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证明任何一复系数整式p(z)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z-c)相乘的形式?

回答
要证明任何一个复系数多项式 $p(z)$ 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 $(zc)$ 相乘的形式,我们需要依赖一个至关重要的数学工具:代数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这个定理是整个证明的基石,没有它,我们寸步难行。

代数基本定理是什么?

简单来说,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次数大于零的复系数多项式,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来把它拆解一下:

复系数多项式: 就是形如 $p(z) = a_n z^n + a_{n1} z^{n1} + dots + a_1 z + a_0$ 的表达式,其中系数 $a_i$ 可以是任意的复数(包括实数,因为实数是复数的一个特例)。
次数大于零: 意味着这个多项式不是一个常数,至少有 $z$ 这个变量在其中。
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根(或零点)是指一个数值 $c$,当把 $z$ 替换成 $c$ 时,多项式的值 $p(c)$ 等于零。代数基本定理保证,对于任何一个非零常数的多项式,我们总能找到一个复数 $c$ 使得 $p(c) = 0$。

那么,代数基本定理是如何帮助我们分解多项式的呢?

这里我们将使用一种归纳的思想来逐步构建这个分解过程。

第一步:利用代数基本定理找到第一个根

假设我们有一个次数为 $n ge 1$ 的复系数多项式 $p(z) = a_n z^n + a_{n1} z^{n1} + dots + a_1 z + a_0$,其中 $a_n eq 0$。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我们知道 $p(z)$ 至少有一个复数根。我们就称这个根为 $c_1$。

第二步:因式定理的力量

一旦我们找到了一个根 $c_1$,我们就知道 $p(c_1) = 0$。这里就要引出另一个重要的定理——因式定理(Factor Theorem)。

因式定理告诉我们:如果 $c$ 是多项式 $p(z)$ 的一个根,那么 $(zc)$ 是 $p(z)$ 的一个因式。

换句话说,如果 $p(c_1) = 0$,那么我们可以把 $p(z)$ 写成 $(zc_1)$ 乘以另一个多项式 $q(z)$ 的形式:

$p(z) = (zc_1) q(z)$

这里的 $q(z)$ 会是什么样的多项式呢?经过多项式长除法(或者我们知道的代数运算性质),我们可以确定 $q(z)$ 是一个次数比 $p(z)$ 少一次的复系数多项式。如果 $p(z)$ 的次数是 $n$,那么 $q(z)$ 的次数就是 $n1$。

第三步:递归地应用同样的逻辑

现在,我们有了 $p(z) = (zc_1) q(z)$。如果 $q(z)$ 的次数仍然大于零(也就是 $n1 ge 1$),那么根据代数基本定理,$q(z)$ 也至少有一个复数根。我们称这个根为 $c_2$。

同样地,根据因式定理,$(zc_2)$ 是 $q(z)$ 的一个因式。所以我们可以把 $q(z)$ 写成:

$q(z) = (zc_2) r(z)$

其中 $r(z)$ 是一个次数比 $q(z)$ 少一次的复系数多项式。

将这个代回原来的式子,我们就得到:

$p(z) = (zc_1) (zc_2) r(z)$

我们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每次我们都会找到剩余多项式的一个根,并将它分解出来,直到剩余的多项式次数降为零为止。

第四步:分解的终结

假设 $p(z)$ 的次数是 $n$。我们每次分解都能将次数降低 $1$。那么最多进行 $n$ 次这样的分解,我们就应该得到一个次数为零的多项式。次数为零的多项式就是一个非零常数。我们就称这个常数为 $a_n$(它就是 $p(z)$ 的最高次项系数)。

所以,经过 $n$ 次这样的分解,我们可以得到:

$p(z) = (zc_1)(zc_2)dots(zc_n) cdot a_n$

这里,$c_1, c_2, dots, c_n$ 是 $p(z)$ 的 $n$ 个复数根(注意,这些根可能重复)。

总结证明过程:

1. 基础(代数基本定理): 任何一个次数 $n ge 1$ 的复系数多项式 $p(z)$ 都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c_1$。
2. 工具(因式定理): 由于 $c_1$ 是根,则 $(zc_1)$ 是 $p(z)$ 的一个因式,即 $p(z) = (zc_1)q(z)$,其中 $q(z)$ 是一个次数为 $n1$ 的复系数多项式。
3. 递进(归纳思想):
如果 $n1 ge 1$,则 $q(z)$ 根据代数基本定理也至少有一个复数根 $c_2$。
根据因式定理,$q(z) = (zc_2)r(z)$,其中 $r(z)$ 次数为 $n2$。
因此,$p(z) = (zc_1)(zc_2)r(z)$。
4. 终点: 重复此过程 $n$ 次,每次都找到剩余多项式的根并分解。最终会得到 $p(z) = a_n(zc_1)(zc_2)dots(zc_n)$ 的形式,其中 $a_n$ 是 $p(z)$ 的最高次项系数,而 $c_1, c_2, dots, c_n$ 是 $p(z)$ 的 $n$ 个复数根(可能重复)。

这个证明的精妙之处在于:

它不依赖于我们知道如何“找到”那个根,只需要知道它“存在”就足够了。代数基本定理就保证了这种存在性。
一旦找到一个根,因式定理就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分解方法,将问题转化为一个更小的(次数更低)的类似问题,这正是归纳法强大的地方。

