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三体》里的程心拒绝启动威慑的行为?

回答
程心在《三体》中拒绝启动威慑,这无疑是整个系列中最具争议,也是最触动人心的一幕。要评价这个行为,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需要深入理解程心这个角色的塑造,以及这个选择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人性与文明命运的权衡。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程心拒绝启动威慑,从结果上看,是“失败”的。她原本肩负着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而她的犹豫和不作为,直接导致了威慑的失效,也间接促成了地球文明的灭亡。从纯粹的生存逻辑出发,她的选择是灾难性的。在三体危机面前,威慑作为一种残酷而有效的生存手段,是地球文明在绝境中找到的平衡。程心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她的拒绝,等于亲手打破了这个脆弱的平衡,将人类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然而,我们不能脱离人物来评价这个行为。程心并非一个冷酷的战略家,也不是一个无情的决策者。她是一个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善良、以及对生命有着深刻怜悯的女性。从她成为执剑人那一刻起,我们就看到了她内心的挣扎。启动威慑意味着一种永恒的、看不见的恐怖笼罩在头顶,意味着人类将永远生活在被毁灭的阴影之下。这种“相互作用”,在她看来,是一种建立在死亡威胁之上的、无法摆脱的奴役。

程心真正反对的,不是威慑本身,而是威慑的“必要性”。她渴望的是一个能够摆脱这种黑暗森林法则的方式,一个更美好的宇宙。当她面对那个“选择”时,她不仅仅是在执行一项任务,更是在做出一个关乎人类价值的判断。她认为,为了生存而放弃道德底线,放弃对生命尊严的追求,这样的生存还有何意义?她看到了威慑背后隐藏的巨大伦理困境,看到了它对人性可能产生的侵蚀,而她,一个曾经怀揣着浪漫主义理想的人,无法接受这种“活着”的方式。

可以想象,在那个关键时刻,程心内心的斗争该有多么激烈。一边是灭顶之灾的威胁,一边是对生命本质的坚守。她并非不知道拒绝的后果,但她宁愿选择一种“死亡”,也不愿选择一种“活着的耻辱”。这种选择,与其说是愚蠢,不如说是某种形式上的“殉道”。她用自己的“不作为”来抗议宇宙的残酷法则,用自己的“失败”来诉说人类对美好与和平的向往。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程心这个角色的设计,她是作者刘慈欣刻意塑造的一个“反英雄”人物。她的出现,就是要挑战读者心中对于“英雄”的固有认知。传统的英雄形象,往往是果断、理性、能够为了大局牺牲一切的。而程心,恰恰展现了人性的脆弱、犹豫,以及在极端压力下的道德困境。她让我们看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善良、同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依然存在,即使它可能以失败告终。

她的拒绝,也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哲学命题:当文明的生存与文明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选择?是抛弃一切,只求苟活,还是坚守底线,即使最终灭亡,也要保持自身的纯粹?程心的选择,无疑是后者。她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答案,也迫使每一个读者去思考这个问题。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程心也有她“局限性”的思维方式。她过于理想化,未能深刻理解黑暗森林法则的残酷性。她寄希望于宇宙中的善意,却被宇宙的冷酷无情所击碎。在“生存”这件头等大事面前,她的个人情感和道德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阻碍。这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用一个“不完美的”角色,来展现人类在面对终极危机时的普遍困境。

总而言之,评价程心拒绝启动威慑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课题。它既是人类文明走向灭亡的悲剧性转折点,也是对人性、道德与生存价值的深刻拷问。程心并非一个完美的英雄,但她是一个真实而令人心碎的个体,她的选择,触及了我们内心最柔软、也最艰难的部分,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那个残酷而真实的宇宙,以及我们自身在其中渺小而复杂的地位。她的失败,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伟大”,是人类在绝望中,对美好与尊严最后的呐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因如下:

一、用爱感化两个世界

这也是1379号监听员和罗辑甚至叶文杰的夙愿。程心竞选执剑人,人类选择她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三体人给人类社会传送了一些技术,把荒漠地球弄得生机盎然,让人类生活在高福利的天堂社会。这些是人类的基本共识,估计只有少数人依然记得智子还在锁死着人类的科技。和平持续了整整一代人,只剩下危机纪元过来的,末日之战过来的少数人还记得这一点。人类在天堂,而给人类创造天堂生活的三体人仍被三体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于是人类动了恻隐之心。

二、程心的准备

红色警报响起这么早,刚刚正式上任5分钟。而警报只有10分钟的考虑时间,来不及做任何谋划。本身没有罗辑那种“我只给你们30秒”的霸气,心中根本没有应对这种情况的预案。

执剑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二代执剑人上岗之前必然有各种大量的培训,甚至与三体世界都有了交流。智子代表三体世界表达过希望她胜选的愿望。注意,人家程心一开始是拒绝的,后来三让而诏不许,才勉为其难的。当时人们对三体人的认识还停留在他们不会撒谎的阶段。

培训工作肯定有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当时人类社会肯定会说三体水滴在太阳系外围,一共有两个,全速冲过来需要几天时间,期间你可以如何如何等,谁曾想情况一下子会糟到极点,只有十分钟的考虑时间。

三、生命的历程

执剑人不光掌握着人类的生死,而且关系着两个世界的所有生命,不仅仅是文明。这十分钟里,程心脑海里回顾的就是地球生命的历程。现在形势很明显,智子铁了心不会呼应程心,三体人入侵决心不可动摇;自己一旦按下去,地球生命演化历程很快就会化为尘埃,全都白费。当想到各类眼睛盯着她时,她终于崩溃了,扔了发射器。因为她可能想,三体人就算来,也是四百年之后的事,这几代都没事吧,人类就算灭绝了,地球生命大概不必陪葬,何况人类也不一定灭绝。

