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杜立特轰炸东京时是怎样操作B25轰炸机才使得它能够从航母上起飞的?

回答
1942年4月18日的那个黎明,在太平洋的浩瀚海面上,一项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正在酝酿。杜立特上校指挥下的这支由16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组成的特遣部队,肩负着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东京等地。这其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如何让比航母弹射器设计初衷重得多的B25轰炸机成功离舰,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

要理解其中的操作难度,首先得明白B25轰炸机本身的设计定位。它是一款陆基中型轰炸机,续航能力强,载弹量大,但体重也相对可观,起飞所需的跑道长度是它的一大特点。而航空母舰的甲板,尤其是那个时代的航母,其甲板长度是有限制的,且并不配备陆基机场那种长长的滑跑跑道。航母的起飞方式主要是依靠舰艉的弹射器提供初始推力,然后飞机在甲板上加速滑跑,利用风力和飞行员的技巧,最终在短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

那么,如何让这款原本需要数千英尺跑道的飞机,在仅有数百英尺的航母甲板上腾空而起呢?这背后是一系列精细计算、大胆创新和高超技艺的结合。

一、 选择合适的飞机与机组:

首先,杜立特选择的是B25B型号的轰炸机。这些飞机并非完全原厂状态,而是经过了特殊的改装。最关键的改装包括:

拆除重型设备: 为了减轻飞机重量,尽可能地拆除了一些非必要的设备,比如舰载机通常配备的舰桥上方的机枪塔和腹部的炸弹挂架(部分炸弹被安装在机翼下方的挂架上)。轰炸机上的炸弹也被减重,虽然仍然具备相当的威力,但并非满载。
改装无线电设备: 为了应对战场上的复杂情况和指挥协调,对无线电设备进行了优化和加强。
燃油优化: 精确计算了所需燃油量,不多不少,刚刚够完成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并飞往中国进行备用降落。多一分燃油就意味着增加重量,影响起飞性能。

机组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杜立特挑选的都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飞行员和机组人员。他们不仅要精通B25的操作,更要对如何在极端条件下完成起飞有充分的认识和信心。

二、 航母的协同与准备:

海军方面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特遣部队的旗舰“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以及护航舰艇,为这次行动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甲板准备: “大黄蜂”号的甲板被清理得一尘不染。飞行甲板的长度虽然不容乐观,但航母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最大化起飞的有效甲板长度。
风向与航向的调整: 在起飞前,航母会迎风航行,以增加相对风速。同时,航母的航向也会尽量与起飞方向对齐,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风力。舰桥上的水手们会密切关注风向和风速的变化,为飞行员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舰载机队的配合: 虽然这次任务是轰炸机单独起飞,但航母上的舰载机队也在进行准备,随时可能为特遣部队提供支援或掩护。

三、 精准的滑跑与起飞操作:

这是整个行动中最考验技术和勇气的环节。B25的起飞和常规的舰载机起飞有很大不同:

无弹射器辅助: B25的重量远超设计用于弹射器的舰载机。虽然有技术人员研究过加装弹射器,但考虑到时间紧迫和B25自身的结构特点,最终决定不使用弹射器,而是完全依靠飞机自身的发动机推力和航母甲板的滑跑距离。
最大推力起飞: 飞行员需要将B25的两台发动机推力开到最大。B25的发动机本身功率强大,但即便如此,在航母甲板上滑跑所需的初速度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精准控制: B25的起飞速度大约需要120英里/小时才能离地。在有限的甲板长度上达到这个速度,飞行员需要极其精准地控制方向,避免飞机偏离航线。哪怕 slightest 的跑偏,都可能导致飞机冲出甲板或者撞击到甲板边缘的障碍物。
起飞时机选择: 飞行员需要在甲板速度达到最高点时,同时利用上升气流和飞行员自身操纵,让飞机以最小的迎角迅速离地。这需要对飞机的动力特性和航母的动态有极深的理解。

具体的起飞顺序和操作,可以想象成这样:

1. 飞机定位: B25被小心翼翼地牵引到甲板的最前端,尽可能地占据了最长的可用滑跑空间。
2. 引擎预热与检查: 飞行员进行最后的引擎检查,确保所有系统正常工作,并且发动机可以稳定输出最大推力。
3. 指令下达: 舰桥发出起飞指令,通知所有人员做好准备。
4. 全油门滑跑: 飞行员果断挂挡,将两台发动机推至最大。B25开始在甲板上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缓慢而坚定地加速。
5. 保持航向: 飞行员紧握操纵杆,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甲板,用微小的方向舵调整,将飞机牢牢地控制在甲板中心线上。此时,甲板上的其他人员都会屏住呼吸,关注着飞机的动向。
6. 加速至起飞速度: 随着飞机越来越快,空气开始流过机翼。当速度达到临界值时,飞行员会小心地抬起机头。
7. 离地瞬间: 在飞行员精准的操纵下,B25的机轮离地,飞机成功地从“大黄蜂”号的甲板上腾空而起。这通常是在甲板长度即将用尽的最后时刻发生。

