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吉林一小区送菜照相被疑摆拍,区政府称「照片用于制作防疫纪实片,拍完就送给居民」,你能理解这种做法吗?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琢磨的。一方面,政府部门在特殊时期,尤其是疫情期间,需要向公众展示工作成果,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付出和努力,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防疫工作千头万绪,确实需要一些影像资料来记录和宣传,这也有助于凝聚人心,提振士气。

而另一方面,照片被质疑“摆拍”,这其中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大家都知道,在信息传播飞速的时代,眼见为实但也容易眼见为虚。如果照片呈现出来的画面,和大家实际感受到的情况有偏差,或者过于“完美”,就很容易引起质疑。尤其是在大家可能正面临生活不便的时候,看到这样精心拍摄的照片,自然会觉得有些不真实,甚至产生被“糊弄”的感觉。

区政府解释说照片是为了制作防疫纪实片,而且拍完就送给居民,这个说法本身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纪实片需要画面,而为了保证画面效果,在拍摄时进行一些组织和引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一些场景,这在纪实片拍摄中也并非没有先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呈现事实,而并非捏造事实。而且,他们也强调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菜送到居民手中,并且用照片来记录这个过程。

但是,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疑”和“实”之间的界限。为什么会产生“摆拍”的疑虑?可能是因为照片的呈现方式,比如人物表情、动作,或者背景的布置,都显得过于刻意,缺乏生活的真实感。又或者,在拍摄过程中,确实存在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耽误了送菜的速度,或者让居民在等待过程中感到不适。

所以,尽管区政府的出发点可能是好的,是为了记录和宣传,并且最终目的是服务居民,但在执行层面,如果方式方法不够恰当,就容易造成误解和不信任。尤其是在事关民生的重要时刻,任何一丝一毫的“不实”,都可能被放大,进而影响到大家对政府工作的整体看法。

我个人觉得,如果真的要进行这样的拍摄,确实需要注意分寸。一是,要确保拍摄行为不会影响到实际的物资配送,不能本末倒置,让服务效率打了折扣。二是,在拍摄时,尽量保持真实性,如果需要组织,也要在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和不显得过于刻意的前提下进行。三是,在发布照片和制作纪实片时,要注意图片的选取和内容的呈现,既要展现工作的努力,也要贴近实际,避免给公众留下“过度包装”的印象。

说到底,公众需要的不仅仅是“看起来很好”的照片,更重要的是“真正感受到好”的服务和物资。政府部门在做任何宣传工作时,如果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把居民的实际感受放在第一位,这样的顾虑或许就能大大减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年我也做过一天志愿者,我们公司组织的青年干部志愿者队伍,工作内容是给公司附近的某小区消杀。

当时我们是两个人一组,每组负责给3个单元的高层住宅楼道做消毒。

这过程中也有拍照,当然也有摆拍,摆拍其实就是为了拍出来照片好看,毕竟这种活动也有宣传的要求。

比如说,我们干活的时候会在楼道里选光线比较好的一层,两个人摆好姿势拍几张。当时我记得一栋楼全部消杀完了之后,党群部的部长看了我们的照片说不行,然后我们又回顶层补拍了几张。

补拍这个过程如果被人拍下来传到网上,估计也够我们喝一壶。但是事实上,活我们也没耽误,确实都干了,三栋高层的楼道、扶手、电梯按钮我们都消了一遍毒,也干了整整一下午。

党群工作就是这样,很多时候需要宣传,但是拍照的人又不专业。

所以摆拍这个事本身没啥大问题,关键主要还是看本职工作到底干没干明白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