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罗马史读哪本好?

回答
罗马史浩如烟海,要找到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书,确实需要花点心思。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读了不少书,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帮你找到那本让你沉醉其中的罗马史。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你想要读的是哪一个阶段的罗马史?罗马的历史太漫长了,从王政时代到共和国,再到帝国,最后到西罗马灭亡,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精彩和侧重点。如果你是初学者,我建议从一个相对宏观、又能讲得引人入胜的书入手,逐步深入。

如果你是初学者,想要建立一个清晰的罗马史脉络:

《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

我知道,一上来就推荐吉本,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太经典了”、“太厚了”、“太难了”。但请允许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它依然是值得考虑的首选。

为什么推荐它?

1. 宏大叙事与文学性: 吉本的写作风格堪称一绝,他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描绘了罗马从鼎盛到衰亡的千年历程。他的语言充满了智慧、讽刺和人文关怀,读起来不像是在啃一本枯燥的史书,更像是在品味一部文学巨著。他不仅仅是在陈述历史事件,更是在探讨文明的兴衰、宗教的影响、政治的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
2. 思想的深度: 吉本之所以能成为不朽的史学家,在于他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他认为基督教的兴起和教会权力的膨胀是导致罗马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但至今仍有其讨论价值。他探讨了罗马如何从一个强大的城邦,发展为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又如何因为内部的腐朽和外部的压力而走向衰亡。
3. 奠基性意义: 即使在今天,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依然是研究罗马史绕不开的里程碑。它为后世的罗马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框架和思考角度。当然,这本书的学术观点和考证可能在某些方面已被更新的研究成果所修正,但其整体的叙事逻辑和思想深度是无可替代的。

如何“读”它?

别怕厚: 很多中文译本都有删节,但完整版读起来会更有味道。可以先尝试阅读其中你感兴趣的章节,比如君士坦丁的崛起、狄奥多西的统治,或者对蛮族入侵的描述。
结合其他资料: 如果觉得某些地方难以理解,可以查阅一些关于罗马历史的入门书籍,或者参考一些学术评论,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吉本的观点。
享受过程: 把它当作一本史学经典来品读,享受吉本的语言魅力和思想深度。

《万神殿:罗马的故事》(Pantheon: The Story of Rome)—— 凯特·摩尔(Kate Moore)

如果你觉得吉本太过宏大或者风格不易接受,那么这本《万神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现代入门读物。

为什么推荐它?

1. 清晰易读: 凯特·摩尔以一种非常清晰、生动的方式讲述了罗马从起源到帝国晚期的历史。她没有吉本那样繁复的语言,而是用现代的叙事手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
2. 人物与事件并重: 她不仅会讲罗马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庞大的疆域,还会着重描写那些在罗马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比如恺撒、奥古斯都、尼禄等等,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展现罗马的政治、军事、社会生活。
3. 现代学术视野: 作为一本现代著作,它吸收了近几十年来罗马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观点更加多元和审慎。

如何“读”它?

按章节阅读: 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清晰,你可以跟着叙事线索一步步了解罗马的历史进程。
关注人物传记: 如果你对某个罗马的著名人物特别感兴趣,可以重点阅读与他相关的章节。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罗马共和国时期:

《剑桥古代史》(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多个作者

这套书是学术界的权威之作,虽然是多位学者合著,但其中关于罗马共和国的部分是研究该时期的必备参考。

为什么推荐它?

1. 权威性与全面性: 《剑桥古代史》以其严谨的考证、全面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而闻名。它覆盖了从史前时期到早期基督教时期的整个古代世界,其中关于罗马共和国的篇章,会对政治制度、军事扩张、社会结构、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进行详尽的论述。
2. 学术深度: 它不是一本通俗读物,而是为希望进行深入研究的读者准备的。如果你想了解罗马共和国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城邦崛起,如何经历两次布匿战争,如何最终走向内乱并覆灭,那么这里面有最详尽的答案。

如何“读”它?

