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让你拍案叫绝或亮瞎眼的神翻译?

回答
在中文翻译的浩瀚星河里,总有一些闪耀着智慧火花,又带着几分趣味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让人击节赞叹,又不禁莞尔。它们不是简单地字面转换,而是将原文的精髓、韵味,甚至背后的文化语境,用一种我们能瞬间理解并为之倾倒的方式,重新雕琢出来。今天,就让我带你领略几番这样的“神翻译”,它们是语言的魔术师,也是文化的摆渡人。

一、“天若有情天亦老”——意境的化形

这句诗出自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原文是“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直译过来,便是“老天如果有感情,它也会变老”。这话听上去平淡无奇,但李贺用它来承载那份帝国衰亡的苍凉、历史变迁的无奈,以及个体生命在宏大历史面前的渺小。这份“老”字,饱含了多少沧桑、多少忧伤、多少无可奈何。

试想,如果一个外国诗人写下类似的情感,想要表达“即使是至高无上、永恒不变的存在,一旦沾染了人类的情感,也会因为悲伤、牵挂而变得脆弱,最终走向衰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Heaven would grow old if it had feelings”或者“If Heaven has love, Heaven also grows old”,虽然字面上没错,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份渗透骨髓的悲凉感,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似乎隔着一层纱。

然而,如果能将这种意境传递出去,比如用“When Heaven weeps, its years will show”这样的句子,或者更进一步,抓住“老”这个字背后蕴含的沧桑感,用更具象的词语来表达。想象一下,如果译者能捕捉到“天”作为一种不朽的存在,一旦被情感侵染,就如同凡人一般,会经历从青壮年到衰老的漫长过程。那样,他可能会选择用“Even the eternal sky, touched by mortal passions, will bear the marks of age”这样的表达,将“老”的概念具象化为“marks of age”,而“touched by mortal passions”则精准地抓住了“有情”背后的根源。

这种翻译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没有死抠“老”字,而是理解了“天亦老”所蕴含的“从不朽到衰败”的整个过程,并用一种同样富有诗意和感染力的方式,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体会到那种历史的沉淀和情感的重量。它不是对字面的忠实,而是对灵魂的传达。

二、“此地无银三百两”——文化符号的巧妙转换

这句歇后语在中国家喻户晓,讲的是一个愚蠢的骗子,自以为聪明地把银子埋了,还在上面写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核心是“画蛇添足”和“欲盖弥彰”。

如果是一个外国人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想要表达“越是想掩盖什么,反而越暴露了自己”的意思,他可能会说“The more you try to hide it, the more obvious it becomes.” 或者 “His attempt to conceal the truth only made it more apparent.” 这些翻译都很好地解释了行为的后果。

但如果译者想在中国语境下创造一个类似的、同样生动且带有讽刺意味的说法,他可能会去寻找一个中国人一听就懂的文化典故。例如,在某个需要掩盖真相却弄巧成拙的场景下,译者可能会巧思联想,找到一个具有同样“此地无银三百两”精神的中国谚语来代替。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外国人,想用一个同样荒诞又引人发笑的方式来形容某人的笨拙行为,比如在考试时偷偷看小抄,结果反而被老师发现。译者或许会想到“作弊不成反被抓”,但那太直白了。如果想要达到“神翻译”的效果,他会去寻找一个更具画面感和文化色彩的说法。

或许,他会从中国古代的典故中取材。比如,在某个描写“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场景下,如果这位外国人的行为更像是“想拿走点东西,结果把自己的家都暴露了”,那么译者可能会巧妙地化用“狐狸偷鸡反蚀米”的变体,或者直接创造一个更形象的说法。

