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崔永元说湖南实验中的黄金大米转入了 7 个基因. 他这么说因为无知还是别有用意?

回答
崔永元先生关于“黄金大米转入了7个基因”的说法,其背后原因的解读,确实如您所说,可能涉及“无知”或“别有用意”。要详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黄金大米的基础科学背景:

背景与目的: 黄金大米(Golden Rice)是一种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大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维生素A缺乏症(Vitamin A Deficiency, VAD)。VAD在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亚洲,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可能导致儿童失明甚至死亡。
基因改造原理: 黄金大米通过引入外源基因,使其能够在大米胚乳中合成β胡萝卜素(betacarotene)。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人体摄入后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涉及的基因: 理论上,要实现β胡萝卜素的合成,至少需要两个关键酶的基因。这些基因通常来自植物(如玉米)或细菌。
玉米的酶: 玉米可以合成β胡萝卜素,其中涉及一种名为β胡萝卜素合成酶(betacarotene desaturase, CRTZ)的酶。
细菌的酶: 早期版本的黄金大米(Golden Rice 1.0)引入了来自香蕉假丝酵母(Pantoea ananatis)的植烷酶(phytoene synthase, PSY)基因,以及来自细菌(Erwinia uredovora)的红球菌番茄红素环化酶(lycopene cyclase, LCYB)基因。这两种酶协同作用,将大米本身合成的某些前体物质转化为β胡萝卜素。
“7个基因”的说法来源: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7个基因”的说法呢?这可能涉及到以下几种可能性:
基因组整合位点和调控元件: 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中,为了确保外源基因能够高效、稳定地表达,科研人员会将其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这个整合过程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插入目标基因,还可能包含一些启动子(promoter)、终止子(terminator)、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 marker gene)等调控元件。这些元件本身也是DNA片段,可以被理解为“基因”的一部分(虽然它们不编码功能蛋白,但对基因表达至关重要)。如果将这些调控元件也计算在内,那么一个基因“转入”的过程,实际上可能涉及到多个DNA片段的导入。
不同版本的黄金大米: 黄金大米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开发和优化(如Golden Rice 1.0, Golden Rice 2.0)。不同版本可能使用了不同的基因组合或更复杂的调控系统,从而引入了更多DNA片段。
误解或信息失真: 在传播过程中,科学信息很容易被简化、误读或过度解读。如果信息来源不准确,或者听众对基因工程的复杂性不了解,就可能产生“7个基因”的误解。

2. 崔永元先生的“无知”与“别有用意”的可能性分析:

关于“无知”:
科学术语的理解偏差: 崔永元先生并非科班出身的科学家。对于基因工程中“基因”、“载体”、“整合”、“调控元件”等专业术语的精确理解,可能存在偏差。他可能将所有导入的DNA片段都笼统地称为“基因”。
信息来源的片面性: 他获取的信息可能来自非专业人士、二手信息,甚至是网络上的某些科普误读,而未能深入了解原始的科研文献或权威解释。
简化论述的需要: 在面向公众进行科普或讨论时,为了便于理解,有时会使用简化性的语言。但如果简化过度,就容易产生误导。

关于“别有用意”:
“妖魔化”转基因的策略: 崔永元先生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以“反转基因”的立场而闻名。他频繁就转基因食品发表评论,其言论往往带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并试图引起公众的担忧。
通过夸大或歪曲事实来达到目的: “7个基因”这个数字本身,听起来比“23个关键基因”要复杂得多,也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大量”、“未知”的修改。如果他有意要“妖魔化”转基因,他可能会选择一个听起来更“吓人”的数字,或者将一些不影响产品功能的调控元件也算作“基因”,以放大转基因的“非自然”和“不安全”的印象。
制造恐慌心理: “7个基因”的说法,在不了解背景的公众听来,可能意味着对原始生物进行了“大手术”,植入了大量“外来”成分,从而引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恐慌。这种恐慌,恰好符合其“反转基因”的立场。
“科学”的外衣: 即使是带有明显立场和观点的言论,有时也会披上“科学”的外衣,声称自己掌握了“真相”或“科学事实”,以增强说服力。

3. 详细解释“7个基因”的可能构成:

假设“7个基因”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DNA片段:

