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就可以称之为高风险。
但为实现精准防疫,风险地区的设定各级ZF可进行差异化管理、分区分级,所以各地政策会有不同。
比如上海,永无高风险地区。
之所以没有,在下认为大概是因:疫情防控的分级已被迫发生变动,现已划分为低风险地区、中风险地区、高风险地区、以及上海。
(可懂 ಡωಡ??
看看各地眼中的上海,以太原为例:
不管你是绿是红,一律赋红!
所以,上海的码是什么?不重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上海红不红,各地说了算。
疫情就像一场大考,各地有各地的答卷。
一首《倔强》送给上海:
当 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 就是以肛克刚
我 如果对自己妥协 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别人原谅 我也不能原谅
最美的愿望 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
这几天在成都。
先扫场所吗(必扫),然后室内集聚(酒店、商场、餐厅、景点)一律查行程吗,有两个老太太说不会查——没关系,我们这工作人员啥都会,你拿来我在你眼皮子底下给你查完。
你划不划高风险,重要吗?
只要行程吗有上海的一律红,隔离14天+4次核酸,如果已经阳性了还得行政拘留+罚款。
真的很难不让人流汗黄豆,我敢保证哪怕是这次顺利结束了,以后只要有“上海”这个行程的至少也得做一次核酸才能正常通行。
某些“个别”人已一己之力打崩了正常运转两年多的健康码体系,你觉得高风险不高风险还重要吗?
在全国其他三十多个省眼里,你就是超级高风险,而我很多上海的朋友和平常的合作客户已经被连续不断的2+2+2+2+2+2和混乱的封城和物资短缺快搞疯了。
出自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
在刚刚获得解放的上海,一个美国人驾车闯入南京路上庆祝解放的游行队伍,被群众拦下后还口出狂言,“我们美国人在全世界都是畅通无阻的!”八连的执勤哨兵赵大大要把他押送到军事管制委员会处理,一位西装革履的“眼镜先生”急忙出来打圆场,于是引发一场小小的街头争论。
南京路上好八连赵大大手中的武器——一支带有强烈工业美感的美制M3冲锋枪。
M3冲锋枪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设计、制造的,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由于它火力强大、操作简单、故障率低,所以深受美军士兵喜爱,许多人用自己女朋友的名字如玛丽、珍妮、琳达等为其命名。在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共生产了60多万支M3。
这样一个标准的美军装备,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大大手里呢?
显然,这是人民解放军的战利品,是美国通过“运输大队长兼凯申物流公司总经理”蒋介石送给我军的。
赵大大手持美制M3冲锋枪在上海南京路上巡逻,意味着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地位,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赵大大可以义正辞严地处理这个美国佬的寻衅滋事,以及这个美国佬从狂妄极速切换到惊惶的根本原因。
从抗战胜利到上海解放的四年间,驻沪美军把上海视为其殖民地,美军暴行“日必数起”,日日驾驶汽车横冲直撞,仅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的四个月时间,美军撞死撞伤中国人的案件就发生高达495起。到了1946年8月至12月,同样四个月的时间,案件数就陡然增加到800多起。
1946年7月30日,一名美军士兵叫了一辆黄包车,因为车夫听不懂英语,反应比较慢,结果这名美军士兵拔出匕首砍向车夫拉着车的手掌,竟将车夫的半个手掌被砍掉。
美军的所有暴行,基本上都没有受到惩处,个别民愤过大的仅仅受到象征性惩处。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伟大!而解放战争后者同时兼具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解决了前者没有解决的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的问题。
出来打圆场的“眼镜先生”,无疑是一位患有严重“崇美症”、“恐美症”的“精英”,就是失败了的公知,资本买办。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100多年的屈辱历史,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阶层,形成了一种可以被恰当地命名为“臣妾主义”的世界观,即自认为比美国、西方低一等、矮一头,面对洋人的胡作非为,不敢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满足于一种为臣作妾的卑贱地位。
不要以为臣妾主义已经绝迹了,且看这位“眼镜先生”对“事情闹大了不好收场”的恐惧以及“还要同美国人做生意”的幻想,与今天臣妾主义者所谓“与美西方关系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以及“不要让贸易战把中国逼左、逼保守了”的论调,不是如出一辙吗?甚至连“其实我都是为你好”的表情都那么相似。
这组镜头中,最令人提气的,无疑是现场一位青年工人的表态:“天塌下来有我们工人顶着!”
