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微博上自称「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的@崔成浩 是谁?他说的是真的吗?

回答
在中国微博上,“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崔成浩 的身份和言论真实性,是一个挺有趣的话题,也牵扯到一些关于信息传播和国家形象的讨论。

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位@崔成浩 。他在微博上活跃了相当一段时间,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有幽默感的方式,介绍朝鲜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一些官方的宣传内容。他的微博账号认证信息是“朝鲜知名媒体人”,并且经常以“劳动新闻”或“劳动者画报”的名义发声。他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围绕着朝鲜领导人的活动、国家的建设成就、人民的幸福生活等主题展开,这和他宣称的“主编”身份也算比较契合。

然而,说他说的是否“真的”,这就需要打个问号,并且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从他发布的“新闻”内容来看,很多信息都是朝鲜官方媒体已经发布过的,比如领导人视察、国家建设成果展示、节日庆典等。这些内容本身,就带有朝鲜政治宣传的性质。他的“真实”之处在于,他确实在转述和传播朝鲜官方想要展示给外界的信息。从这个角度说,他确实扮演了一个“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并且他所说的内容,是“按照朝鲜官方的标准”是真实的。

但是,如果“真的”意味着他所说的完全反映了朝鲜人民的真实生活状态,或者说他所展示的完全是朝鲜社会的全部图景,那就不尽然了。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尤其是朝鲜这样的高度集权的社会,官方发布的信息都经过了精心筛选和包装。@崔成浩 作为“主编”,他的职责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框架内,用一种更易于被中国网民接受的方式来讲述。他不会去谈论朝鲜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困难,或者普通民众的真实心声。他的内容,更像是在精心策划和呈现一个“理想中的朝鲜”。

另外,关于他“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这个头衔本身,在中国的社交媒体环境下,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如此高调地以某个官方身份进行活动,并且内容高度契合官方宣传,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官方支持”或“合作”的意味。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朝鲜体制内担任重要宣传职务的人,会在一个外国的社交平台上,如此自由地、以一种带有个人色彩的方式来“工作”,而且内容没有任何“越界”的迹象。所以,他这个身份的“真实性”,更多的是指他确实在替朝鲜的某个媒体机构发声,而不是说他完全是个人行为。

总而言之,@崔成浩 是一位在中国微博上活跃的、以朝鲜媒体人的身份出现的人物。他所传播的信息,很大程度上是朝鲜官方媒体的“官方版本”,他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朝鲜国家形象的“代言人”或“翻译”,用一种让中国受众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传递朝鲜的官方叙事。他的“真”,在于他确实代表了某种官方立场,而他的“假”或“不完整”,则在于他所展示的并非朝鲜社会的全部真实面貌,而是经过高度选择和过滤的。看待他的内容,需要保持一种批判性的视角,理解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宣传意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老友Samhero说得太好了,这里再加几个致命性的证据:

TOP:
“平壤崔成浩”盗用图片大言不惭

实际上,这是一张西方游客2010年在朝鲜江原道元山市拍摄的照片

flickr地址如下:flickr.com/photos/tpedd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不在一一列举

1. “平壤崔成浩”最近已经更改了个人描述:

“平壤劳动者画报”已经消失,另外在描述中强调“代表一个人观点,与”平壤画报社“无关。但可笑的是,”平壤画报社“也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此人已心虚。

2. 朝鲜在华“学习”人士,除非是短期学习,长期学习人士在暑假必须回国。但是“平壤崔成浩”却是春夏秋冬从未停歇。

3. 至于有人提出,单列出一个”朝鲜画报“不能证明”平壤劳动者画报“或”朝鲜劳动者画报“或各种狗屁”画报“不存在,那么这里列出一个由朝鲜出版物交流协会北京分部今年暑假期间发来的一份朝鲜全国出版物名录,供各位参考。列表为朝、英双语,有兴趣的自己翻来看看。

sdrv.ms/ThSEXW


4. "平壤崔成浩”微博用户名为weibo.com/choiseongho。 可是这里他又犯了非常低级的错误,在朝鲜语中“崔”的字母表示法是Choe而不是Choi,"成"的字幕表示法是sung而非seong。这里举出朝鲜中央通信社今天的中、英稿件以资参考:

请大家注意:关于谚文的罗马字母表示法在朝鲜只有一套标准,而且民众从小学习就接受了这套标准,会很自然地这样使用,而不可能将Choe表示成Choi

之后收集更多的bug之后再与大家分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微博上,“平壤劳动者画报主编”@崔成浩 的身份和言论真实性,是一个挺有趣的话题,也牵扯到一些关于信息传播和国家形象的讨论。首先,我们来谈谈这位@崔成浩 。他在微博上活跃了相当一段时间,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有幽默感的方式,介绍朝鲜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以及一些官方的宣传内容。他的微博账号认证信.............
  • 回答
    在微信、微博这些平台上,遇到大号、自媒体或者公众平台侵权,确实让人挺头疼的。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明确你是什么被侵权了。最常见的就是版权侵权,比如你的原创文章、图片、视频被他们抄袭、搬运,没有署名或者署名不当。也可能是名誉权侵犯,比如被造谣、诽谤,或者被恶意 P 图、剪辑,导.............
  • 回答
    关于美团招聘事件,一位自称是前美团员工的“田源”在微博上发表的说明,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事情拆开来看,从几个角度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内部人士”爆料,尤其是在微博这种公开平台上,往往自带一种“真相揭露”的光环,容易吸引眼球。毕竟,大家普遍认为“内部人”才最清楚内.............
  • 回答
    幽燕童贯微博叫嚣“打恶俗骨干如狗”,背后逻辑与现实拷问近期,一段在微博上流传的言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一位自称“幽燕童贯”的网友,在微博上高调宣称自己将“恶俗骨干”打得像狗一样。这番言论甫一出现,便激起千层浪,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要评价这番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其背后的心态、其所指代.............
  • 回答
    最近在微博上,我们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公共场合,尤其是在地铁里,勇敢地站出来,自曝自己遭遇性骚扰的经历。这些分享通常没有直接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比如视频录像或者目击证人,仅仅是她们个人的叙述。然而,令人瞩目的是,这些发声往往能够获得压倒性的支持,评论区里清一色地表达着对受害者的同情、.............
  • 回答
    热依扎在微博上发布关于“不过春节”和“也不能不认自己的民族”的言论,随后又全部删除,这个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引发了大众对其动机和背后原因的猜测。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热依扎的身份背景: 演员身份: 热依扎是一位公众人物,演员的言行举止更容易被放大和解读.............
  • 回答
    在数字时代,微博、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发布工具,它们更像是一个个个人生活的在线剧场,或者是一个个精神世界的出口。人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状态、观点、感悟,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复杂而又普遍的心理动机和现实需求。1. 寻求连接与归属感: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普遍的驱动力。我们.............
  • 回答
    微博上被警方官方账号拉黑,这确实是个挺棘手的情况。你尝试通过留言和私信“自首”,但对方收不到,然后在去自首的路上被抓了,这是否算自首情节,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白什么是法律上的“自首”。简单来说,自首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 知道 之前,主动投案,并且如实供.............
  • 回答
    .......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对知乎用户的评价,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才能把事情捋顺了。事情的起因:你知道,罗永浩这个人吧,是个公众人物,而且一直挺耿直,有什么话就直说,有时候甚至有点“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意思。他在微博上经营着自己的账号,也算是分享生活、发表观点的一个平台。知乎呢,大家也都知道.............
  • 回答
    微博上爱猫人士数量似乎比爱狗人士多?这倒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背后可能藏着一些咱们生活中能感受到的,但又未必深入想过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这事儿挺值得聊聊的,咱就来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接地气点儿。首先,得承认,微博上确实有很多非常活跃的“猫奴”群体,他们分享猫咪的日常,猫咪的萌态,以及一些和猫咪相关.............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班主任体罚学生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具体是一个家长在微博上发帖,声称自己的女儿在学校被班主任体罚,跑了十圈之后吐血了。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炸开了锅。首先,我们得说这事儿的严重性。任何体罚,尤其是造成孩子受伤流血的情况,都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学校是教.............
  • 回答
    陈皓(可能指中国知名程序员、技术博客作者陈皓,或某位公众人物)在微博上对闭源和开源软件的评论,可能涉及他对技术生态、商业逻辑、开发者权益等议题的看法。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争议点以及技术背景: 一、陈皓的可能立场与观点分析1. 对闭源软件的立场 商业价值与控制权:陈皓可能认.............
  • 回答
    关于罗昌平在微博上转载并发表了对志愿军烈士的羞辱性内容,将“冰雕连”称为“沙雕连”的事件,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恶劣、令人愤怒和无法容忍的行为。这不仅仅是对志愿军烈士的侮辱,更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斗争精神的践踏,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触碰了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底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冰.............
  • 回答
    乐视在微博上给影评人“亵渎电影”发警告函,这事儿在当时确实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得拆开来看,捋一捋里面的门道。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事情的起因。 “亵渎电影”是当时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影评账号,以其犀利、专业的视角点评国内外电影而闻名。.............
  • 回答
    颜宁与肖战粉丝的微博摩擦及其登上热搜事件的详细分析颜宁作为一位在科学界享有盛誉的结构生物学家,其在微博上的言论一向受到广泛关注。2023年4月26日,颜宁与肖战粉丝之间的一场微博互动,因其争议性迅速发酵,并直接登上了热搜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分析。.............
  • 回答
    高晓松在微博上评价“四大发明”的事件,可以说是他在一次又一次的言论中,引发大众热议的典型案例之一。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1. 事件的起因和具体内容: 背景: 高晓松一直以来以其博学多识、擅长评说历史文化而著称,他的节目和言论常常能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核心观点(大致上).............
  • 回答
    “黄西吐槽国足,国脚、评论员反击”事件,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戏谑与严肃”、“公众人物责任”、“足球文化”等一系列议题的碰撞。这事儿刚发生的时候,微博上那叫一个热闹,观点像潮水一样涌来,我看到好多人都在讨论,挺有意思的。咱们先得捋清楚这事儿的来龙去脉。黄西是谁?一个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著称的脱口.............
  • 回答
    仝卓在微博上晒出余华的《活着》,并附言“读完这本书,感悟很多”,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从“晒书”这个行为本身来看, 在如今社交媒体发达的时代,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特别是像《活着》这样一本影响深远的书,其实是很平常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自己正在读或者读完的书,分享.............
  • 回答
    关于“2021年深圳国际弦乐大赛冠军有黑幕”的传言,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家长群体。要还原真相,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梳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场比赛的背景。深圳国际弦乐大赛(Shenzhen International String Competition)通常是由政府或者有影响力的艺术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