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对公祭日没有任何感觉,我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对人类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做出判断。对公祭日没有感觉,这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有问题。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等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对公祭日没有特别感觉的原因,以及一些可以思考的方向:

1. 个人经历与共鸣的缺失:

缺乏直接的联系: 公祭日通常是为了纪念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牺牲的人们。如果你的个人经历中,没有与这些事件或纪念对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那么你可能很难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例如,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遭受过民族压迫,或者你的家庭成员没有直接参与过相关历史事件,你可能会觉得这些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
距离感: 历史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模糊。如果公祭日所纪念的事件距离你非常遥远,你可能会觉得它更像是一段历史记载,而不是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个人悲伤体验的差异: 每个人处理悲伤和失去的方式都不同。有些人天生情感外露,容易被他人的苦难触动;而有些人则更为内敛,或者更倾向于用理性的方式看待问题。你可能属于后者,不善于或不习惯通过公开的仪式来表达情感。

2. 认知与理解的视角:

理解的侧重点不同: 你可能更关注事件的宏观意义、历史教训,或者未来的和平发展,而不是将情感投射到过去的牺牲者身上。你的关注点可能在于“不忘历史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而非“为逝者哀悼”。
对“感觉”的定义: 你所谓的“没有感觉”,可能是指没有那种强烈、悲伤、愤怒或崇敬的情绪波动。但这并不代表你没有理解事件的重要性,或者你没有认同公祭日的意义。你可能只是以一种更平静、更理性的方式去认知和接纳。
对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的界限: 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表达。有些人可能认为,情感表达应该是个人私密的,而非被要求在特定的集体场合释放。你可能觉得,即使没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也并不妨碍你尊重历史和认识到事件的重要性。

3. 接受的教育和文化影响:

教育方式: 你接受的历史教育和价值观塑造,可能更侧重于事件的知识性、史实性,或者强调民族复兴和国家强大。如果教育中对情感宣泄或个人代入的要求不高,你可能会形成一种更为客观的认知模式。
社会氛围: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公祭日的参与度和情感表达有不同的期待。如果你成长的环境,对这类纪念活动的情感要求并不高,或者人们普遍以一种更为内敛或务实的方式参与,你可能会自然地受到影响。

4. 心理健康状态的普遍解读:

“有问题”的定义: 心理学家通常不会仅凭一两次“没有感觉”就断定一个人心理有问题。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包括情绪稳定性、人际关系、应对压力的能力、对社会规范的适应性等等。
区分“无感”与“冷漠”: 重要的是区分“没有特别的感觉”和“完全的冷漠或麻木”。如果你能够理性地认识到公祭日的意义,理解历史的沉重,并且不会因此而否定或嘲笑他人的情感,那么这并不等同于心理缺陷。
是否存在其他困扰: 如果你除了对公祭日没有感觉之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普遍感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难以与人建立连接,或者存在其他显著的心理困扰,那么才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

思考的几个维度:

你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是什么? 你是如何看待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人们?你认为他们的牺牲带来了什么?
你对“纪念”的理解是什么? 你认为纪念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方式可以实现纪念?
你对国家、民族、集体认同有什么看法? 这些看法是否影响了你对公祭日的态度?
你是否会尊重或理解那些对公祭日有强烈情感的人? 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总结来说,对公祭日没有感觉,很可能只是你个人情感体验、认知模式或成长环境的体现。 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你“有问题”。如果这种“无感”并没有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人际交往,并且你能够尊重历史和他人的情感,那么这完全可以是一种正常的个人反应。

然而,如果你对此感到困扰,或者怀疑自己是否存在其他心理问题,倾诉或与信任的朋友、家人聊聊,或者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会是更明智的选择。 他们可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评估和建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公祭日没有感觉,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