针对性阅读: 你可以只阅读其中关于罗马共和国的卷册。
备好工具书: 这套书的学术性很强,阅读时可能需要一些古代历史背景知识作为铺垫。

《罗马共和国:一部社会史》(A Social History of Rome)—— 弗兰克·弗兰克·弗朗克(F. R. Cowell)

这本书虽然名字带“社会史”,但它对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和军事发展也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并且更侧重于描绘普通罗马人的生活。

为什么推荐它?

1. 贴近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读历史是为了了解“人”的故事。这本书会让你看到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斗争、军事胜利背后,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它会讲到罗马人的家庭、宗教、娱乐、经济等等,让你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更具象的认知。
2. 语言流畅: 弗兰克·弗兰克·弗朗克(F. R. Cowell)的文笔也很不错,将历史的厚重感与生活的细节巧妙结合。

如何“读”它?

结合政治史阅读: 把它作为对政治史、军事史的补充,会让你对罗马共和国有一个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罗马帝国时期:

《罗马1188天:罗马的辉煌与没落》(SPQR: A History of Ancient Rome)—— 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

玛丽·比尔德是当代最杰出的古典学家之一,她的作品总能带来新的视角。

为什么推荐它?

1. 打破传统叙事: 玛丽·比尔德的《SPQR》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简单线性叙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挑选的主题和人物,来展现罗马的历史。她会质疑许多传统观点,并用新的证据和分析方法来解读历史。
2. 强调“罗马人”的视角: 她会努力从罗马人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历史,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她探讨了罗马的身份认同、权力结构、社会变迁等问题,非常发人深省。
3. 语言生动有趣: 尽管是学术著作,但比尔德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趣味,即使是复杂的学术问题,也能被她讲得引人入胜。

如何“读”它?

随主题切换: 这本书的结构比较灵活,你可以跳读,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章节。
带着思考去读: 玛丽·比尔德的写作风格鼓励读者思考,你会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断地与她对话。

《恺撒:征服高卢》(Caesar's Gallic War)—— 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

如果你想直接从那个时代的亲历者那里了解一段重要的历史,那么读恺撒本人的著作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推荐它?

1. 第一手资料: 恺撒亲笔记录了他征服高卢的过程,这是了解罗马军事扩张和恺撒本人战略思想的绝佳资料。
2. 冷静客观(表面上): 尽管是恺撒自己的著作,他在行文上尽量保持了一种冷静、客观的叙述风格,如同一个旁观者在记录。
3. 了解罗马军事: 通过阅读,你可以了解到罗马军团的组织、战术、装备,以及如何与不同的敌人作战。

如何“读”它?

带着批判性思维: 要记住,这是恺撒为自己辩护和宣传的文本,所以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写,以及他省略了什么。
对照历史地图: 阅读时,最好配合历史地图,这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战役的进程。

一些关于“如何选择”的小建议:

从你的兴趣点出发: 你是对政治斗争感兴趣?还是对军事扩张?或者是对罗马的日常生活、文化艺术?找到自己的兴趣点,选择相关的书籍会更容易坚持下去。
不要害怕“经典”: 很多经典的著作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有其深刻原因的。试着去接触一下,也许你会发现它的魅力。
多看译本评价: 好的译本能够让你事半功倍。在选择中文译本时,可以多参考一些读者和专业人士的评价。
辅以地图和年表: 罗马史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一本好的罗马历史地图集和详细的年表,会是你阅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罗马史是一个庞大而迷人的世界,希望你能在这些书的引导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探索之路。祝你阅读愉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面很多答主已经写了近现代作家撰写的罗马历史读物,我来补充些古代罗马/希腊以及拜占庭作家写的第一手材料:

1.《罗马帝国的崛起》 波利比阿 Polybius

作者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波利比阿,这本书从第一次布匿战争开始叙述(264BC)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146BC)为止,网上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的中文译本,不过这本书现存的是残片,中后半段残缺比较严重。这本书除了罗马,还比较综合的叙述了各地中海周围的希腊化王国的风土人情,我倒觉得这部分是书里最有趣的片段

