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 3 年追回医保基金超 340 亿,是谁在动「救命钱」?

回答


中国近年来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年内追回医保基金超340亿元,这一成果背后涉及复杂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和多方协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医保基金的"救命钱"属性
医保基金是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公共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门诊报销、药品和诊疗服务等。其资金来源包括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单位缴费、财政补贴等,具有社会保障属性,任何违规使用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医疗保障权益。



二、违规行为的三大主要来源
1. 医疗机构的"三高"问题
高费用:医院通过虚增检查项目、重复用药、过度医疗等方式套取医保基金。例如,某些医院将普通检查项目标为"高级检查",或使用高价药品替代普通药品。
高回扣:医院与药品、器械、耗材供应商之间存在灰色交易,部分医生通过"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方式牟利,导致医保基金被"消化"。
高套现:通过伪造病历、虚开发票、虚构住院记录等方式骗取医保报销。

2. 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套利"
药品回扣:药企通过"商业贿赂"影响医院采购决策,高价药被强制使用,导致医保基金支付远超实际价值。
耗材虚标:某些医疗耗材(如导管、支架)价格虚高,但实际使用中存在过度使用或重复采购的情况。
集采后"二次回扣":药品集中采购后,部分药品价格下降,但医院通过"回扣"或"补贴"等方式变相增加成本。

3. 骗保行为的隐蔽性
虚假住院:患者通过伪造住院记录、虚假诊断证明等方式骗取医保报销。
异地就医套现:利用医保异地结算政策,通过虚假异地就医、重复报销等方式套取资金。
医保基金"跑路":部分参保人通过伪造病情、虚假住院、伪造药品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



三、追回资金的监管机制
1. 国家医保局的统筹管理
全国统一监管: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审核系统,对全国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重点地区专项治理:针对医保基金使用混乱的地区(如部分省份),开展专项审计和专项整治行动。

2. 审计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审计部门介入: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对医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发现违规行为。
医保智能审核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项目使用情况,识别异常数据。例如,某医院某类药品使用量远高于正常水平,可能触发预警。
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国家医保局派出工作组,对重点医院、药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违规行为。

3.ed 跨部门协同治理
卫健委与医保局联动:通过卫健委的医疗数据与医保数据对接,识别异常住院或诊疗行为。
公安部门打击骗保:对于涉及诈骗的案件,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追回非法所得。
医保基金监管与反腐败结合:将医保基金违规行为纳入反腐败体系,严惩相关责任人。



四、追回资金的用途与影响
1. 资金用途
追回的340亿元主要用于直接归还医保基金账户,确保基金的完整性。
部分资金可能用于支付患者医疗费用,例如对因骗保导致的医疗费用垫付进行补偿。

2. 对医保基金的积极影响
基金结余增加:追回资金后,医保基金的结余能力增强,为未来医保政策调整(如提高报销比例、扩大覆盖范围)提供资金保障。
遏制违规行为:通过追回资金,形成对违规者的震慑,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

3. 对医疗体系的长期影响
推动医疗费用透明化:通过监管,医院和药企的收费行为更加规范,减少"以药养医"的模式。
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DRG(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减少医院过度医疗的动机。



五、三年追回340亿的背景与意义
1. 政策背景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化: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明确医保基金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责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DRG、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减少医院和医生的过度医疗动机。
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少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2. 数据来源与权威性
340亿元的数据可能来自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3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情况报告》或相关政府公告。
这一数据表明,医保基金监管已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警+事中监控"的模式。



六、未来挑战与改进方向
1. 技术升级
进一步利用区块链技术、AI算法等,实现医保基金的全流程透明化监管。
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

2. 制度完善
推动医保基金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看病难"与"医保基金压力"的矛盾。
加强对医保基金的审计和公开,增加社会监督。

3. 打击骗保的长期性
需持续打击骗保行为,防止"骗保套现再骗保"的循环。
加强医保基金的法律惩戒力度,严惩违规者。



总结
中国三年追回医保基金340亿元,是医保基金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创新、跨部门协作加强的成果。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医保基金的公共性,也反映了国家在保障民生、维护医疗公平方面的决心。然而,医保基金的监管仍需长期坚持,防止"救命钱"被滥用,确保亿万参保人的医疗保障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个实际的见闻。

在规培的时候,轮转到我们规培基地的风湿科,然后很快就发现有一对夫妻一直在住院,病人也在医院内;但是住院的医嘱单上面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医嘱单的药,都是一盒一盒的开。医嘱单上面药写的满满的,什么都有,保肝的、治感冒的、贴剂,什么都有;我那个时候还很费解,为啥这么多药,什么病这么多?而且要吃这么多?每天都吃这么多?

后来我发现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他们都是有一个身份——退休老干部。

他们养活了很多医院的ICU,内科、干部保健科。


加更一些实际看法。

这些人是离休也罢,退休也罢,高干也罢,他们退休待遇肯定是有相关规定的,符合规定的退休待遇,享受医保属于他们应得的权力。而问题在于一人医保全家享受是不是不太合理。他的子女,他子女的配偶也有这样的贡献吗?

这两个患者是我在规培时切实看到的,下面有人说来医院体检的,挂营养液的,这些我也见过(我还见过住院体检+商业保险报销的,合着富人的钱这么精贵),但是这个好歹算治疗。这两个每天开药都是一个药箱一个药箱的开,每天。真不知道这个药是怎么吃的。

我刚刚读大学的时候也有很多类似的报道,医院开药后卖给药店进货的,被查的很多了。这些事情可能少了很多了。

也有评论说这个钱不多,可能他们认为我在说高干报销多的问题,每个退休干部,离休干部正常就医与报销,符合规定,钱再多都是属于“老百姓”的“救命钱”。不正常报销,就属于题目所说的动了“救命钱”了。


没想到我一个见闻得到了这么多赞。

医保资金每天都在喊缺,医保不足;降低各种医疗耗材的措施之后,对存在骗保的“干部”们是不是也有相关的措施了?

都在提各种改革进入深水区,深水区下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觉得在当前体制模式下是无法解决的。人情社会下的中国政治模式,将阻碍改革推进。改革的阵痛可能只是体现在表情上面。

user avatar

我查了一下医保支出一年21000亿,3年就是63000亿。

追回340亿相当于0.5%。

说明医保运行效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