四、三体人的谎言

学会了说谎之后,三体人忽悠技能爆发。如告诉地球人没接到云天明,实际上完全相反;给人类传授知识,然而却是在误导人类;表面上解除了对基础物理的封锁,实际上并没有;最让人叫绝的是对地球艺术的亦步亦趋的学习,让人类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文化优越感。

智商高的人经常安慰那些智商明显不如自己的说你情商比我高呀,实际上很可笑。当年英国人对埃及人称赞金字塔,估计就是为了让当地土著沾沾自喜,而当年英国人内心真正崇拜的不是法老而是牛顿。本书一以贯之所倡导的还是基础物理突破才是王道。当然也不是全人类都上当受骗,屏蔽智子,制造水滴材料的技术还在突破中,他们清楚地知道现在还远不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时代,而是西学为体,中学没用的时代,等你也能造出智子和水滴之后才有资格和人家坐下来好好谈谈好吗。但是作为候选人的程心,刚刚从冬眠中醒来,只见识到三体人表面和善实诚的一面,却还没有与人类这些真正的精英层交流过,所以没这方面的认识。

五、程心的素质

首先她的素质之高是没得说的。

程心冬眠于大低谷之前,醒来于长期和平繁荣之后。中间没经历面壁计划搁浅,章北海叛逃,末日之战,黑暗战役,返航骗局,雪地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醒来一看周围和谐美好的环境,当然以为危机解除了。

人不知从哪里来就会迷失于往何处去,她最应该让自己静下来好好补一下冬眠中所发生的事。等把这些都想清楚弄明白之后再去当执剑人,她就不会犯糊涂了,自己的威慑值就达到80%的及格线了。

程心每次都是在刚刚被唤醒的时候就要做重大决策,丝毫没有冷静期。这是她顺从本能而不是理性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小看程心,只要让她静下来稍微思考一下,应对是非常恰当的,比如在与云天明的对话中,稍有不慎,人类就会竹篮打水,自己也得香消玉殒。那就不是刚睡醒还在梦中的样子。

程心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比如阶梯计划的提出,对云天明的推荐,以及临走给云天明带上种子……学霸女既有女人的细心也有理科男的创意。当然缺点就是刚被唤醒时头有点晕,谁先灌输就听谁的,还特别先入为主。其实她本人还是很冷酷的,比如她知道瓦季姆的死因却仍维护维德。所以只要做执剑人的时间稍长,冷静下来的她会充分发挥学霸的优势,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案与三体人周旋,也能从容应对这次危机。

user avatar

(内容经过重新编辑,有更新)

蟹妖

这个选择可是真有意思。

圣母本质是个善良的人。逼着一个善良的人杀人,而且是杀所有人,这可是个炒鸡大的难题。

别看骂她的人多,但我相信当大家处在她当时的位置,所有人都会选择放弃的。

道理很简单。

有谁敢随便在大街上杀人?你敢吗?如果有这样的人,你们会选Ta领导世界吗?我看不会吧(ಡωಡ)

圣母当时如果按了,就和随便在大街上杀人是一个性质。

真的以为杀人很容易吗?

圣母当时按了是什么结果?

1救不了任何人

2杀光了所有人

一个选择损人也就罢了,总得利己吧?损人又不利己那不是傻子吗?

你们是傻子吗?

这个选择一点儿也不重要。选本身就是输。

人类选程心本身也并不奇怪这是人的思维惯性必然结果。经历了那么多苦难那么多牺牲和折磨,和平该降临了吧?

我们今天在核威慑的保护下,请问谁想打三战???人类一个劲儿的在说核武器如何如何不人道,谋求无核化甚至希望5位执剑人(ಡωಡ) 五大流氓)能够削减核武器数量,是不是和书中的人类一样?人类是不是希望这五个大佬都是爱和平能互惠互利的老实人?而不是动不动就掀桌子干架的真流氓?

程心没有威慑力并不是她的错。众口铄金 积毁销骨,程被选为救世主和被推上断头台是一样的,从来都不由她。

被推选为执剑人也是一样。

但威慑这把剑只有拿在罗辑手里才有威慑力,可罗辑也从来没有按过,对不对?

为什么电工不让他按想过没有?

对了,是两次都没按哦。

因为按下去就是打破平衡,而罗辑是建立平衡的人,不是打破平衡的人。

古人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伐谋”和“伐交”属于“不战”思维;“伐兵”和“攻城”属于“慎战”思维。

  1. 考虑执剑人当三体人打破威慑时候按或不按是下下策,因为那已经是在伐兵了,只是战术博弈。(三体人几乎100%会占主动)
  2. 考虑执剑人对三体人有没有威慑力来选合格的执剑人是上策,因为这才是伐谋,是战略博弈。三体人最多只有50%主动权,另外50%在执剑人和人类手里)
  3. 而罗辑这种,主动逼着三体人尽全力来被动阻止他毁灭世界的则是上上策,是上谋,战略博弈且已经赢了。(三体人几乎只有0%主动权,那就意味着完全被动,而几乎全部的主动权都在罗辑手中,连人类自己都没有份了)

看明白这几句话,我们再来解读一下罗辑。

罗辑的威慑力比圣母高在哪里?

