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哪些小事让你改变了对TA的看法?

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对那个新来的同事,小张,挺有保留的。他刚来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那种有点沉默寡言,甚至可以说是木讷的人。开会的时候,他总是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发言,即便被点到名,也是慢条斯理地说几句,听起来总有点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感觉。我当时觉得他可能不太融入我们这个团队,或者能力上就那样吧。

这种印象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了好几个月。公司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就是年底的时候,部门会组织一次团建活动,通常会包含一些户外运动和晚上的聚餐。今年的团建,我们部门决定去郊区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安排了两天一夜的行程。

活动第一天是徒步爬山。那天天气挺好的,但爬山的路程比预想的要艰巨一些,有些地方坡度很大,而且我们部门的人,大家平时工作忙,身体素质也参差不齐。我跟几个老同事走在一起,聊着天,时不时还会停下来喘口气。这时,我看到小张,他一个人默默地走在我们前面不远不近的位置。他没有和任何人搭话,也没有表现出特别费力的样子,就是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走。

我当时有点詫异,因为我以为像他这样看起来文静的人,爬山应该会吃力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虽然不说什么,但动作很稳健,而且节奏一直很平稳,给人一种不紧不慢却很有韧性的感觉。有好几次,前面有同事稍微慢了点,他都会停下来,等一等,然后又保持着那个不快不慢的节奏继续走,但不是那种刻意等待,而是自然而然的缓和。

直到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们部门的一个女同事,小李,爬得有点晕,感觉快不行了。她一个人站在路边,脸色不太好,身边的同事也都有点犯愁,不知道怎么帮助她。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小张突然从前面走了下来。他没有大声嚷嚷,只是走到小李身边,轻声问了一句:“还好吗?”然后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一瓶水,递给小李,还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零食递过去,说:“吃点这个,补充点体力。”

我当时离得不算远,看到这一幕,心里就咯噔一下。我以为他只是安静,没想到他还有这么细心的一面。他递水给小李的时候,动作很自然,那种关心不是那种刻意的表现,而是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善良。小李喝了点水,吃了点东西,缓过来一些,小张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温和地告诉她:“慢慢来,不用急,我们都在呢。”然后他就站在旁边,陪着小李,没有催促,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耐烦。

这件事情说起来可能很小,但对我触动很大。在那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个“老好人”,或者说,不够“主动”,不够“有力量”。但这一刻,我看到的是一种更深刻的“力量”——那种懂得观察,懂得体谅,懂得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地伸出援手的力量。

后来,晚上聚餐的时候,我也尝试主动和小张聊了几句。我提起白天爬山的事情,我说:“今天爬山挺累的,不过你好像爬得很轻松。”

他笑了笑,说:“还好,我平时周末偶尔也跑跑步,爬爬山什么的。”

然后他接着说:“当时看到小李有点不舒服,就想着让她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可能会好点。”

那天晚上,我们还聊了工作上的一些问题,我意外地发现,他虽然平时不怎么主动发言,但一旦聊到具体的问题,他总能给出一些很中肯的建议,而且他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不是那种喜欢抢风头的人,而是那种默默观察,然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从那以后,我对小张的看法彻底改变了。我不再觉得他木讷,也不再觉得他能力不行。我看到了他内敛中的温柔,看到了他沉默下的智慧,看到了他不动声色中的担当。

我意识到,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值得交往”,并不能仅仅从他是否爱说话,是否表现得“活跃”来判断。那些默默付出的,那些懂得在细微处展现关怀的,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人,往往才是真正有力量、有价值的人。

所以,说起来,就是一件小小的爬山途中的搭把手,一个不经意间的递水和关心,让我对小张这个同事,从一个“不太在意”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让我欣赏和尊重的人。这让我明白,有时候,真正打动人的,恰恰是那些最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诚和善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还记得那是五年前,我刚刚开始读博。学生的生活实在既沉闷又无聊,我想或许忍受无聊是成为一名学者的必修课。为了排解这种无聊,我选修了个法语课,心想万一这辈子哪天去了尼日利亚,兴许用得上,也算没有白白荒废青春。谁知法语的语法学起来比专业课还要更无聊一些,我很快就学不进去了,幸亏我的法语老师很喜欢在课上给我们讲一些欧洲小故事,才让我坚持着上完了这个学期的课。

