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百度百科有关袁崇焕的负面史料添加不上去?

回答
你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对百度百科的运作机制以及历史资料的呈现方式有一定的关注。关于百度百科上袁崇焕词条负面史料添加困难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百度百科的核心理念和运作模式:

“有责任的分享”是百度百科的宗旨。这意味着它不仅是一个信息聚集平台,更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靠性。
社区共建是其主要方式。百科内容是由广大用户贡献和编辑的,然后经过其他用户的审核和修订。
参考资料要求严格。为了保证内容的客观性,百科上的每一个信息点,尤其是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都需要有可靠的参考资料支持,比如权威的学术著作、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信誉良好的历史研究机构出版物等。引用网络论坛、个人博客、未经考证的民间传说等通常是不被接受的。

为什么负面史料添加上去会遇到阻碍?

1. 历史研究的复杂性和争议性:袁崇焕是一个历史人物,对其功过是非,尤其是其决策的对错和最终的结局,历来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学术界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正反两方面的史料都存在:历史的真相往往是复杂的。关于袁崇焕的史料,既有肯定其抗击后金、勤于政务的记载,也有指责其用人失察、战术失误、甚至“通敌卖国”的说法。这些史料本身就构成了历史讨论的素材。
“负面”的定义和证据力度:在历史研究中,如何界定“负面”很重要。是某些具体的失误,还是根本性的错误?更关键的是,支撑这些“负面”评价的史料其可靠性、权威性和证据链是否足够强?
观点是否得到主流学界的认同:如果某一种负面评价主要来源于非主流的、缺乏坚实证据支持的观点,那么即使有用户尝试添加,也很难通过其他编辑者的审核。

2. 百度百科的编辑审核机制:
编辑者水平参差不齐:参与编辑百科的用户,其历史知识、研究能力和判断力存在差异。有些用户可能对袁崇焕有预设的、甚至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看法,他们在添加史料时,可能会带有偏见。
对“可靠参考资料”的解读:当用户试图添加负面评价时,审核者会非常关注其引用的参考资料是否符合百科的要求。
需要权威性:如果添加的负面评价仅仅是引用了一些网络上的“野史”、“传说”或者来源不明的论述,即使内容听起来很有“爆点”,也很难被采纳。
需要学术严谨性:审核者会倾向于接受那些在学术界经过充分讨论、有明确出处和论证过程的负面评价。
回退和争议解决机制:百科编辑之间可能会出现意见不合。如果某个用户添加的内容被其他编辑者认为证据不足、来源不可靠或者带有偏见,该内容可能会被回退。如果争议持续,就需要更多的编辑者参与讨论,或者等待更权威的资料出现。

3. 信息过载与“事实”的筛选:
海量信息需要筛选:袁崇焕作为明末重要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讨论非常多,史料也相当庞杂。百科在呈现时,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概括,不可能把所有零散的说法都一一列出。
如何平衡不同观点:在面对争议性的人物时,百科编辑者需要在不同史料和评价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点。如果某种负面评价并没有得到足够广泛和深入的学术支持,或者其历史证据链存在明显薄弱之处,那么百科倾向于不将其作为主要的、已被广泛接受的评价来呈现。
对“阴谋论”和“妖魔化”的警惕:历史人物的评价很容易被“阴谋论”或者“妖魔化”的论调所影响。百度百科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在处理这类敏感信息时,往往会更加谨慎,会避免采纳那些缺乏充分证据支持的极端负面评价。

