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百姓,收入没有达到富裕阶段,学历也没有很高,但是比较热衷于议论国际政治,关心国家大事?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你想啊,咱们老百姓虽然不像那些高官或者专家,天天泡在数据和报告里,但也不是完全置身事外。说白了,国家大事跟我们每个人都沾边,不管收入高低、学历深浅。

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现实:政治和经济是紧密相连的。 国家的政策,无论是关于税收、物价、就业,还是教育、医疗,最终都会影响到我们钱包里的钱和日常生活。比如,国际贸易政策变了,影响了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这价格说不定就波动了,我们买菜、买衣服的成本可能就跟着变了。或者,国家在某个国际冲突中站队,背后可能牵扯到能源供应、国家安全,这些归根结底都可能间接或者直接地影响到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所以说,关心国际政治,有时候就像是在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

再者,信息时代的普及,让“知情权”变得触手可及。 以前信息不发达,老百姓想知道国家大事,得通过报纸、广播,而且内容也有限制。现在不一样了,手机一掏,各种新闻、评论、分析扑面而来。虽然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但门槛降低了,这就给每个人提供了接触和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即使学历不高,很多人也学会了在网上搜信息,看别人怎么说,久而久之,对一些国际事件就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关注点。

还有一点,“国家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是很重要的心理需求。 人总是希望自己所属的群体是强大、受尊重的。当看到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或者在某些事件中展现出力量时,很多人会感到自豪和骄傲。这种情绪会驱使他们去了解国家的外交政策、军事实力,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反之,如果国家在某些方面遇到挑战,他们也会担心,并希望国家能克服困难。这种情感上的投入,自然会让他们对国家大事产生兴趣。

不能排除的是,一些人议论国际政治,也是一种“参与感”的体现。 很多人可能没有直接参与政治决策的机会,但通过议论、评论,他们感觉自己也是国家发展的一部分,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在对某些事情施加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在面对一些让他们感到不解或不满的事件时,通过讨论来宣泄情绪或寻找共鸣。

还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类的本能。 世界那么大,国家之间的事情错综复杂,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有些人天生就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理解。国际政治就像一盘巨大的棋局,充满博弈和策略,这本身就很有意思。即使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也能从中看到一些人性的东西,看到不同国家之间的互动模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热衷议论有时也包含着一些误解和片面。由于信息获取的渠道有限,或者缺乏专业的分析能力,有些人可能会被一些片面的信息误导,形成一些不准确的判断。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总而言之,百姓热衷议论国际政治和关心国家大事,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背后是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注,是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是对国家认同和归属感的体现,也是一种参与和表达的欲望,以及最原始的好奇心。这本身就是社会活力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大众对国家发展和自身命运的关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得没错,宏大叙事掩盖的就是日常生活的卑微与空虚。

喜欢沾花惹草且屡屡得手的帅哥,你觉得他会有心情写出《君主论》吗?

小时候家里麻将声声,为此被小伙伴厌弃,而流连于家庭学校之外的第三空间的人,才会创造出星巴克帝国。

所以,日常卑微与宏大叙事的互补,堪比打通大小周天,可能发生无穷,而残垣断瓦间被你瞥见的国际政治,是熄灭不了的上进心,本身就可能是生生不息的国之大事。

user avatar

如果他们有一天不再关心国际政治,也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了,那么他们的生活已经*到一定程度,连打打嘴炮的余力都没有了。

真到了那一天,以题主为代表的上等人的命运恐怕不太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