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部好的作品,从学术角度来说一无是处
第三章开头先说贪吃基因存在的合理性,即人类远古时期的环境就决定了人们对食物尤其是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难以抗拒,在进入食物丰富的现代社会也难以改变。另外一个想法是,远古时期女性可以同时和几个男性做爱,以获取最佳后代,男性无法确认哪个孩子是自己的,也就不存在偏心的问题,因此只好平等对待,远古公社的支持者还认为,现代生活中的不孕不育,离婚和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与人类生物本能相违背。
另一方面作者从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条件来看待当时人类的性欲,社会和政治
他认为,原始社会是富裕社会,当时人口较少,呈现小部落聚居的形式,食物丰富而充足,并且狩猎采集比现代社会的工作要更舒适,更有意义。理由是,原始人类工作时间少;食物充足且无污染,没有家务无负担,大多数时候还可以和同伴聊八卦,生活非常轻松。采集可以让人获得充足的营养,只要能活过早期,大部分人都能活到60岁。
以上言论让我目瞪口呆,这是我见过的最为反智的观点。
按照我不怎么样的人类学知识,远古时期人们出去狩猎应该是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人类只处于食物链中层而已,碰到任何大型猛兽都容易一命呜呼,即使是碰到毒蛇或者群狼,人类也没有存活下来的机会,你永远不知道这次捕猎结束后能否活着回来,这种情况下还开心的起来?其次是采集,农耕社会的收成很受天气影响,更何况原始社会了,你永远不知道能在哪里采集到食物,更不用说食物是否有毒,例如有的蘑菇能吃有的不能吃,原始人怎么会清楚呢?看过贝爷或者德爷求生类视频的同学都知道,哪怕依靠现代工具,在原始森林寻找食物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根据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死于约14岁以下的孩童占39%,死于30岁的占7%,50岁7.9%,50一60岁的2.6%,可以说北京人寿命约占15岁左右,大部分人活不过成年,又何来长寿幸福一说?
其次是传染病,作者认为工业革命时代的家禽和密集的人口会导致传染病泛滥,而原始社会不存在这种问题。
Excuse me?刷新我三观的言论。从这里基本上可以看出作者没有一点传染病相关的知识。传染病包括直接传染和间接传染,以血吸虫为例,血吸虫主要寄生在钉螺中,建国初期钉螺仅仅依靠长江水系流动传播,就使得中国南方几百万人口患上血吸虫病,试问和工业有什么关系?更何况还有蚊虫传播疟疾,土壤中的病菌,原始人患上传染病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套用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魏阳的话来说:“书中充斥着机械生物决定论,逻辑混乱,且全盘否定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成果,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
最为重要的是,书中主要观点没有任何数据支持或者论文引用,洋洋洒洒几万字但是找不到任何有关的历史学或者人类学证据支持,请问怎样让人信服?我怀疑大多数观点不过是作者臆想出来的罢了
《人类简史》这书太反智了,没有严密的逻辑推演和扎实的证据,仅仅描述几个作者自己想象的事例,就想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惊人的结论就需要有惊人的证据和严密的推演,但他却是一惊一乍的讲观点,东拉西扯的凑事例。
在观点推演这方面,人类简史非常粗暴,随便举几个列子就得出结论。这方面自私的基因作者就做的很好。在举例时道金斯就会强调,他讲的事例不是证据,而是帮助读者理解他的观点用的。因为证据必须归纳得来,孤例不证。拿孤例或者几个例子来推理观点必然得出错误的结果。你有这样的几个例子,别人肯定可以举出相反的例子,那你的观点怎么站的住脚。反过来说,如果你想把事例作为证据,那你必须说明你已穷举了所有你能接触的事例,并做了归纳,而且已经考虑了所有可能的反例,否则这个事例就不构成推理的依据和证据。在这方面人类简史就是一个灾难。观点只能基于人类当前认知已公认的原理的进一步推导,或者基于所有已知事例的穷举归纳,而不是事例本身。
其实书里面的主要观点也不是惊世骇俗,就是新瓶装老酒,有些甚至完全是装了一些已经被现代思想淘汰的老旧想法,沉渣泛滥而已。比如帝国的好处这部分,写的不就是帝国主义美化侵略的一套说辞吗?农业社会大骗局,这部分不是儒家的言必称尧舜禹汤,三皇五帝,原始社会好吗?这样的陈词滥调在居然在西方还有市场。
他在古老观念的基础上,再添点现代的人类体质演化适合原始社会,不适合农业和现代之类的佐料,以及群体的进步个体悲剧等等,完全无视人类数量、健康、寿命、生活质量的长足进步。人类进化的体质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现在环境变化快于进化速度了这是事实。但是人类的文明、教育、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和进化一样,很大部分目标就是为了让人类更加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方法。进化和科技都只是手段,我们可以通过科技补充进化的不足,殊途同归。从现代人类生存质量的改善结果看,作者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你作为个体要的是这样的体质:自己活不到40岁,生n个也养不大几个,无法摆脱猛兽的袭击的原始生活?
如果成心想比较农业社会和原始社会个体生活满意度的话,严谨点可以去了解一下亚马逊森林和非洲部分地区里的原始部族的生活相关文献,再和其他地方的初期农业社会做一个比较。看看存不存在他想象的谁比谁更惨。不能全靠空想啊。
很多人提到比尔盖茨推荐此书,但推荐看不代表他同意作者观点,我们看比尔盖茨的怎么说的。比尔盖茨说:“虽然我对本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难以苟同,尤其是哈拉瑞声称人类在进入农耕时代之前更加优秀,但我还是建议对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感兴趣的人读一读这本书。”盖茨其实说的很清楚了,建议大家按批判的方式读,而不是推崇他的观点。
最后必须说一下, 有抓人眼球的新奇观点很重要,哪怕只是乍看新奇。即使观点很不成熟,漏洞错误百出,也比没有观点,或者只重复别人的认知好。支持作者探索人类认知边界的尝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