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所有有心脏生命的平均心跳次数基本一致是真的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我们课本里讲的生命体征。关于“所有有心脏生命的平均心跳次数基本一致”这个说法,咱们得好好掰扯一下。

简单来说,这个说法不完全是真的。虽然很多有心脏的生命,比如我们人类,在静息状态下的心跳次数确实在一个相对狭窄的范围内波动,但说“基本一致”就有点过于绝对了。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心跳,而且不同种类的生命,它们的“基本心跳”差异可能非常巨大。

咱们先从人类说起。成年人在放松、休息时的心跳,一般在每分钟60到100次之间。这个范围是健康成年人的普遍标准。但你看,这个范围本身就有几十次的差距了。而且,这个数字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年龄: 新生儿的心跳会非常快,可能达到每分钟120160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慢。老年人的心跳可能也会比青壮年稍慢一些。
体能水平: 经常锻炼的人,尤其是运动员,他们的心肌更强壮,每次收缩能泵出更多血液,所以静息心跳反而会比较慢,很多运动员可能在每分钟4060次。这是一种身体为了提高效率而做出的适应。
情绪和压力: 当你紧张、焦虑或者兴奋的时候,身体会释放肾上腺素,心跳会明显加快。反之,平静放松的时候心跳就会慢下来。
体温: 发烧的时候,体温升高,新陈代谢加快,心跳也会跟着加快。
药物和疾病: 很多药物会影响心率,某些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也会导致心跳加快。而一些疾病则可能导致心跳减慢。
体位: 从躺着变成站着,心跳通常会稍微加快一点。

所以你看,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状态下,心跳次数都可以有很大的不同。

那再跳出人类的范畴,看看其他有心脏的生命呢?这就更是天差地别了。

哺乳动物: 即使是和我们相似的哺乳动物,心跳速度也大相径庭。比如,一头大象的静息心跳可能只有每分钟2550次,而一只小型的仓鼠或者老鼠,心跳可能高达每分钟300500次!这和它们的体型、新陈代谢率有很大关系。体型越小,新陈代谢越快,心跳也就越快,它们的生命周期也相对更短。
鸟类: 鸟类的心跳通常比同等体型的哺乳动物还要快。一只蜂鸟的心跳可以达到每分钟1200次,这和它们高速飞行、极高的新陈代谢需求是分不开的。
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它们的体温调节方式和哺乳动物、鸟类不同,很多是变温动物,新陈代谢率相对较低,所以心跳速度也通常比恒温动物慢很多。比如,一只鳄鱼在休息时心跳可能只有每分钟十几到几十次。
鱼类: 鱼类的心脏结构和功能与陆地脊椎动物有所不同,它们的心跳速度也变化很大,而且会受到水温、活动量等影响。

所以,如果非要说“平均心跳次数”,我们得先明确是什么“生命”。如果把所有有心脏的生命(从蓝鲸到蚂蚁,假设蚂蚁有心脏的话——不过昆虫没有我们意义上的心脏,而是开放式循环系统)放在一起算一个“平均值”,那这个数字可能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它会被不同物种巨大的差异稀释得面目全非。

如果你的意思是指“同一种生命体,在理想健康状态下的平均心跳次数是否基本一致”,那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还可以探讨一下。比如,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的心跳范围(60100次/分)确实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基准。但即使在这个范围内,个体差异也依然存在,而且如前面提到的,很多生理和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偏离。

总而言之,用“基本一致”来形容所有有心脏生命的平均心跳次数,这是不准确的。不同生命形式为了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和生理需求,演化出了截然不同的心跳速率。即使在同一物种内部,心跳也会因各种因素而波动。我们更常说的是一个健康成年人在特定状态下的一个正常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更不用说跨物种的“基本一致”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的。

题目问及的“所有有心脏生命的平均心跳次数基本一致”之类说法是二十世纪的不严谨经验规律和“统计图表被人误解”“某些学者刻意制作容易误解的统计图表”混合起来产生的错误模因,可以算谣言——而且你看的已经是模因变异过几次的版本,早期的版本是“哺乳类一生的心跳次数大致有个范围”,压根就没敢提非哺乳动物的数据散布。

  • 人和许多种蝙蝠、一些鲸类是严重远离平均数的(人可以拿出平均 25 亿到 30 亿的数据,极端值更不能看了;蝙蝠飞行时每分钟心跳可以达到 750~1066 次,休息时也有 150~200 次,一些蝙蝠能活 16~41 年,具有类似心率的老鼠的寿命在 2~3 年);
  • 平均数也不是“四个亿”,而是“7.3±5.6 亿”(你瞧瞧这个范围罢)。

显然,在传谣的过程中,这种细节很容易丢失。

二十世纪有一些学者考察过“哺乳类心跳次数与寿命的联系”,但其关联性并不显著(有些数据处理的技巧让图看起来比较吓人)[1],在更普遍的意义上只是“体重大而生长速度较慢的脊椎动物需要的生长时间更长,寿命也就短不到哪去”的经验规律而已——如果让无脊椎动物参与比较,这个经验规律也会被大王乌贼之类短寿命大型生物作为反例干掉。

题目谈到的“通过锻炼修行啥的降低心率有利于长寿”也是人们古老的美好愿望。在 2015 年调查的 216 位长沙百岁老人(当时长沙百岁老人共 248 人,每人都发了调查表,回收到有效填写的调查表 216 份)中只有 31.48% 报告说自己常锻炼,且“锻炼”有 56.02% 以散步为主,没有一人从事剧烈运动;他们大多认为劳动不可太过,运动宜适可而止。在问及“锻炼对长寿的作用”时,32.4% 认为“有一定作用”,没有一人认为起决定性作用[2]

参考

  1. ^ 心跳总数守恒定律?对不起,你又被骗了。 - 吴思涵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3020046
  2. ^ http://m.xinhuanet.com/hn/2017-10/31/c_1121881623.htm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