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 3 年追回医保基金超 340 亿,是谁在动「救命钱」?

回答


中国近年来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年内追回医保基金超340亿元,这一成果背后涉及复杂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和多方协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医保基金的"救命钱"属性
医保基金是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公共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门诊报销、药品和诊疗服务等。其资金来源包括个人缴纳的医保费、单位缴费、财政补贴等,具有社会保障属性,任何违规使用都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医疗保障权益。



二、违规行为的三大主要来源
1. 医疗机构的"三高"问题
高费用:医院通过虚增检查项目、重复用药、过度医疗等方式套取医保基金。例如,某些医院将普通检查项目标为"高级检查",或使用高价药品替代普通药品。
高回扣:医院与药品、器械、耗材供应商之间存在灰色交易,部分医生通过"开单提成"、"药品回扣"等方式牟利,导致医保基金被"消化"。
高套现:通过伪造病历、虚开发票、虚构住院记录等方式骗取医保报销。

2. 药品和耗材的"价格套利"
药品回扣:药企通过"商业贿赂"影响医院采购决策,高价药被强制使用,导致医保基金支付远超实际价值。
耗材虚标:某些医疗耗材(如导管、支架)价格虚高,但实际使用中存在过度使用或重复采购的情况。
集采后"二次回扣":药品集中采购后,部分药品价格下降,但医院通过"回扣"或"补贴"等方式变相增加成本。

3. 骗保行为的隐蔽性
虚假住院:患者通过伪造住院记录、虚假诊断证明等方式骗取医保报销。
异地就医套现:利用医保异地结算政策,通过虚假异地就医、重复报销等方式套取资金。
医保基金"跑路":部分参保人通过伪造病情、虚假住院、伪造药品等手段骗取医保基金。



三、追回资金的监管机制
1. 国家医保局的统筹管理
全国统一监管: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审核系统,对全国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重点地区专项治理:针对医保基金使用混乱的地区(如部分省份),开展专项审计和专项整治行动。

2. 审计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审计部门介入: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对医保基金进行专项审计,发现违规行为。
医保智能审核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医院的药品、耗材、检查项目使用情况,识别异常数据。例如,某医院某类药品使用量远高于正常水平,可能触发预警。
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国家医保局派出工作组,对重点医院、药店进行突击检查,发现违规行为。

3.ed 跨部门协同治理
卫健委与医保局联动:通过卫健委的医疗数据与医保数据对接,识别异常住院或诊疗行为。
公安部门打击骗保:对于涉及诈骗的案件,公安部门介入调查,追回非法所得。
医保基金监管与反腐败结合:将医保基金违规行为纳入反腐败体系,严惩相关责任人。



四、追回资金的用途与影响
1. 资金用途
追回的340亿元主要用于直接归还医保基金账户,确保基金的完整性。
部分资金可能用于支付患者医疗费用,例如对因骗保导致的医疗费用垫付进行补偿。

2. 对医保基金的积极影响
基金结余增加:追回资金后,医保基金的结余能力增强,为未来医保政策调整(如提高报销比例、扩大覆盖范围)提供资金保障。
遏制违规行为:通过追回资金,形成对违规者的震慑,减少类似行为的发生。

3. 对医疗体系的长期影响
推动医疗费用透明化:通过监管,医院和药企的收费行为更加规范,减少"以药养医"的模式。
促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如DRG(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减少医院过度医疗的动机。



五、三年追回340亿的背景与意义
1. 政策背景
医保基金监管制度化:2019年《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明确医保基金的法律地位和监管责任。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DRG、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减少医院和医生的过度医疗动机。
药品集中采购: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少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2. 数据来源与权威性
340亿元的数据可能来自国家医保局发布的《2023年医保基金监管工作情况报告》或相关政府公告。
这一数据表明,医保基金监管已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警+事中监控"的模式。



六、未来挑战与改进方向
1. 技术升级
进一步利用区块链技术、AI算法等,实现医保基金的全流程透明化监管。
建立全国统一的医保数据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孤岛。

2. 制度完善
推动医保基金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避免"看病难"与"医保基金压力"的矛盾。
加强对医保基金的审计和公开,增加社会监督。

