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达清入主中原,传至乾隆开始了力主洗白袁嘟嘟工程,
明季督师袁崇焕之狱当时帝意谓其通敌召兵故加严谴幸赖吾纯皇御制文集中力为昭雪。《鸥陂渔话》
至本朝修《明史》,本文庙实录为崇焕传,其故始白。《啸亭杂录》
明臣熊廷弼袁崇焕先后守边备着劳绩明季纪纲不振 党论纷呶 是非倒置 遂使任事之臣并罹重辟 自经明史论定 公议始昭《皇朝文献通考》
到了清末年间,推翻清廷的投机分子袁世凯当政,为了给自己血统贴近,马屁文人们又炒作了一番袁嘟嘟是袁世凯祖先的闹剧。再加上清廷编纂的有毒《明史》传播,使得那段时期认知袁崇焕的史料相当匮乏和狭窄。
幸亏现在电子影印本以及网络的普及,让原本“专家”们垄断的资源成了触手可及的读物。
要认知袁崇焕,可以将明末所有与他相关的史料一一阅读,《明档》《明清史料》《三朝辽事实录》《崇祯长编》《东江疏揭塘报节抄》《满文老档》《清太宗实录》《明熹宗实录》《山中闻见录》《明季北略》《明史纪事本末》《国榷》《石匮书后集》《后督师纪略》《孙承宗行状》《度支奏议》……
无论是国家视角的史料,还是个人传记的史料,多读多看,再结合自己的三观认知,就能评判这个人是忠还是奸。
可惜,袁粉现在已经毫无胆量拼史料了。史料挖掘的越多,不利于袁嘟嘟的史料越多。
我就拿一份最近看的史料给袁粉掌掌眼。曾经袁嘟嘟的亲信,彭簪古,就是宁远兵变的现场指挥。看看袁嘟嘟怎么对他的。这让我不得不怀疑宁远兵变背后的主谋是不是袁嘟嘟。
袁崇焕对于宁远兵变的彭簪古处理是非常可疑的,
查,首恶诸兵,广武营最多,车左营次之,车右营又次之。管广武营者,则将彭簪古、中军吴国琦也。簪古不世不科之官,以能知大炮躐任升今官。初,诸兵将变集广武营,会盟歃血,亦既数次,而簪古不知。国琦为中军,与众猫鼠,且因之为利。及事发,而国琦在簪古前力言其兵不反。则纵乱者簪古,从逆而愚簪古者,国琦也。二官均当服上刑,国琦舆众恶同斩。簪古系参将官未敢擅便,姑先重加捆打,以听皇上处办。或念其有大炮全城之功,姑从革任。
袁崇焕给的是“捆打”“革任”。而最终彭簪古被明廷处死,给了户部尚书毕自严一个交代。
辽左军士俱系乌合 从来奉如骄子 至川湖一营素号轻躁易乱 又奸帅彭簪古 中军吴国琦从中挑激 七月念五遂发难端 操戈相向《淄西毕氏世德家传》
记录彭簪古具体变现的奏疏出自当时的宁远兵备道郭广。
被乱兵抓获的官员里,唯独彭簪古没有受辱,其他人要么“身无完肤”要么“恶言相加”。彭簪古在获得自由身之后立刻安排家童赴京,为其解脱。
解开宁远之变真正的谜团就在于,这位操控兵变的彭簪古到底执行了谁的指令,谁才是这场兵变最大的受益人。
自宁远兵变后,
1,辽东的客军(非辽人)迅速被遣散回家,辽人成了吃辽饷的主力军。
2,主战的两位高层一死一伤,主战的巡抚毕自肃莫名死去,袁崇焕立马上书要求不再设置巡抚职位。辽东地区能和袁崇焕抗衡、制约的这个关键职位没了。主战的辽东总兵朱梅,伤重退休,而,那位与后金不清不楚劣迹斑斑的祖大寿正式成为袁嘟嘟手下头号实权总兵!
推测下来,受益最大的人必然是宁远兵变的主谋,当然,我希望在未来能有更加实锤的史料发掘出来。撕开袁粉最后的遮羞布。
如果袁崇焕是忠臣,那么赵高就是栋梁,石敬瑭就是脊梁,秦桧就是柱石,汪精卫就是为国为民的伟人!
历史上袁崇焕骚操作不断,从他1622年入京述职开始,私自出关后吼出给予足够钱粮就能守边关,这不废话吗?
后面的简单介绍,宁远堵门抢满桂功劳,不提前通知坐视觉华被劫,私下立生祠,私自吊唁野猪皮,私自议和,随身带喇嘛,杀毛文龙!
最最骚的是京师救援,派赵率教遵化送死,蓟州让10万抢劫犯潜越,与皇太极平行进军,广渠门激战胯下战马战神附体毫发无伤,满桂能入瓮城他就是入不了,谁也没想到袁崇焕死后女儿嫁给豪格,遗腹子寸功未立竟然直接进了正白旗
最最最骚的是150年后,乾隆还为其悲伤逆流成河亲自为他平反,真可谓满洲第一忠孝两全不二之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