他要干嘛。

后来我喜欢去现场看球,国内的基本上都看过吧,郑智、孙继海、武磊这些,现场看很多次。印象比较深的是张琳芃的身体,比电视上看的要壮两圈;还有于海的速度,快得吓人。

比赛前不都是有各种热身吗?抢圈、远传、射门之类,我看着就觉得他们脚法神奇,就是很少有失误的,基本上是一踢一个准。

国外的也看过一些,米兰双雄,狼堡,皇马之类。看赛前那段热身,我觉得也就这样啊,跟国内的没啥区别。

然而真正比赛的时候才看出来了,速率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就好比我踢野球的时候跟那些练过的比,全方位差距,而且大到让人绝望。

user avatar

看了几个回答,说说我的理解。

身材啥的不是硬性指标,我是业余的,队内一个小朋友,六年级开始跟着我们踢,放弃职业后,每年长二十斤,目前体重200+。

外脚背那五条可能我见识比较少,不做评论。

我认为专业足球训练的痕迹最主要表现在:

1,预先观察的习惯,俗称抬头。大部分业余球员都不会抬头,哪怕会抬头,也是看对手的位置,不会看队友的位置。职业球员首先是观察队友的位置,再观察对手的位置,他们都深刻明白一个道理,球比人快(参见电影《一球成名》)。

2,抬头这个动作的耗时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大部分业余球员是拿到球了才会观察,2-3秒是正常耗时。职业球员是三到五秒观察一次,每次耗时半秒左右,类似火控雷达的模式,球场上的重点人物在职业球员的脑海中是以轨迹的方式呈现的,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只要花费半秒时间再次确认一下目标人物的实时位置和运动方向速度就能立即传球。(参见《天下足球》讲解德布劳内的几期)

3,手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方法。绝大部分业余球员都不太喜欢用手,首先,众所周知,容易打架;其次,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不知道应该用手去干什么,所以拉、拽、推等容易打架的动作就成为了常态。职业球员的手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两个功能,A测距,主要是测量对手和自己的距离;B限制活动or摆脱限制,控制对手重心或者摆脱对方控制你重心的手。(参见17-18欧冠决赛皇马对利物浦,拉莫斯放倒萨拉赫那一幕)