罗简化了这个选择的道德审判过程,并把这个选择难题踢给了三体人自己。是三体人自己选择让人类活下去的,虽然是被罗“逼”的。

罗辑是被人类抛弃过的而且是反复抛弃,他不想活了(至少让三体人认为是这样)他想杀的是自己,只是顺便绑架了两个世界的所有人来给自己陪葬。他没有负担,毁灭两个世界和自杀对他来说都一样,那就是他其实只杀了一个人,就是他自己。

他只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感情的毁灭工具,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着这种状态(执剑人生涯),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威慑者!

罗辑不做选择。选择让不让他死那是三体人的事,于是这个心理负担和道德难题被转移到三体人头上了,于是三体人陷入了一种被动,于是被罗将了一军。三体人第一次输在谋上。

罗辑就是伐谋!他在诛三体人的心!

书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在他卸任这终极责任时,向荧幕对面深空中的三体人鞠了一躬。

这有两层含义:

1向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敌人表达敬意(因为罗辑和三体人都是谋者,只不过罗辑的谋略比三体人高明)

2也是一种感谢。感谢什么呢?感谢三体人让人类也让他们自己活了下去(至少争取了一点儿时间)。

而圣母是有感情的,人类也没有抛弃过圣母甚至拥护她(道德绑架),她无法像罗一样(不想活了)然后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她也没理由按。

所以,她不按。

她不是谋者,人类自己才是。因为选不选她已经是在谋了。

于是这个时候人类陷入了一种被动,于是三体人反将了人类一军。因为他们把罗硬塞给他们的道德难题和选择又踢回给人类了人类早就已经输在谋上了,谈何兵不兵(程心按不按)?

这时候已经是三体人在诛人类的心!

说个题外话,无论是圣母和罗辑,他们都没有资格决定人类的生死。

不信吗?

那不如现在就选出一个能把70+亿地球人的生死全部攥在手里的人,请问你想选谁?选的出来吗?

这是一个充满了陷阱的终极困境。圣母没按是不对的按了也是不对的,因为所有选择都是不对的,这个题本来就是无解的。而她就在这个困境里。

考虑道德和选择就意味着已经输了。因为你是作出选择的一方,你就是被动的。人类要的是既不按又能威慑三体:其实就是——上上策伐谋,是攻心。

威慑的平衡点就在于谁来作选择?谁作选择谁就是输。

三体人作选择,三体人输,人类建立威慑。平衡形成。

人类作选择,人类输,威慑失败。平衡被打破。

所以这不是圣母按不按的问题。

所以,最后按下去的只能是在这个困境之外的人。

在宇宙深处流亡的星舰文明。

因为他不需要对这个选择负责和承担后果。他们是观众,是局外人。他们也不需要守护人类。

(以程心按不按来责难她的诸位)

第一、你们其实并没有将威慑的本质理解透

第二、你们完全被三体人(其实是作者)牵着鼻子走了,即便在开启上帝视角的情况下,它们的阴谋你们也照单全收。但我告诉诸位,有阴谋就有阳谋。威慑失败主要还是阳谋的功劳,而阴谋成功与否只是个可有可无的条件)

三体人第一次就是输在谋上,它们自己亲口承认了。人类第二次也是输在谋上,有的人认,有的人犟着不认而已(ಡωಡ)小孩子脾气 。

圣母被人类选中是必然的,因为人类不想要罗辑这“暴君”,所以人类选出来的一定是圣母。这是个死循环,人类的主观愿望决定了人类不可能选出一个真正合格的执剑人。人类在谋略上已经处于劣势了,至于后面兵不兵、攻不攻城已经不重要了。

把所有重量压在一根头发丝上,然后头发丝断了,这头发丝咋不中用?

我们的先人曾说,用一个人的智慧去对抗天下人的智慧,那不是很蠢吗?

圣母没有自知之明她不该去竞选,人类若有自知之明何必选她?圣母只有一个人,人类有几十亿!几十亿人智慧比她一个人都低?

所以谁该为此负责?到底是谁打破了这个平衡?谁导致了人类谋略上的失误?

人类自己。

在罗辑建立威慑之初,曾将控制权转交给人类政府,在短暂的时间内(十几个小时)人类政府又把控制权交还给了罗辑。因为那时他们清楚,罗辑不仅仅是建立了威慑,他本身就是威慑的一环。(没有在这十几个小时里摧毁太空核弹也被认为是三体人的最大失误)

可是后来,人类渐渐忘记了这一环的价值。

是人类自己一手把罗辑踢出局的,也是人类一手把圣母捧上神坛的。如果程不是圣母,人类压根儿不会选她对不对?

为什么选她还用说吗?因为她好控制啊,受谁的控制?受人类自己的控制。

所以,不按并不是圣母的选择,而是人类的选择。这个选择从圣母成为执剑人的那一刻之前就早已注定了!