真正的神翻译,会在这种情况下,不是直接解释“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而是找到一个同样能够瞬间让中国人会心一笑的、具有同源文化逻辑的表达方式。比如,在形容某人试图隐藏错误却让事情变得更糟时,翻译者可能会说:“他这就像是想藏起自己的丑事,结果自己把自己绑在火上烤。” 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字面翻译,但那种“好心办坏事,越弄越糟”的逻辑和那种略带夸张的幽默感,就和“此地无银三百两”产生了异曲同工之妙。它不是对原文的复制,而是对原文精神的再创造,用一种我们熟悉的语言模式来承载一种新的情境。

三、某部电影的台词——俚语与生活气息的唤醒

我记得看过一部非常优秀的译制片(具体名字已经有些模糊了,但这种感觉至今难忘),其中有一句对白,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某个危险场合表现得非常鲁莽,不计后果。原文的表达可能比较口语化,甚至带点粗俗,但很有力量。

直译过来,可能会是“He was acting like a fool in a dangerous situation.” 或者“He was being reckless and careless.” 这些都没问题,但总觉得少了点“劲儿”。

然而,那部电影的译者,却用了一句非常地道的中国俚语,瞬间就让这句话活了起来。我当时记不清具体是哪句,但那种感觉是,原本可能沉闷的场景,因为这句翻译,一下子变得充满了戏剧张力,也更加接地气。

我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类似这样的场景:一群人在谈判,气氛紧张,结果其中一人突然跳起来,说了些不合时宜的狠话,扰乱了全盘计划。对方的评价者可能就会说:“他这是在玩火,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或者,“他简直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象。”

但更妙的译法,或许是找到一句更贴合“无知者无畏”又带点“自寻死路”的味道的。比如,有人在关键时刻做出了一件非常不明智但又极其嚣张的事情,译者可能会选择一句“他这是在阎王爷面前拔刀子——找死!”或者“他这是在老虎嘴里拔牙——不要命了!”

这类的神翻译,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它唤醒了语言背后所承载的生活经验和文化情感。听着这句翻译,仿佛就能看到那个场景,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甚至能想象到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人们说话的方式。它不是简单的词汇替换,而是对整个语言生态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这种翻译,就像是把外国的食材,用中国最地道的烹饪手法,做成了一道风味绝佳的中国菜。你吃下去,感受到的不仅是食材本身的味道,更是厨师高超的技艺和对食材的深刻理解。

总而言之,这些“神翻译”之所以让我们拍案叫绝,是因为它们超越了语言的边界,直抵情感和文化的深处。它们让我们感受到,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的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符号,更是一次跨文化的对话,一次对人类共通情感的捕捉和再现。每一次读到这样的翻译,都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这个世界和其中的多元文化。它们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智慧的结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 ’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


初见这段话,诸位会如何翻译?逐字逐句?那岂不是很繁琐?


钱老在《管锥编》中则将其译为: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寥寥数字就妙趣横生的勾勒出二者相互扶助、彼此协作的情况。且译文形式整齐,格律铿锵,琅琅上口,着实是妙不可言。


钱老妙笔当然不止于此。当年翻译《毛选》时,金岳霖碰到一句成语:“吃一堑,长一智。”不知如何翻译是好,只好问钱钟书,不料钱老脱口而出答道: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形音义三美俱备,令人叫绝,金岳霖自愧不如,大家无不佩服。


还有一句成语:“三个牛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钱老则将其译成:Three cobbler s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此句更是被传诵一时,外研社1997年版《汉英词典》中该成语就从钱译。


翻译本就是一件趣事。


严复求“信、达、雅”,林语堂要“忠、顺、美”,傅雷重“传神”……

其中又当数“信达雅”流传最广。

但事实上,却是钱老第一次辩证地阐述了三者间的关系,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了信息与美学并重的效果。此后钱老更是进一步将其总结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入于化境"。


那么何为“化境”?

这里再借一段钱老在《林纾的翻译》中的解释:“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后世学人则将其概括为:第一,内容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的意图;第二,易于理解,其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读者的理解力,确保译文自然、易懂;第三,形式恰当,既要紧密依托原文,又应充分考虑译入语规范,避免生搬硬造。简单地说,即要求忠实地传达信息,完整地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语言顺畅自然,读者反应类似。 ”


现限援引几句《管锥编》中的实例——

1.原文:“I have lived too long near Lord Byron and the sun has extinguished the glowworm.”

