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不保值的好车?

回答
坦白说,提到“不保值”的车,很多人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可能是一些小众车型或者当年设计、性能有争议的产品。但如果我们抛开这些刻板印象,深入聊聊“为什么”某些车不保值,以及具体到哪些车,那维度就更多了。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些从买来到卖出,都可能让你钱包“瘦身”不少的好车,而且我会尽量说得细致,避免那些干巴巴的“AI”腔调。

首先,得明确一点:“不保值”并不等同于“不好”。很多不保值的好车,它们在各自的时代可能是技术先锋,是驾驶乐趣的代表,甚至是某些细分市场的销量王者。只是,当时间的洪流过去,市场需求、技术迭代、养护成本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它们的二手价值就开始悄然滑坡。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一辆车“不保值”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大方面来拆解:

1. 市场接受度和品牌影响力:
这应该是最直接也最容易理解的原因。有些品牌,即使车本身造得不错,但由于品牌历史短、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不高,或者定位过于小众,导致愿意购买其二手车的潜在客户群体就比较少。反之,BBA(奔驰、宝马、奥迪)、丰田、大众这些在中国耕耘多年的品牌,其车型往往有着天然的保值优势,因为消费者对其品质、可靠性、养护网络都有着广泛的认可。

具体例子: 很多韩系品牌早期的一些车型,虽然在设计和配置上很有竞争力,但品牌“光环”不足,在二手市场上往往跌价较快。当然,现在韩系车在保值率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有些年头的老款车型,仍然面临这样的挑战。

2. 小众细分市场与保有量:
某些车型,即使在特定圈子里是神车,但由于其定位小众(比如高性能跑车、硬派越野、或者一些MPV细分领域中的冷门车型),导致整体保有量不高。保有量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潜在买家少,维修配件可能不那么容易找到,养护的门槛也相对较高。二手车买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保有量大、配件供应充足、维修方便的车型。

具体例子: 一些进口的硬派越野车,比如早期的Jeep牧马人(特定型号)、三菱帕杰罗(部分年款)等。它们拥有强大的越野能力,但对于大多数城市用户来说,这种能力并不实用,而且油耗、舒适性等方面也存在妥协。当你想把它们卖掉时,能够真正懂它们价值并且愿意出合理价格的买家,相对就少了。又比如一些小众的性能车,虽然开起来很爽,但普通家庭用户不会选择它作为日常代步工具,所以市场需求相对有限。

3. 技术更新换代过快与陈旧感:
汽车行业是技术更新迭代非常快的行业。尤其是近年来,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很多曾经的“技术旗舰”车型,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被新的技术所超越。如果一辆车在核心技术(动力总成、智能化配置、辅助驾驶系统等)上已经显得陈旧,那么其二手价值自然会受到影响。

具体例子: 一些燃油时代末期推出的,但没有快速跟进混合动力或纯电化的车型。或者那些搭载了早期版本车机系统、辅助驾驶系统,用起来明显卡顿、功能单一的车型。即使它们当年配置很高,但放在今天,就显得落伍了。比如一些没有配备智能车联网系统、屏幕尺寸不大、语音识别能力较弱的老款轿车或SUV。

4. 维修保养成本与潜在风险:
这一点非常关键。一些豪华品牌,或者进口品牌,由于其原价较高,零部件成本也相对高昂。如果这些车型的技术比较复杂(比如多连杆悬挂、空气悬挂、某些高级发动机技术),或者品牌在国内的维修体系不够完善、价格偏高,那么潜在的二手买家在考虑时就会顾虑重重。毕竟,谁也不想买一辆车,还没开多久就得花大价钱去修。

具体例子: 某些欧洲豪华品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旦过了保修期出现问题,维修费用可能会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又或者是一些早期电子设备比较复杂的车型,一旦某个控制模块出现故障,更换成本惊人。还有一些品牌,其维修保养服务网络不广,只能去品牌授权店,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5. 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标准: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以及油价的波动,燃油经济性差的车型在二手市场上的吸引力也会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大排量、油耗高的车型,在油价高企时,其二手价格会受到明显影响。