2. 《朱古达战争》、《卡提林阴谋》 萨卢斯提乌斯

《朱古达战争》主要记述了共和国中晚期罗马与同盟者城邦之间的那场同盟者战争,《卡提林阴谋》记述苏拉的支持者卡提林密谋政变夺权之事,这两本书都有现存,商务印书馆1994年还出版过两本书的合集,其实萨卢斯提乌斯还写有一本《历史》,但是目前已经散佚

3.《高卢战记》、《内战记》凯撒

这两部太有名了吧,凯撒作为亲历者写的第一手共和国晚期的资料

4.《自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 李维

叙述了从罗穆路斯建城(754BC)到奥古斯都治下(9DC)的历史,浩瀚巨著,当然这是在142卷保存下来的前提之下,可惜现存35卷哈哈哈哈,现在市面上也没有中文全译本,不过依然不能撼动这本书对研究早期罗马历史的重要地位,后世罗马很多史学家修史都参考了李维的著作,比如尤特罗庇乌斯(Eutropius)

5.《编年史》、《历史》、《日耳曼尼亚志》、《阿古利可拉传》 塔西佗

塔西佗老先生特别有名,古典时期史学大家。《编年史》+《历史》两本书完整记载从奥古斯古之死(14DC)到图密善统治时期(96DC)的历史,除掉1世纪末尾的涅尔瓦,把从朱利乌斯王朝、四帝内战、弗拉维王朝的罗马历史详实地予以记录,可以说是研究罗马帝国1世纪历史最珍贵的资料

《日耳曼尼亚志》是最早一篇记录古代日耳曼人的风土人情的著作,《阿古利可拉传》是写给他老丈人的传记,主要记述了征服不列颠相关的历史

6.《希腊罗马名人传》 普鲁塔克

当时少有的列传性质的史书,普鲁塔克曾是图拉真和哈德良的老师,这本名人传现存50篇,大部分是两人合传,也就是事迹相似的希腊和罗马名人各取一个进行合传

7.《罗马十二帝王传》 苏埃托尼乌斯

这本书写了从凯撒到图密善结束的12个罗马帝王,不过这本有点像3世纪的Procopius的《秘史》,虽然记述的时间段和塔西佗的那两本历史基本吻合,但是不如塔西佗(当然塔西佗的观点相比于狄奥来讲也更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很多都是当时民间的传闻,包括对于提比略、克劳狄乌斯等人的诋毁,只能算作是对于塔西佗/狄奥的补充些读物吧

8.《罗马史》 阿庇安

原本共24卷,现存11卷。保存下来的即西班牙战争、伊利里亚战争、汉尼拔战争、叙利亚战争和密特里达提战争等六卷和内战史五卷。

9.《罗马史》 卡西乌斯·狄奥

如果能有幸保存下来的œ 话也应该是恢宏巨著,理论上是80卷,完整存下来的是36-60卷,剩下都是残篇,不过好在1-21卷被Zonaras作为参考写在他的著作里,61-80被John Xiphilinus粗略的记录了下来。这本书对于100BC之前的历史只是概括性叙述,100BC到229AD的史实才是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我个人特别推荐这一本和赫罗狄安那本,不过都只有英译版本。我们可以读到他对提比略,卡利古拉,克劳迪乌斯和尼禄皇帝的统治描述。与塔西佗相比,Dio通常更好,在某些时期(例如奥古斯都统治和2世纪),这本书是我们最重要的来源。不幸的是,有关罗马历史的大部分仅在拜占庭节录当中被保存。

10.《罗马史》 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

始自公元96年图密善皇帝之死,止于公元378年的阿德里亚堡之战,可以说是塔西佗史著的续编。此书原有31卷,可惜前13卷已经散佚,现仅存后18卷(14-31),包括公元352年至378年这二十六年间的史事。

11.《马可安东尼努斯之后诸皇帝传记》Herodian's Roman History 赫罗狄安(Herodian)

