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美军航空兵的B25轰炸机首次空袭了日本,在中国东南地区迫降,中国军民对美军飞行员提供了救助。日军大为震惊,为了展开报复,随即发动了浙赣会战,目的是为了摧毁东南地区可以为美军使用的机场。
会战中国民党守军第21军第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在副营长黄士伟的率领下,使用四号甲型地雷兰溪江东岸埋设了十几个地雷群。因为这里是日军进军兰溪的必经之路。后来侵华日军第十五师团在进军途中遭遇这些地雷,伤亡惨重,部队被迫停止前进。 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命令工兵第十五联队河野中佐前去排雷。
在经历惨重伤亡后,河野中佐报告地雷已经清除完毕, 酒井直次便命令部队继续前进。这时行军队伍以工兵分队打头阵沿路搜寻地雷,尖兵护卫分队跟随,酒井直次等一众师团本部成员跟在后面,师团本部一票官佐把骑马的酒井直次簇拥在中间,认为这是万无一失的。但是该他死,谁也留不住他。 就在离兰溪城以北一公里以外的一个三岔路口。酒井直次的马踩到一颗没有排除干净的地雷,前面过去这么多人,谁也没引爆它,偏偏就让酒井直次的马给踩到了。
酒井直次的马当场被炸死,酒井直次受重伤。随即被随员抬到路边一个房子里准备急救。但是师团野战医院的军医都下派到各个联队了,并未跟随师团本部一起行动,军医没法及时赶来,其他人也处理不了这么重的伤。 这时想到随行的还有兽医,没鱼虾也行,死马当活马医,或许能救救急,于是师团参谋长命令兽医部长佐野中佐,兽医佐山中尉前来查看。没想到命令刚发出,又响了一颗雷。两位兽医以及兵器部长宫下中佐被炸翻,佐山当场炸死,兽医部长和兵器部长被炸成重伤,这可能是天要绝他。
等几个小时后,军医部长赶来后做了些紧急处理,但是还是无济于事,酒井直次就此嗝屁。
不过后来日军封锁消息,秘不发丧,国民政府根本不知道此事。直到几十年后内幕才被纰漏出来。酒井直次也是在中国第一个阵亡的日军师团长。那个埋雷的副营长黄士伟也是在几十年后才知道他埋的地雷炸死了一个中将师团长。在黄士伟当得知消息后,还做了一首词《江城子·黩武穷兵必自焚》
日酋酒井战争狂,鼓声昂,马蹄忙。紫绶雕鞍,万骑渡兰江。为报天皇夸虎将,驱劲旅,攻寿昌。酒酣胸袒上沙场,豹驱羊,正鸱张。马踏埋雷,霹雳震山冈。血肉腥膻污净土,浙赣路,陨天狼。
ps:根据战例我说两句,国军在抗战中也广泛在使用地雷作战,当然地雷这东西是一种超高性价比的兵器,所以国军在战前都挺重视地雷的效果,不过在作战仅限于在阵前布设地雷迟滞日军的进攻。或者在撤退道路上布设地雷迟滞日军的追击。在运用上,正面战场的地雷战术对战局的影响没有敌后战场的影响力大,对日军的杀伤也很有限,所以战史上对正面战场的地雷战的记载就很少。在国共内战时期,国军也经常使用地雷,我军炮兵奠基人朱瑞将军就是在辽沈战役义县战斗中,踩中地雷牺牲的。
文中所描述炸死酒井直次的地雷可不是八路民兵用的那种土地雷,而是国军装备的四号甲型地雷,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制式地雷,有四种击发方式,可以轻压,专炸步兵。可以重压,专炸骑兵车辆。可以在伏击时拉发和电击发,引爆压力可以使用刻度盘进行调节。埋地雷这门学问其实门道很深,不是挖个坑,盖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就完成那么简单的事,埋地雷其实跟敌人玩的是心理战。根据黄老爷子日后回忆,当时他是预判了敌人的行为的。
首先埋设地点是一个三岔路口,路口旁有个起伏不大的小高地。此地距离兰溪城只有一点五公里不到,他料定日军指挥官会在遇到三岔路口后会前往这个小高地观察道路和兰溪城的敌情。 所以他就在这设了一个地雷阵。并且埋设时将地雷的触发压力设定为100公斤。这个压力,步兵正常走路是踩不爆的,只有车辆马匹才能踩爆。但是拉淄重拖炮的马又不会闲着没事有路不走往高地上爬,所以只会是骑马的军官才会上这个小高地。 这也就能解释的通为啥前面的工兵和尖兵走过去没炸,反而就请骑着马的酒井坐了一把土飞机。
歪个楼
虎式坦克批量装备德军的1943年春天,德军503重装甲营四处参加演习提升对装备熟悉
演习效果吗。。。
看曼施坦因表情
演习结束后,虎式开到顿涅茨克河步兵防御阵地,一个营隔着河远距离点射,敲掉对岸大量苏军土木防御工事
晚上大摇大摆开走以后,步兵兄弟的阵地被苏军犁地。。。
之后503营到了新驻地,和隔壁军官喝酒喝嗨了
“汉斯,你们的坦克能不能推平那栋房子?”
“小事一桩,上!”
虎式完美这证明了503营的实力
事后发现那栋房子里摆着隔壁整个团的电话交换机
溜了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