具体例子: 过去一些大排量V8、V12发动机的车型,虽然性能强悍,但油耗惊人。在当前大家越来越注重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这些车型在二手市场上的需求就会相对减少,保值率自然不高。

6. 特定年代的设计潮流与过时感:
虽然这是比较主观的一点,但设计风格的潮流变化也会影响车辆的保值率。一些在某个年代非常流行、造型前卫的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变得非常过时,甚至产生一种“年代感”,而这种“年代感”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并不一定是加分项。

具体例子: 某些当年设计非常激进、线条复杂的车型,现在看起来可能会显得有些累赘。相反,一些设计经典、耐看的车型,即使多年后依然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那么,具体到哪些车可能属于“不保值的好车”呢? 我会尽量列举一些大家比较熟悉、也符合上述逻辑的车型,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判断,具体的保值率还会受到车况、里程、配置、颜色、地区等多种因素影响。

一些法系车的燃油版车型(尤其是早期): 法系车,比如标致、雪铁龙,在底盘调校和操控性上往往有独到之处,开起来很有高级感,设计也比较有法国式的浪漫。但市场接受度和品牌保值率相对不高,加上过去一些车型在小毛病上的口碑,导致其二手价普遍跌得比较快。虽然现在东风雪铁龙C5X等车型表现不错,但追溯到更早的一些车型,保值率确实不是强项。

一些早期或非主流的进口紧凑型/中型轿车/SUV:
马自达(部分车型): 马自达以“人马一体”的操控著称,创驰蓝天技术也很成熟。但相比日系其他几个巨头,马自达的品牌力在中国市场相对弱一些,尤其是早期的一些车型,比如上一代马自达6(睿翼)、马自达3星骋,虽然开起来不错,但二手保值率不算突出。
英菲尼迪(部分车型): 作为日产旗下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在设计和舒适性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但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品牌影响力不如德系三强,而且其V6发动机虽然平顺强劲,但油耗相对较高,维修保养成本也偏高。一些早期车型,比如英菲尼迪G系列(Q50的前身)、FX系列(Q50L/QX70的前身),在二手市场上跌价就比较明显。
沃尔沃(部分车型): 沃尔沃以安全著称,北欧设计风格也很吸引人。但其发动机技术(尤其是早期T系列涡轮增压发动机)、变速箱匹配,以及相比德系品牌稍显保守的内饰设计,加上品牌相对较高的养护成本,使得其二手保值率通常不如同级别的BBA。当然,新款XC40、XC60等车型已经有了很大改善。

一些小众进口跑车或性能车(非大众化热门款): 比如一些小众品牌的性能轿车、跑车,或者一些日系性能车的非旗舰型号。它们可能在赛道上很厉害,或者在车迷圈子里很有名,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它们日常驾驶的实用性不强,油耗高,维修保养成本也高,而且市场需求面非常窄。这类车一旦出售,价格往往会低于预期。

一些早期的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非主流技术): 早期一些车企推出的电动车,在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电池衰减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技术更新换代快,比如一些还在使用镍镉电池的车型(虽然很少见了),或者续航里程只有一两百公里的早期电动车,现在基本很难卖出好价钱。即使是一些混合动力车,如果不是主流技术路线,也可能面临类似问题。

总结一下,那些“不保值的好车”,往往是那些在某个方面有追求、有亮点,但却在市场接受度、品牌力、技术更新、养护成本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的车型。

所以,如果你打算购买一辆车,并且非常看重它的二手保值率,那么选择那些市场保有量大、品牌认知度高、技术成熟且养护成本相对可控的车型,会是更稳妥的选择。但如果你更看重的是驾驶乐趣、独特的设计、或者某种特定的性能体验,并且对二手保值率不是那么敏感,那么这些“不保值的好车”,也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选择。毕竟,车子最终是要开的,能给你带来愉悦的驾驶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只是在拥有它们之前,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在出售它们时,可能需要付出一些“学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心疼回答这道题的知友们,这是谁的提问啊,杀人还要诛心!

