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三体三作品本身,其中的文学性、思想性和点子的原创性。
在三体三部曲中,这一部从文学角度看是最“散”的(这一点似乎是公认)。
三体一主要写了叶文洁的悲剧。第一部之所以震撼,在于悲剧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中国人都普遍能产生同理心。叛逆带来的毁灭性后果、现代的种种反社会思潮、以及三体文明内部的异化,都是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的。既矛盾又统一,充满了戏剧张力,所以,三体一非常紧凑。
第二部讲黑森。无论我们是否同意黑森的初始设定、或是这个理论是否有现实意义,我们都必须同意,这个主题足够突出。所有的情节铺陈,节奏安排,高潮设置,都是为了揭示出黑森理论的那一刻。所以这一部在三部曲中是完整性最高的。
第三部是有主线的,借用程心这个角色讲述“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但是书里夹杂了很多主题以外的内容,比如一开始的攻城篇章,以及中间大段的童话讲述(说实话看到这里我是跳过了很多篇幅的),都与主题相关性不大,所以对情节的推动力度稍显偏弱。作为大刘的粉丝,他三体三以外的所有作品的所有文字我都读过五遍以上,唯独这一部的童话部分,我是连一遍都不想读,更何况这一大段篇幅,正好卡在了最为紧张的云天明试图拯救地球的高潮中,就像法式西餐经过了七八道前菜,终于开始上主菜了,食客的欲望已经被调动起来了,但厨师却摆了一大锅清汤在餐桌中间,可以说是很遗憾的事情。评论区有的读者表示喜欢童话的诡异感,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不可否认,高潮中的这一长段童话的剧情和全文要表达的主题毫无关系,反而会破坏整体的结构和高潮的节奏。你不能让人该吃主菜的时候去喝清汤。
反观第一部的高潮部分,分别是飞丝切轮船和智子的展开、第二部分的高潮是水滴秒杀舰队,都是硬科幻元素的密集展示,而且是和剧情相互交织、完全为主题服务的。如果童话一段出现在一本魔幻类作品,或者是在这本书中篇幅缩为十分之一,节奏感都要好很多。但最直接的应当是用硬科幻宏细节构筑的大场面糊读者一脸,才是云天明拯救地球的正确打开方式。
还有一些让人出戏的地方,比如这一部的爱情戏和主题的相关性也非常弱,植入得很牵强,发展逻辑也不是很顺。
在思想性上见仁见智。
第一部植根于历史,又远远超越了现实。第二部提出的是一种架空的理论假设,可以套用到很多场景来解释问题。
第三部的思想,似乎很被年轻的中国读者喜欢(我注意到网络上表现出对第三部尤其喜爱的,以年轻人居多),但这种思想并不被国际主流接受,毕竟出书当年的西方社会,主流思想就是中国年轻人口中的“白左当道”。任何思想都不能说绝对正确或是错误,我不对第三部的思想正确性做评价,但我想提醒一点——早在1960年,拿到雨果奖的是《星船伞兵》,那可是右翼思潮的代表,不止“失去兽性失去一切”,那本书本身就是兽性。社会所需要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浪潮起伏摇摆,但凡对世界形势有所敏感的人,都会注意到现在西方社会正在开始缓慢的右倾,但现在还太早,也许再过十年,拿到雨果奖的将是一部宣扬种族主义的作品,到时候中国拿一部宣扬温情和平权思想的作品去参赛也不会受到欢迎。所以,因此说雨果奖“政治正确”,确实也算说对了,但在参选之前各位就要有所觉悟,没被选中更不要觉得意外,因为雨果奖的设置就是要试图代表国际社会共识,是有时效性的。
三体三的点子不可说不惊艳,从四维空间到二维化再到降维打击,全宇宙尺度的战争图景比前两部浩大许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点子,比如光速引擎和反物质子弹,概念其实并不算新鲜,而另外一些概念比如黑域、死线,其实明显不符合物理(慢雾及死线的描写只有在静态宇宙观中才成立,而现实中所有星体都是在高速运动的,因此慢雾和死线根本不可能固定到一个星球上。),可能是点子太多太密集留下的遗憾吧,毕竟人的考虑很难周全。对比来看,三体一和二的点子虽然相对较少,但也足够惊艳,因为正确使用到了高潮部分,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三体一在文学性、思想性和点子原创性上综合第一是很中肯的。
三体三在文学性上扣分较大,某种程度上说离三体二都有一定距离。在思想性上各有千秋,但三体三更不被国际社会欢迎。而在点子创意方面和前两部平起平坐。
我没看雨果奖的评选,在我眼中三体一绝对是三部曲中最优秀的,第二部几乎同样惊艳,第三部落差明显(但也还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雨果奖的结果符合了我的预期。
不过我不建议对雨果奖太过介怀,雨果奖只是个荣誉奖,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文会友才是最高境界。当作品好到一定程度,大刘可以和权力的作者在现场惺惺相惜,这就已经足够了。如果出现中国读者凑份子买选票把雨果奖变成中国雨果奖,那又有什么意思?
