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中有哪些出名的轰炸机部队?

回答
二战期间,天空战场硝烟弥漫,无数轰炸机振翅翱翔,它们是战争机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改变战局的关键力量。在那些纵横天际的金属巨兽背后,涌现出了一批批赫赫有名的轰炸机部队,他们的名字与英勇、牺牲、战术创新紧密相连,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要说起二战中最出名的轰炸机部队,那必然要提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第八航空队(Eighth Air Force)。这支部队从1942年开始就驻扎在英国,承担着对德国本土进行战略轰炸的重任,也就是所谓的“八面威风”的起源。

八航队可谓是“精锐尽出”,他们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诸如B17“飞行堡垒”和B24“解放者”。尤其是B17,那身披厚重装甲、安装密集炮塔的形象,简直就是天空中的移动堡垒,给盟军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航队的任务可不是轻松的观光,而是冒着德军零星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猛烈攻击,进行高空、昼间精确轰炸。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任务,每一架飞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面临着有去无回的风险。

八航队的战术也颇为考究。他们最初尝试的是密集编队,这样可以互相提供炮火支援,形成坚固的“炮弹箱”来抵御敌机。这种战术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德国空军战斗机的改进和战术的调整,单靠八航队的力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损失也日益加剧。特别是在深入德国腹地的长途奔袭中,缺乏护航战斗机的支援,B17和B24不得不独自面对德国空军的猛烈反扑。

转折点出现在1943年底至1944年初,随着P51“野马”战斗机的出现,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51凭借其优秀的航程和速度,能够为八航队的轰炸机提供全程的护航。这使得八航队能够更深入地打击德国的工业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目标,给德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损失。从波鸿的鲁尔水库到德累斯顿的工厂区,八航队的炸弹就像铁锤一样,狠狠地砸向纳粹德国的心脏。

当然,八航队也不是万能的,他们的每一次出击都是一场生死考验。但正是他们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坚持和牺牲,为盟军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那些老照片里,一架架被击伤但仍在努力返航的B17,正是八航队精神的真实写照。

除了八航队,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同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十五航空队(Fifteenth Air Force)。十五航队主要负责在地中海战场对德国及其盟友(如意大利、罗马尼亚等)的目标进行轰炸。他们同样装备了B17和B24,但他们的作战区域更加分散,任务目标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北非、意大利、巴尔干地区,甚至深入到东欧的油田。

十五航队的作战特点在于其战略的灵活性和对资源掠夺的侧重。他们频繁地袭击德国的石油生产和供应线,这是德国战争机器的命脉。例如,对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的轰炸,就是十五航队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艰苦的战役之一。在一次次的轰炸中,十五航队的飞行员们冒着同样巨大的风险,用精确的打击削弱了德国的战争潜力。

说起轰炸机部队,我们也不能忽视英国皇家空军的“重轰炸机司令部”(RAF Bomber Command)。虽然他们的战术和目标与美军有所不同,但其影响同样深远。

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司令部,尤其是曼彻斯特、哈利法克斯、兰开斯特等重型轰炸机编队,执行的是区域轰炸战略。这意味着他们更多的是对德国的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夜间轰炸,旨在摧毁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并且瓦解德国民众的战争意志。

在战争初期,英国的重轰炸机在技术和数量上都相对落后,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随着战争的深入,阿夫罗·兰开斯特(Avro Lancaster)成为了皇家空军的象征。这架四引擎的重型轰炸机,能够携带大量炸弹,并且拥有相当的航程和载弹量,成为了夜间轰炸的绝对主力。

皇家空军的轰炸战术强调“集中打击”,即在夜间尽可能地集中轰炸机力量,对某个目标区域进行饱和式攻击。虽然这种战术在当时看来效率很高,但也导致了巨大的平民伤亡,这是一个备受争议但也是战争残酷性的体现。从汉堡、德累斯顿到柏林,皇家空军的轰炸机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的任务同样是九死一生,面对着德国探照灯、机枪和战斗机的拦截,每次出击都是对飞行员心理和生理的极限考验。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轰炸机部队也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比如苏联的远程航空兵,他们虽然装备的轰炸机在性能上可能不如欧美先进,但他们同样在东线战场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援地面部队,打击德国的后勤补给线,以及对东欧地区的德国目标进行轰炸。