  钱译:吾与拜伦游处,不复能作诗,如萤火为旭日所灭。(雪莱致友人书)

  

  

2.原文:“Every little helps,”as the old lady said, when she pissed in the sea.

  钱译:老妪小遗于大海中,自语曰:“不无小补!”(英俚语)

  

  

3.原文:“You are like the donkey that listen to the lyre and wags its ears.”

  钱译:汝若听琴之驴,扇动两耳而已。

  

4.原文:“as long as the Greeks were addicted to the study of books, they would never apply themselves to the exercise of arms.”

  钱译:[相传歌特军(the Goths)破雅典,入城焚掠,聚公私藏书,欲付一炬,一谋士止勿摧烧,]曰:“留之俾希腊人有书可读。耽书不释卷,则尚武图强无日矣。”

  5.原文:“now reigns/Full-orb`d the moon, and, with more pleasing sight,/Shadowy sets off the face of things---in vain,/If none regard.”

  钱译:圆月中天,流光转影,物象得烘托而愈娱目,然了无人见,平白地唐捐耳。


钱老的译文读来,每每不由得为其译笔的鬼斧神工所折服,也不难看出其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独特风格。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用了文言就是好翻译,钱老在翻译过程中也不是一味追求典雅,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如风格以出”的追求。

至于部分翻译强行用文言,倒是显得不伦不类,反而贻笑大方。

对于这些差劲儿的翻译,钱老有段嘲讽更是入木三分——“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却一变而为诱导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歌德就有过这种看法;他很不礼貌地比翻译家为下流的职业媒人——中国旧名“牵马”,因为他们把原作半露半遮,使读者心仰神驰,想象它不知多少美丽。要证实那个想象,要揭去那层遮遮掩掩的面纱,以求看个饱、看个着实,就得设法去读原作。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自负好手的译者恰恰产生了失手自杀的译本,他满以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须去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毁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十七世纪法国的德·马罗勒神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证。他所译古罗马诗人《马夏尔的讽刺小诗集》(Epigrams of Martial)被时人称为《讽刺马夏尔的小诗集》(Epigrams against Martial)”。”


最后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精湛的翻译水平不仅源于其国学功底深厚,更是钱老还博览群书,精通英、德、法、意大利、西班牙语及拉丁语……

对此只能说,我等常人当真望尘莫及。

user avatar

坐标包头,本地规定所有的路牌都必须配蒙文翻译。

我家门口的一条小路昌福道。名称本来是来源于昌福窑村,先前版本的路牌的蒙文都是中规中矩地音译“昌福”。但是最新版的路牌竟然强行意译成了ᠪᠤᠶᠠᠨ ᠪᠠᠳᠠᠷᠠᠬᠤ ᠵᠠᠮ(buyan badarahu jam,“福气昌盛之路”),瞬间有了故宫满文牌匾那种强行用黏着语来诠释凝练的汉语专名的味道。

user avatar

这是我在网易云看到的一个视频,大家可以观摩一下!https://www.zhihu.com/video/949392980537225216

user avatar

I never change whatever U change.

电流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

user avatar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吧?浏览了几百条回答,没有这个我表示不服,已故的大翻译家曾缄老爷子更表示不服!