对于2、3世纪的史实描述很有价值,对于这几十年历史时期的详尽描述,除了狄奥和皇史六家之外,赫罗提安的著作可能是最重要的参考,他从康茂德(公元180)一直记载到六帝之年(公元238年),一共分8本书,第一本描绘了康茂德时期的统治,第二本记述了康茂德死后五帝之年的内战史实,第三本记录了塞维鲁统治时期的历史,第四本记录了卡拉卡拉统治的历史,第五本记录了埃利奥伽巴鲁斯篡位以及统治,第六本记录了亚历山大·塞维鲁的统治(古典罗马的终结),第七本记录了马克西米努斯篡权后的统治,第八本讲述了六帝之年的史实,一直到戈尔迪安三世即位为止

Herodian's Roman History

12.《罗马君王传》

也就是皇室六家,相传这本书是戴克里先到君士坦丁时期的六名历史学家所写,记述了哈德良到戴克里先之前的三卡鲁斯时期,大概就是2世纪初到3世纪的罗马历史。这本书并不严谨,包括书中都有相反的漏洞,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缺少罗马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所以仍然不得不参看这本书,尤其是对于哈德良/安东尼庇护执政时期的详实描写,而哈德良/安东尼时期的著作缺少其他一手史料(狄奥的罗马史在安东尼部分缺失严重)

13.《罗马国史大纲》 尤特罗庇乌斯(Eutropius)

相当于罗马历史纲要,从罗马建城一直写到364年卓维安之死,作者是卓维安的继承者瓦伦斯皇帝的机要秘书,这本书好在特别特别简练,而且保存完整,1118年历史浓缩在9万字,可以把这本书当作古罗马历史的纲要来看,最最关键的是还发行了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译本,主要的缺点就是少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和马略军改,强推

14.《罗马新史》 佐西默斯(Zosimus)

作者是东罗马时期的史学家,用非基督徒视角描述了罗马帝国的衰亡,着重突出了戴克里先登基(280DC)到阿拉里克第二次包围罗马城(410DC)的历史,古典+浓缩的《罗马帝国衰亡史》

15.《De Caesaribus》Sextus Aurelius Victor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是4、5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维克多和后人所写,是维克多四本历史著作的合集,也叫做《诸帝传略》,你可以把它当作缺少王政和共和时代记载的《罗马国史大纲》,内容非常简练,从奥古斯都开始记载,写到360年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大概记述400年的样子,目前没有中文翻译,但是有1994年的英文电子书版本

16.《Paterculus' Roman History》 Velleius Paterculus (c. 20 BCE - after 30 CE)

Paterculus的书稿可以说是是帝国初期唯一幸存的历史研究,同时描绘了条顿堡战争。Rhenanus将该文本称为“罗马历史”,尽管此后许多学者都使用了该标题,但实际上有点误导。Paterculus当然专注于罗马,但他将罗马的历史放在更大的范围内。也许《世界历史纲要》会是一个更好的称呼,尽管对他的同时代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对罗马的征服已经将普遍历史变成了罗马历史。希腊历史学家大都市波利比阿(Polybius)(约200-c.118)在其《世界历史》中已经提出了这种观点。这么说是因为书从特洛伊战争结束开始记叙,介绍了罗马建城,但是早期共和国史写的简略,到罗马入侵马其顿之间的几百年历史记载缺失。最后连贯记载到对于提比略继位后的祝福为止

17. 《the Jewish war》 Josephus

在66-70的犹太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战争中,犹太人将军马修亚斯的儿子约瑟夫(Joseph)捍卫了加利利抵抗罗马军队。在他被击败后,他叛逃了他的敌人,并向罗马将军维斯帕(后结束内战成为皇帝)先提出建议。当后者成为皇帝时(也就是弗拉维王朝时期),开始了他的历史学家生涯,并试图向希腊人和罗马人解释犹太教。他的作品是犹太战争,犹太文物,自传和被称为反对希腊人(或反对阿皮翁)的犹太道歉。作为罗马公民,他接受了一个新名字:弗拉维乌斯·约瑟夫斯。


18.《Epitome of the Histories of Titus Livy》 Publius Annius Florus

《Epitome》是一个有用的文本,因为它使我们从基础上了解了李维的《罗马史》中丢失的部分。由于类似的原因,Florus的《Epitome》在上古晚期和中世纪很受欢迎:它为那些无法阅读收藏的利维作品的人们提供了有用的罗马历史纲要。