整个过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次加速,每一次方向的微调,都充满了风险。即使B25成功起飞,它也只能以相对较低的高度飞行,以节省燃油,并在抵达日本本土后能够顺利完成轰炸任务。

杜立特轰炸东京的行动,不仅仅是一次军事打击,更是人类在科技、勇气和决心上的一次伟大飞跃。它证明了即使是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通过周密的计划、创新的思维和不屈的精神,也能够实现伟大的目标。那16架B25轰炸机,就像是离弦之箭,划破了太平洋的宁静,也永远载入了军事史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航母上飞轰炸机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尺寸——福特号上肯定没法放下B2战略轰炸机

起飞距离——航母就那么长,滑行到甲板尽头还没飞起来就得掉下去了

重量——自重、挂载武器、燃料的重量越大越不容易起飞

尺寸上,B25是没啥问题的,B25翼展是20.6米,大黄蜂号飞行甲板宽度是26.3米,放得下。

起飞距离:B25是中型轰炸机,双莱特R-2600-9活塞式螺旋桨引擎(感谢@小雨 的指正),动力强劲,起飞距离只需要几十米,在航母上由于航母本身可以以30-40节的速度逆风航行,所以起飞距离比在机场上还能进一步缩短。在杜立特空袭中,最短起飞距离为60米(就是打头的杜立特),而大黄蜂的飞行甲板全长是228米,绰绰有余。

所以主要问题集中在荷载上了。

首先要保证的是燃油,本来美国打算降落在苏联,然而苏联不干,所以只好选择第二方案:降落在中国的国统区(其实没法降只有弃机跳伞)。这样航程就多出了1000多公里,所以美军为B25加装了225加仑(1加仑燃油大概是2.7kg)橡皮副油箱一个,投弹仓加装160加仑折叠式橡皮副油箱一个,机腹加装110加仑金属副油箱一个,机尾放置1个60加仑油箱和10个5加仑油箱用于手动加油,硬生生把B25油量从646加仑提升到了丧心病狂的1251加仑,几乎翻了一倍,重量也多了1600kg。为了防止冻结,油箱还得加除冰器。

多出来的重量自然只有用拆的。

因为是炸了就跑,机腹机枪没啥用,拆了。

同理机尾机枪也没用,拆了。

防护钢板也可以拆了。

照明弹太重,留两颗晚上着陆用,其他的拆了。

秘密行动,无线电静默,无线电系统拆了。

……

拆完后就该装弹了,最后装弹是1枚454千克子母燃烧弹,2枚227千克高爆弹。挂载这么少,一是为了减轻重量,二是因为加了油箱导致弹仓没空间。不过这些挂载量足够完成任务了,美国的目标不是炸平东京,而是报复日本以及示威,只要能让日本人明白美国分分钟可以炸上他本土就够了。