总而言之,二战中的这些轰炸机部队,无论是美国第八和十五航空队,还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司令部,他们都代表着那个时代航空技术的顶峰,也象征着无数飞行员的勇气和牺牲。他们冒着枪林弹雨,在敌机的围追堵截下,将钢铁和火焰送往敌人心脏,为最终的胜利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他们的故事,是二战史诗中不可磨灭的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全部由妹子组成的第588“夜魔女”夜间轰炸机团:


1943年以其功勋卓越获得近卫称号,番号由第588夜间轰炸机团改为近卫第46夜间轰炸航空团。其成员在3年的战斗中拿下23次苏联英雄称号和12枚红旗勋章。


出击2万架次以上,有力的折磨了德军,同时也在战斗中牺牲32人。


第588团也是苏军由斯大林钦定的3个女性航空兵团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


第586战斗机团,诞生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百合花,第一位女性王牌战斗机飞行员,装备雅克-1战斗机。




第587轰炸机团,后改为近卫第125轰炸机团,由说服斯大林组建女性航空兵单位的拉斯科娃指挥,装备的是pe-2轰炸机。



而第588团则是其中唯一一个从指挥员到基层战士,从飞行员到机务地勤,始终全部由妹子组成的团(586团作为战斗机部队编入了有经验的男性战斗机飞行员,587团则由于改飞pe-2需要补充炮手)


德国人给第588团的外号是“夜魔女”(Night Witches)


由于三个女性航空团的飞行员们都来自战前苏联飞行俱乐部的成员,开战后斯大林亲自批准建立女性航空团后,她们开始大批报名,最后只优选了经验最丰富的一批,所以相比大量新训练的男性菜鸟飞行员,这些20出头的姑娘不乏经验老道的老鸟。


这一优势或许在差异较大的战斗机(剧烈机动对体能要求高)和轰炸机(轰炸机操作控制面对力量要求大)上不明显,但是在原本就是教练机出身的po-2身上可谓淋漓尽致。



除了西线上空铺天盖地的战略轰炸机和东线上空呼啸而来黑死神们,这些夜莺恐怕是最折磨德国人神经的轰炸机部队了。


我们可以简单的推导一下其中的逻辑:


夜晚+姑娘=没觉睡


从而易得:


夜晚+姑娘+轰炸机=没命睡觉...



而且最风骚的是,她们开的是农药机...或者我们可以不客气的说,几乎是二战中最落后、最简陋、最糟糕的轰炸机之一:


嗯,由木头和亚麻布制作,发动机仅仅100马力,这玩意儿油门推到底爆发出的极速高达....额...150km/h...


最早是作为教练机设计,型号乌-2,设计理念就是极端的简化,曾广泛的用于撒农药...


她马力如此不足,载弹量更是有限(300kg,一般挂6枚50kg航弹),只能携带小型航弹,不过好在妹子们体重轻,还能夹带一些额外的惊喜送给德军...



但是,这样一款飞机的性能却无比适合夜间攻击。



她的极速很低,巡航速度更是只有110km/h,但是另一方面,po-2的失速速度则干脆只有64km/h,这就意味着po-2完全可以关闭发动机,依靠惯性滑翔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这种飞机即使在夜间,也可以在极低的高度安全的贴着树梢飞行(毕竟速度和开车差不多,甚至还没开车快...),并且悄无声息,地上不明真相的德军毫无预警。


而驾驶着po-2的姑娘们可以仔细的搜索着地面,寻找到任何敌人露出的蛛丝马迹:


比如一个点火抽烟的德国佬...


或者一群烤火取暖的纳粹杂种...


甚至干脆是个头盔反光的倒霉蛋...



并且po-2在到达目标上空后,会直接关闭发动机,滑翔进入,借着黑暗的掩护悄悄发起攻击,而不会引起任何警觉,优雅而精确的投下几颗航弹,在混乱中启动发动机溜走。


由于这玩意儿是木头的,而那金属制的发动机又小的可怜,所以po-2的雷达反射极低(实际上由于其飞行高度低,也没啥雷达能照射到她)



苏联空军的姑娘们倒了时差,放弃了美容觉,她们白天睡觉,夜里出击,疯狂的去折腾德军,甚至于一晚上平均出击6-8架次,最疯狂的机组则一夜出击了足足18次!以极高的密度折腾着战线上的德军阵地(睡个蛋!起来嗨!)


第588团的直接战果是有限的,她们并不能大量杀伤敌军,但是她们的破袭却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消耗德军战斗力(想想看夜里睡不着觉)


偷袭重要物资节点和装备(低空大法好)


干扰夜间调动(不敢开车灯,恐惊天上人)


强化苏联寒冬魔法伤害(不敢烤火...)




