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两个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位错形成的割阶有没有钉扎?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晶体塑性变形中刃位错相互作用的核心机制。我们来详细聊聊两个相互垂直的柏氏矢量(Burgers vector)的刃位错形成的割阶(step)是否会被钉扎(pinned)。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几个基本概念:

刃位错 (Edge Dislocation): 刃位错可以想象成将一块晶体向上切开,然后将其中一半向上推入,再将这两半重新结合在一起。多出来的那个半原子层就是刃位错线。它的柏氏矢量(B)的方向与位错线(t)的方向是垂直的。
柏氏矢量 (Burgers Vector, B): 这是一个描述位错引起晶体畸变大小和方向的矢量。它等于从位错线上的一个点出发,沿着一个闭合回路,在完美晶体中回到起点,然后在带有位错的晶体中沿着相同的路径回到起点,这两点之间的位移矢量。
割阶 (Step): 在刃位错的自由端,也就是位错线终止于晶体表面时,会在表面形成一个台阶,这个台阶的高度就是柏氏矢量的模。
钉扎 (Pinning): 指的是位错线的移动受到阻碍,不能自由滑移。这种阻碍可能来自其他位错、析出物、晶界、空位等等。

现在,我们来分析两个相互垂直的柏氏矢量的刃位错。假设我们有两个刃位错:

1. 位错 A: 柏氏矢量为 $mathbf{B}_A$,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mathbf{t}_A$。
2. 位错 B: 柏氏矢量为 $mathbf{B}_B$,方向垂直于位错线 $mathbf{t}_B$。

并且,我们有 $mathbf{B}_A perp mathbf{B}_B$。

割阶的形成和相互作用

当两个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非常复杂,并且会影响到它们形成的割阶。

想象一下,位错 A 移动到位错 B 的附近。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两个刃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它们各自的滑移面上)是决定它们是否会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键。

如果它们在同一个滑移面上滑移:
如果它们的柏氏矢量方向相同,它们会相互排斥。
如果它们的柏氏矢量方向相反,它们会相互吸引。
更复杂的情况是,它们可能在不同的滑移面上滑移,或者它们的滑移面是交叉的。

关键在于,两个刃位错的“割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位错线本身紧密相连。 割阶的出现是因为位错线达到了晶体表面。当位错线在晶体内部运动时,它会在表面留下割阶。

为什么会形成钉扎?

当两个相互垂直的柏氏矢量的刃位错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一些重要的现象:

1. 力的作用: 即使是相互垂直的柏氏矢量,在它们滑移的曲线上(如果滑移面不同),或者在相邻的滑移面上,它们依然会产生作用力。特别是当它们非常接近时,这种力的作用会变得显著。
2. 位错湮灭(Annihilation):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两个柏氏矢量方向相反的位错线在同一平面上相遇,它们可能会湮灭,即相互抵消,晶体回复完美状态。但这通常发生在柏氏矢量方向相同且滑移方向相反时。
3. 位错缠结(Tangle)和交联(Junction Formation): 最关键的一点是,当位错线运动过程中遇到其他位错时,它们会发生“缠结”。在某些特定的几何构型下,两个相互垂直的刃位错可能会在它们的交点处形成一个“交联”。

这个交联是钉扎的关键!

交联的形成: 想象位错 A 正在一个滑移面上滑移,位错 B 也在另一个滑移面上滑移。如果它们的滑移方向和位置使得它们在某个点上相遇,并且它们都试图继续滑移,那么它们可能会在交点处形成一个连接。
为什么交联会钉扎?
能量垒: 形成这个交联需要一定的能量。当位错试图越过这个交联(或者说,继续滑移,使得这个交联点移动)时,需要克服这个能量垒。
约束: 这个交联将两个位错线“锁”在了一起。位错 A 的运动会受到位错 B 的限制,反之亦然。因为要移动其中一个位错,就必须同时改变另一个位错的状态,或者将其从交联中“拉开”,这需要额外的能量。
能量的扩散: 柏氏矢量的垂直性意味着它们所在的滑移面是不同的。当它们在不同滑移面上相遇时,它们不是简单的湮灭,而是可能在交点处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结构,这个结构就起到了障碍物的作用。

割阶本身的钉扎:

割阶是在晶体表面形成的。如果位错线在表面形成割阶后,它在晶体内部的运动就受到限制,因为它是在“爬行”着移动(通过原子扩散)而不是在滑移面上滑移。然而,我们讨论的是两个刃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位错 A 移动到位错 B 的路径上,或者在某个交叉点形成交联时,这个交联就成为了一个“内在的钉扎点”。这个钉扎点本身限制了位错线在晶体内部的运动。

如果这个交联发生在位错线中间: 那么位错线就可以被分成两段,这两段的运动都会受到交联点的限制。
如果这个交联发生在位错线即将到达表面的地方: 那么形成的割阶本身就更难进一步“生长”或“消失”,因为与它相连的位错线被其他位错“锁住”了。

总结来说:

两个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位错,当它们在晶体内部运动并相互靠近时,非常有可能形成交联,而这个交联会起到钉扎的作用,限制位错的进一步滑移。 换句话说,它们通过形成稳定的交联结构,使得各自的运动都变得更加困难。

这种钉扎效应,也正是晶体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位错密度增加,位错之间相互作用增强,导致材料强度不断提高(应变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位错线最终到达表面形成割阶,如果它在内部已经被其他位错(包括柏氏矢量垂直的位错)通过交联而钉扎,那么这个割阶的“稳定性”或者说它对位错滑移的“阻碍”也会因为内部的交联而变得更强。

因此,答案是肯定的,两个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位错形成的割阶,或者说与它们相连的位错线,很有可能因为相互作用形成交联而被钉扎。 这种钉扎是晶体塑性变形中普遍存在的微观机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刃位错上的割阶(jog)有两种极端情形,均不影响位错的运动。

第一种情况也就是题中所说的情况,即jog垂直于于伯格斯矢量。如下图(b)所示,PP' 这段jog本身也是一段刃位错,并且PP' jog跟AB位错一样也是沿着b2方向滑移,因此不影响位错的运动。

第二种情况是jog平行于伯格斯矢量。如下图(b)所示,此时PP'这段jog虽说属于螺位错,无法沿着b2方向滑移。但由于jog本身在滑移面内,实际上相当于是一个扭折(kink),可以直接通过BP'段位错的滑移,直接让PP'段kink湮灭消失。因此jog同样不影响刃位错的运动。

其他情况可以看成上述二者的叠加。因此无论任何情况下,刃位错的运动都不会被jog钉扎。

jog对位错的钉扎在Introduction to dislocations一书[1]的7.3章节中有详细介绍,建议题主移步阅读。

参考

  1. ^ Hull, Derek, and David J. Bacon. Introduction to dislocations. Vol. 37. Elsevier, 2011.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