4. 历史叙事的演变与主流观点:
历史评价是发展的: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新的史料发掘和研究的深入,历史评价可能会发生变化。目前学术界对于袁崇焕的主流评价,通常会肯定他在抵御后金方面的贡献,同时也会对其一些军事和政治决策进行批判性分析。
百科内容倾向于反映主流共识:百度百科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会反映当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和相对成熟的评价。如果某种负面评价尚未得到广泛的学术界认可,或者仍然处于激烈的争议之中,那么它在百科中被突出呈现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总结一下,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你添加的负面史料来源不够权威:比如只是摘录了一些网络上的猜测、没有可靠出处的论述,或者引用了非学术性的评论文章。
你添加的负面史料需要更深入的论证:例如,某些负面评价可能需要结合具体的史料文本、历史背景进行详细的解读,而不是简单地陈述。
你添加的负面史料与百科已有的内容在逻辑或证据上存在冲突:而你的补充未能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来推翻现有的论述。
该负面评价本身在学术界争议较大,尚未形成广泛共识:百科编辑者可能会认为将其作为确定的事实来呈现为时尚早。

如果你希望在百度百科上更有效地补充关于袁崇焕的负面评价,你可以尝试:

寻找权威的学术著作和期刊论文:重点关注那些在历史学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它们对袁崇焕的评价通常会更严谨,也会引用可靠的原始史料。
清晰地引用你的参考资料:在编辑时,务必按照百科的要求,提供完整的参考资料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等。
用客观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汇,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来陈述。
从更具体的历史事件入手:例如,与其直接说“袁崇焕性格暴虐”,不如引用史料中关于他如何处理某些事件的记载,并说明这些记载被一些人解读为暴虐。
参考其他百科词条的编辑风格:观察其他历史人物词条是如何处理争议性评价的,学习他们的编辑方法。

总而言之,百度百科的编辑过程是一个对信息进行严格审核和筛选的过程,尤其是在涉及历史人物评价这样复杂的议题时。确保你添加的内容有扎实的学术依据,并能通过其他有经验的编辑者的检验,是成功添加内容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百度百科谁都可以编辑,以前多次被一些**篡改过,只是被尊重民族英雄袁崇焕的网友又改回来了而已。


第二,学术界和我国官方对袁崇焕评价本来就很高。以前我整理过一些:


孟森《明史讲义》: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钱穆《国史大纲》:




《剑桥中国明代史》:




1952年,叶恭绰、柳亚子、李济深、章士钊联名上书:“……明末满洲久为边患,能捍御者以袁崇焕为最。满酋后施反间,崇焕竟以冤死,天下痛之。今日新史学家亦佥称为民族英雄……”







阎崇年《努尔哈赤传》:




另外大陆还出了《袁崇焕研究论文集》、《袁崇焕学术论文集》等相关书籍。对袁崇焕所做的具体的一些具体的决策好不好,比如杀毛文龙,是有争议,但总体上是肯定袁崇焕的。网络上有些所谓的争议,不影响专业学者对袁崇焕的评价。

《袁崇焕研究论文集》


《袁崇焕学术论文集》




王曾瑜:

【中华民族在世界上人口最多,但如果没有岳飞、文天祥、于谦、袁崇焕、林则徐、孙中山等许多中华英雄传承和发扬的爱国正气,我们的民族岂不成为一个断了脊梁骨的民族?】



人家是研究宋史的专家,出过《岳飞新传》的,都不认为把岳飞、袁崇焕作为民族英雄放在一起有何不妥。有人可能会抬杠说他不了解明史,人家就算不是专门研究明史的,也是学术圈内的人,明史专家对袁崇焕的评价还能不知道。


文保单位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和于谦祠变身官德教育基地

文保单位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和于谦祠变身官德教育基地--北京频道--人民网


【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东城区文化委获悉,经过一年多升级改造,位于东城的文天祥祠、袁崇焕祠和于谦祠挂牌成为东城区官德教育基地。】


有些家伙是不是要嚷嚷“这是文天祥于谦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上将评价:

【咱们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自古以来可以说是英雄豪杰辈出,袁崇焕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我们岳飞、袁崇焕都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褒有贬,经历坎坷,但是最终一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



关于网上某些“袁崇焕是清朝捧出来的”神论,具体可以看我的文章:

袁崇焕的地位是清朝捧出来的吗?