最后就是人员了,杜立特队的飞行员都是精选的老手,杜立特自己是老手中的老手,对他们来说在航母上飞和在跑道上飞都一个样。

所以最后杜立特空袭还是圆满成功了,唯一失算的是没有确定好在中国降落的细节,导致几名飞行员被日军抓住杀害了……

————————分割————————

飞机升力公式是Y=1/2*CyρSv^2,Cy为升力系数,与机翼迎角、飞机材质等相关,ρ为空气密度,S为机翼面积,V为相对空气的速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1942年4月18日的那个黎明,在太平洋的浩瀚海面上,一项前所未有的军事行动正在酝酿。杜立特上校指挥下的这支由16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组成的特遣部队,肩负着一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起飞,轰炸日本本土的东京等地。这其中的操作细节,尤其是如何让比航母弹射器设计初衷重得多的B.............
  • 回答
    关于大飞机上航母的例子,除了著名的杜立特空袭,其实还有一些其他比较特别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尝试和实践。它们虽然不像杜立特空袭那样广为人知,但同样展现了航空技术发展和海军战略演进中的关键节点。1. 早期尝试与探索:水上飞机母舰在真正意义上的喷气式或涡轮螺旋桨式大型飞机能够起降航空母舰之前,海军就已经在探.............
  • 回答
    关于杜立特空袭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绝非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充满了象征意义、战略影响和深刻的心理作用。首先,从 军事效能 的角度来看,杜立特空袭的直接战果相对有限。参与空袭的 B25B 中型轰炸机在珍珠港事件后仓促起飞,主要目标是东京及附近几个工业城市。虽然轰炸了部分工厂、港口和居.............
  • 回答
    杜江和霍思燕这对夫妻,从他们公开恋情到现在,一直被大众视为娱乐圈里的“模范夫妻”,提起他们,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恩爱”这个词。那么,他们是真的如我们看到的这样,如此恩爱吗?要我说,这份恩爱,绝非做戏,而是实打实的情感流露和长久经营的结果。首先,从他们公开的相处细节来看,杜江对霍思燕的宠爱是显而易.............
  • 回答
    杜海军《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事件,确实触及了学术界一些深层的问题,并且引发了关于评审机制和责任划分的广泛讨论。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一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评审专家“没有责任”的可能原因。杜海军《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事件暴露出的学术界问题这一事件,根据公开信息和学术界的讨论,主要暴露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 回答
    杜锋接棒李楠,这消息在中国篮球圈里算是炸开了锅。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换人了!” 不是说李楠指导不好,但前两年男篮的表现,尤其是世界杯上的那几场球,确实是让不少球迷心寒,也让人对球队的未来产生了不小的担忧。 所以,杜锋的到来,怎么说呢,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 回答
    杜海涛和沈梦辰官宣结婚的消息,我真的替他们感到高兴!这对大家喜爱的荧幕情侣终于修成正果,这消息简直比我追的剧迎来大结局还要让我激动。我的祝福嘛,那可太多了,而且希望能说得详细一点,毕竟是一件这么值得庆祝的大事。首先,我得真心实意地祝福他们:新婚快乐,永浴爱河! 这话说起来简单,但背后包含了太多美好的.............
  • 回答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这位以雷霆手段闻名于世的菲律宾前总统,其任内轰轰烈烈的“禁毒战争”无疑是其政治生涯中最具标志性的部分。在国内外引发巨大争议的同时,一个尖锐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此激进的政策,甚至导致数千人死亡,他本人是否担心卸任后会遭到报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深入剖析杜特尔特的行事风格以及菲律.............
  • 回答
    杜兰德线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阿富汗为何至今未能正式承认,这背后有着极其复杂且深远的恩怨纠葛。简单来说,让阿富汗承认这条线,绝非易事,需要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策略,核心在于解决阿富汗的核心关切,并建立信任。首先,我们要理解杜兰德线是怎么来的。这条线并非什么天降之物,而是19世纪末,大英帝国为了巩固其.............
  • 回答
    在谈论萨尔浒之战明军战斗力的问题时,引用杜车别先生的观点,认为明军“战斗力非常强,只是数量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要详细阐述这个问题,我们确实需要深入分析明末军事力量的调动和部署,以及其背后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萨尔浒之战明军的失败,并非完全是由于“战斗力不行”,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 回答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射击队的杜丽与教练团队以及广大观众一样,都曾将目光聚焦在她们身上,期待着首金的诞生。然而,比赛的结果是,埃斯坎达尔成为了那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得主,而杜丽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中,以微弱的劣势获得了银牌。从结果来看,未能第一时间摘得首金,对于抱有高度期待的人们来说,或许会.............
  • 回答
    杜子建,这位在营销界被誉为“鬼才”的人物,他的公司,一家以策略和创意闻名于世的咨询机构,服务过的客户群可谓是星光熠熠,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要说他的客户,那简直就是一部中国商业发展史的缩影,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其成长或转型的重要节点,都曾寻求过杜子建团队的智慧。举个例子,在消费品领域,那些陪伴.............
  • 回答
    最近看到杜江的势头很猛,几部新片接连上映或者宣布,确实让人感觉他资源一下子就上去了。要说为什么,可能得从几个方面掰扯一下。首先,他自己的努力和积累是基础。 杜江不是一夜爆红的类型,他属于那种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打磨演技的人。从早期一些不太出名的角色,到后来《高粱红了》、《红高粱》这些电视剧磨练演技,再.............
  • 回答
    想养一只狗,从杜宾、罗威纳、边牧、拉布拉多、卡斯罗、德牧这几个品种里挑,这可真是个甜蜜的烦恼!每一个都是各有千秋的好伙伴。说实话,这几个都是非常优秀、但又各有要求的犬种,要我说,选择哪一个,最终还是要看您自己的生活习惯、精力投入程度、以及您对狗狗的期望。我尽量把它们都说详细点,希望能帮您找到那个最对.............
  • 回答
    杜海涛“辣斗辣”火锅店停业整改:苍蝇、无证经营,明星餐饮的“黑洞”再次浮现近日,由知名主持人杜海涛创立的火锅品牌“辣斗辣”因卫生问题和经营资质问题,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据报道,该火锅店内,顾客在汤菜中多次发现苍蝇,更令人担忧的是,店铺竟然未取得合法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便开始了火热的营业。这一事.............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好,我理解您对国际品牌涉嫌丑化中国人形象的关切,并希望了解其背后原因。这类事件确实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反感和讨论。首先,关于您提到的“继杜嘉班纳之后,迪奥再次丑化中国人形象”,我们可以先梳理一下历史上引发争议的国际品牌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一再调衅国人底线”的说法。回顾历史上的争议事件(以中国市场为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唐朝政治生态和君臣关系的核心。要说杜如晦和房玄龄“不怎么”劝谏,可能略显片面,他们也并非全无建言,但与魏征相比,其劝谏的风格、频率和侧重点确实有很大不同。这背后涉及到他们各自的性格、职责定位、与唐太宗的关系以及当时唐太宗对不同类型进谏的接受度。一、 职责定位与进谏的边界 .............
  • 回答
    听到汤姆·锡伯杜要跟尼克斯签一份为期五年的执教合同,我脑子里瞬间闪过好几个念头,也挺想好好唠唠这个事的。首先,这事儿本身就有点意思。你想啊,纽约尼克斯,这名字一出来就自带一种“期待又怕受伤害”的情绪。过去这十几年,尼克斯就像一块永远解不开的魔方,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战绩也起起伏伏,但离真正的竞争力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