——————
评奖结束,大刘回到中国,我不知道此刻他心中是什么想法?是遗憾还是不平或是不以为然?
作为一个他的粉丝,我最希望的,是他重新拿起笔,继续他的科幻旅程。不过,我不希望他因为落选,就开始试图揣测西方社会的意图,想要迎合国际主流社会的胃口。同样,我也不希望他把视野转回国内,局限在本地市场写一些符合主旋律的东西。
我更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仍然把科幻视作超越现实、具有宇宙宏观视野的文体,超越个体、超越种族甚至超越国家的局限,继续写一些真正有独立性的东西。
在娘子关群山之中的初心,在山间孤独漫步时候的畅想,经过长时间漫步后,在夜风中坐在路边石头上仰望荒野之中的夜空。这些还在吗?在频繁的走穴后,挂上各种商业组织给予的头衔,面对记者暴雨般的闪光灯,内心的孤独是否已经消逝不见?
这些,对于我这个粉丝来说,是远比雨果奖要来的重要的多的东西。
说一点自己浅显的理解吧。
我觉得这次大刘未获奖是好事也是坏事。
各位读者可能都清楚,现在大刘基本上就是毫无争议的中国科幻第一人,
身上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这次三体3再度获奖,大刘近乎封神,新作的舆论压力想必大家都懂。
而等雨果奖的热度渐渐缓解,或许大刘能够更加轻松的投入到新的创作当中吧。
这是好的一方面。
坏的一方面,当然就是中国科幻市场又少了一次宣传推广的机会。
《科幻世界》的某位资深编辑曾经很担忧的提到,
除了比较出名的几位科幻大佬,国内其余科幻作家的销量并不好,
大家都还在吃“三体红利”,中国科幻至少要有三个“大刘”式的人物才能真正崛起。
并且对于奖项,国内有些读者似乎存在误解。
另外我个人认为,
任何一部优秀的作品,都不应该以某个奖项为依托,
并不是说,你这个作品拿了XX奖就是好作品了。
多少经典作品没有拿过诺贝尔却流传至今,多少作品拿过诺贝尔却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不要太过执着于某个奖项,
钦定也好,政治因素也罢,都不是读者和创作者应该关心的问题。
所以三体3未获得2017年雨果奖,有遗憾,但无关紧要。
--------------------------------------------------分割线------------------------------------------------------
推理圈表示,目前国内连一个“大刘”式的人物都没有,
L老师要知足啊!
--------------------------------------------------分割线2----------------------------------------------------
可爱的韩松老师。
没错其实我是来秀签名的hhh
-------------------------------------再补一张韩松老师的照片吧hhh-----------------------------
"In a moment, one of these ten movies will join a list that includes 'On the Waterfront,' 'Midnight Cowboy,' 'The Godfather,' and 'The Deer Hunter,'" Spielberg said. "The other nine will join a list that includes 'The Grapes of Wrath,' 'Citizen Kane,' 'The Graduate,' and 'Raging Bull.'"
“当最佳影片奖颁出时,这十部提名影片中将有一部加入《码头风云》《午夜牛郎》《教父》和《猎鹿人》等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行列,而其他九部则将与《愤怒的葡萄》《公民凯恩》《毕业生》和《愤怒的公牛》等未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经典为伍。”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颁奖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