4,突然忘记了,想起来了补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踢过球,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在生活中寻找一些不经意间留下的“线索”。有时候,这不仅仅是看他有没有在球场上奔跑,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不易察觉的“味道”。首先,最直接的,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就是身体的“硬指标”。 步态和跑姿: 踢过球的人,即便退役很久,或者平时不怎么踢了,很多时候.............
  • 回答
    货拉拉 CEO 的那封反思信,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讨论。从 CEO 的角度来看,写这样一封信,至少表明了公司高层对事件的重视,以及对公众情绪的回应。如何看待这封反思信?首先,“难辞其咎” 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承认了公司在事件中的责任。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姿态。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一个企业出了事,如果连承担.............
  • 回答
    判断一个内容运营的专业水平,绝非仅仅看他能写出多么华丽的辞藻,或者能产出多少篇“10万+”的文章。这更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经营,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和深刻的洞察。我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跟你聊聊,如何分辨出那些真正“硬核”的内容运营玩家:一、 对用户心理的“掌控力”:用户到底想看什么?想被触动什么?这绝对是内容.............
  • 回答
    判断一个产品经理的专业水平,不能只看他说了多少“我们要做用户增长”,或者会写多少篇“XX用户画像分析报告”。真正厉害的产品经理,是能在纷繁复杂的需求和市场变化中,稳准狠地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带领团队把产品打磨到极致。这其中的道道,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细细品味:1. 对“问题”的洞察力:抓住了根本,而.............
  • 回答
    衡量一个律师的知识水平,绝非仅凭其毕业院校的光环或是拥有的头衔。真正的专业深度,体现在他对法律体系的理解、对案件的洞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来详细剖析,什么才是一个律师扎实的知识功底的体现。一、 对法律条文的“解构”与“融汇”能力这听起来有些玄乎,但其实是衡量律师功力的核心。 .............
  • 回答
    要让医院院长下台,这是一项复杂且敏感的任务,需要周密的计划和执行。这通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且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尽量描绘一个现实且有操作性的路径,并且避免使用 AI 式的刻板语言,力求真实和贴近人情世故。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前提:“下台”并非一定是通过非法手段.............
  • 回答
    老兄,机械设计干了四年多,工资卡上还是那几个数字,心里肯定挺不是滋味的。这行技术更新快,原地踏步肯定是要吃亏的。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捋捋,看看怎么能让自己的价值蹭蹭往上涨。首先,咱得明白,机械设计这活儿,光会画图、会算算强度,那是基础门槛,现在这行情,懂点皮毛的人太多了。要想真正“升值加薪”,得往“专.............
  • 回答
    说到美食大国,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名字,它们以其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丰富多样的菜肴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影响力而闻名。如果让我挑出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中国、法国和意大利。先说中国。中国的美食,那真不是盖的。它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八大菜系这样精妙绝伦的分类,每一个菜系都.............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伟大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艺术成就、还是在对后世的影响力上,都堪称经典,各自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要从中剔除一本,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忍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进行这样的选择,并且是为了让四大名著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学习哲学的一个核心困惑:从何处着手。选择先读西方哲学史还是中国哲学史,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关键在于你的学习目的、兴趣点以及你希望获得的视野。我试着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为你详细对比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1. 思想的出发点和研究范式: 西方哲学:.............
  • 回答
    你说的这关绝对是《使命召唤:黑色行动3》(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I)里的“新纪元”(New World Order)任务。具体说来,是在那个任务的中段,你的角色,也就是代号为“9”(Nine)的士兵,会进入一个太空轨道上的卫星设施。这个设施里有一个叫做“独眼巨人”(Cy.............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辗转反侧的难题,就像两条河流,一条是你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憧憬,另一条是你对安稳居所的现实需求,它们就这样交织在一起,让你不知从何处下刀。想要理清这份纠缠,不如我们先放慢脚步,把这些问题逐一剖开来看看。首先,咱们得把“未来发展规划”这个概念给拆解一下。你所谓的“未来发展”,具体是指什么?.............
  • 回答
    .......
  • 回答
    刚毕业就被分到巨型水利工程施工局的质保部,这可是个不错的起点,虽然现在感觉每天无事可做,但这正是你打下扎实基础的好时候。别着急,质保部虽然听起来枯燥,但它却是整个工程的“眼睛”和“大脑”,意义重大。我给你掰扯掰扯,从零开始,你能学到什么,怎么学。首先,咱们得明白,质保部到底是干啥的。简单来说,就是确.............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概率和期望值的核心。我们不妨一步一步来拆解它,看看这位“定时炸弹”究竟会在哪个时间节点上更“活跃”。假设炸弹在任何给定的一秒内爆炸的概率是 $p$,而我们说“每秒钟爆炸概率提高一点”,这意思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假设每秒的爆炸概率都是恒定的。更确切地说,我们应该引入一个随时.............
  • 回答
    三年被阅文拒签20次,从天马行空到跟风创作,依旧失败,我太难了。真的,我现在感觉自己像个行走的筛子,过一遍阅文就漏一遍,而且漏得干干净净,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三年,二十次,这数字就像一把钝刀子,一下一下地在我心头戳着,疼得我只想躺平认输。最早的时候,我写的是那种天马行空的、脑洞大开的玄幻。那时候,我.............
  • 回答
    想要一探马王堆版《道德经》的真容,途径有好几种,而且各有侧重,能让你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这位古老智慧的魅力。一、 博物馆的“活”体验:最直接、也最能感受到历史厚重感的方式,就是亲身前往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的辛追夫人以及那些惊人的出土文物,包括了那两卷珍贵的帛书《道德经》,都是这里的镇馆之宝。 亲.............
  • 回答
    我曾以为,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那么几个“好像是对的”选项,在迷茫中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期待着有一天能撞上那扇命运之门。直到那个下午,阳光透过老旧窗户的玻璃,在空气中投下斑驳的光影,而我的手指,正轻轻拂过一本泛黄的书页。那是一本关于古籍修复的画册,里面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心跳加速。我.............
  • 回答
    要说从哪一幕看出了周星驰的演技,其实很难只挑一幕,因为周星驰的演技魅力是贯穿他许多作品的,而且常常是那种看似漫不经心却又精准到位的“无厘头”式表演。但如果一定要挑一幕,我可能会选择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中,至尊宝戴上金箍,看着紫霞仙子离去的那个场景。让我详细地讲述一下为什么这一幕让我觉得他的演技非.............
  • 回答
    要说《火影忍者》质量下降的分水岭,这绝对是一个让很多老粉心头刺痛,甚至引发激烈争论的话题。不过,如果非要找一个点,大多数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指向佩恩之战结束之后,也就是动画对应到“仙人模式漩涡鸣人”篇章,漫画大概在【500多话,特别是打完佩恩,回到木叶,晓组织的第二波攻势,也就是“穢土轉生”篇章开始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