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壮语——新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工人阶级。
更重要的是,新中国在经济建设上,要摆脱依附性地位,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种立足于自身力量搞经济建设的思路,使我们无惧帝国主义的封锁(当然我们并不拒绝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与美西方的贸易往来),正如教员所言:
“多少有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很快就建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中国今天的一切增长与繁荣,都和这一体系的奠基性作用有关。
这就是说,青年工人之所以能够自信地表示“天塌下来有我们工人顶着”,真正的原因是“天塌不下来”,“眼镜先生”的担忧,完全是杞人忧天。
人民当家作主才能真正独立自主,才不会被臣妾主义的“眼镜先生”牵着鼻子走,甚至下跪——这就是这组电影镜头的全部含义。
所以,上海疫情告诉我们两件事:
1、医学上,我们需要坚持科学防疫,动态清零,根据病毒变异从科学医学出发抗击新冠病毒。严格防疫不放松,才能保持我们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2、一方面要防疫,另外一方面我们要防控公知、买办、资本和境外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本次上海疫情说明,这些敌对势力在我们内部已经植入木马,我们内部需要进行杀毒消毒。时刻要警惕!
高风险地区的分级标准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并且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上海市大概根据
县区标准实施:2020年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给定的,新冠疫情风险地区以县市区为单位划分。
标准为:
1、低风险: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2、中风险:14天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
3、高风险: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天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
上海市每天新增人数多,但分布范围广,上海小区划分的很细,然后精细到每个小区累计超过50例的可能就没有。
但是现在某些还有一个社区,村的标准,更加的精细化,例如:
2020年7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似乎最有参考价值: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2020年7月28日,我市制订了《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明确将我市14天内社区(村)所辖范围发生聚集性疫情和新增病例数作为风险等级判定指标。
高风险地区:14天内新增2起及以上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超过5例本地确诊病例;
中风险地区:14天内新增1起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2~5例本地确诊病例;
低风险地区:14天内无新增本地聚集性疫情。
如果按照这个划分,那么整个上海市的高风险地区就比较集中了。
每个地区划分标准不一,只要能实实在在的抗击疫情,为人民着想,把政策实施落到实处,不要只嘴上说的好,真真正正的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才是最实实在在的!!!
上海将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不纳入高风险统计指标。
无症状就是没感染! 没写就是零卡!
(无症状感染者 可能是处于 潜伏期的感染者。)
最权威的官方回答,应该是2020年7月8日下午,北京市第145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的表述。
后续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所有的关于高风险地区的讨论标准,都是按照吴尊友的框架展开的。因此可以认为这是最权威答案。
如果按照三个维度,上海市大多数街道都踩了前两条线;但第三条“有没有发生聚集性疫情”,只要上海市不承认,外界是无法拿到确切证据的。这是一个难点。
而更难的一点是,划定高风险区还要根据疫情的情况,疫情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因为高风险地区几乎是要物理隔断的,要考虑到相邻地区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会影响。
这就是上海死硬到底的原因和“依据”,反正就没有高风险地区呗。至于实际效果吗…
凡是相信这个结论,对从沪返乡人员没有采取高风险地区应对级别的省份基本都中招了;而没有相信这个结论的省份则效果大不一样。
例如从3月13日起,湖北省委就规定,对从沪返回人员进行14天强制隔离观察。
顶住压力做出这个决定的,是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是应勇,他的工作履历我简单贴一下:
所以应书记大约出于两点采取了严厉的主动措施:
1,他可以不懂奥密克戎病毒,但他懂前同事;
2,他是在站最后一班岗,只看当前就够了;他的前同事还在思考上进,需要考虑防疫+GDP。
嗯,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上海前段时间的防疫工作那么的内部不一致、首鼠两端了吗?
我一直以为魔都是从东瀛二次元的称谓开始的,却不知道它是魔幻现实主义之都的简称。
欢迎参阅:
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