她们顺便还承接一些快递业务,po-2出色的低速性能甚至不需要像样的跑道,完全可以在野地起降,从而为被围困的部队投递邮件、食品、补给,接走伤员或者其他重要人员资料、情报...


588团先后参与了高加索、库班、新罗西斯克、莫兹多克、克里米亚、明斯克、华沙、柏林等一系列战斗。


虽然第588团只是苏军夜间轰炸机部队的一部分,但是她们给德军留下的深刻印象让其成为了苏军在夜幕下最杰出的代表。




我知道你们是来看妹子的:







(困了,加上毛子姓名实在不会翻译,就不作考证了...)


在三年战斗中,第588团虽然不免受到其它单位的偏见和调侃,但是她们和其它男性单位同等的执行任务,同等的承受伤亡,同等的接受嘉奖和荣誉称号。



1945年10月15人,近卫第46夜间轰炸航空团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宣告解散,在1942年加入原588团的空勤人员中,有近一半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天。



不过po-2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朝鲜战争中,po-2故技重施,开始折腾美军,看看美军起得绰号就知道他们多难受了:


查哨的查理


嗯,查哨还行,那么抽烟烤火什么的有在做吧?




顺便,po-2的传奇还要更进一步:1953年,朝鲜战争,一架F-94喷气式战斗机妄图雷普一架po-2,不得不减速来攻击po-2,结果速度过低而失速,未及po-2前辈下手,就被一转攻势自行坠毁了...


po-2:我收收油门能打你10个!