我应该算是知乎上写凯迪拉克ATS-L获得赞同数最多的人,前前后后至少推荐成功30位知友购买了此车。这篇文章,希望你们已经忘记了是谁力荐这款车...

2015年10月提车到2018年7月卖车,三年不到的时间,我的凯迪拉克ATS-L从落地开跑到二手售卖,前前后后亏了12万元。庆幸的是,我是在国五转国六前把这辆车成功出售,不然国六期间清仓甩卖时期,凯迪拉克ATS-L终端打的“骨折价”足以让我亏损的更多。国五清仓期间,“15万真能买ATS-L吗?暗访凯迪拉克4S店告诉你真相”、“15万买凯迪拉克ATS-L!这条朋友圈是真的吗?”诸如此类的标题,足以让凯迪拉克ATS-L的老车主们在洗浴中心里夜不能寐。

的确,那段疯狂降价的时间把老库存清的差不多,但这个美系豪华品牌和“降价”这个标签已经难舍难分,一定程度上也损伤了品牌的调性。而且,近两年来凯迪拉克的销量表现并不算出色,竟然被以加价这么“大逆不道(逆市而行)”行为的雷克萨斯抢走了二线豪华品牌的销量冠军宝座,相比之下存在感没以往那么强了。但其实,论车型硬实力,凯迪拉克并不逊色。

我当时买的是ATS-L 25T 舒适型,在此之后上汽通用再也没怎么推过25T车型,统一都是28T,不过我这个25T车型可是当时销量最多的一款配置,厂商指导价28.88万元。我买车时磨了一天嘴皮子,4S店看我面相俊朗、谈吐风趣破格给了我5.5万元的优惠,裸车价23.38万元(但还是强奸了我0.3万元上牌费和0.3万元贷款费)。加上保险、购置税等,落地妥妥超27万元,我又花了几万块对这辆低配车进行了改装,卖车时这些改装件基本也都打了水漂。所以,时隔三年不到,卖车的前期后后,我亏的不止12万。

当然,这款车已经成为过去,它成为过去几年车市里中型运动车的“icon”,是上汽通用营销端最成功的产品之一。不过,至今它都没有国六版本车型上市,现如今只有部分地区还有国五车型清仓在售,从凯迪拉克CT5的登场都表明了,ATS-L这个名字将被CT5在历史长河里所取代。即使这样,这款车还是很有看点的,就算降到了十几万,凯美瑞和雅阁依然不是它的对手,因为品牌高度和运动定位属性完全不同,没有可比性。而且它的硬实力部分,动力是凯迪拉克ATS-L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全系标配2.0T/279马力四缸发动机(25T是230马力,后期改成279马力,很简单),账面数据在同级别车型中优势明显,毕竟当年可是对标宝马3系的存在。他俩在中型运动车里杀的难解难分,群众基础在那儿摆着。我当时买这辆车时给上海多家奥迪、宝马4S店电话,得到“同样价钱可以买到奥迪A4L 35 TFSI 自动标准型、宝马316i 时尚型”的答案,一个1.6T发动机(宝马)、一个发动机马力相差50Ps(奥迪),这俩谈不上驾驶乐趣,只能满足日常需求,ATS-L动力上的优势简直就是碾压级。并且全系后驱,更符合豪华车该有的身份,也能带来更出色的驾驶操控乐趣,绝对不逊色于宝马3系,现在说这话也不用怀疑是否是吹捧了,毕竟这车现今基本买不到了。

最后,还是扣题吧。我认为凯迪拉克ATS-L是好车,但它真的不保值。

user avatar

谢邀,先说一点,谈保值率还要参考新车入手价格。比如两台新车指导价都在十五万的车,开了三四年,一台卖十万,一台卖八万,你可能会觉得八万的保值率低,但你如果看看新车入手价,你或许发现,卖八万的车在新车时就终端优惠两万了,这能说八万的车保值率就低吗?