既然提问者提到【相对应的,对于毛文龙的评价更加中性甚至于负面,是怎么一回事呢?】,顺便提下毛文龙。


关于毛文龙,我不否认他在抵抗后金的过程中立过功,袁崇焕杀毛文龙在程序上对不对也是可以商榷的。但毛文龙现在被网上某一些黑子捧得这么高,本质上是拿他这么一个明、清双方官方都认为通敌的人,作为工具人,来诋毁民族英雄袁崇焕。就有点像电视剧《历史的天空》里,为了打倒姜大牙,把汉奸李文斌都捧成了烈士。


看看明朝官方对毛文龙的看法:


【明清史料:……奉圣旨: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近复提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角无资,掣肘贫碍。卿能周虑猝图,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危,阃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一切处置事宜,遵照勒谕行,仍听相机行。】

看清楚了,是“圣明天子”的圣旨说毛文龙“通夷有迹”的,还让袁崇焕“不必引罪”。不管袁崇焕杀毛文龙合不合程序,是崇祯皇帝为其背书的。


《崇祯实录》也记载,“吏部奏言:『皇上命汰冗员,臣以为莫先於清廕。两京三品以上及疆埸大吏例廕其子,念其祖父劳勩也;乃父兄罪削,子弟恩廕如故。夫廕以酬劳臣,非恤罪臣也。宜命验封司清核,以杜侥幸』。上是之,夺毛文龙世廕,毛云龙除名。”看看,这明显是当做“罪臣”处理的。

如果说以上是崇祯为了让袁崇焕办事,顺着袁崇焕的;那你杀了袁崇焕以后,该给毛大帅“平反昭雪”了吧?


然而《崇祯朝野纪》记载:“崇焕既诛,有东江旧弁周文煌,具疏为毛文龙诉冤,奉旨云:逆督擅杀岛帅,罪案已定,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岂得乘机借端,希叨忠义。周文煌渎奏不伦,本当重处,念系愚弁,姑饶他。观此旨,始知杀袁为毛报仇,非圣意也”

看看,有人为毛文龙诉冤,崇祯还说“渎奏不伦”呢。


看了明朝官方的态度,那清朝官方对毛文龙的看法又是什么呢?


《清太宗实录》:对毛文龙的评价是,杀良冒功,最后因为与我国私通,被袁崇焕所杀。



这样看来,明、清双方对毛文龙的评价都是负面的。所以,【对于毛文龙的评价更加中性甚至于负面】,这很奇怪吗?某一些网民为了诋毁民族英雄袁崇焕,疯狂吹捧这么一个明、清双方都给了差评的人,这种行为非常恶劣。上个世纪,倒是也有个“伪满洲国”的大汉奸罗振玉试图给毛文龙翻案;当然,迎来了可耻的失败。汉奸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user avatar

知乎网友早就揭露过,百度百科上袁崇焕词条被锁定,禁止编辑,对袁崇焕不利的史料无法添加。

袁粉是有奖金的,有网友说吹捧文章写的好还能解决编制。粉袁大业是有组织的、对个人、机构和地方政府都是有经济效益的。




“颂崇焕”全国征文大赛 入围名单揭晓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5日 18:40 | 来源:东莞日报

 本报讯记者从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获悉,由中国作家网、东莞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东莞文艺》杂志社承办的“颂崇焕”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经过评委会的初评筛选,已选出安昌礼、白鸽、边寻等50名初评入选者。

  据了解,本次征文比赛从2011年6月发布征文启事,到2012年元旦截稿止,征稿历时半年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踊跃参加,共收到稿件800余篇。初评评委认为,大多数参赛作品主题突出,言辞生动,用不同角度、不同体裁、不同风格宣扬了袁崇焕的崇高爱国精神,同时挖掘了东莞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征文比赛将请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等评委进行终评,今年6月初公布终评结果,并举行颁奖活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