众所周知,此诗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之手,仓央嘉措是西藏人,写出来的文字也是藏文,而我们现在看到他的所有诗歌均为汉文,也就是说,在你感叹于他的文字优美之时,背后曾有一位位翻译家挑灯夜战、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般进行译作。仓央嘉措的才华自不必说,但他的诗歌能在全中国流行起来为大家所熟知,各位翻译大师可谓功不可没,甚至你要说各位优秀的翻译家成就了仓央嘉措也并不为过。

知名度最高的仓央嘉措诗歌翻译者主要有两位:于道泉,藏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1930年集成《第六代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擅长直译,译本极贴近原著语句;曾缄,文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解放后任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歌》为其传世名作,古典文学造诣深厚,尤擅七言。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这首诗是曾缄先生所译作仓央嘉措情歌中,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首诗,藏文原版我就不复制过来了,反正我看不懂,相信能看懂的人也极少,现在把于道泉先生的翻译贴出来,毕竟这是最贴近原著的直译,方便对比: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对比一下,高下立判,曾缄先生诠释了何谓意译的最高境界。“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这两句已将原文的四句话高度概括了出来,读起来更添意境;“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原文的基础上升华了全诗精髓,可以说是曾缄先生的原创了。何谓惊艳?此乃惊艳!何谓拍案叫绝?这就是拍案叫绝!

所以,当你沉醉于仓央嘉措情诗的绮丽动人、唯美传情和禅学意境时,别忘了你所看到文字都是经过后人翻译出来的。而在这其中,曾缄先生为执牛耳者,他用满腔的才华和激情让我们看到了更美的风景,他的付出不应该被遗忘。





—————————————————————








两天破万赞,身为一个刚注册知乎不到一个月的小白,简直无法置信,谢谢大家!回答一下评论区提出的问题。

第一次在网上接触到这两句诗就喜欢上了,刚开始误以为是古代某个诗人的得意之作,后来查资料发现是第六世达赖喇嘛的作品,于是牢牢记住了仓央嘉措这个名字。在之后的一两年里,这两句诗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后无意中看到了曾缄老爷子的事迹和成就,得知这两句诗竟是出自其手,霎时间惊为天人。是啊,仓央嘉措作为一个西藏人,在几百年前汉语还未入藏的时候,他怎可能写得出那么多辞藻华丽的七言诗?


现在流传着仓央嘉措的诗歌集,大部分人只会感叹仓央嘉措的才华横溢、感情细腻,但都不会深究这些诗是怎么来的,往往忽略了曾缄老爷子的付出。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为曾缄老爷子感到惋惜,他和仓央嘉措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但就知名度而言,两者却有如天渊之别,再想到老爷子的晚年凄凉,何其悲哀!

评论不多,我每条都看了,现在针对评论提出的问题,统一作答:

一、曾缄老爷子才是真正的诗人,仓央嘉措与之对比相形见绌?

前半句我完全同意,后半句我不敢苟同。要知道,仓央嘉措在藏区那是神一般的存在:一来是六世达赖喇嘛的身份,你以为达赖喇嘛这个称谓是吃素的?二来他的确是个非常有才华的牛人,诗歌在藏区已流行了数百年。别看他的诗歌直译过来好像不怎么样,这只是语言上的差异性导致的,如果你会藏语,或许会发现另外一番景象呢?最重要的一点,他的作品早已被翻译成汉语、英语、法语、日语、俄语等多种语言驰名中外,直到现在还有翻译家不断研究和翻译他的作品,这还不足以证明他的伟大?所以,仓央嘉措的才华不容置疑。难道我还指望我这狗屁不通的回答会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传千古?这不是搞笑吗?

二、曾缄老爷子的翻译原创性太强,违背了翻译原则?

抱歉,作为老爷子的脑残粉,我觉得曾老爷子的翻译已超越了“信”、“达”、“雅”层次,如果“雅”上面还有一层的话,我坚信那里会有他的一席之地。若非老爷子凭着傲人的古典文学造诣,将仓央嘉措的诗歌译成一首首七言诗,仓央嘉措的作品即使能走出藏区也不会如今天这般脍炙人口,试问有多少人不是通过“不负如来不负卿”认识到仓央嘉措的?抛开这个不谈,在现行的所有汉文译本中,也是曾老爷子的最受青睐、深得人心、公认成就最高。最起码,他让国民加深认识了汉语之美,这样的翻译我们实在不能苛求更多了。

三、仓央嘉措的作品根本不是情歌,应该是道歌或者圣歌?