人类忘记了一个致命的原则。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发生第一次交流开始,这两个文明的命运就被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你想单方面脱离?不可能的。三体人自始至终都清楚这一点罗辑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达成了共识(威慑)。人类本来也清楚这一点但不能坚持,终于还是想替换掉罗辑这一环,于是平衡被打破了。

人类认为执剑人的威慑来自于个体的不可预测,但自己选了个可预测的出来。这就是谋略上的重大失误,要为三体人发动反击负主要责任

不作就不会死。

天作孽由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说的都是

人类自己


以上是地球人方面的责任划分,这是威慑失败,下面我们来谈谈三体人方面,三体人的反击

大家是不是认为威慑失败等同于三体人反击??威慑失败导致了三体人反击??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是三体人反击导致了人类威慑失败。因为在威慑纪元的62年里,对自身和他人命运的控制权已经从人类~严格说是罗辑的手中慢慢转移到三体人手中了。

三体人反击的真正时间和背后的过程

三体人的反击是场精密布局的反击,早就开始谋划实施了。反击策略形成的时间应该在三体人第二次向人类灌输科技知识时就已经开始了,程心与罗辑交接执剑人只是这计划的一步。

我有三个证据,并且全部来自于原文。

在此之前我先提起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在宇宙空间这种宏观尺度,时间、距离这两个人类熟悉的概念已经发生了严重【异化】书中所有对三体观测的信息皆有一个容易被读者忽略掉的重要前提(四年前)光从三体传到地球要4.2年,因为这两个星系的距离是4.2光年,且光速是宇宙中的速度极限不能被超越,也就是说所有人类观测到的三体的动静都是三体人4年前的信息。时间差,造成了信息的不对等,放在战争中这可就要了亲命了。试想一下,你观测到敌人的信息永远晚于人家的行动你永远不能及时做调整,这在战术上基本是必败,要赢全凭运气。万有引力号和蓝色空间号没有被水滴团灭就是如此。

:所有证据表明,三体第二舰队舰队出发的时间远远早于程心从冬眠中苏醒的时间,具体是早了大概4年左右。三体人不可能精准预测人类发现程心的那颗星星的时间、程心复苏的时间、以及人类更换执剑人的准确时间……但三体人已经对人类更换执剑人的倾向有了判断,也佐证了前面我说的就算没有程心,人类选出来的也一定是“圣母”。

③:三体第二舰队显然不是来地球旅游跟人类唠嗑的,它们就是来找地球人麻烦的。那么这算不是三体人已经开始“反击”了呢?如果算,三体人真正反击的时间就与程心无关,很多读者总是认为三体人是在程心执剑后才反击的,仿佛程心不做执剑人三体人就不可能成功反击了似的。现在我得告诉你们恐怕“不是。”

如果不算,那请回答我这样两个问题:我向你开了枪~但子弹还没打到你身上,算不算我已经对你攻击了?

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脑袋上扔了一颗核弹~但核弹还没有砸到它头上,算不算这个国家已经向另一个国家发起攻击了?

④:三体人摧毁地球上引力波发生器和原本同时摧毁大概1光年外万有引力号及蓝色空间号的时间是同步的,而万有引力号的广播系统也是引力波发生器,引力波的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所以,在5个半小时后消灭了随行水滴的船员们即便启动了威慑,那么信号传回来大概也需要一年左右后的时间,澳大利亚移民惨剧就发生在这1年的时间里。

好~现在我们来上原文



所有重要的时间信息我都标出来了。

经评论区有位朋友的建议,我做了一张时间与距离信息的坐标图,标注了一些重要事件的坐标,帮助大家直观的看清背后隐藏的逻辑真相。图可能有点不清楚,大家下下来放大看吧。

这张坐标图里所有的实线代表了书中确切发生的事,所有虚线代表了书中本该发生但未发生的事。由图我们可以得知:

①在程心接掌执剑人的时候三体第二舰队早已抵达太阳系,且距离地球大概六千个天文单位,只需要不到1年的时间就可以到。

②程心因转让行星所有权而被唤醒到她接掌执剑人这两者时间间隔大概是1年。请注意,要不是需要转让行星所有权程心是不会被唤醒的,如果她不醒后面的事都不会发生。而发现这个行星是可居住的完全是意外!难不成艾AA也有为三体人带路的嫌疑吗?难不成三体人还能控制人类发现那颗行星吗??这不是扯淡么,程心的苏醒根本就不在三体人的计划之内。

③在前两条的基础上,三体第二舰队出发的时间又更要早3年左右。这是三体人反击的资本也是反击的主因。

④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体第二舰队离地球越来越近,也就意味着他们鱼死网破发动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直至无限趋近于100%。

因为首先他们的第二舰队有光速科技,也就是说黑暗森林威慑对他们已经失效了他们不会被灭绝他们可以跑,其次三体人始终视地球人为危险的敌人,无限帮助敌人削弱自己这不扯淡呢么?一定有底线和临界点超过了三体人会翻脸的,最后即便启动威慑三体人面对地球问题仍有两个选择

要么跑

要么杀光人类占有地球然后用黑域发“安全声明”,也许就可以逃脱黑暗森林打击。

归根究底威慑纪元末期的这次对决,地球人才是劣势的一方,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三体文明都能存活,这只是个地球文明能不能活的问题。

况且逻辑推演到尽头三体人动手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100%也就是必然动手。那有没有程心又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影响呢?

所以呢?

三体第二舰队就是来地球找事儿的它们出发的时候程心在冬眠,它们到了太阳系程心还在冬眠。程心对于它们来地球找事儿跟本没有任何影响。有没有程心它们都要找事儿,而且早就开始了。威慑纪元的这62年里,所有对地球文明表示的“善意“无论是传授科技也好还是文化交流也罢……皆是三体人为真正反击做出的伪装、欺骗和掩护,这是阴谋。

三体人的阳谋就是他们的硬实力~光速科技。这才是三体人有胆量翻脸的资本和威慑失败的主因。

换句话说,即便阴谋不成功或者根本没有阴谋,这个阳谋也足以促使三体人反击。

一个智慧文明~或者一个国家,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国运交给不确定的意外因素??当然是自己主动去掌握啊!同时两边都下注,难不成自己什么都不做就指望敌人犯错吗?