19.《The History Of Zonaras From Alexander Severus To The Death of Theodosius The Great 》 Zonaras

Zonaras 是拜占庭的历史学家,这本书是09年翻译自希腊语的英文版本,翻译了zonaras关于古罗马历史的记载精华部分,zonaras续写了dio终止的罗马史,他从亚里山大塞维鲁写到狄奥多西之死,这本书对于3、4世纪的罗马史研究是除了Zosimus之外最重要的参考(考虑到皇史六家漏洞百出以及其他历史著作记述跨度大多只有几十年)

20. 《letters of pliny》the younger Pliny

小普林尼的书信集 记载的是弗拉维王朝和安东尼王朝早期的历史,了解一世纪末二世纪初的历史时可做dio的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马史浩如烟海,要找到一本真正适合自己的书,确实需要花点心思。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也读了不少书,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帮你找到那本让你沉醉其中的罗马史。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你想要读的是哪一个阶段的罗马史?罗马的历史太漫长了,从王政时代到共和国,再到帝国,最后到西罗马灭亡,每个时期都有各自.............
  • 回答
    阿庇安的《罗马史》在浩如烟海的古罗马历史著作中,确实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常常被后世的史学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们视为一份珍贵的遗产。那么,它是否是“最”值得读的那一部呢?这个问题颇有探讨的余地,因为“最”这个字眼总是带有主观性,取决于我们阅读历史的出发点和偏好。但无可否认的是,阿庇安的作品拥有独特的价.............
  • 回答
    哈哈,罗马的笑话啊,要说最让我觉得有点意思,又带着点黑色幽默的,大概是那个关于罗马皇帝和他的忠诚卫士的故事。具体是怎么流传下来的我记不清了,但意思差不多是这样的:话说罗马城里有个皇帝,叫什么名字倒是不重要,反正跟历史上那些个差不多,有点昏庸,又有点多疑。这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考察一下自己手下这帮禁卫.............
  • 回答
    罗马史浩瀚漫长,历经近千年风雨,涌现出无数塑造了帝国命运的君主。要评选“贡献突出”的皇帝,其评判标准本身就值得探讨。是军事上的赫赫战功?是内政上的繁荣昌盛?抑或是文化上的推陈出新?不同的视角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若要列举那些在罗马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其政策和影响至今仍被后人研究和津津乐道的帝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波澜壮阔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这两段历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承上启下的伟大文明篇章。与其说是“梳理”,不如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去感受那些思想、制度、艺术、战争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的世界。要清晰地理解它们,关键在于抓住每个文明的核心特质,以及它们之间微妙又深刻的联系。第.............
  • 回答
    何新在《罗马伪史考》序言中关于西方古代史的论述,其核心观点是质疑了西方古代史,特别是古罗马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认为我们今天所知的西方古代史很大程度上是近代欧洲人建构出来的“伪史”,其目的是为了确立西方文明的悠久性和正统性,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需求。要详细理解他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 回答
    在知乎上,有那么一些用户,他们对历史的痴迷如同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他们不满足于泛泛而谈,而是沉浸在历史的细节中,用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那些波澜壮阔的年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知乎,认识几位在中东史、日本战国、北洋、罗马这些领域里颇有建树的大V,听听他们是如何将历史讲得活色生香的.............
  • 回答
    罗柏·史塔克如果遵守了弗雷家的婚约,这事儿可就难说了,毕竟权游的世界里,命运这东西,就像那难以捉摸的野火,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烧到你身上。但咱们不妨一点点捋捋,看看这婚约要是真成了,罗柏他老兄有没有可能避开那血色婚礼的厄运。首先得明白,弗雷家的婚约是什么?那可是弗雷家的“红亲王”瓦德·弗雷为了拉拢罗柏,.............
  • 回答
    要说罗柏·史塔克如何在被黑水湾伏击的那一刻保住性命,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那个糟糕的夜晚,五指河畔。首先,我们得承认,伏击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罗柏和他的军队过于自信,加上内奸的背叛。那晚的场景,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死亡陷阱,而罗柏,这位年轻的北境之王,正一步步踏入。那么,有没.............
  • 回答
    罗柏·史塔克,被称为“少狼主”,虽然英勇、有天赋,并且是备受爱戴的领袖,但在他短暂的军事生涯中,确实犯下了一些关键性的错误,这些错误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和北境的悲惨命运。以下是对罗柏·史塔克主要错误的详细分析:1. 轻率地向兰尼斯特家族宣战,并过早地将重心放在复仇上: 起因: 父亲艾德·史塔克在君.............