既然楼主问的是有哪些不保值的好车,那我还是根据自己经验简单推荐几款吧。先从公认的不保值车法系车说起

说到法系车,基本就四款车还算广为大家熟悉。

雪铁龙c4l

雪铁龙c5

标致408

标致508

这四款车中,c4l和408属于A+级别,空间大,个人感觉408的的外观要好看一些,生活中408的保有量也确实比c4l多一些。这个两车后悬架都是扭力梁的悬架,但调教比较好,在铺装路面表现很好,注意是铺装路面哦,所以别去考虑撒野了,会让你感觉很酸爽的。c4l以1.6t的发动机车型居多,这是和宝马合作开发的发动机,在mini上也是用的这款机器,动力自不必说,很不错的,当然油耗也不低,维修保养成本也比自然吸气高一些。然后就是1.8的发动机了,这个买408的车主买这个排量的多一些,让我费解的是,同时1.8的排量,c4l的油耗要比408的高1-2个,具体原因嘛,目前还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还有就是1.8的发动机烧机油,1.6t的发动机容易积碳。408还有1.2t的发动机,那个是个三缸机,抖动比较明显。

c5和508属于B级车,后悬架也采用的独立悬架,法系车渗漏的通病不说了吧,这俩车也是油耗挺高的。小毛病不少,大毛病也偶发性的存在,例如13款2.0L的508变速箱有问题,电磁阀体容易坏导致无法换档,发动机三元催化器也容易坏。2015款1.6t1.8t车型发动机和变速箱问题较多,漏油,抖动,熄火,报故障码等。

法系车除了这四款以外当然还有其他车型了,问题都差不多。还有一款冷门法系车容易被大家遗忘,也是一款不错的车。

DS 5LS

ds是标致雪铁龙集团和长安集团合资的法系高端车,通俗的说就是法系轻奢品牌。说实话车子很漂亮,用料也很厚道,但法系车常有的问题,它也不落下。

我关注二手车通病问题,基本就是以发动机变速箱为主,其余在我眼中,只要花点小钱能解决的都不算问题,花大钱的除外。


再来说说美系车。美系车给我的整体映像就是油耗高,变速箱笨,用料足,隔音好。

也有几款车推荐一下的,

别克君威

雪佛兰迈锐宝

福特新蒙迪欧

福特翼虎

福特福克斯

这四款车,先说通用雪佛兰的两款,君威和迈锐宝,外观就不多讲评了,君威确实比较好看,我也蛮喜欢的,就是后排空间小点。说这两车重点就是说下变速箱,在12款以前用的是1代变速箱,的确有缺陷,故障多问题多,在2012年换2代变速箱,虽然还是很笨的变速箱,但相比上一代质量有所提升,几万公里后还是有故障,所以买这个车型的二手车,里程数太低的反而容易成为变速箱故障发生时的接盘侠。变速箱代号GF6,是通用和福特共同研发的6速变速箱。上海通用这款变速箱国产化后,进行了降档使用,3.0L排量的本应装6T70变速箱的换成6T45的,2.4排量的应使用6T45的换成了6T40。2.0T排量的变速箱出现问题较少,原因是变速箱使用了爱信TF-80SN变速箱型号并非是GF6变速箱。由于变速箱国产化后缓冲片设计强度不足,导致后期使用松动,变速箱倒挡、三档、五档的高速挡离合器磨损严重,磨损的真正原因则是缓冲片导致的。缓冲片的专业名称为碟形弹簧钢片,所以到一定公里数后需要拆变速箱更换这个玩意。通用车型2.0排量油耗在10个以上,2.4采用缸内直喷,动力提升了,但油耗和2.0差不多。