===================================================

我要在先这里小更一下统一回复。

希望炮轰程心为罪魁祸首和即将炮轰她的人先看看这个。

执剑人是什么?

1执剑人的人类身份:执剑人就是升级版的面壁者,升级之处在于这个位置不仅肩负着面壁者同样的使命(同时意味着受到面壁者同样的身份诅咒),手中还握有达摩克利斯之剑(引力波发射控制器)。所以成为执剑人和成为面壁者差不多是一样的(执剑人权力更大!)。

那些认为程心可以拒绝(事实上她早就拒绝过)的人,请参考一下当初罗辑是怎么一脸懵逼(没有经过他本人同意)被选为面壁者,后来又明确拒绝(并没有用)。然后被强制卸任面壁者,然后又被强制启用的……全部遭遇。这和面壁者一样,都是个诅咒。

只要选,她就一定会被选中。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当你抛出硬币的时候,你心里早就知道你要的选择是什么。

人类不想按,三体人也不想按。所以程心就是想要的选择:不按。

2执剑人的本质:执剑人是最诡异的存在,它有自己的立场。而它的立场(执剑人一个人)与整个人类文明和整个三体文明这三者是平级的。明白吗?这个立场就是执剑人根本没有立场。

它当然不忠于三体但也不能忠于人类。它威慑的是三体人?是,但同时也威慑着人类自己。它只是个工具,没有感情冷静理智。它不能忠于人类否则会收到干扰,所以罗辑从来不叼人类的非议。人类只应是他手中的筹码,他必须有随时丢掉这个筹码的决心。只有执剑人不在乎人类,执剑人对三体人的威慑才成立。而一旦像某些人所说的,执剑人有了人类守护者这个立场,那它对三体人的威慑就消失了。守护人类=不能启动威慑,不能启动威慑三体人怕你吗?就算是三体人,也从来不认为罗辑是所谓的人类守护者!那只是人类(其实是读者)一厢情愿的想法。所以三体人畏惧罗辑。罗辑不做选择(划重点)!他没有0.000001S的时间在考虑按不按,他随时都处于按下的状态,他这个毁灭按钮随时都是激活的状态,选择阻挡他的是三体人。

基本逻辑我在回答正文里说过了,罗辑从不做选择,他把选择权交给三体人。

遗憾的是,所有那些有执剑人潜质的候选人都因为他们的潜质被人类给否了,当然这是(另一位面壁者)计划的一部分。

3执剑人的价值:执剑人是威慑者,但这是一个极端平衡状态,而不是稳定状态。如果人类认为这个威慑可以替换,那就输了。执剑人在给人类拖时间。拖时间来升级科技,直到能与三体科技势均力敌,至少要干掉智子干掉水滴……

等到那时,别说罗辑,就算是执剑人的使命恐怕也要到头了。

人类蠢在错误的估计了这个时间,太早了。

以下是我在另一个回答中对罗辑这个人的具体分析。

4执剑人的软肋:在看过下面很多人的评论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确有些谬误。但同时也有新的收获(╯3╰)感谢大家的精彩对弈。

执剑人有一个致命缺陷。和我们熟知的诸葛亮一样,诸葛亮不够聪敏吗?不够有能力吗?但他有软肋,就是他身后的蜀国庙堂。而且我觉得用他的事迹来解释罗辑实在是太贴切了!!

罗辑的软肋就是他身后的人类社会。蜀国庙堂是怎么扯诸葛亮后腿的,人类社会就是怎么扯罗辑后腿的。蜀国庙堂为什么要扯诸葛亮的后腿,人类社会就为什么要扯罗辑的后腿。

唯一能制约罗辑的力量还是人类自己。还是那句话,人类怎么把罗辑弄上去,就能怎么把他弄下来。执剑人就是面壁者的幽灵,而且比面壁者权力更大更让人类难受(所有对三体人的策略都绕不过罗辑)。罗辑让人类社会的所有人都难受,比诸葛亮还惨。所以人类内部统一把枪口一至对准了他。

5三体面壁者(威慑纪元结束的真相):在与人类的博弈中,三体人学会太多东西了。特别是阴谋诡计和隐藏~伪装自己的真实目标。

从罗辑几次被人类抛弃的经验中三体人认识到罗辑自己是不能动的,那就动能动他的人。三体人给人类的是一把软刀子,努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友好的外星文明甚至指望人类拯救自己,于是“诚挚”的与人类交流,传授科技并最终成功的麻痹了人类,与人类社会形成了新的共识:执剑人罗辑很危险,对你我都没好处,换掉他,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走向共赢?