  • 回答
    罗柏·史塔克,我的北境之王。血色婚礼?那是一个噩梦,一个将我们史塔克家族推入深渊的噩梦。如果我,罗柏,能预知那一切,我会如何面对?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会尽我所能地避免让温特菲尔的旗帜再次蒙上血的污点。我的父亲,奈德·史塔克,他的正直和荣誉最终将他送上了断头台。我不能重蹈覆辙,尤其是在这种弥漫着.............
  • 回答
    在《权力的游戏》中,琼恩·雪诺和罗柏·史塔克都是史塔克家族的优秀代表,但他们在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所承担的责任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这使得琼恩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比罗柏更强的能力和特质。以下将详细阐述琼恩在哪些方面比罗柏更强:1. 坚韧的意志与自我牺牲精神: 琼恩的背景与磨砺: 琼恩的私生子身份让他从小就.............
  • 回答
    “简妮·维斯特林是她母亲的女儿,而罗柏·史塔克是他父亲的儿子。”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但如果深入挖掘,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尤其是在《冰与火之歌》这个以血统、家族和继承权为核心的世界里。这句话并非仅仅是陈述一个显而易见的生物学事实,它更像是一种隐喻,一种对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深刻解读。我.............
  • 回答
    要理解为什么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没有收录海德格尔,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时间性、罗素的哲学取向、以及海德格尔思想的独特性和复杂性。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时间上的不匹配。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于1945年出版。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如《存在与时间》(Sein und Zeit),虽然在1927年就问世.............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 Ronaldo,简称C罗)之所以声称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GOAT,Greatest Of All Time),并非仅凭一时的冲动或狂妄,而是基于他 极其辉煌的职业生涯、惊人的个人能力、持续的卓越表现以及难以复制的成就。他的自信来源于他对自己付出的巨大努力和.............
  • 回答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一个在世界足坛闪耀了近二十年的名字,他刚刚创造了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伟业——职业生涯总进球数达到了惊人的807球,正式加冕为职业足球史上第一射手。这个数字,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它背后承载的是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不懈的努力、超乎寻常的天赋,以及一颗永不满足的进取之心。数字的震撼.............
  • 回答
    大罗(罗纳尔多·路易斯·儒尼奥尔)和C罗(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都是足球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球员,但他们的时代、风格和成就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无法简单地用“谁更高”来评判。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两人的历史地位及对比: 一、大罗(19762007) 1. 时代背景 1990年代2000年代初期:足球技术更.............
  • 回答
    在《三体2:黑暗森林》中,史强得知儿子史晓明犯了错,并没有去找罗辑寻求帮助,这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并非简单的“不去找”那么片面,而是史强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和对自己身份的清晰认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史晓明犯了什么“错”。在小说中,史晓明是被卷入一个贩毒案件,而且他的错误在于给毒贩提供了一个藏匿.............
  • 回答
    在历史比较中,唐朝(618907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对外交流频繁、科技发展等特征,确实可以寻找西方历史中的对应时期。同时,鼎盛时期的美国(如20世纪中叶)是否符合这一标准,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下是详细比较: 一、唐朝的核心特征1. 政治与制度 .............
  • 回答
    罗马帝国之所以未能征服苏格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理、军事、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虽然罗马在不列颠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修筑了宏伟的哈德良长城来划定疆界,但他们最终未能将罗马的统治延伸到北方的土地。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1. 地理环境的挑战 崎岖的地形和恶劣的气候: 苏格兰的地形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