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时,飞机轰炸为什么要俯冲,有过哪些出名轰炸机?

回答
二战时期,飞机执行轰炸任务时,俯冲这一战术的运用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考量。这并非是所有轰炸任务都必须采取的方式,但它在特定情况下,尤其是在缺乏精确制导武器的年代,是提升轰炸效果和应对敌方防御的重要手段。

为何要俯冲轰炸?

简单来说,俯冲轰炸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提高炸弹的命中精度。在那个年代,飞机上的光学瞄准设备相对简陋,飞行员需要克服许多不利因素才能将炸弹投放到目标区域。俯冲轰炸正是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而生的。

1. 对抗早期防空炮火: 当时,地面防空火力(如高射炮)的射击方式主要是预判目标飞机的弹道,然后进行“提前量”射击。飞机在平飞状态下飞行时间较长,给了防空炮手充足的瞄准和计算时间。而俯冲轰炸时,飞机快速向下俯冲,飞行轨迹急剧改变,这对地面炮手的预判和瞄准系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飞机在俯冲过程中速度会急剧增加,到达目标区域时留给防空炮手反应的时间非常短,大大降低了被击中的概率。

2. 克服大气乱流和风速影响: 高空风速和乱流会对飞机的飞行轨迹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投掷重型炸弹时,风力会进一步加大炸弹的偏离。通过俯冲接近目标,飞机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目标,并且在相对较低的高度进行投弹,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对炸弹弹道的影响。

3. 提高瞄准精度: 尽管飞机上的瞄准具不如现代先进,但俯冲可以使飞行员直接观察到目标,并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瞄准。俯冲的航线相对直线且稳定(相对于复杂的机动),这使得飞行员能够更精确地将炸弹投向目标。一些俯冲轰炸机甚至配备了专门的俯冲瞄准具,可以在特定俯冲角度下提供更精确的引导。

4. 针对特定目标: 对于一些小型、坚固的目标,例如桥梁、船只、装甲目标等,高空水平轰炸的威力往往难以保证精确命中,从而难以有效摧毁。俯冲轰炸可以将炸弹以更大的动能和更精确的角度投向这些目标,显著提高摧毁率。

5. 心理震慑作用: 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声和极速下降的姿态,俯冲轰炸机的出现本身就对敌方地面部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

俯冲轰炸的局限性与发展:

当然,俯冲轰炸并非没有缺点。

高风险性: 俯冲过程中,飞机承受巨大的过载,对飞行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同时,低空高速的俯冲也增加了飞机失控或撞击地面的风险。
易受攻击: 虽然降低了被高射炮击中的概率,但在俯冲过程中,飞机往往会暴露在战斗机的火力之下,需要战斗机护航。
载弹量限制: 专注于俯冲的飞机通常设计紧凑,载弹量相对有限,更适合执行点状目标攻击任务。

随着战争的进行,单纯的俯冲轰炸战术也面临挑战。为了应对更强的防空武器和更高性能的战斗机,飞机设计和战术也在不断演进。一些轰炸机开始转向高空水平轰炸,并依赖于更先进的瞄准设备和电子干扰技术。但即便如此,在二战的大部分时间里,俯冲轰炸依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有效的战术。

出名的俯冲轰炸机:

在二战的战场上,涌现出许多以俯冲轰炸著称的传奇机型。它们的身影出现在各个战线上,成为战争机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斯图卡(Junkers Ju 87 Stuka):
称号与特点: 这可能是二战时期最广为人知的俯冲轰炸机,被盟军称为“斯图卡”。它以其独特的“燕子”式机翼造型、固定式起落架以及机翼下标志性的警报器而闻名。
标志性设计: Ju 87 的设计是为了最大化俯冲的稳定性和精度。它的结构坚固,能够承受高强度的俯冲,并且拥有优秀的低速操控性,这对于在低空进行精确瞄准至关重要。机翼下方的喇叭形警报器(“耶利哥的号角”)在俯冲时发出尖锐的尖叫声,旨在恐吓敌方地面部队。
战绩与影响: Ju 87 在闪电战初期,尤其是在波兰战役、法国战役和巴尔干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精准摧毁坦克、炮兵阵地、装甲车等地面目标,有效配合德军的地面部队作战。它的出现,曾一度成为盟军的噩梦。然而,在不列颠空战中,Ju 87 在面对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时显得非常脆弱,损失惨重,暴露出其作为单引擎飞机的防御劣势。

2. 道格拉斯 SBD 无畏式(Douglas SBD Dauntless):
称号与特点: 这是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最重要的一款舰载俯冲轰炸机,被称为“无畏式”。它以其坚固的结构、可靠的性能和关键性的战绩而著称。
战绩与影响: SBD 无畏式在太平洋战争的许多关键海战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例如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在中途岛海战中,SBD 无畏式成功摧毁了日本海军的四艘航空母舰,这是二战海战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的精准轰炸能力,配合着当时的战术,成功地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均势。它相对较慢的速度在舰载机环境中反而是优势,能让飞行员有更多时间进行瞄准。虽然在战争后期,它逐渐被更先进的飞机取代,但其历史地位不可磨灭。

3. 北美 A24巴杰尔(North American A24 Banshee):
背景与特点: A24 是北美航空根据海军的 SBD 无畏式设计的陆军航空兵版本。它在结构上与 SBD 基本相同,但为陆基作战进行了优化,例如采用了轮式刹车而不是SBD的海军型尾钩。
战绩与影响: A24 的表现远不如其海军的姊妹机型 SBD。它在实战中表现不佳,陆军航空兵很快就发现了它的局限性,例如相对较低的速度和脆弱的自卫能力,使得它在面对德军或日军的战斗机时损失很大。尽管如此,它仍然是一款执行了俯冲轰炸任务的机型,只是其战术定位和战场表现未能获得广泛认可。

4. 费尔雷“剑鱼”式(Fairey Swordfish):
背景与特点: 虽然“剑鱼”式是一款双翼机,而且在技术上属于上一个时代,但在二战早期,它却承担了大量的俯冲轰炸任务,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尤其是在海上作战中。
战绩与影响: “剑鱼”式最著名的战绩包括在塔兰托港空袭中重创意大利海军舰队,以及在追击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时,其鱼雷攻击迫使“俾斯麦”号失去了机动能力,最终被英军舰艇击沉。尽管它的速度非常慢,结构相对简陋,但其坚固的机身、出色的低空操控性和能够携带重型鱼雷或炸弹的能力,使得它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俯冲轰炸任务中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飞机,通过各自的设计特点和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共同书写了二战时期俯冲轰炸战术的辉煌篇章。它们不仅仅是战争的工具,更是那个时代技术、战术和勇气相结合的象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俯冲轰炸技术(不是战术)最早是美国海军航空兵发明的。

由于需要对付会机动的军舰,因此需要飞行员在进入投弹航线前一直能够看见并控制飞机对准目标。而且投弹时高度不超过800米甚至更低,由此带来的命中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德国空军创始人之一的乌德特在访问美国期间参观了美国海军的训练,因此对俯冲轰炸的效果非常欣赏,回国后便指示飞机公司按照美国海军的技术设计专用的俯冲轰炸机。这就是Ju-87的由来。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