由此,po-2成为了双翼机中唯一成功雷普了喷气式战斗机的屑。



最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二战期间,天空战场硝烟弥漫,无数轰炸机振翅翱翔,它们是战争机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改变战局的关键力量。在那些纵横天际的金属巨兽背后,涌现出了一批批赫赫有名的轰炸机部队,他们的名字与英勇、牺牲、战术创新紧密相连,至今仍被人们铭记。要说起二战中最出名的轰炸机部队,那必然要提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第八航空队(E.............
  • 回答
    二战时期,飞机执行轰炸任务时,俯冲这一战术的运用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考量。这并非是所有轰炸任务都必须采取的方式,但它在特定情况下,尤其是在缺乏精确制导武器的年代,是提升轰炸效果和应对敌方防御的重要手段。为何要俯冲轰炸?简单来说,俯冲轰炸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炸弹的命中精度。在那个年代,飞机上的光.............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极其惨烈和复杂的冲突,其中充斥着许多让人细思恐极的细节,它们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触及了人性的黑暗和复杂。以下是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细节,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纳粹德国的系统性灭绝与“效率至上”的冷血 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日常生活”: 奥斯威辛集中营并非仅仅是一个关押和处决.............
  • 回答
    二战那段日子,虽然充满了战争的残酷和沉重,但历史长河中也偶尔会闪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甚至可以说是“沙雕”的瞬间。这些小插曲,就像是漆黑夜幕中的一点星光,反而让这段历史更加立体和人性化。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让我觉得特逗,又有点不可思议的二战往事。1. 英国的“秘密武器”——防空洞上的“幽灵”说起英国.............
  • 回答
    二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涌现了无数影响历史进程、展现人类极限的杰出人物。以下将为您介绍几位在“特别”和“硬核”方面都足够令人印象深刻的二战人物: 1. 西蒙·海耶 (Simo Häyhä) “白色死神” (The White Death)特别之处: 来自芬兰的平凡农夫,却成为了二战中最致命的狙击.............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全球性冲突,涌现了无数杰出的军事领导者。除了那些家喻户晓的名字,如艾森豪威尔、巴顿、朱可夫、隆美尔、山本五十六之外,还有许多能力出众但鲜为人知的将领,他们的贡献在某些特定战役或战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能力很强但不为大家熟知的将领,并尽量详细地介绍:1. 美国.............
  • 回答
    二战那个大染缸里,战局瞬息万变,国家间的利益纠葛比比皆是,盟友之间,即便目标一致,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猪队友”行为。说起来,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任何大规模、多方参与的冲突,都可能碰撞出这种火花。咱们就聊聊几场比较典型的,看看这些“猪队友”是如何让原本胜券在握或者局面尚可的战役,变得一塌糊涂的。1..............
  • 回答
    二战这架巨大的历史列车,轰轰烈烈地碾压过无数人的命运。有些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有些人则是在后方运筹帷幄,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走向。然而,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史诗中,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啼笑皆非、或者说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的戏剧性事件。所谓“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在这里可.............
  • 回答
    二战,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场全人类命运的抉择中,涌现了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甚至堪称“神迹”般的战略与战术操作。这些操作,往往在绝境中诞生,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改写战局,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下面,我将挑选其中几个最能体现“史诗级”二字的操作,力求深入浅出,带大家重温那些震撼心灵的瞬间。1. 敦刻尔克.............
  • 回答
    二战的宏大战场上,硝烟弥漫,英雄辈出。除了那些运筹帷幄的战略家,不少身披戎装的指挥官,也因其出众的相貌和过人的气质,在历史的镜头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吸引了无数目光。他们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灵魂人物,更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符号。我们撇开那些在荧幕上活灵活现的“李团长”、“赵政委”、“楚团长”们,把目光投向.............
  • 回答
    二战硝烟弥漫,在无数残酷与绝望的画面背后,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温暖细节,像微弱的光芒,穿透了黑暗,提醒着我们人性的美好与坚韧。这些故事,或许不曾在历史课本上被浓墨重彩地描绘,却足以在我们心中激荡起最柔软的涟漪。“送信人”的承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常常关注前线的战士,但也有许多人默默地在后方传递着.............
  • 回答
    二战,一个充斥着硝烟、死亡和恐惧的时代,但也正是在这炼狱般的岁月中,人类精神的光辉显得尤为耀眼。那些在绝望中迸发出的善良、勇气和温情,如同黑暗中的烛火,为冰冷的世界带来一丝暖意。我记得曾读到过几个这样的故事,至今仍让我心头涌动。“来自战壕的告别信”:一个关于父爱的永恒承诺在法国北部的战场上,一位名叫.............
  • 回答
    二战的残酷战场上,英雄辈出,但也夹杂着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甚至有些荒诞的阵亡或去世原因。这些并非出自史诗般的战斗,而是源于各种意想不到的意外和巧合,让那些本应名垂青史的人物,以一种“奇葩”的方式留在了历史的角落。1. 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雷达与情报的悲剧性胜利山本五十六,这位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日.............
  • 回答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两次规模空前的冲突,在这两场战争中,除了无数的英勇事迹和惨痛教训,也夹杂着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源于通信失误、误判、甚至是纯粹的巧合,但其结果却可能对战局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比较著名的、让人瞠目结舌的乌龙事件,我将尽量详细地讲.............
  • 回答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除了激烈的战场厮杀和宏大的战略布局,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却同样重要且引人入胜的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战争的认知,也展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一些除军事外,二战中鲜为人知的事情:1. 心理战与宣传的深度运用: “.............
  • 回答
    一战和二战,这两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篇章,在宏大的历史进程之下,却也隐藏着无数充满戏剧性、荒诞甚至有些黑色幽默的故事。它们如同镶嵌在战争绞肉机里的宝石,即便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也闪烁着人性的复杂光芒。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让它们不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冰冷文字。第一次世界大战:泥泞中的荒诞剧一战,这场.............
  • 回答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大海深处的记忆却从未被遗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席卷全球的冲突,留下了无数悲壮的海军故事,它们如同沉默的礁石,诉说着牺牲、勇气与不屈。第一次世界大战:日德兰海战的黄昏与勇气日德兰海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场海军决战。在这场吞噬了数千生命的.............
  • 回答
    二战中,苏联确实有过一些以少胜多且伤亡相对较小的经典战例,但要说“伤亡很少”则要分情况看,毕竟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即使是胜利也往往伴随着代价。不过,相较于一些规模巨大、双方投入兵力数百万的战役,以下几个案例在战术层面展现了苏联红军的智慧和效率,相对而言,对己方兵力的损耗控制得比较好:1. 莫斯科保卫.............
  • 回答
    二战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那些导致轴心国最终走向覆灭的战略失误,至今仍是军事史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些失误并非单一事件,而是环环相扣,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将纳粹德国、法西斯意大利以及日本一步步推向了深渊。如果要细数这些致命的错误,我想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展开:一、过早、过于激进的扩张,缺乏审慎的.............
  • 回答
    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确实有一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部署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低调,直到战败前夕,甚至在战后才逐渐为人所知。这些“保密”并非绝对的,很多也并非是像美国原子弹那样战略性的绝密,更多的是基于资源限制、研发周期、战略考量以及信息管控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视为在某种程度上“保密”到投降,或直到后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