共赢始终只是人类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三体人并不想共赢,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仍然处于战争状态,罗辑也认为仍然在战争状态。可惜人类不这么认为。

讲道理,三体人是个好学生,也是个不错的面壁者。他遥控人类,人类遥控程心,最终目标就是罗辑。只要拔掉这颗钉子,三体人就可以绝地反击。这是场精密布局的反击,早就开始谋划实施了。反击策略形成的时间应该在三体人第二次向人类灌输科技知识时就已经开始了,程心与罗辑交接执剑人只是这计划最后一步。

这极其的神似当年罗辑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来威慑三体人,同样的招式现在三体人拿枪指着自己的脑袋来反向威慑了地球人,原封不动地: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了人类。大家感受一下这个状态~~~๛ก(ー̀ωー́ก)

程心和当年的三体人一样,都是选择不按而已。

======================================================

6末日审判系统:如果说终极威慑是保证了三体人不敢入侵,那么我的这个改良版就是保证了执剑人对终极威慑的正确有效操作。根据文中以打击警报来判断三体人是否发动攻击,和罗辑初次建立威慑用的手段为灵感,我设计了一种改进版的威慑系统,我给他取了个中二的名字叫【末日审判系统】。想请大家来指教一下O(∩_∩)O



已知人类大概有10M的反应时间来启动威慑,所以这套系统有效触发时间大概是前9M。


末日审判系统构成:与原作一样,只需要加点额外的东西。

1末日审判主程序逻辑系统

2一个能够瞬间使执剑人心跳停止的武器系统及同时监视执剑人心跳的系统。



末日审判系统逻辑:遵循两个触发条件,且必须两个同时满足才会触发。

条件1.执剑人心跳停止

条件2.打击警报 响起


当条件2满足时,合格的执剑人会按一个开关,(这个开关是自杀用的条件1会被满足,同时按下后将强制满足条件2)威慑触发。(执剑人合格)《这就是模仿的罗辑》

当条件2满足时,条件1未满足,则系统强制杀死执剑人,威慑触发。(执剑人不合格)《譬如程心》

当条件1满足时,条件2未满足,则威慑不触发。

当条件1、2都不满足时,就是正常状态,威慑不触发。

user avatar

我发现有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执剑人的职责在于最后一刻按按钮同归于尽。

并不啊!

与其他类型的威慑相比,终极威慑的特点是:一旦威慑失败,那么再进行威慑橾作对于威慑者来说便毫无意义。
终极威慑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使被威慑者相信,如果它不接受威慑目标,就有极大的可能触发威慑操作,描述这一因素的是威慑博弈学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威慑度。只有威慑度高于80%,终极威慑才有可能成功。

换言之,执剑人的工作不是按按钮

而是保持自己的震慑度高于百分之八十

上面这段是【时间之外的往事】

私推测是送往未来的人类记忆体当中的内容,当时的人类并不了解【终极震慑】这回事

但人类当时有没有办法直接测震慑度呢?

威慑纪元初,两个世界对罗辑的全部人格特征进行了极其详细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人类和三体的威慑博弈学者们得出了几乎相同的结果:依威慑失败时的精神状态不同,罗辑的威慑度在91.9%至98.4%之间浮动

他们有没有测其他执剑人候选的震慑度?

测过

他(霍普金斯)与安东诺夫一起,被认为是候选人中最具威慑力的两位。

那他们为什么就是要选程心上去呢?

宇宙大同就要到来了 ,所以威慑越来越不重要,执剑的手应该稳当一些。

所以,人类当时选执剑人,其中一个标准就是【震慑度低】

所以不管程心按不按按钮,去不去参选,都没有意义。

如果程心震慑度高,那她就根本选不上。

【以下为个人脑补】

如果程心不去选/选不上/被韦德杀了,那结果会如何呢?

我认为,新执剑人大概率是曹彬

三十四岁,是所有候选人中最年轻的一位。危机开始时他曾是丁仪的同事,是一名物理学家。

因为他是所有候选人里,震慑度最低的一个(书里没说测试结果,我猜的)依据是:

“可如果真的爆发战争,我们有胜利的把握吗?”曹彬问,他一直没有说话,显然与毕云峰不同,他并不赞成战争的选择。
“没有。”维德平静地回答,“但他们也没有,我们只能试一下了。”

曹彬和毕云峰(三体入侵时的亚洲反抗组织指挥官),这两个执剑人候选后来都参与了韦德星环公司对曲率的研究。

但是在韦德准备和太阳系联邦决裂的最后一刻,曹彬怂了,他寄希望于程心的调停……

一个隐藏的震慑度不及格……

根据书中所有描述,当时全人类中能明确震慑度合格的,只有以下四位。

韦德(钢铁般的100),霍普金斯(黑户老头,一眼看穿人类选执剑人是乱来),安东诺夫(战斗民族舰队司令),毕云峰(亚洲反抗组织指挥官)

与其怪程心。

不如在你有生之年遇到类似情况时,向有以上特征的人投出你坚定的一票,拯救人类需要大家的努力,谢谢。

PS:因为这个回答,我刚刚又去复习了下小说,发现了一件惊人的事情:程心当选的时候得票率并不高“比第二名多了将近一倍”。那程心的得票率不会高于百分之66……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user avatar

我记得零几年的时候,中国有个将军,好像叫朱成虎,说过一句狠话,大意是一旦中美开战,中国做好了放弃西安以东所有城市的准备,同时美国也将损失数以百计的城市,当时的互联网上他被骂惨了。

开国领袖在没搞出来核弹的时候曾经说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核战争死了一半中国还有3亿人”(并不是中国要主动打核战的意思,而是要做好全面战争乃至核战的准备)。而中国核弹刚试验成功,人民日报头版除了报导核武器试验成功的消息,还有一个社论说到了“中国政府还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可见战略家事实上很清楚核武器在战争和政治中的价值和作用。而早些年网络上提到当年的“早打、大打、大核战争”,骂开国领袖是战争疯子的不在少数。