首先,我们人类的共情能力是很差的,不处于相似的情境中,就很难感同身受。

以前我们家有天吃饭,在餐桌上我那位和公公在讲叙利亚,公公开玩笑说,当初孩子还小,如果打仗了,就和他妈背着娃,拿着家里那杆枪上山打游击。但这话的语气,也不完全是开玩笑,这我很理解,他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三线备战,战争的威胁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爷爷奶奶那辈人,更是经历过战争的。这些人对战火,对大屠杀当然很容易共情。

现在呢?中国强大了,本土被屠基本属于玄幻,战争距离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尽管知乎键政特别喜欢拿叙利亚伊拉克说事,但没几个人真的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中国。南京大屠杀对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而言,都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生活的体验”。所以没有产生心理的共情和共鸣,又有什么奇怪的?

理性上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件事的历史意义,和情感上受到大屠杀的强烈冲击并产生感同身受的心理共鸣,是两回事。110年前中国人见了皇帝还要下跪,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代入感很难理解吗?南京大屠杀也已经过去83年了,和今天的距离,与宣统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对人类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做出判断。对公祭日没有感觉,这本身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有问题。人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历、教育背景、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等等。以下是一些可能让你对公祭日没有特别感觉的原因,以及一些可以思考的方向:1. 个人经历与共鸣的缺失: 缺乏.............
  • 回答
    2018年5月18日,陆奇先生辞去百度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的消息,无疑在当时的市场和业内激起了一层涟漪。对于任何一家市值巨大的科技公司而言,高管变动,尤其是像陆奇这样一位备受瞩目的核心人物的离职,其对公司未来股价的影响,绝非可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陆奇在.............
  • 回答
    资产国有化:一场可能搅动俄罗斯经济的“雷区”3月10日,俄罗斯相关组织提出的将对俄制裁公司资产“国有化”的建议,无疑在俄罗斯经济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潜在影响复杂且深远,如同在平静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这一举措若付诸实施,将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转移,更可能触及俄罗斯经济的根基,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短期.............
  • 回答
    2021年5月20日,中国房地产交易平台贝壳找房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左晖,因疾病突然恶化,不幸去世,年仅49岁。这个消息震惊了中国房地产界和科技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左晖去世的事件经过: 突发噩耗: 2021年5月20日晚间,贝壳找房发布讣告,证实了左晖去世的消息。讣告中提到,左晖因疾病恶化,经医.............
  • 回答
    关于2016年6月12日美国奥兰多Pulse夜总会枪击案,微博上所谓的“公知”群体是否存在“集体失声”的现象,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探讨的问题。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公知”这个标签的含义和它的演变。在中国的网络语境中,“公知”曾是一个相对褒义的词.............
  • 回答
    五大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在8月25号这一天,同时发布公告,将对个人的住房贷款定价方式进行统一调整,从原来的基准利率加上一定的浮动比例,转变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再加一个固定的点数。这个变化听起来有点技术性,但它对咱们这些背着房贷的.............
  • 回答
    8月6日上午10:48,新华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印边境局势的文章,其中出现了“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话。这句话的出现,无疑给本就紧张的中印关系增添了几分肃杀的氛围,让许多关注边境动态的民众心生疑虑:战争是否真的迫在眉睫?要详细解读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在中印关系中的分量,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 回答