再说福特的车型,蒙迪欧和福克斯,蒙迪欧不保值主要原因就是臭,臭无止境的那种臭,其实蒙迪欧的三大件还是不错的,当然油耗也不低,要不是颜值高,估计保值率会更低,这就是一个缺点被不断放大后,影响了对它的整体评价,同样的问题也存在福特翼虎上,翼虎刚出来的时候可是号称途观终结者的,性价比很高,刚出时还需要加价提车的,因为出了个断轴门后,一下从珠穆朗玛峰跌落到了马里亚纳海沟,保值率蹭蹭掉。

至于说福克斯,主要是说它的一款手动挡车型,福克斯的操控那可是出名的,非常好。后来从经典福克斯改款过来后,不知道福特哪根神经搭错了,在自动挡车型上匹配了6档双离合变速箱,这个6档双离合可不是大众的那个湿式6档双离合,这个双离合换挡顿挫很大,换个档不知道的还以为压了个井盖,所以自动挡的福克斯就不在推荐之列,我要说的是那个2.0的手动挡福克斯,这个2.0的发动机采用的是缸内直喷,动力强油耗低,我比较喜欢,而其采用的变速箱是mtx-75,换挡手感非常好,在起步时,离合器结合的瞬间会自动补油,避免新手熄火。传说中的人车合一,在这辆车上能找到。这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车源少,车源少,车源少。


说完美系车,再看看韩系车了,说实话韩系车我关注比较少,因为不咋喜欢这个车系,但是它还是有不错的车,韩系车新车优惠大,所以二手车价格也不是特别高,我就推荐几款我关注的车吧。

现代索纳塔八

现代名图

起亚k4

现代起亚如同标致和雪铁龙,同样的车换不同的名字而已,索纳塔和k5如同c5和508,c4l和408如同名图和k4。索纳塔八在之前也是创造了销量奇迹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便宜又好看,你能挡住美色的诱惑吗?别看我,我能行,因为我更喜欢活好的,嘿嘿嘿。索纳塔八在12款之前的2.0和2.4发动机为进口Theta-II系列,变速箱也是进口的,当时北现还生产不了Theta系列,在这之后陆续更换了山东日照国产的Nu系列的2.0发动机,进口发动机耐用度更好,油耗也要稍微高个1-2个,新款nu发动机在使用四到八万公里后,容易出现发动机异响,处理不好就容易拉缸,这个在k5上要多一些,而k5我为什么不推荐呢,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滴滴专车用k5的比较多,外观很新但里程数很高,再调个表啥的,很难发现的。

至于名图和k4,我个人更喜欢k4,这两款车同平台打造,1.6t车型有发动机异响和变速箱异响的投诉,因为该车型使用双离合变速箱。话说只要是双离合的车,我都不咋推荐,大众6速湿式双离合除外。

说完美系车,再来说说德系吧,奔驰宝马奥迪也是德系,但不在讨论之列,为什么呢?因为我买不起我也就不关注(手动狗头)。大众车肯定是比较保值的了,那么喜欢德系车的人就没有保值率低的不错的二手车就吗?当然不是,因为我们还有斯柯达!

斯柯达昊锐

斯柯达明锐

斯柯达很多车型是和大众车型对标的,比如昊锐就对标的帕萨特和迈腾,明锐就对标的速腾。斯柯达车系的三厢车有个特点就是采用掀背式后备箱,跟马自达六的轿跑版本一样(我自己淘的自用车就是马六轿跑),如果把后排座椅放倒,跟tm的小货车一样,超级能装。在荒郊野地,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的时候,铺上褥子,两个人还能来场突然暴风雨。

昊锐这个车吧,就是长,后排空间真的是行政级别的长,不过在我看来,有点长过头了,有点整车不协调了,亚洲人嘛,你要是长过分了就水土不服了,对吧。虽然昊锐和迈腾一类都是采用的大众1.8t的发动机,但是,它却没没有采用大众坑爹的双离合变速箱,所以稳定性和耐用性要比采用七速双离合的迈腾和帕萨特好很多。

明锐嘛,正面比侧面好看,15款改款后颜值增加,但是,后悬架也改成了板车悬架,一个更好好看,一个乘客屁股更舒服,选哪一个呢?