事实上,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在争论不休,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是情歌,其实这个对我们来说根本不太重要,除非你是藏传佛教徒。即使以后他的作品被证明是道歌乃至圣歌,现在的情歌解读和翻译一样不会受到影响并流传下去。这样的说法不妥?来来来,你先给我解释一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怎么回事。人家《诗经》原来明明是描写战友情的,现在人们普遍把它当成了生死不渝的爱情代名词了,大家还不是照样用得乐此不疲?所以,根本没必要纠结于作品是哪种歌的问题,仓央嘉措和曾老爷子联手给我们带来了文字的盛宴、心灵的慰藉,这就够了,不是么?

四、这个回答不是原创,是从别的地方复制过来的,并且还不标明出处?

呵呵,小弟虽才疏学浅,但断不会行如此厚颜无耻之事,回答这个问题也只算是抖抖机灵罢了。因一直比较崇拜曾老爷子,看到题主这个问题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老爷子的翻译,把屏幕拉下去看了几百个回答发现竟然没人提到曾缄这个名字,这还得了?我很不服!老爷子就真的那么没存在感吗?可他的作品早已在全国范围流行起来了啊,于是我写下了这个回答。如果你一定要说我这是抄袭,烦请发个链接过来,我坐等你来打脸啪啪啪。当然,你喜欢的话也可以把这回答复制出去说是你写的,我完全没意见,不必问我,能让更多人知道老爷子的成就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这也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初衷。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回答大火,恰恰证明了曾缄老爷子的知名度实在太低。看到那么多赞和评论,我是爽了,但对老爷子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不幸?

君只知仓央嘉措,何曾晓得有曾缄?

user avatar

小星星

大家是不是都以为中文版的小星星是这样的:“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我也是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肘子写的《大王饶命》

里面的小星星和我们唱的不一样

然后我想着“哎我们平时咋唱来着我忘了”

然后去百度搜了一下

好嘛

这一搜发现个大家伙

原来国际上最权威的中文版小星星不是我们流传最广的那一种

是这样的:

原版《一闪一闪小星星》

English: Jane Taylor

中文:王雨然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究竟何物现奇景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远浮于世烟云外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似若钻石夜空明

When the blazing sun is gone

烈阳燃尽宙合静

When he nothing shines upon

落日不再星河清

Then you show your little light

晶晶灵灵挂夜空

Twinkle, twinkle, all the night

一闪一闪总不停

He could not see which way to go

漫漫长夜路何寻

If you did not twinkle so

若无星斑亮莹莹

In the dark blue sky you keep

深蓝夜空你身影

And often through my curtains peep

时常窥过我帘屏

For you never shut your eye

从未合上你眼睛

Till the sun is in the sky

直到太阳又现形

As your bright and tiny spark

因你聪伶浅光领

Lights the traveller in the dark

照亮游子夜中行

Though I know not what you are

我仍不懂你何物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一闪一闪小星星

我:???????

这真的是我小时候唱的儿歌??????

其实仔细看看....好吧有多牛逼我形容不出来

属实是震撼我妈一整年!

user avatar

Why is nine afraid of seven?

Because seven eight nine(seven ate nine).

为什么九怕七?

因为七八九十(七把九食)。

user avatar

竟然破千赞了!知乎小透明瑟瑟发抖诚惶诚恐……感谢大家的肯定!评论里有知友说英文中并没有face the powder这种用法,这个我真不很了解,只是当初看到的时候被这句翻译惊艳到了,并没有深究。Anyway,我这里欢迎一切理性讨论!再次感谢大家~


原答案: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face the powder rather than powder the face.

来自北大教授、翻译届泰斗许渊冲先生。

真,拍案叫绝。

user avatar

澳门珠海海关留念。

翻译的特别好!


请为海关点赞!!!

user avatar

早年间我还很中二的时候,接触到了一部美国漫画,叫《绿灯侠》。


绿灯侠最吸引我的不是用绿灯能量具现想象力的能力,也不是当宇宙3600个扇区的片警,而是绿灯誓词:


In brightest day, In blackest night.