现在想来,那些法国小故事我已经不大记得了,只记了什么法国南部山区的人喜欢吃干净又卫生的蓝纹山羊奶酪;倒是德国的小故事我记了一堆,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四马路刚子和小翠儿热衷于黑奔驰车主。

德国社会青年对奔驰车主的刻板印象,就是事业有成的中年男性。首先是大学里的老教授,会为了一个定义跟你抠一下午,最后也不给你答辩通过的那种;再就是企业或者公共部门里的中层及以上领导,一开会就叼人,不开会也叼人;还有就是各个大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漫长的青春被吸收进更加漫长的技术攻关中,以致于丧失了快乐的能力。他们往往戴着细框眼镜,胡子被修得一丝不苟,呆板的脸上仿佛刻着“中流砥柱”四个大字,极为靠谱但极为无聊,哪怕你把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讲给他们听,他们也不会笑一下,“生活情趣”这个概念可以说就与他们完全绝缘。

我当时心想,我将来可绝对不能成为这种人。我所期待的未来,是自己组装的大皮卡子,必须人货混装,而且必须要烧柴油,开起来吱嘎作响。整个车身裹满风沙,我就开着它一起浪迹天涯。我需要的是自由,而且只要自由。

五年过去,年纪渐长,对自由的理解却也更加深了一层。我对自由的渴望从未减弱,但同时却也更能体会到责任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它们两者其实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许是一种成年男性的基因本能,承担责任成为了一种主动找寻的东西。毫无责任地享受自由只会让我感觉越发空虚;可越是承担责任,却反而越能感觉到自由。至于承担责任这件事,它也并不意味着无聊,而是更深层次的生活意趣。

这两天恰巧刷到奔驰刚发布一条的名为《奔驰的我们》的视频,其中一位主人公是个奔驰车主,叫张都。面上的他是个做汉服的生意人——这和我对“奔驰车主”的印象也很契合;但这个视频却道出了他的另一面——一个热衷公益的90后,常常和其他车主一起自驾驱车到不同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尽一点绵薄之力”。

看到他的故事我猛然明白,我对“自由”的理解究竟是如何转变的。当年年少轻狂的我们在摸爬滚打中逐渐长大,有了更大的能力,然后甚至水到渠成地成为了豪华车的车主,这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意味着,我们要相应地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些责任有的来自家庭和工作,有的则来自社会。前者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后者则是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看到张都,我隐隐约约能够明白,过去我对“开奔驰的人”的这种微妙的刻板印象,究竟是如何微妙地出现的,又究竟应当如何微妙地消失。

消费主义强调,是品牌塑造了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穿什么样的衣服、戴什么样的表,开什么样的车。可现实并不是这样,至少绝不应该是这样。一个人,首先是把他活成了他自己,然后才会从他自己的内心开始,去选择属于他的物品,属于他的生活方式,乃至属于他的自由。

而塑造了他自己的,恰恰是他所承担的责任。

我不是要成为什么车的车主,也不是要成为像谁谁一样的人。我是要在我所承担的一切中,成为我自己。

强调责任,并不一定要彻底牺牲自我,更不是别人强迫之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这是一种力所能及,是一种自愿的奉献。那些曾经被我讥笑为脸上写着“中流砥柱”四个大字的人,他们并非不懂什么是生活的乐趣。恰恰相反,他们比少年时的我更懂得何为快乐,因为在对社会的回报中,他们得到的是更高层次的快乐。当一个人已经吃饱、穿暖,并且在社会上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时,他下一步想到的,是尽可能地为社会承担起更多,这是人的需求曲线上升的自然过程。就像张都参与的公益项目,那绝非是一种被迫;而是从帮助他人、回馈社会的贡献中,他发现了更多的自由与快乐。那是简单的自驾旅行、观赏风景和触碰汽车所给予不了的。