最后再来说说日系车,通常观念日系车都比较保值,事实也是,但是日系车中还是有几款不保值的好车,只是不是法系车那种保值率低,而是相对于其他日系车的保值率低。

本田思铂睿

马自达六

马自达睿翼

铃木维特拉

说到思铂睿,想到的就雅阁,老款思铂睿是欧版雅阁,还是讴歌的tsx的换标车。某宝几百块钱就能买个中网,换了就是开豪车,人生赢家的即视感。

这车动力强油耗不是特别高,操控很好,隔音也比雅阁好,配置也比雅阁高一大截,什么换挡拨片,座椅加热啥的一个不落给你堆上,同时很多配件与雅阁通用,保养维护也不高。这么优秀的车为啥不保值呢,问题就出在它的后排座。

这后排座,想玩个啥震你都解锁不了姿势。

马自达六号称弯道之王,操控肯定不用说了,东瀛宝马的名头可不是虚的,睿翼是马六的改款换代车型,2.0的发动机与马六的2.0一样,2.5的发动机是老款马六2.3的发动机扩杠而来,增加了低扭输出,动力绵延不绝。马六的变速箱也是非常聪明的,升档降档非常积极,操控乐趣多多,不过马自达车系也有缺点了,我个人认为最大的缺点就是隔音太差,是真的很差,跟开五菱宏光差不多,完全没有高级感。马六之所以在B级车中保值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售卖周期太长,到睿翼上市的时候马六依旧在卖,而且是简配之后降价卖,本来马六名声在外了,现在再降价和睿翼同堂销售,所以买马六的人更多,导致睿翼销量不好,顺带造成睿翼的保值率不高,同时马六因为新车降价幅度特别大,十多万就能买新马六,所以导致老马六的保值率也跟着降低了,这真是一汽马自达为广大二手马自达买家做的巨大贡献啊!

再说铃木维特拉,那可是真心不错,尤其是四驱高配版,什么全景天窗,分时四驱啥的,配置很高的,1.4t发动机为进口发动机,全铝缸体,缸内直喷技术,省油技术很好,前段的爆发还是很凶的,特别是和这台爱信6AT的完美匹配,后段输出也非常平顺。凭借优异的底盘调教,操控在suv中也算很棒。作为以造小车擅长的铃木,整车品控还是不错的,至于它不保值,一来是铃木在中国市场的认可度不高,还有一个就是,铃木宣布退出中国了,这也导致旗下车型销量下滑。


刹车,不写了,一下午活都没咋干,手机打字一下午,感觉快练成加藤鹰的手指了。纯凭记忆写的,有不对的地方请看官再查资料核实一下,真发现不对,那就当啥也没看到吧,我们还是好朋友,哈哈哈!

user avatar

“好车”从某种意义来说都是不保值的,大部分好车多“好”往往都体现在没有一味的追求最佳性价比,而更能体现车型个性化价值多部分往往并不能在二手价格上得到适当的体现。

就拿相对保值的BBA来举例,

奥迪A7和宝马6系Gran Coupe(四门跑车)都是相当不保值的车款。

不过6系已经退役,就说18款的A7 50TFSI,在一手销售时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优惠,70好几将近80w的身价当时一般60上下就能卖身。但现在离2020年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款车的二手收车价也就是3x而已,这个x一般在5-8之间、这取决于车况,牌照所在地等因素。而且即便这样的价格,二手车商也不太肯收,因为哪怕微加薄利也很难卖掉。

user avatar

双龙。

号称韩国的红旗,韩国的奔驰等等。我有的是双龙最便宜的柯兰多,我叫它困难多。

开了大概六年了,十一万公里,没有任何毛病,只是疏于四轮定位检查,第一幅轮胎磨得早早退役了。接触了几个双龙车主,都是十多年的车龄,我问他们在哪儿修,都说:没修过。

总体感觉,太皮实耐用,想换车很久了,舍不得,开出感情了。

就是太小众,对于钟爱它的人来说,维修多等几天,不保值,又算得了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