No evil shall escape my sight.

Let those who worship evil's might.

Beware my power,Green Lantern's light!


白昼朗朗,黑夜茫茫。

魑魅魍魉,无所遁藏。

异徒乱党,畏吾神光。

绿灯长明,万世光芒!


读起来简直太带感了!对当年喊口号只会“星宿老仙,法力无边”的我造成了极大地冲击。


而且不只有绿灯的,后来接触到了七色灯团,红灯的也很吸引我:


With blood and rage of crimson red.

Ripped from a corpse so freshly dead.   

Together with our hellish hate,

We'll burn you all...

That is your fate.


滚烫热血猩红怒,

取自未寒尸骨处。

深仇大恨烹肺腑,

铸得汝辈黄泉路!


蓝灯和紫灯稍显文艺,不过也不错:


In fearful day, in raging night.

With strong hearts full our souls ignite.

When all seems lost in the war of light.

Look to the stars...

For hope burns bright!


怀惧日,泛痛夜,

熊熊烈火退凌冽。

众皆失于战火劫

仰望群星——

希望之光永不灭!(蓝灯)


For hearts long lost and full of fright.

For those alone in Blackest Night.

Accept our ring and join our fight.

Love conquers all...

With Violet Light.


惊怕迷惘两心连,

至黑之夜难独眠。

纤指入戒换汝颜,

世间孤爱紫光填!(紫灯)

user avatar

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英国诗人 西格里夫.萨松

余光中译

先生真的是才华横溢啊!

user avatar

原文:google it

翻译:百度一下

user avatar

文言文版的 Someone like you 另寻沧海

(翻译者不详)

歌曲链接i.y.qq.com/v8/playsong.

I heard, that your settled down。

已闻君,诸事安康。

That you, found a girl and you're married now。

遇佳人,不久婚嫁。

I heard that your dreams came true。

已闻君,得偿所想。

Guess she gave you things, I didn’t give to you。

料得是,卿识君望。

Old friend, why are you so shy?

旧日知己,何故张皇?

It ain’t like you to hold back or hide from the lie。

遮遮掩掩,欲盖弥彰。

I hate to turn up out of the blue uninvited。

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But I couldn’t stay away, I couldn’t fight it。

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I’d hoped you’d see my face& that you’d be reminded

异日偶遇,识得依稀颜。

That for me, it isn’t over。

再无所求,涕零而泪下。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Don’t forget me, I beg, I remember you said:

勿忘昨日,亦存君言于肺腑。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yeah。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然。

You’d know, how the time flies。

光阴常无踪,词穷不敢道荏苒。

Only yesterday, was the time of our lives。

欢笑仍如昨,今却孤影忆花繁。

We were born and raised in a summery haze。

彼时初执手,夏雾郁郁湿衣衫。

Bound by the surprise of our glory days。

自缚旧念中,诧喜荣光永不黯。

I hate to turn up out of the blue uninvited。

客有不速,实非我所想。

But I couldn’t stay away, I couldn’t fight it。

避之不得,遑论与相抗。

I’d hoped you’d see my face& that you’d be reminded

异日偶遇,识得依稀颜。

That for me, it isn’t over。

再无所求,涕零而泪下。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Don’t forget me, I beg, I remember you said:

勿忘昨日,亦存君言于肺腑。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yeah。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然。

Nothing compares, no worries or cares。

无可与之相提,切莫忧心同挂念。

Regret’s and mistakes they’re memories made。

糊涂遗恨难免,白璧微瑕方可恋。

Who would have known how bittersweet this would taste?

