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祭日没有感觉,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
首先,我们人类的共情能力是很差的,不处于相似的情境中,就很难感同身受。
以前我们家有天吃饭,在餐桌上我那位和公公在讲叙利亚,公公开玩笑说,当初孩子还小,如果打仗了,就和他妈背着娃,拿着家里那杆枪上山打游击。但这话的语气,也不完全是开玩笑,这我很理解,他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三线备战,战争的威胁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爷爷奶奶那辈人,更是经历过战争的。这些人对战火,对大屠杀当然很容易共情。
现在呢?中国强大了,本土被屠基本属于玄幻,战争距离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尽管知乎键政特别喜欢拿叙利亚伊拉克说事,但没几个人真的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言,都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生活的体验”。所以没有产生心理的共情和共鸣,又有什么奇怪的?
理性上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件事的历史意义,和情感上受到大屠杀的强烈冲击并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共鸣,是两回事。110年前中国人见了皇帝还要下跪,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代入感很难理解吗?南京大屠杀也已经过去83年了,和今天的距离,与宣统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