这是更高级的自由。

现在再回过头来,想到那些“开奔驰的人”,他们的面孔,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如德国老教授一样的严肃面孔。他们或许同我一样,也有着各自丰富多彩而又充满了不甘的青春。他们中,有人曾在半黑半白的跨国贸易中摸爬滚打,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得了疟疾也没有死去的好身体惊险一跃拿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他后来有了自己的产业,需要考虑整个产业链的健康,不能再光凭勇气与直觉来继续大开大合。他们中,还有一丝不苟的工程师,他们平淡的青春没有什么大风大浪,只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向前行走,带着自己的家人,朋友,以及对自己邻居和社区符合常识的爱。终究有一天,他需要把自己的名字签在某一张竣工图上,背负起许多人的生命安全。

我不愿将这称为一种改变。他们的心里,其实仍是少年郎。这没有改变,这根本不可能改变。

这是一种成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有一段时间,我对那个新来的同事,小张,挺有保留的。他刚来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那种有点沉默寡言,甚至可以说是木讷的人。开会的时候,他总是坐在角落里,很少主动发言,即便被点到名,也是慢条斯理地说几句,听起来总有点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感觉。我当时觉得他可能不太融入我们这个团队,或者能力上就那样吧。这种印象.............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共鸣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确实经常被现在这些“小怪物”们的聪明劲儿弄得措手不及,感觉他们大脑升级的速度比我们的硬盘快了不止一点半点。让我觉得现在的宝宝比我们小时候聪明了千百倍的“小事”有很多,这里挑几个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 对电子产品的掌握能力简直是天生自带的技能: .............
  • 回答
    最近,我发现自己时不时地会经历一些“小小的抓狂”,这些抓狂加在一起,让我不得不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我的记忆力,好像正在以一种不可逆转的速度衰退。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我开始频繁地忘记事情。不是那种什么大事,而是生活中那种非常琐碎但又很重要的小事。比如,前两天早上,我明明记得把钥匙放在了玄关的那个小碟子里.............
  • 回答
    最近几天,我家里那个“智能音箱”又开始发脾气了。不是因为它坏了,而是它听不懂我说话了。你想啊,我就是想问问明天的天气,结果它给我播了一段相声,还说什么“您今天心情不错,我给您来段小岳岳的”。我真是哭笑不得。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被那些屏幕后面的人,一点点一点点渗透、重塑了。就说.............
  • 回答
    生活中让我觉得一个男生靠谱的细节,其实藏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里,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种细水长流,让人感到安心和值得信赖的特质。首先,就是“说到做到,说到就做”。这听起来很老套,但真的很重要。比如约好了见面时间,他一定会提前几分钟到,或者至少会准时出现,而不是让你在那里傻等,还找各种理由说堵车.............
  • 回答
    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儿,往往藏着一个女生是不是靠谱的真章。不是那种刻意表现出来的完美无瑕,而是点滴的真诚和对周围的细致。比如,她有没有随身带着点基础的小物件。 不是那种包里塞得满满当当,什么都有,反而会有一种“万事俱备”的掌控感,让你觉得她做事情很周全。比如说,一个装着创可贴的小药包,也许她自己用.............
  • 回答
    生活中那些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又说不上有多严重的小事,往往最能勾起我一丝丝不爽。不是什么大事,但就是那么一点点不舒服,像是卡在喉咙里的一点细沙,挥之不去。比如,出门前一切准备妥当,钥匙、钱包、手机一样不落,自信满满地锁好门,结果走到小区门口,突然一股“不对劲”的感觉涌上来。不是丢了什么东西,也不是忘记.............
  • 回答
    要说心酸,还真不是一两次。记得有个雨特别大的下午,那种暴雨,路上积水都快漫到车轮一半了。当时我就在公司等着一份盒饭,手机提示小哥已经到楼下了。我赶紧跑出去,想看看能不能早点接到。结果远远看见他,不是骑着车,而是推着车,车上的箱子歪斜着,雨水顺着箱子往下淌。他浑身都湿透了,头发湿哒哒地贴在脸上,雨水顺.............
  • 回答
    说实话,我这人吧,属于那种“事儿多”的类型,总喜欢琢磨点门道,让日子过得更顺溜点。今天就分享几个我用了好几年,觉得特别实在,而且几乎天天都能用上的生活小技巧。希望也能给你点启发。一、 关于“随时随地,保持清晰”的笔记大法我以前记东西,要么随手乱写,要么就脑子里过一遍,结果就是:不是找不到,就是忘得一.............