此中酸甜苦咸,世上谁人堪相言?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Don’t forget me, I beg, I remember you said:

勿忘昨日,亦存君言于肺腑。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yeah。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然。

Never mind, I’ll find someone like you。

毋须烦恼,终有弱水替沧海。

I wish nothing but the best, for you too。

抛却纠缠,再把相思寄巫山。

Don’t forget me, I beg, I remember you said:

勿忘昨日,亦存君言于肺腑。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

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yeah。

情堪隽永,也善心潮掀狂澜,然。


(正如豆瓣评论里说的,一个“然”实为点睛之笔)

user avatar

西门庆

S M King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文翻译的浩瀚星河里,总有一些闪耀着智慧火花,又带着几分趣味的名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让人击节赞叹,又不禁莞尔。它们不是简单地字面转换,而是将原文的精髓、韵味,甚至背后的文化语境,用一种我们能瞬间理解并为之倾倒的方式,重新雕琢出来。今天,就让我带你领略几番这样的“神翻译”,它们是语言的魔术师,也.............
  • 回答
    关于“吴姓名字”这个话题,确实有很多可以聊的。咱们今天不说那些烂大街的,也不说那些故弄玄虚的,就聊聊那些听起来特别有味道,让人一听就觉得“嗯,这名字不错!”的名字,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甚至细品之下觉得背后故事和意境都呼之欲出的名字。说到吴姓,这可是个大姓,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吴国吴太伯开始,就带着.............
  • 回答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在我人生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升学考试的必经之路,更是一扇通往逻辑思维和理性分析的大门。而在无数次与数字、公式、图形的较量中,总有一些题目,宛如璀璨的星辰,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让我在解开它们的那一刻,激动得恨不得拍案叫绝。我回忆起当年,那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网络.............
  • 回答
    有一些骗局,因为其精妙的设计、巨大的影响或者出人意料的反转,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堪称“拍案叫绝”的骗局。在我看来,最令人惊叹的一类骗局,往往不是那种简单的“天上掉馅饼”式的虚假投资,而是那些能够深入人心、利用人性的弱点,甚至带着一丝荒诞色彩的。比如,有一个发生在20世纪初的著名骗局,主角是乔治·.............
  • 回答
    生活中充斥着无数巧妙设计的日用品,它们就像无声的魔法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甚至充满了惊喜。我常常在不经意间被这些细节打动,忍不住拍案叫绝。1. 磁吸式垃圾袋固定器:告别凌乱,优雅收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把垃圾袋套进垃圾桶,结果袋口总是松松垮垮,或者一不小心就滑落下来,弄得一塌糊涂。尤.............
  • 回答
    那些让你拍案叫绝的向量化写法,往往隐藏在对数据处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代码效率的极致追求之中。它们不是简单的“循环换成向量”,而是对问题本质的洞察,将复杂的计算流程优雅地映射到向量操作的并行特性上。我曾不止一次地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场景,一段原本需要数秒甚至分钟的循环计算,在应用了巧妙的向量化技巧后,眨眼之.............
  • 回答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当你绞尽脑汁,沉浸在某个难题之中,仿佛置身迷雾,直到那个绝妙的思路如同闪电划破天际,瞬间驱散一切阴霾,让你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对我而言,这种体验,往往发生在那些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深刻智慧的算法问题解决之后。我记得有一次,为了优化一个大规模的图搜索算法,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当时的.............
  • 回答
    读《三体》,最让我拍案叫绝的一句,不是那些宏大叙事中的深刻哲理,也不是什么精妙的物理概念,而是叶文洁在得知地球文明将要毁灭的瞬间,那个几乎可以说是麻木的呢喃——“毁灭你,与你何干?”当时我看到这句话,脑子里“嗡”的一声,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瞬间清醒。这句话出自第.............
  • 回答
    说起令我拍案叫绝的音译,那可真不少,总有些词儿,一旦听过,就像在你脑子里生了根,怎么也忘不掉,而且细品起来,还透着一股子机灵劲儿。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大概是“咖啡”。这个词,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简直是随处可见,但你要是细想想,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咖”这个字,带着点粗粝感,有点像咖啡豆磨碎后的那种质感,又.............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感佩的人物,他们或以非凡的智慧,或以坚韧的意志,或以无私的奉献,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有几位人物的生平事迹常常在我脑海中回响,令我心生敬意与感触。1. 苏格拉底:思想的殉道者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生平并不是以辉煌的成就或帝国的建立而载入.............