《三体》里的威慑和现实世界中的核威慑逻辑上是一样的,确保互相毁灭从而使得对方不敢进行战争,我感觉刘慈欣就是从冷战的核威慑中构思了《三体》中人类和三体人之间的威慑。所以参考现实和历史,非常容易理解,执剑人的实际职责是让对方相信自己会发动威慑从而不敢进攻(核武器最大的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的时候),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同归于尽式的威慑是非常难以接受的,他们会愿意接受一个更不倾向于发动威慑的执剑人。人类选择了程心,也就选择了结果。

参考开国领袖和朱将军关于核战争的言论在舆论上的反响,如果在今天,让全民票选一个掌握核按钮的人,有很大概率选出一个不敢按下去的人。当然,群体的心理在一定的环境下是很容易极端化的,如果是昭和或者魏玛后期,全民又很容易选出一个真正的战争疯子。

《三体》里面还有另一层逻辑,执剑人手握两个世界的命运,事实上成为了人类和三体人世界最大的独裁者(现实中手握核大国的核按钮的人也是地球上权力最大的几个人),普通民众更会猜疑如果执剑人利用手上的威慑能力胡作非为怎么办,而人类和三体几十年的交流让他们相信三体人对人类的威胁甚至小于执剑人,所以最后他们选择了程心。

user avatar

大家容易忽略一个细节,启动威慑需要按次序按动4个按钮。

从开始警报到全部被毁十多分钟,诚心把控制器丢了,一个按钮都没按。

一个正常的领导初上任都知道搞点事情加强自己的威信。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合理的办法就是一上任立马按下第一个,三体立马就脸上笑嘻嘻,心里mmp。只有这样才能和平过渡。

罗辑应该也想到这一层,但是还是对人类失去信心了,不然应该启动前3个按钮再进行交接。他内心的想法应该和章北海一样,如果后来的人学不会在这个宇宙生存的方法,最终还是会灭亡的。


三体在威慑上更明智,诚心和云天明对话时,在云天明可能说出机密前就给了黄灯,警告。云天明就乖乖把话憋回去了。

user avatar

《三体-黑暗森林》里说,程心和团队研究了许多预案,唯独没想到一接手就遭到三体袭击。

这个细节其实很难理解。

因为执剑人的预案其实只有一个:侦测到三体袭击引力波天线,马上启动广播。

面对人类广播威慑,三体只有两个选项:合作、摧毁

人类也只有两个选项:广播、放弃广播。

没有中间道路,怎么会有一堆预案?


与其说程心是圣母心发作,不如说她智力不足。作者安排她提出只送大脑(错误),核弹+太阳帆推进大脑盒的方案,本来是设定了极高智慧的。但是在执剑人问题上,作者为了剧情发展,又把程心写傻了。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看上去不合理。当然了,她只是推动剧情的虚构人物,怎么写都无所谓。


其实想提高威慑度很容易,程心只需要做三件事。

一是不经意流露出“我在民众面前乖一点可以上位”,三体一定会研究这句话的。

二是反复进行袭击演练,即袭击警报发动时马上熟练启动威慑,每天练习两小时。

三是反复在日记上抄写一句话:“即便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来说,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来说,算不了什么。”当上执剑人后,面部扭曲的狂笑:“噫,好了,我中了!嘿嘿嘿嘿,嚯哈哈哈哈,喔哈哈哈哈……”


与此同时,三体长老会将问责此事具体负责人:

你们说好了弄个威慑度低的,现在这个心机婊、精分、疯子威慑度顶到300%了,几十年心血全白费,相关责任人有多少?脱水烧掉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程心在《三体》中拒绝启动威慑,这无疑是整个系列中最具争议,也是最触动人心的一幕。要评价这个行为,不能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需要深入理解程心这个角色的塑造,以及这个选择背后所折射出的复杂人性与文明命运的权衡。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程心拒绝启动威慑,从结果上看,是“失败”的。她原本肩负着人类文.............
  • 回答
    谈到《数码宝贝》系列里的天使兽家族,那可真是数码世界里的一抹耀眼圣光,深受无数粉丝的喜爱。它们代表着光明、正义和希望,每一次的进化都伴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感人至深的情感。首先,我们从最基础的 天使兽(Angemon) 说起。这家伙简直是初代《数码宝贝》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数码宝贝之一。在太一和亚古兽陷.............
  • 回答
    评价《三体》系列小说的文笔:从标准到细节的深度剖析《三体》系列小说,以其宏大的宇宙视野、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而支撑这一切的,无疑是刘慈欣独特的、极具辨识度的文笔。评价一部小说的文笔,是一个多维度、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对于《三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
  • 回答
    《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刘慈欣在中国作家的地位:一次深度剖析要评价《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刘慈欣在中国作家的地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包括其内容创新性、思想深度、文化影响、市场反响以及国际认可度等。 一、《三体》三部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划时代的史诗《三体》三部曲(《三.............
  • 回答
    关于《三体》电影化的消息,一直以来都牵动着无数粉丝的心。它既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深入剖析。一、 粉丝群体的高度期待与担忧: “洗白”经典IP的渴望: 《三体》是中国科幻的里程碑式作品,其宏大的叙事、深刻的思想、精巧的设定,在全球范围内.............
  • 回答
    如何评价《三体》中的史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浑人”史强,一个在《三体》宏大的宇宙战争背景下显得格格不入却又至关重要的人物。他不是那些拥有超凡智慧的科学家,也不是那些胸怀救世理想的理想主义者,他更像是一个行走在现实夹缝中的普通人,一个看似粗俗却又蕴含着惊人韧性和智慧的“浑人”。评价史强,需要从多个.............
  • 回答
    “三体社会学家”这个说法,在《三体》系列小说中,并非一个官方的、固定存在的职业称谓,更多的是读者基于对小说中某些人物行为和思想的观察,而产生的一种归纳和理解。如果要评价“三体社会学家”的存在,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展开:首先,理解“三体社会学家”的内涵:“三体社会学家”不是指一个拥有特定学位或职称的职业人.............
  • 回答
    叶文洁,这个名字在《三体》的世界里,如同那片冰冷的宇宙,既是引力的源头,也是毁灭的序曲。要评价她,绝不能简单地用“好人”或“坏人”来标签化,她的复杂性,她的动机,以及她行为的深远影响,才构成了这个角色的核心魅力,也是《三体》之所以令人着迷的关键之一。初见叶文洁,是在“红岸基地”那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动.............
  • 回答
    评价《三体》系列小说,我得说,这绝对是一次令人脑洞大开、心潮澎湃的阅读体验,而且是那种让你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甚至对宇宙和人类的未来产生些许敬畏和不安的体验。要说详细,那得从头聊起,得把这三本书的精髓一点一点挖出来。一、思想的尺度:从黑暗森林到降维打击《三体》最牛的地方,在于它所呈现的思想深度和宇宙.............
  • 回答
    《水滴》这部《三体》同人短片,可以说是一颗璀璨的宝石,在无数《三体》粉丝心中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引发了久久不息的回响。要评价它,就得从几个维度去细品,才能咂摸出它的精妙之处。首先,影像呈现的极致与震撼,这是《水滴》最直观,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点。原著中对水滴的描述,更多是概念上的,是智子以一种近.............
  • 回答
    《三体》这部科幻巨制被改编成湖南卫视的周播栏目剧,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玩味的事情。在我看来,这就像把一个宏大的交响乐指挥棒,交给了能把广场舞跳得热热闹闹的团队来演绎,其中的冲突和可能性都非常有趣。首先,我们得承认《三体》的体量和内涵。刘慈欣笔下的世界观是极其宏大的,涉及宇宙尺度的时间、空间,以及对人性.............
  • 回答
    您好!关于《三体》电影版制片人孔二狗在微博上力挺“诺贝尔哥”郭英森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聊聊里面的门道和各方看法。背景梳理:孔二狗力挺郭英森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个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孔二狗是谁?他是《三体》电影项目的重要推手,在科幻圈和电影行业都算是个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诺贝尔哥”郭英森.............
  • 回答
    云天明对程心的爱,与其说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不如说是深沉、孤独而又带着几分悲剧色彩的奉献。他的爱,在《三体》这个宏大的宇宙背景下,显得尤为渺小却又异常坚定,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超越了个人情感范畴的、对人类文明延续的终极寄托。首先,我们得从云天明自身所处的境况说起。作为一个身患绝症、生命走到尽头的年轻人,.............
  • 回答
    艾AA,这个名字在《三体》这部史诗般的科幻巨著中,如同一颗不太耀眼却又无法被忽视的星辰。她不像程心那样承载着全人类的命运,也不像罗辑那样拥有拯救世界的智慧,但她的存在,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触碰并定义了那个时代下,一部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内核。如果要评价艾AA,我首先想到的是她的“小确幸”与“大时.............
  • 回答
    《三体》系列,特别是第一部《三体》中对“文革”的描绘,无疑是这部科幻巨著中最具争议性也最引人深思的部分之一。刘慈欣以一种极为冷静、克制的笔触,将那段历史的残酷与荒谬展现给读者,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理解整个三体世界观形成的关键背景。精准的切入点:从“科学的敌人”到“宇宙的敌人”刘慈欣并没有试图去写一部.............
  • 回答
    《三体2:黑暗森林》中四位面壁者:人类文明在绝望中的挣扎与挣扎《三体2:黑暗森林》以其宏大的宇宙观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征服了无数读者,而在这场攸关人类存亡的危机中,四个被赋予“面壁者”头衔的个体,如同一群在黑暗中摸索方向的盲者,各自带着不同的使命和理念,为人类文明的延续献出了他们的智慧与生命。他们不是完.............
  • 回答
    错失的荣耀:浅析《三体3:死神永生》为何未能斩获2017年雨果奖《三体》系列,特别是《三体3:死神永生》(Death's End),无疑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它以其宏大的宇宙观、深刻的哲学思辨和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征服了无数读者,并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赞誉。然而,当2017年雨果奖(Hug.............
  • 回答
    《三体》动画版正式预告片出来的那会儿,简直像往平静的科幻迷圈子里扔了颗炸弹,大家伙儿反应那叫一个复杂,有惊喜,有期待,当然,也有不少捏着把汗的担心。我当时也是第一时间就看了,脑子里想的,大概是不少人都会想的:这玩意儿,能不能还原出原著那种震撼人心的史诗感?先说说这预告片给我的整体印象吧。第一反应是,.............
  • 回答
    《三体3:死神永生》英文版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无疑是中国科幻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意义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这不仅是刘慈欣个人创作的巨大成功,更是中国科幻作家整体实力的一次有力展示,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样本。首先,从文化输出和影响力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激动.............
  • 回答
    说到《三体》里的程心,那真是个复杂又让人爱恨交加的角色。说实话,读完《死神永生》,我脑子里对程心的印象,就像是被几斤重的锤子反复锤打过一样,又沉又乱。很多人看完第三部,觉得程心是“圣母”,是“猪队友”,是导致人类文明走向灭亡的关键人物。我懂这种愤怒,因为程心的选择,确实直接或间接地葬送了太多太多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