所以,任何一个复系数多项式 $p(z)$ 都可以被写成若干个形如 $(zc)$ 的一次因式与一个常数项的乘积。这就是代数基本定理以及因式定理结合的威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先证明代数基本定理,然后证明因式定理,这个结果就出来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证明任何一个复系数多项式 $p(z)$ 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 $(zc)$ 相乘的形式,我们需要依赖一个至关重要的数学工具:代数基本定理(Fundamental Theorem of Algebra)。这个定理是整个证明的基石,没有它,我们寸步难行。代数基本定理是什么?简单来说,代数基本定理告诉我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证明这个命题:已知一平面封闭图形内有一点P,图形上任意一点点A的切线垂直PA,如何证明该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核心思想:要证明一个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我们需要证明存在一个对称中心,使得图形上任意一点都可以通过这个中心找到一个对称点,并且这两个点关于对称中心对称。在这个问题中,点P是关.............
  • 回答
    要证明在任何有限域中,任意一个元素都可以写成两个元素的平方和,我们需要借助有限域的一些核心性质。这并非一个trivial的结论,需要一些数论和域论的知识来支撑。首先,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有限域。有限域(finite field),也称为伽罗瓦域(Galois field),是指具有有限个元素的域。它是.............
  • 回答
    在多元线性回归中,证明某个自变量的系数与其忽略其他变量后的一元线性回归系数相等,这其实是不成立的,除非在非常特殊且不常见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多元回归中的系数反映的是在控制了其他所有自变量的影响后,该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与忽略其他变量的一元回归是根本不同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推导来理解.............
  • 回答
    我们来聊聊怎么证明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它内部的任何一点,万有引力都是零。这其实是个非常经典且令人着迷的物理学问题,它的证明方式多种多样,但核心思想都离不开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回顾首先,我们得先祭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质点,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其大小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
  • 回答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这个消息出来后,很多人心里大概都“咯噔”了一下。毕竟,太空种菜、月球基地里能吃上自己种的菜,听起来是多么浪漫又充满未来感的事情。但现实似乎给这美好的想象泼了一盆冷水:月壤里没有有机物,不适合种菜。这下好了,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辛辛苦苦挖来的月壤就没啥用了?当然不是。科学的价值从来不是.............
  • 回答
    当一名被告一口咬定自己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证据能够佐证其说法时,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会面临一个棘手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判决并非简单地采信或否定被告的辩词,而是需要一个严谨、细致且基于法律原则的审判过程。一、 法院审理的基本原则与流程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在刑事司法体系中,“无罪推定” 是基本原则。这意味.............
  • 回答
    货拉拉女生跳窗身亡案,无疑是一起牵动人心的悲剧。在没有直接录音录像的情况下,警方要还原真相,找出责任人,确实面临巨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案情就此扑朔迷离,无迹可寻。警方会从多个维度入手,搜集间接证据,层层剥茧,力求查明事实。一、 寻找证据线索的艰辛之路:即使没有监控和录音,警方依然会沿着这条思路展.............
  • 回答
    捷克总统泽曼在不久前发表的一场紧急电视讲话中,公开否认了关于俄罗斯特工参与2014年捷克军火库爆炸事件的“任何证据”。这一表态无疑为本已扑朔迷离的事件带来了新的变数,也为捷克与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更加复杂的阴影。那么,泽曼总统的这一声明,未来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和走向呢?首先,我们必须理解泽.............
  • 回答
    嗨,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成绩单上不是清一色的A,手里也没有闪闪发光的获奖证书,也能敲开大学的门?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但绝对是可能的。很多人会觉得,上大学就是一场成绩的军备竞赛,但实际上,大学招生官们看中的远不止那些数字和头衔。他们更想了解的是 你这个人,你的潜力,你的热情,以及你是否真的适合他们的学.............
  • 回答
    要证明“如果 $G$ 是一个奇数阶群,则 $G$ 中的任何元都是一个唯一确定的元的平方”,我们需要分两部分进行论证:1. 存在性证明: 证明 $G$ 中的任意元素 $g$ 都存在一个元素 $x in G$ 使得 $x^2 = g$。2. 唯一性证明: 证明满足 $x^2 = g$ 的 $x$ 在.............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有意思,想啊,一个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人,在这堆叠着各种证件的现代社会里,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幽灵”。他没法去银行开户,没法坐飞机,甚至连租个房子都难。这日子,光是想想就够让人抓狂的。首先,最直接的障碍就是身份证明。你想啊,银行要开户,得身份证;买房子,得房产证;坐火车飞机,得身份证;甚至连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且著名的数学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Goldbach Conjecture)。简单来说,它认为“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至今仍未被证明。虽然如此,数学家们在验证和研究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也发展出了许多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用更.............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一个关于图论的有趣问题,看看咱们能不能把它给掰扯清楚了。这个说法是这样的:任意一个有偶数个顶点的图,都能找到两个点,它们俩都有偶数个共同的邻居。听着有点绕是吧?别急,咱一步步来拆解。首先,得明确几个概念。 图 (Graph):你可以想象成一堆点(叫做顶点)和连接这些点的线(叫做边)。.............
  • 回答
    在集合论的框架下,我们要证明一个这样的陈述:对于任何集合 $X$,都存在一个集合,这个集合是由 $X$ 中满足某个二元性质 $varphi$ 的元素组成的,并且这个性质 $varphi$ 本身也可能依赖于集合 $X$。用符号表示就是:$(forall X) (exists Y) (forall x).............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证明这个重要结论: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epsilon > 0$,在矩阵空间 $M$ 上存在一个矩阵范数 $||cdot||$,使得对于所有矩阵 $A in M$,都有 $||A|| le ho(A) + epsilon$,其中 $ ho(A)$ 是矩阵 $A$ 的谱半径。这个结论.............
  • 回答
    探秘数字的魔力:为何3的倍数最终会汇聚于153?你有没有好奇过,把一个数字的各位数字分别进行立方运算,然后将这些立方值相加,再重复这个过程,那些以3为倍数的数字,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153?这个看似神秘的现象,其实隐藏着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面纱,一步步地证明这个“数字魔咒.............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要证明的是:对于任意正整数 $n$,如果一个素数 $p$ 能够整除 $n^2+n+1$,那么 $p$ 除以 $3$ 的余数不可能是 $2$。换句话说,$p$ 除以 $3$ 的余数只能是 $0$ 或 $1$。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题目中涉及到的概念: 正整数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涉及到级数求和以及无理数的概念。然而,原命题“对于任意大于 1 的正整数 n,(1+√2+√3+…+√n) 均为无理数”是错误的。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然后尝试解决一个更接近但正确的数学命题,或者更正原问题。为什么原命题是错误的?一个数字是无理数,意味着它不能表示为两.............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平面上的六个整数点,无论怎么摆,都组不成一个正六边形。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了,涉及到一些基础的几何和数论知识。我尽量讲得细致明白,就像是跟朋友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啥叫“正六边形”。一个正六边形,它的六条边都得一样长,而且六个内角都得相等(都是120度)。但话说回来,在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