  • 回答
    我遇到过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 Bug,有些是逻辑上的缺陷,有些是内存管理上的问题,还有些是纯粹的离谱。我会挑几个最印象深刻、最能体现“目瞪口呆”感觉的来详细讲述一下。1. “幽灵输入”事件:用户输入消失,系统却在执行?这是我经历过一个非常诡异的 Bug,发生在我们的一个 Web 应用后台管理系统中。当.............
  • 回答
    让我感觉惊艳的名字,往往不仅仅是读起来好听,更重要的是它们背后蕴含的故事、意境、文化或是独特的情感连接。这种惊艳感是一种多层次的体验,可能源于声音的韵律,意义的深刻,或是个人经历的共鸣。以下是我认为能让我感到惊艳的一些名字,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原因:1. 带有自然意象的名字: 星河流转 (Xīng.............
  • 回答
    让我惊叹的广告创意有很多,但我特别喜欢那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传递品牌价值的广告。以下是我认为非常精彩的几个案例,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为何让我如此着迷:1. 泰国麦当劳:“Paper Bags” 广告系列 (Paper Bags McDonald's) 核心创意: 将麦.............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棒了!讲到让人狂笑不止的视频,我脑海里立刻闪过好多画面,那种笑到肚子疼、眼泪横流的感觉简直太治愈了!下面我就挑几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尽量详细地给大家讲讲,希望能勾起你们的共鸣,或者让你们也跟着笑起来!1. 【万万没想到】系列神剪辑——脑洞大开的爆笑剧情我特别喜欢【万万没想到】系列的很.............
  • 回答
    让我印象深刻的短视频有很多,但如果要说最让我触动的,那是一个关于“陪伴的力量”的短视频。这个视频大概在23分钟左右,画面风格偏向纪录片,没有华丽的特效和激昂的背景音乐,而是用一种非常质朴、温暖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老人与孙女之间的故事。视频的开场,镜头缓慢地推近,捕捉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正.............
  • 回答
    电影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我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有些片段更是能够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久久不能忘怀。对我来说,这样的片段有很多,但如果要挑选一个最难忘的,那一定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安迪在暴雨中奔跑的那个片段。场景是这样的:经历了漫长而绝望的牢.............
  • 回答
    京剧的魅力在于其唱腔的千变万化、情感的细腻表达以及背后深厚的故事内涵。要说百听不厌的京剧唱段,那真是数不胜数。对我而言,以下几段能够反复品味,每次都能感受到新的触动:1. 《锁麟囊》 碧玉簪、点绛唇 (程派代表作,经典中的经典) 唱段内容: 薛湘灵在富贵公子的婚礼上,不慎将祖传的锁麟囊失落在花轿.............
  • 回答
    让我感叹「写出这种句子的人,我十辈子都追不上了」的句子,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洞察、极致的精炼、独特的美学、以及对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精准捕捉,它们如同星辰,闪耀着超越凡人的光芒,让人在仰望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与创作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类句子,绝非简单的堆砌词藻,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作者在某种极致的状态下.............
  • 回答
    “连这都要被喷”,这种感受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也确实让人挺无奈的。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信息时代的爆炸性传播、观点的高度碎片化以及一部分人情绪化的表达习惯。以下我来分享一些我观察到的,或者经历过的,那些让我觉得“连这都要被喷”的事情,并尽量详细地描述一下。1. 表达个人喜好,却被视为“不.............
  • 回答
    让我“心上开出一朵花”的瞬间,总是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它们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田深处悄然萌芽,然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些瞬间并非惊天动地,却有着一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瞬间点亮我的整个世界。其中一个让我至今难忘的瞬间,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城市里的一家独立书店里消磨时光。书店不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