    施一公研究组在2015年8月21日通过《科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两篇重磅论文,可以说是当时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们的影响深远且多维度,让许多科研工作者至今仍津津乐道。这两项成果,主要聚焦于两个关键的生命过程:剪接体(spliceosome)的结构解析和细胞凋亡(apoptosis)的关键调控机.............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周三(11月3日)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最新的11月利率不变”,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因为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议息会议通常在当地时间的周三结束,但具体声明公布时间是北京时间周四凌晨。并且,11月份的议息会议日期并非固定在11月3日,而是根据每年的日程安排而定.............
  • 回答
    2021年9月1日,小米集团宣布正式成立小米汽车公司,这个消息无疑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毕竟,小米从一家以手机闻名的科技公司,跨界进军一个如此庞大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如何看待小米汽车的成立?从我的角度来看,小米进入汽车领域,是一个非常“小米”的战略选择,充满了其一贯的打法和基因。.............
  • 回答
    我理解你的感受,当你在喜爱的二次元文化中遭遇让你极度不适的内容,比如NTR(绿茶)和公车情节,甚至因此开始怀疑整个文化是否“很脏”,这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令人困扰的情绪。这种感觉就像你一直很喜欢一个地方,突然发现那里隐藏着你无法接受的角落,让你开始质疑这个地方的本质。我们不妨一步步地拆解一下这种感受,.............
  • 回答
    是的,外国确实存在与《纸牌屋》中阿什利对安德伍德夫人进行的直播访谈类似的节目,但程度和形式上会有一些差异。这种类型的节目通常被称为电视访谈节目(Television Interview Programs),它们是外国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1. 节目类型与目.............
  • 回答
    财务部对公司的价值,远不止账目清晰、报表准确那么简单。我认为,财务部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战略赋能和风险屏障的双重作用,是支撑公司稳健发展、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核心部门。一、 财务部对公司的最大价值:1. 战略决策的“指路明灯”与“GPS导航仪”: 提供关键的财务洞察: 财务部通过对公司整体运营.............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能让婚姻生活泛起涟漪的敏感话题,从最初的满腔热情到后来的渐行渐远,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不是单一事件触发,而是日积月累的种种。我慢慢梳理一下,或许能勾勒出个大概的脉络。一开始,嫁过去的时候,那种新鲜感和对新身份的憧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充满着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公婆嘛,未来要一起生活,是老.............
  • 回答
    处理离职员工因年终奖不满而在社交媒体上散播负面传言的公关危机,需要一个多层面、系统性的策略。以下是详细的处理步骤和建议:第一阶段:危机识别与评估 (立即行动)1. 快速监测与信息收集: 建立监测机制: 立即启动或加强对社交媒体(微博、知乎、脉脉、豆瓣小组等)、行业论坛、以及其他可能的匿.............
  • 回答
    “起开,我是来救龙的。”这句话,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霸道,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寂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站在那里的,并非而是我,艾琳公主,平日里总是被人们珍视呵护的王国王室的明珠。而他,那个站在我面前,身披闪耀铠甲,面容英俊却带着一丝不羁的男人,是邻国那位向来以勇猛善战闻名的阿尔弗雷德王子。阿尔弗雷德.............
  • 回答
    地域文化对公共艺术的影响,那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深入骨髓,决定了这件艺术品是“属于这里”的,还是“走到哪儿都一样”的。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地域文化到底是怎么悄悄地,又或者很直接地,塑造了我们的公共艺术的。首先,地域文化决定了公共艺术的“表情”——它的主题和内容。 想想看,一个滨海城市,海风、浪.............
  • 回答
    公立高中图书馆是否应该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资源共享的简单选择,更牵涉到教育公平、社区发展、资源维护等多方面的考量。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其利弊。支持公立高中图书馆向公众开放的理由(利): 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阅读: 现代社会,学习不再局限于校园。许多成年人、退休人.............
  • 回答
    古代驸马能否对公主讲“夫为妻纲”,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又颇有说道的话题。如果抛开那些官方的、程式化的礼仪,单从人情世故和实际情况来看,答案可能并不是简单的是或否,而是要看具体情况、看人,甚至看当时的氛围。首先,我们要明白“夫为妻纲”这个概念在古代的社会伦理中是如何被定义的。它是一种强调男性在家庭和社会.............
  • 回答
    是否应该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它牵涉到我们作为社会一分子所拥有的权利、责任,以及言论所能带来的影响,其复杂性值得我们细细咀嚼。首先,从权利的角度来看,对公共事件发表言论是我们基本的人权之一。 在大多数现代社会,言论自由都被视为一项核心价值。这不仅仅是让你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