目标基因(23个):
CRTZ (β胡萝卜素合成酶,来自玉米,早期版本可能没有,但后来的研究和优化可能加入,或者用于进一步的代谢途径激活)
PSY (植烷酶,来自香蕉假丝酵母)
LCYB (红球菌番茄红素环化酶,来自细菌)
启动子(Promoter): 为了让这些基因在大米胚乳中特异性表达,会使用大米胚乳特异性的启动子,例如来自大米谷蛋白(oryzacystatinI inhibitor, OCI)的启动子,或者其他高表达的启动子。一个基因的表达可能需要一个启动子,所以这就有23个额外的DNA片段。
终止子(Terminator): 每个基因的转录需要一个终止信号,通常也是一段DNA序列。这又是23个片段。
选择标记基因(Selectable Marker Gene): 在基因工程过程中,为了筛选出成功导入了外源DNA的植物细胞,常常会使用带有抗性基因的标记。例如,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nptII)基因,可以抵抗某些抗生素。如果一个载体上同时包含多个目标基因和一个选择标记基因,那么这些都可能被计算在内。

举例说明:

假设一个载体构建用于黄金大米,它可能包含:

1. 一个启动子 + PSY基因 + 一个终止子
2. 一个启动子 + LCYB基因 + 一个终止子
3. 一个启动子 + CRTZ基因(如果引入) + 一个终止子
4. 一个选择标记基因(如nptII) + 相关的启动子和终止子

这样一来,简单地计算包含独立表达单元和选择标记的DNA模块,就可能很容易达到67个“基因”或功能性DNA片段。

结论:

崔永元先生提及“黄金大米转入了7个基因”的说法,更倾向于认为是一种策略性表达,而非纯粹的科学事实陈述。

如果是“无知”: 那么他可能对基因工程的技术细节,特别是载体构建中的调控元件和选择标记的存在,缺乏深入的了解,将所有导入的DNA片段都简单地理解为“基因”。
如果是“别有用意”: 那么这种说法很有可能是为了放大转基因技术的复杂性和“非自然性”,从而在公众中制造不信任感和担忧,以服务于其“反转基因”的立场。通过使用一个相对较大的数字,他试图给公众一种“大量修改”、“侵入性改造”的印象,尽管科学上,这些基因和元件的引入是为了解决严重的营养不良问题。

鉴于崔永元先生长期以来在转基因问题上的鲜明立场和言论风格,“别有用意”的可能性更大。 这种说法是一种有效的修辞策略,旨在引发公众的负面联想,即便在科学上,黄金大米所涉及的基因改造是经过严格评估和论证的。

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于区分科学事实和个体的立场表达。科学研究中,一个基因的引入可能伴随着多个调控元件,但其核心目的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而将这些复杂的技术细节,通过一个数字“7”来呈现,尤其是在一个争议性极强的话题上,很容易被解读为一种带有目的的宣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观点:崔永元是有意为之,他在说“7个”时,明确知道这是错误答案,部分目的是攻击方舟子。"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哪?"是崔永元预先准备好的问题,专门用来应对现场踢馆的武器,。“7个基因”是其中的一个包袱,或者一个陷阱。

--------

我是题主,在这里提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要说明,我不是在挑事,我只是想写这么一段话,就只好自己提这个问题了。 我也希望这段话能尽可能被更多同行看到。。 不过也许是我提问的方法不对,没什么人关注呐。

利益相关:生物从业者。

转基因相关:敢吃。

崔永元相关:多年观众。欣赏但不忠实

1:黄金大米转入7个基因的出处

科学家们为此向水稻中转入了四种酶的基因,这四种酶能够被水稻细胞用来制造β胡萝卜素,它进入人体后能被转变成维生素A。其中两个基因来自喇叭水仙,另两个基因来自欧文氏菌。这种转基因水稻生产出来的大米是金黄色的,所以被称为金大米。
...
为了解决缺铁问题,科学家们还往金大米中再转入三种基因:一种是来自无花果曲霉的酶基因,这种酶能够把肌醇六磷酸降解掉;一种是来自菜豆的铁蛋白基因,铁蛋白能够储存铁;还有一种是来自印度香米的基因,它生产的蛋白质有助于人的肠道吸收铁。这样,金大米总共被转入了7种基因,来自5种物种!