3. 打击骗保的长期性
需持续打击骗保行为,防止"骗保套现再骗保"的循环。
加强医保基金的法律惩戒力度,严惩违规者。



总结
中国三年追回医保基金340亿元,是医保基金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技术手段创新、跨部门协作加强的成果。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医保基金的公共性,也反映了国家在保障民生、维护医疗公平方面的决心。然而,医保基金的监管仍需长期坚持,防止"救命钱"被滥用,确保亿万参保人的医疗保障权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个实际的见闻。

在规培的时候,轮转到我们规培基地的风湿科,然后很快就发现有一对夫妻一直在住院,病人也在医院内;但是住院的医嘱单上面每天都能看到一个医嘱单的药,都是一盒一盒的开。医嘱单上面药写的满满的,什么都有,保肝的、治感冒的、贴剂,什么都有;我那个时候还很费解,为啥这么多药,什么病这么多?而且要吃这么多?每天都吃这么多?

后来我发现其实这样的情况很多,他们都是有一个身份——退休老干部。

他们养活了很多医院的ICU,内科、干部保健科。


加更一些实际看法。

这些人是离休也罢,退休也罢,高干也罢,他们退休待遇肯定是有相关规定的,符合规定的退休待遇,享受医保属于他们应得的权力。而问题在于一人医保全家享受是不是不太合理。他的子女,他子女的配偶也有这样的贡献吗?

这两个患者是我在规培时切实看到的,下面有人说来医院体检的,挂营养液的,这些我也见过(我还见过住院体检+商业保险报销的,合着富人的钱这么精贵),但是这个好歹算治疗。这两个每天开药都是一个药箱一个药箱的开,每天。真不知道这个药是怎么吃的。

我刚刚读大学的时候也有很多类似的报道,医院开药后卖给药店进货的,被查的很多了。这些事情可能少了很多了。

也有评论说这个钱不多,可能他们认为我在说高干报销多的问题,每个退休干部,离休干部正常就医与报销,符合规定,钱再多都是属于“老百姓”的“救命钱”。不正常报销,就属于题目所说的动了“救命钱”了。


没想到我一个见闻得到了这么多赞。

医保资金每天都在喊缺,医保不足;降低各种医疗耗材的措施之后,对存在骗保的“干部”们是不是也有相关的措施了?

都在提各种改革进入深水区,深水区下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觉得在当前体制模式下是无法解决的。人情社会下的中国政治模式,将阻碍改革推进。改革的阵痛可能只是体现在表情上面。