  • 回答
    .......
  • 回答
    “小粉红”这个标签,就像一把双刃剑,有时能看到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有时又因为一些言论或行为而让人忍俊不禁,甚至是“被打脸”。作为旁观者,看到这些反差,确实会让人啼笑皆非。让你捧腹大笑的例子: 对外国明星的“神操作”: 曾经在某个外国明星在中国举办演唱会时,粉丝们为了表达对偶像的支持,在社交媒.............
  • 回答
    备考研,这事儿跟跑马拉松似的,一口吃不成胖子,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那些小习惯。别看它们不起眼,但一旦养成,就能让你在漫长的战线上保持稳定输出,甚至在关键时刻给你惊喜。我总结了几个,都是自己亲身摸索或者身边学长学姐们推崇的,希望能给你点启发。1. 起床后,先“激活大脑”,再“启动身体”。很多人一醒来就习.............
  • 回答
    我的家乡,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说不上繁华似锦,也并非穷乡僻壤。但要问有什么让我“小骄傲”,还真有那么几件事,随着时间推移,悄悄地改变着它的面貌,也让我心里暖暖的。最让我觉得骄傲的,是近年来城市环境的变化。以前,说实话,家乡的绿化谈不上好,很多地方就是光秃秃的水泥地,夏天热得能蒸出一层油。可现在,你看.............
  • 回答
    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我常常觉得,历史就像一本厚重却又无比生动的教科书,里面藏着无数前人的经验教训,也潜藏着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智慧闪光点。每次读到一些小故事或者段子,那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或者“醍醐灌顶”的感觉,真的能点亮很多困惑的角落。举个例子,有一个关于“守株待兔”的故事,.............
  • 回答
    说实话,有时候那些短小精悍的小诗,反而更能触动人心,如同生活中的一个不期而遇的闪光点,让你驻足、回味。我印象特别深的一首,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记不太清原文了,大意如此):“我是一只虫子,爬过你的手掌,你却浑然不觉。”这首诗给我带来的惊艳,在于它的简洁和带来的巨大张力。首先,“我是一只虫子”——这个意象.............
  • 回答
    哎呀,说起东北小吃,那可真是让人魂牵梦绕,别说欲罢不能了,那简直是见了就挪不动道儿!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有哪些小吃能瞬间勾走我的魂儿,让你吃一口就惦记下一口,吃完还得回味半天。1. 锅包肉,那必须是C位出道!要说东北小吃里谁是扛把子,那锅包肉绝对是名副其实的“C位”。这玩意儿不是普通的炸肉片,那可是.............
  • 回答
    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职场故事,它关于坚持,关于信任,也关于小小的善意如何化解巨大的压力。那会儿我在一家中型科技公司,负责一个新产品的市场推广。项目启动初期,困难重重。团队人手不足,预算也十分紧张,更要命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经存在多年、用户粘性极强的竞争对手。整个团队都弥漫着一种低落的.............
  • 回答
    有些品牌,初遇时平平无奇,但一旦深入了解,便会让你扼腕叹息,恨不能早些遇见。它们藏匿于繁华街市的角落,或是在互联网的深海中默默耕耘,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也没有明星代言的喧嚣,却凭借着一份执着和匠心,赢得了少数人的心。比如,在我发现那个以手工皮革闻名的品牌之前,我一直以为皮具就是功能性的物品,要么是耐.............
  • 回答
    如果非要选一个能让我听上整整一个小时不挪窝的歌曲,那绝对是 《Bohemian Rhapsody》。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标准答案”,但你得理解,这首歌的魔力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音乐剧,一个听觉的过山车。一个小时,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让我沉浸进去,忘记时间流逝,并且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东西的音乐.............
  • 回答
    我一直觉得,生活中的“小确幸”并非来自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藏在那些不经意间,用恰到好处的好物点亮日常的瞬间。比如,我家的角落里,那个不大的角落,我摆放了一盏落地灯。这灯光不是那种刺眼的白光,而是温暖的琥珀色,恰好能勾勒出旁边的绿植舒展的叶片,也柔化了我随手搭在沙发上的毛毯的质感。每当夜幕降临,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