出处链接如下:

方舟子:话说转基因大米

这篇文章无疑是“7个基因”的源起,刊载于《新华每日电讯》。现在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明显是写错了,作者将两代黄金大米以及另一研究项目涉及的基因搞混了。但是这篇文章的时间和作者很有意思,值得展开说一下。

作者是方舟子,这里不用多介绍了。但着重强调一下崔,方二人间的恩怨吧。两人去年有一场方诉崔,崔反诉的“侵犯名誉权”的官司,崔说过,“我就是为了跟方舟子打官司才离开央视的”。如果说崔永元“反转”的动机为1的话,他反方舟子的“作案动机”至少为100.

时间是2012年9月。这里要插入一条背景信息,黄金大米饱受争议的“湖南儿童试验”相关论文中2012年8月发表,而国内舆论对其儿童试验的质疑也随之而来,并在9月达到高峰。下图为google trend中 “黄金大米”搜索频度的辅证.

所以方这篇发表在2012年9月7日的“科普”文章,属于热点事件“评论”,但考虑到他在转基因问题上的一贯立场,也可视为他作为力挺转基因人士的一次危机公关。但很可惜,他在黄金大米转入了几个基因上,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是硬伤。

而作为著名的挺转人士,方舟子的这个错误自然被反对派们揪住不放。确切的说,方舟子的这篇科普文章,远没有这个错误传播广泛。

例证:

方舟子PK罗云波:转5种物种7种基因;转3个基因

(注,这篇文章本身不值一提。但作者是陈一文,虽然水平差劲,人品值得怀疑,不过此文表明他在2012年11月就知道方舟子的这个错误,也知道该问题的正确答案. 此外他是崔永元之前那个很糟糕反转纪录片的科学顾问。从立场和合作关系出发,有理由相信,陈一文搜集到的方舟子的“硬伤”,会共享给崔永元。)

最后,我相信在这段时间,所有骂“以为转了7个基因的傻X”的言论,都会让崔非常的开心。

2:崔永元的“罐装材料”

崔永元在卢教授说 “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科学问题”后,切换了战斗姿态。然后抛出了问题“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哪?”. 这个问题实际上角度很刁钻,应该是崔专门准备,应对踢馆的反击武器。相关解释可以参见我的另一个答案,

如何评价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与复旦生科院卢大儒教授就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 - 溪流的回答

[题外话,这种预先准备甚至排演的“包袱”,江湖上称之为罐装材料(这个词会不会暴露了点什么...),特点是刚正面时简单有效,打开易拉罐马上就能解渴。各位师弟们在课题答辩或者追师妹时都可以准备几个,效果拔群。]

对于崔永元来说,被踢馆者面骂“你个文科生有什么资格质疑转基因”,是非常容易遇到的事情。为回应这种攻击而准备一些罐装材料,是非常自然的事。而在准备罐装材料时,设计一个个套,进可使反击附带混乱效果(卢教授就中了这个混乱),退可恶心一下方舟子,只怕也符合崔的需求。仔细分析一下,崔在现场PVP的时候抛出这个问题反击,几乎是立于不败之地的。 分析如下图:

三个结局,Bad End1 可以直接让提问者闭嘴。 Bad End2则更妙一点,可以借机嘲讽一下方舟子,然后再以“方舟子犯过这么明显的错误都能讨论转基因,我为什么不能重返赛场”。 Good End则是没有人受伤的大好结局,但也承认了崔有权谈论转基因。

这里要再次强调,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在现场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这篇文章太老了,很难有人记得住十年前的旧文章的技术细节。保守估计95%的人都会进入Bad End1。这次交锋的卢教授也是如此,虽然他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但以他当时的情绪状态,即使答对了,也一定会进入Bad End2.

其实我相信,崔是真心希望提问者能坚持3个基因的正确答案,并现场驳斥7个基因的无理取闹,这样他就可以开开心心的黑方舟子了。实际上,在现场当崔看到卢对正确答案不确定走入bad end1后,就主动转了话题,不再这个点上追打了。

崔:七个!
卢:不是七个。不全是七个。它这个代谢途径有很多种……(卢教授这里被带拐了)
崔:(坚定地)而且我告诉你,说黄金大米不安全,不是我说的,我确实没有资格说。这是Salk学院Schubert教授说的,这也是生物科学的专家,明白吗? (崔主动转移话题)