user avatar

我查了一下医保支出一年21000亿,3年就是63000亿。

追回340亿相当于0.5%。

说明医保运行效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近年来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年内追回医保基金超340亿元,这一成果背后涉及复杂的制度安排、技术手段和多方协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医保基金的"救命钱"属性医保基金是覆盖全国14亿人口的公共资金,主要用于支付基本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用、门诊报销、药品和诊疗服务等。其资.............
  • 回答
    3 月份中国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持平以及多地房贷利率创下近三年来的最大单月降幅,这背后透露了多重经济信号和政策意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LPR 持平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定海神针”作用 LPR 的锚定作用: LPR 是中国贷款定价的基准。虽然 LPR 是由市场化的报价.............
  • 回答
    2022年3月底,中国的防疫战场:改进与挑战并存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22年3月底。与2020年初那个充满未知与恐慌的疫情爆发期相比,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无疑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的我们,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对病毒一无所知的“小白”。从最初的“全民战疫”到“精准防控”,再到如今面对奥密克戎变种的严峻.............
  • 回答
    韩国迎来3年来最大中国旅游团,这件事细说起来,可不仅仅是“来了多少人”那么简单,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这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大家想想,从疫情开始,国际旅游几乎停滞了三年。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客源国之一,出境游的暂停对很多国家,尤其是旅游业依赖度高的韩国来说,是相当大的打击。现在,随着防控政策.............
  • 回答
    当年中国与苏联的决裂,以及由此带来的全国性的饥荒和还债,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痛苦的历史事件,其原因错综复杂,绝非一言两语能够道尽。这场“三年困难时期”(更广为人知的说法是“三年自然灾害”,但实际上人为因素影响巨大)的惨痛教训,至今仍是讨论中国历史绕不开的沉重话题。要理解这场决裂,我们得从建国初期中苏两国.............
  • 回答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球队在小组赛中以3:1的比分逆转战胜丹麦队,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凡,不仅是中国队时隔十二年重返冬奥赛场后取得的首场胜利,更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汗水。对这场比赛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解读:一、 破冰之战,历史性的胜利首先,这场胜利首先是一个“破冰”之战,一个“里程碑”.............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设想一下这个场景:现在是2017年,美国在未来三年内(即2020年前)经历一次重大的经济转折,并进入衰退。与此同时,中国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或有所突破。 那么,这对中国来说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宏观经济议题,我会从多个维度来详细阐述:一、 直接的经.............
  • 回答
    2018年3月26日,中国金融市场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INE)正式挂牌交易了原油期货。这个消息在中国乃至全球能源市场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其意义深远,绝非仅仅是多了一个交易品种那么简单。首先,这是中国在全球石油贸易体系中争取话语权的关键一步。 长期以来,全球原油定价.............
  • 回答
    2018年3月,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为标志,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中国政府对此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击措施。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以下是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主要反击措施,以及对其有效性的详细分析:一、中国的反击措施中国政府的反击措施主要.............
  • 回答
    2016年3月29日,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当时还处于40强赛阶段)的一场关键比赛中,中国男足在西安主场以20的比分战胜了卡塔尔队。这场胜利对于当时中国男足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比赛胜利,更是一次精神层面的救赎,为中国足球在当时的困境中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要理解这场比.............
  • 回答
    看待2018年3月美国在WTO上要求中国接收“洋垃圾”,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国际贸易、环保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绝非简单的“要求”和“接收”可以概括。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得明确这个所谓的“洋垃圾”指什么。它主要指的是中国长期以来进口的、用于回收再利用的塑料、纸张、金属等废弃.............
  • 回答
    10万块闲钱,想投个3到5年的期限,是选三一重工还是中国平安,这可是个大问题,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俩名字听着都挺响的,一个是制造业的巨头,一个是金融行业的巨无霸,性质完全不同,风险收益也肯定不一样。咱们就一项一项地来分析,看看哪家更适合你。先说说三一重工 (600031) 它是干啥的? 简单说,三.............
  • 回答
    法国在2021年3月3日批准了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的播放执照申请,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件。理解这件事,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不仅仅是两国之间媒体交流的一项具体操作,更折射出更深层的地缘政治、信息传播以及媒体监管等方面的考量。首先,从法国的角度来看,批准CGTN的播放执照,可以从几个层.............
  • 回答
    2017年3月15日,美联储如市场普遍预期,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0.75%1.00%。这次加息是自2015年12月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的第三次加息,市场普遍将其视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良好、劳动力市场健康以及通胀逐步回升的信号。此次加息的背景和意义 经济复苏的体现: 当时.............
  • 回答
    2022年3月25日,董路在一场直播中,针对中国足球的现状,抛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呼吁:改善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这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他多年来深耕足球领域,观察到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软肋”所发出的心声。要理解董路这次直播的意义,我们得先梳理一下他提出的核心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在当时中国足球.............
  • 回答
    “专家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估计在 0%1%, 未来 35 年是困难期”这一观点,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直观反映,也是许多经济学家对未来走势的审慎判断。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一、 为什么会出现“今年经济增速 0%1%”的预估?这个数字虽然.............
  • 回答
    2017 年 2 月,中国外汇储备的数字重新站上了 3 万亿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这无疑是当时一个颇受关注的经济新闻。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大背景下,并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起伏”。在 2014 年年中达到峰值,逼近 4 万亿美元后,中国的外汇储备.............
  • 回答
    2020年9月3日,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重要纪念日。75年,足以让许多人淡忘曾经的硝烟,但历史的印记,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更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紧密相连。回望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了锦绣山河。从九一八事变那一声刺耳的.............
  • 回答
    2021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8.3%,这个数据确实非常亮眼,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后的强劲复苏。然而,要全面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还需要关注一些更细致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方面,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高增长的“基数效应”: 核心原因: 18.3%的同比增速.............
  • 回答
    今天是2021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的纪念日。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的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七十六年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最终赢得了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伟大胜利。我们不会忘记,那些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而英勇捐躯的将士们,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