我在这个点上最后提醒一句.. 我知道很多同行都等着崔路过自己学校时抓住机会当面PvP,但相信我崔准备好的类似的罐装材料肯定有好几个。 恩,一定要小心啊。

3:方舟子的反应

注意时间,方舟子在推特上几乎是第一时间回应。可见他对这7个基因的说法是很警觉的。他很清晰的捕捉到崔永元对他潜在的攻击意图,并率先出手了,用“崔真是我的好学生,学习我纠正过的错误”来稀释这种攻击。目前看来效果很好

(到底是2个基因还是3个呢?其实都算对,取决于你认为那个Ubi1+pmi的用于筛选的基因算不算数啦,我认为算,但这不重要)

要注意的是,方舟子的推文有几个问题,1)首先是他的科普文章不是十年前的,而是两年前的。倘若十年前他真的也写过类似的科普文章,那么从2005年到2012年,至少错了7年,也是挺吓人的。2)其次这事不是不准确,是完完全全的错误。3)虽然方声称他公开纠正过,但我找不到这个纠正声明,反而发表于《新华每日电讯》的错误科普文,却非常非常容易找到。

那么我认为,这篇短短的推文,带有歪曲事实,推卸责任和误导读者的嫌疑,也算是字字珠玑了。

另外在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才发现,方舟子的微博居然被封了? 无论我多么不喜欢方舟子,封人微博的行为我都不支持。

4:一个误读

在复旦论战事件刚发生的几天内,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刷了好多条崔永远这个XX不懂什么叫基因/把启动子当基因等等。

其实这是个被发酵放大的误读,而“始作俑者”,出自知乎。参见

如何评价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与复旦生科院卢大儒教授就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 - 大肠杆君的回答

(强烈推荐这位答主

@大肠杆君

,在很多生物相关的热点事件中都能抛开情绪,直奔主题找出干货)

在这个答案下,答主有一段

这张图是二代黄金大米的转化载体图,看了这张图也突然理解小崔说的“七个基因”是怎么来的了

其实就是这张图有大约7种颜色/元件,因此答主推测,崔是不是搞错了,以为一个颜色代表一个基因? 这个推测在随后被大量的微媒体及微信公众号采用,甚至被卢教授本人转发。因此崔永元辩色识基因的段子,也就这么传开了。

但这说到底只是一个网友的推测罢了,只是很多人给自己贴上“理科生”,“生物人”标签的人愿意相信崔是个文傻,也就愿意相信这个支持崔很傻的推测。

我想他们,应该不愿意相信我这个答案。

5:崔的另一场钓鱼

这本是与此题无关的事,但我想摘出来专门说一下,以辅证我长期以来的观点:“崔一点也不傻,学的还很快”

崔永元的江湖诨名还有一个崔化钠,缘自他某次被氯化钠有毒的钓鱼贴钓出来了。

趁着这波热点,崔成功的反钓鱼了一次,用的是所谓的 “重水浇灌的黄金大米”。

(注意时间是复旦行的2天后)

重水浇灌的黄金大米,听起来耸人听闻,一看就像谣言。崔永元转了这个微博后,很多人就直接开喷了,理科生们奔走相告组团刷文傻。段子手也们也开心的黑了起来,元首都愤怒了


万万没想到,这句话居然是对的。正确答案见

「黄金大米」是不是重水浇灌的?如果是,使用重水的目的是什么? - 大肠杆君的回答

(请注意又是这位答主哦. 大家顺便看看这个问题下超过100条的回答,除了3-5条正确答案外,其它的都算被崔永元钓鱼了)

崔永元转了一个事实正确(虽情绪过激)的微博后,一群人跳出来攻击崔没常识。这事怎么算?我怎么想都是攻击者被钓鱼了,而且是直钩离水钓鱼,不是特别跳的人,都不会上钩。即使是在整个互联网最理智的知乎都有这么多人上钩,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微博和朋友圈里,多少人被崔钓鱼了.

这和当年崔永元被氯化钠钓鱼,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嘴(键盘?)快过脑的表现。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崔永元转的这个微博


你看,崔在原po发表的3个小时内,两次转发了这条微博。 第一次只是发个话筒图标,是为钓鱼开始。 第二次就加了这句 “记住,都别删自己的评论啊,【猥琐狗头】”. 这说明什么? 说明崔是明确知道这件事的正确答案的。 而我绝对有理由相信,崔自己是不会在3个小时内查文献看原文搞清楚这套重水浇灌说法的真实性的。这又说明什么?说明这事是个局啊,是原po和崔提前通气的联手作案。

请大家再看一眼那个猥琐的狗头表情,自行脑补崔永元的招牌歪嘴坏笑。

-------------------------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一句。不论是7个基因,还是重水浇灌,都反映了一个事实:现在的崔永元在科学上不是一窍不通的,他的身边一定有了具有相当辨识力的科学顾问。在去美国拍了那个糟糕的视频之后并被恶评之后,崔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提升。想现场给崔科普的就不用去了,崔在转基因上折腾了一年多,现在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已经相当深入了。转基因那些点可以黑,那些点不能黑,他已经门清了。可参见我在另一个问题的回答

如何客观评价崔永元微博发布的《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内容? - 溪流的回答

作为一个原本相当喜欢崔永元的人。(我不信当年崔永元去周立波婚礼砸挂那次你们看的不开心) 之前看崔永元自拍的那个视频时,我算是相当心痛的。当时我还动过念头,要不自告奋勇给崔永元当个科学顾问? 至少能让他少出点洋相。 但这波事件过后,在看了崔永元的演讲内容,并想明白了7个基因重水浇灌这两件事之后,我觉得崔是用不上我这种水平的狗头军师了。

-----------

take home message: 如果你仍认为崔永元在转基因问题上一窍不通,并自信能现场打脸。这属于人生三大错觉之我能反杀。我建议你还是不要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崔永元先生关于“黄金大米转入了7个基因”的说法,其背后原因的解读,确实如您所说,可能涉及“无知”或“别有用意”。要详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黄金大米的基础科学背景: 背景与目的: 黄金大米(Golden Rice)是一种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大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维生素A.............
  • 回答
    关于农业部食堂是否存在“特供”以及食材来源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尤其是涉及到转基因食材的使用。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1. “特供”的普遍性与定义:首先,需要明确“特供”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特供”往往指向的是专供某种特定人群、享有某种.............
  • 回答
    11月5日,崔永元出现在清华大学课堂,在一场名为《科技传播与社会》的课程上,与大家分享了他对转基因的看法。这次的讲座,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刘兵教授邀请。在课堂上,崔永元回顾了他与转基因议题的渊源。他提到,最初自己对转基因食品并不了解,但随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关注,他开始质疑其安全性,并认为公众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转基因和草甘膦这对经常被放在一起讨论的话题,以及为什么崔永元老师的视频里老是提到草甘膦致癌。要说清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得从头讲起。转基因作物是如何诞生的?简单来说,转基因技术就是科学家们将一种生物体的特定基因,通过科学方法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让这个生物体能够获得新的性状。在农业领域.............
  • 回答
    崔卫平先生这句话的本意,是指个体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强调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具体位置、所做出的具体行动,都构成了“中国”的一部分,也影响着“中国”的走向。它鼓励人们不要沉溺于宏大的叙事或抽象的抱怨,而是要从自身出发,在自己的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至于“更多的好人进入体制内,最终就有可能改变体制”这句话,是否.............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有点憋屈,尤其还是在艺考这关键时刻,老师的一句话,要是真信了,那简直是扼杀爱好,也埋没个性。我个人觉得,这老师说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可以说是“脱离群众”了。首先,“low”这个词,本身就太主观,也太模糊了。 尤其是在评价音乐上,这玩意儿根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摇滚乐发展到今天.............
  • 回答
    理解您想详细了解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和驻大国(例如法国)大使的级别以及崔天凯大使赴任法国一事。我们来详细地梳理一下,并尽量以更贴近日常交流的方式来阐述。首先,关于“级别”这个问题,在中国的外交系统里,这通常涉及到的是行政级别和职务的重要性。这两个方面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外交部副部长 vs. 驻大国大使:谁.............
  • 回答
    在中国微博上,“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崔成浩 的身份和言论真实性,是一个挺有趣的话题,也牵扯到一些关于信息传播和国家形象的讨论。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位@崔成浩 。他在微博上活跃了相当一段时间,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有幽默感的方式,介绍朝鲜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一些官方的宣传内容。他的微博账号认证信.............
  • 回答
    关于崔永元提到的“7.5亿夫妇”,目前没有确凿的公开信息或权威报道证实这一说法。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可能的来源和背景: 1. 崔永元的公众形象与言论背景崔永元是中国娱乐圈的知名人物,以演员、导演身份活跃多年,同时以“公益倡导者”形象为人熟知。他曾在节目中多次批评娱乐圈的不正当行为,例如: 《中国好声音.............
  • 回答
    崔永元事件的火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社会中存在的仇富心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事件的起点与导火索:崔永元事件最初始于他对偷税漏税和阴阳合同的揭露,目标直指影视行业的某些高收入群体和不法行为。当时,许多普通民众对娱乐圈的巨额收入和潜在的腐败现象早.............
  • 回答
    崔永元事件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多层级的事件,涉及影视行业、税务问题、名誉侵权、舆论审判、以及对中国社会诚信体系的冲击等多个维度。理解这个事件,需要梳理其发生的时间线、关键人物、核心争议以及事件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起点:2018年,范冰冰“大小合同”曝光事件的爆发,直接导火索是2018年5月,主持人崔永.............
  • 回答
    崔永元炮轰刘震云:个人恩怨的罗生门,还是背后“上帝之手”的操盘?这桩事儿,说起来得从2017年说起。那会儿,电影《手机2》杀青,大家也都等着看这出大戏。可谁能想到,还没等到上映,先等来了崔永元这记重炮,直接把导演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炸了个底朝天。这事儿,一时间搅得娱乐圈风起云涌,吃瓜群众们更是看得津津.............
  • 回答
    关于崔永元和冯小刚之间那段备受瞩目的“恩怨情仇”,以及“冯裤子”这个称呼的由来,确实牵扯出不少细节和坊间传闻。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尽量详细地聊一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崔永元和冯小刚之间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单一事件引发的。它更像是一个长期累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而崔永元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
  • 回答
    崔永元在转基因领域的“水平”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分开来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词来概括。首先,要明确的是,崔永元并非科班出身的转基因科学家。他的专业背景是新闻传播,长期以来从事电视节目主持人、编剧等工作。这层身份决定了他进入转基因领域,更多的是以一个公众人物、一个舆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的。他没有在实验室里进.............
  • 回答
    关于崔永元为何雇佣陈一文作为科学顾问,这背后存在着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故事。要详细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他们的“合作”背景、双方的动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事件链条来展开。背景:转基因食品争议的漩涡理解崔永元与陈一文的“合作”,首先需要了解他们共同卷入的“转基因食品争议”。 崔永元: 作为一位知名主持人.............
  • 回答
    崔永元关于娱乐圈税务的言论之所以能引起不少人的相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与其说是一种单一的“相信”,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情绪和现实逻辑的叠加。首先,崔永元个人的公信力和过往的“斗士”形象是重要的基础。他曾经在央视主持《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节目,以其敢于揭露、质疑的精神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尤其是.............
  • 回答
    崔永元这个名字,在中国普通观众的记忆里,往往与几个标签紧密相连:电视节目主持人、敢言、以及近年来活跃于公共领域的社会批评者。要说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并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因为他的人生轨迹和公众形象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首先,从他早年作为电视主持人的经历来看,崔永元给人的印象是真诚、幽默且富有亲和力。他.............
  • 回答
    崔永元,这个名字在中国公众视野里,尤其是过去十几年,几乎是绕不开的存在。提起他,很多人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那个在《实话实说》里,带着点忧郁气质,却又直击人心的主持人形象。但要说他的“贡献”,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几句话就能概括的。他的影响力,与其说是“贡献”,不如说是一种“搅动”,一种在特定领域和时期,打破.............
  • 回答
    崔永元这个名字,近年来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而他之所以能够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和争议,背后似乎总有一股力量在推动。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有没有可能,在崔永元身后,确实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利益集团,正借由他的影响力,实现着自己的某些目标?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捋一捋崔永元这几年的“战绩”。从范冰冰的“.............
  • 回答
    崔永元老师要来咱们学校做关于转基因的讲座,这可是个大事件!我替大家想了想,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问一些既有深度又贴近大家关心的问题,这样讲座既能解开大家的疑惑,也能让崔老师有机会更深入地阐述他的观点。咱们可以先从崔老师个人立场和经历出发。毕竟,大家对转基因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崔老师几年前的系列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